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裂头蚴感染人体致裂头蚴病在我国和东南亚一带相当普遍。裂头蚴在人体内移行及寄生部位多见于眼睑、颊面部、口腔、四肢和腹壁等部位 ,引起皮下裂头蚴病。也可移行至眼内及脑内 ,引起眼及脑裂头蚴病。在我国引起内脏裂头蚴病的较少见 ,仅占发病率的 0 .5 3%。而裂头蚴在体内移行致多发性肝脓肿至今尚未见报道。笔者从市场购回青蛙及时解剖 ,检获裂头蚴。再用皮下埋入法及口服法人工感染小鼠 4 5只。 6 0d后逐只解剖小鼠 ,其中有 4 0只在胸部及颈部皮下检获到活裂头蚴 ,仅有 5只未检获到活裂头蚴的 ,被侵袭的部位出现了明显病变 ,其中一例发…  相似文献   

2.
了解贵州省野生青蛙和蛇类自然感染曼氏裂头蚴的情况。方法:从我省贵阳、安顺、惠水、织金及水城5个地区捕捉野生青蛙和蛇,进行解剖检查和镜下鉴定曼氏裂头蚴,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贵州省野生青蛙裂头蚴的自然感染率为18.04%(882/4 888),感染强度为1~41条;野生蛇类的自然感染率为24.04%(25/104),感染强度为1~212条,其中,以乌梢蛇和王锦蛇的感染率较高。结论:蛙、蛇体内裂头蚴感染率高,与我省裂头蚴病不断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俗,保护野生蛙和蛇对预防裂头蚴病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裂头蚴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裂头蚴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其中行MRI检查者13例。结果:脑裂头蚴病CT表现低密度灶伴点状钙化,不规则或点状强化。MRI可见病灶区有串珠状增强或扭曲的条索样增强影。患者血清免疫学检查均显示曼氏裂头蚴抗体阳性。本组15例中11例在CT定位下行立体定向活检,4例经开颅手术预后均良好。结论:多数脑裂头蚴病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血清免疫学检查在诊断脑曼氏裂头蚴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孟氏裂头蚴病(Sparganosis mamsoni)国内已报告不少,而以寄居眼眶及颌面部较多,出现在乳房的裂头蚴病,就我们手中资料,仅见王婉芬等报导了二例。近来,我们组接检了一例,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舌状绦虫病(Ligulosis)是以鱼类为第二中间宿主的腹腔寄生虫病.裂头蚴寄生于鱼类腹腔内,从宿主的组织器官中渗透吸收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释出其代谢产物.鱼类一经感染则消瘦、衰竭而死。本研究的病原体是舌状绦虫科(Ligulidae)双线绦虫属(Digramma sp.)的种类.其裂头蚴寄生鲫鱼腹腔内引起肝、肾等脏器严重病变.  相似文献   

6.
柳健  丁耀军  钱锁开 《江西科学》2010,28(2):203-206
探讨脑裂头蚴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回顾性分析9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裂头蚴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9例均行CT检查,其中8例行MRI检查。结果为脑裂头蚴病临床表现以癫痫、轻偏瘫和头痛多见。CT表现特点为低密度灶伴点状钙化,不规则或点状强化。MRI可见病灶区有串珠状增强或扭曲的条索样增强影。患者血清免疫学检查均显示裂头蚴抗体阳性。本组9例中8例在CT定位下行立体定向活检,1例手术开颅取出,预后均良好。多数脑裂头蚴病的CT和MRI表现具有特征性。血清免疫学检查及CT引导下立体定向活检在诊断和处理脑裂头蚴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孟氏裂头蚴病(Sparganosis mansoni)是由假叶目孟氏迭官绦虫(Spirometra mansoni)第二期幼虫即裂头蚴(Sparganum)侵入人体所致。国内多发生在东南沿海各省,近10年来每有零星报告,广东省报告最多。所见报告的病例其疾患多在眼部,现就发生在颅脑、阴囊及腹股沟附近等部位,并经吡喹酮治疗取得良好效果6例报告如下:1 病例例1,男.27岁,干部,广东潮阳县人。患者家居农村,经常吃炒青蛙,1983年听说活青蛙能清热解毒,吞服活青蛙1只。随后无意中发现左精索上有一绿豆般大肿物,无明显不适,未予注意。1990年6月发现左精索上又增加一个绿豆大肿物,有  相似文献   

