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依据实地访谈和入户问卷调查获得的资料和数据,分析畲族聚居地的语言使用现状、语言使用者的语言态度,进而探讨畲语得以保留的原因。作者认为,畲族聚居地和家庭内部使用本族语是畲语得以保留的客观条件,畲族对母语的深厚感情和语言忠诚,则是不容忽视的主观因素。在我国,少数民族特别是本族语使用人口稀少的民族,通常都对自己的母语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语言忠诚。在这种条件下,要保护一种濒危语言,首先它的使用者应当拥有自己的聚居地,同时,这种语言应当成为家庭内部和本族聚居地的主要交际用语。  相似文献   

2.
利用Web Services技术完成各个系统间异构数据的交换与共享,设计了基于Web Services语音交互畲语学习平台。对平台框架设计做了重点阐述,对畲族语言文化研究、畲族语料数据库构建、应用程序的功能设计与实现、畲语语音处理等关键问题做了说明。该平台在保护畲族语言文化同时兼具实用性与扩展性,对类似系统平台的建设具有示范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进入桂北、桂东一带的“武陵蛮”、“五溪蛮”是瑶族和畲族先民.后来畲族先民迁移至广东凤凰山,到六世纪末七世初,在闽、粤、赣交界处形成了畲族聚居区.广东博罗、增城畲族“山人”(ho22ne53)的语言属于苗瑶语族苗语支.自称为“山客”和“畲”(9ha33)的畲族语言,其语言的主体结构大多和客家话接近.将它称为“某地畲话”,就容易让人误解为是一种独立于汉语方言体系的语言.畲族人(山客)出于对本民族的热爱,难以接受他们所说的话属于客家话.我们非常理解他们的感情.但是语言定性和划分归属属于语言科学范畴,作为语言科学工作者只能根据语言事实说话.不同地区的畲族所说的话和当地汉语方言或客家话有所不同,要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畲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安徽等省。浙江省是畲族的最主要聚居地,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资料表明:畲族人口共有371965人,其中浙江省就有148259人,占全国畲族总数的40%左右。畲族的名称,最早见于南宋刘克庄的《后村先生大全集·漳州谕畲》。畲族人一般自称为“山客”,古称“輋人”或“畲民”。畲族的来源,说法很多,主要有三种:(1)古代百越后裔说,(2)武陵蛮(即五溪蛮)说,(3)南蛮说。据王克旺、雷耀铨、吕锡生合  相似文献   

5.
歌言是畲族文化发展的基石和灵魂。随着村寨空心化的加剧,畲族歌言文化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已被不断地消解或异化,文化生态链的良性运作机制断裂,村寨社会价值取向和村落治理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功能载体。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畲族歌言文化对于乡村治理、农民幸福感等均有深刻影响。应站在时代高度,从更深的文化建构层次上重新寻回曾经失落的"文化乡愁",实现畲族歌言传统文化功能的回归,对畲族歌言文化生态进行现代性建构,以助力畲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6.
《科技潮》2000,(8)
景宁畲族自治县,在浙江省西南部。这里"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山很高很高,水很蓝很蓝。古老而纯朴的畲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居住。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上的人。历史上,畲族聚落以山地为主。闽赣交界的武夷山,闽东的太娃山、白云山,浙江的敕木山,广东的凤凰山都是畲族世居之地。畲族先民们依山筑寮为家,以拓荒为主,经营农林牧业和狩猎,随山散居,傍水而做,用游耕的刀刃将荒山岙治为垅地,给荒寂的深山带来人烟和生气。畲族之谓"畲",由来无从考证,但我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与畲字有关的称谓,如他们种的稻称作"畲禾"、种的玉米豆被称为"畲  相似文献   

7.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畲族乃是从唐代开始,历宋、元、明、清各代陆续从广东、江西、福建等地迁来的。在今景宁畲话的语音系统中,保留了一些与畲族发祥地粤方言相似的语音特点。这不但印证了畲民的迁徙轨迹,而且也揭示了景宁畲话复杂的历史层面。  相似文献   

8.
陈十四信仰在畲汉两族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畲汉两族在陈十四传说的内容与陈十四信仰的形式上体现了同质性,但在陈十四传说的口述形式、记录文本以及民众对陈十四信仰的艺术展演上则表现出异质性.共同的心理诉求是畲汉两族对陈十四信仰趋同的重要因素;畲族对汉族强势文化的认同是畲汉两族陈十四信仰同质性的中坚力量;畲族民族意识的延续是畲汉两族陈十四信仰异质性的核心原因.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云梯畲族乡是安徽省唯一的民族乡,畲族民歌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在安徽云梯畲族乡传承了百年,孕育了独特的闽皖调特色。安徽畲族民歌分为史歌、情歌、婚俗歌、叙事歌、哀歌等五种类型。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安徽畲族民歌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包括传承人群老龄化与断层、畲族语言应用氛围减弱和缺乏资金支持等。安徽畲族民歌的传承路径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功能发挥、传承人引领示范、新媒体传播和文旅融合发展等。  相似文献   

10.
畲族是个古老的民族 ,早在隋唐之前 ,其先民已在闽、粤、赣交界处繁衍生息。因唐代封建统治阶级的经济剥削 ,军事镇压 ,被迫向东南沿海山区进行千年的大迁徙 ,一直沿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 ,“畲 ,刀耕火种也。”故被称为“畲民”。建国后 ,进行了民族识别 ,并确认为单一少数民族 ,族称为“畲”。“畲族” ,是根据经济生活特点来命名的 ,反映了这个民族是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没有必要改族称 ,而在于进行“畲”字文化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徐世璇研究员,致力于汉藏语言、濒危语言的研究实践和理论探索近30年,著述颇丰.尤其是作为濒危语言研究和语言纪录典藏的先觉者,于民族语言及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这一前沿领域所进行的开拓性研究,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通用天文软件SKYMap Pro Version 