8.
寄生在鲫鱼(Carassius auratus L.)腹腔内的舌状绦虫(Ligulid tapeworams)引起鱼类血液病理学的变化,前人已作过一些研究。近年来,Hoole,D.和Arme,C.(1982)对寄生舌状绦虫裂头蚴的拟鲤(R.rutilus)的血细胞作了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本文就双线绦虫(Digramma sp.)裂头蚴侵入鲫鱼腹腔以后,使寄主血相产生病变,出现贫血症兆,依据血液参数的改变确定本病的诊断特征.  相似文献   

9.
1.寄生牛羊瘤胃中的长菲策同盘吸虫是分布广阔的种类。在福州屠宰场检查牛羊各50个,黄牛感染率占80%,水牛占60%,山羊占14%。 2.长菲策同盘吸虫的幼虫在中间宿主中发育迅速,在适当的温度28—32℃下,虫卵经7—8日孵出毛蚴。感染小土蜗经9—10日胞蚴成熟产出母裂蚴。感染18日产出子裂蚴。第22日幼小尾蚴产出,于第32日发育为成熟尾蚴,游出形成囊蚴。 3.毛蚴是从宿主的呼吸孔侵入,幼螺较易获得感染。幼虫在肺囊处寄生发育,第二代裂蚴产生尾蚴的同时亦可产生少数裂蚴。 4.囊蚴多附在叶面光滑的水生植物上,牛羊吞食囊蚴后经消化液作用,幼虫脱囊而出,在肠中生长发育几星期后,移行到瘤胃定居寄生。 5.防止牛羊感染,在牛羊必经的路沟结合农业除虫进行灭螺,夏秋季节轮换牧场,与防治肝片吸虫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0.
山羊多头蚴病的病原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山羊多头蚴病的病原种类,依据以往报告,因寄生部位不同分为三种,即:1、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2、格氏多头蚴(C.gaigeri)。斯氏多头蚴(C.skrjabini)。作者取山羊脑部和肌部间多头蚴分别感染犬获得成虫孕节,通过人工感染试验12只山羊,结果,证明多头蚴寄生部位是广泛性的,但可因不同宿主而异,分别出现在肌间结缔组织、皮下、内脏和脑部。作者又进一步试验,取子代肌间多头蚴感染犬发育成虫的孕节再返回接种山羊,结果,多头蚴亦可寄生于脑部,证实多头蚴寄生部位可以交叉,同时,又从形态学作比较,亦未见显著差异。为此,作者认为福建山羊多头蚴疑是同一病原,是多头多头绦虫(Multiceps multiceps)的幼虫。以往文献报告有三种多头蚴是值到怀疑,需进一步作更多的交叉实验才能确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汁对体外培养人细粒棘球蚴原头蚴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人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分别加入纯胆囊胆汁组(Ⅰ组)、RPMI-1640+肝内胆汁(2:1)组(Ⅱ组)及RPMI-1640组(Ⅲ组)中体外孵育。0.1%伊红染色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头蚴的形态变化、活动度、顶泡形成情况、头节外翻及成囊发育等生长情况。结果Ⅰ组中95%原头蚴在第9天其外观及内部结构完全破坏;其在胆汁的刺激下第1天活动度达60%,约过半数的头节外翻,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在第7天活动度逐渐降低,原头蚴在第6天后其头节外翻处于停滞状态,大部分原头蚴死亡。Ⅱ组中80%原头蚴在第14天仍能观察到清晰的外观及内部结构;该组原头蚴的活动度在第7天开始下降;头节外翻率随培养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加。Ⅲ组中的原头蚴第14天仍可观察到具有较好的外观及清晰的内部结构;活动度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该组中的原头蚴在第4天开始出现顶泡并随时间的延长出现顶泡的原头蚴数量逐渐增加;头节外翻率逐渐增加。通过连续培养观察,Ⅰ组中的原头蚴无成囊发育;Ⅱ组培养的大部分原头蚴体积缩小,头节内陷,仅少量培养的原头蚴成囊发育,大部分原头蚴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走向死亡;Ⅲ组中原头蚴逐渐向囊方向发育,且数量逐渐增多。结论 (1)纯胆汁不能在短时间内灭活原头蚴,但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原头蚴的活性降低;(2)胆汁可以抑制原头蚴的成囊发育,但在胆汁存在环境下仍有原头蚴成囊。  相似文献   

12.
玉林市黑斑蛙冬季感染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玉林市黑斑蛙冬季感染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总感染率达77.6%,平均感染虫体数为7.2条,并随蛙体重量增加而增多;在不同部位,以后肢肌肉检出率最高,感染率为72.37%,平均感染虫体数为5.07条。首次报道肝脏内有感染。  相似文献   

13.
岩石水压致裂影响参数的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影响水压致裂实验中起裂和失稳压力变化的诸多因素,通过RFPA2D-Flow数值仿真实验,建立了水压致裂模型,研究了孔隙水压力系数、围压比及非均匀性等因素对水压致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件孔隙水压力系数及围压比的变化对水压致裂起裂压力和失稳压力影响明显;随着孔隙水压力系数的增大,岩石试件的起裂压力和失稳压力都随之减小,最大降幅可达37%;而围压比从1.0增加到1.5过程中,起裂压力和失稳压力降低了大约16%.分析结果对水压致裂施工设计及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富军  江涌 《甘肃科技》2013,(21):136-137
肝棘球蚴病又称肝包虫病,是畜牧地区常见的寄生虫病,多流行于我国甘肃、宁夏、新疆和内蒙,四川西部地区.国内外药物治疗还处于实验阶段,初期症状不明显,可偶然中发现上腹包块开始引起注意.结合B超和(或)CT等影像学检查,一般不难确诊.  相似文献   

15.
柑桔裂皮病在世界上许多柑桔产区都有发生,在我国分布也相当广泛,柑桔裂皮病对柑桔产业已造成严重威胁.本文阐述了柑桔裂皮病的发生情况以及检测和防治的方法,同时对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蛲虫是一种常见的肠寄生虫,尤以儿童感染为多,因为蛲虫感染多半并不引起较严重的后果,所以常为人所忽视。早在1953年,吴氏曾发现一女性患者因蛲虫移行而致慢性输卵管炎,此后对此病的各方面研究做的很少。关于蛲虫感染情况,在解放前仅秦、张二氏在成都曾应用玻璃纸拭法检查了部分学童。解放后,由于各地医务工作者响应了人民政府的正确卫生方针和政策,以及对儿童们健康的关怀,蛲虫病曾在天津、镇江、西安及长沙等地区做过调查,其感染率为43.8%,22.76%,49.51%,及55.1%。由此可见我国儿童蛲虫感染的普遍性。作者等为了了解青岛市儿童蛲虫感染清况,应用纤维  相似文献   

17.
煤层定向水压致裂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煤矿开采规模、深度及强度的逐年加大,为进一步保障安全生产环境、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频度和烈度、提高资源回收率,煤层水压致裂的可控性是目前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煤层定向水压致裂技术利用钻孔煤层中的裂隙作为导向裂隙,在围岩应力与注水压力共同作用下,引导岩层破坏方向。基于水压致裂单裂隙压剪模型及断裂力学理论推导出定向水压致裂临界水压力,对煤层定向水压致裂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定向裂隙的存在使得煤层水压致裂位置发生偏移,定向裂隙的角度和长度是影响煤层水压致裂破坏方向和临界注水压力的主要因素,这为煤层水压致裂可控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利用自行研发的弹塑性细胞自动机模型和模拟系统,建立了非均质岩石水压致裂过程的细胞自动机模拟方法.该方法能够反映流体在水力梯度作用下进入新生微裂隙、形成新的流体渗流边界而对该边界产生张拉效应,并引起微裂隙的进一步扩展、贯通,最终形成宏观裂纹的过程,可以方便地进行水压致裂过程中边界条件和水力参数的动态更新.同时,研究了不同均质度和井筒内径对水压致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井筒内径增加,极限水压力降低,而破裂模式基本相似,模拟结果与典型实验现象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个依据控制致裂测试钻孔应力变化的量测推算原岩应力的方法:平行钻孔—控制致裂法.本文阐明了平行钻孔—控制致裂法岩体应力测量的特点和控制致裂法的原理.介绍了依据控制致裂测试钻孔应力变化确定岩体应力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结构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只有采取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在易裂的边缘部位设置暗梁,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等措施,才能杜绝危险的发生.此外最关键的就在于采取措施控制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变化,这样才能解决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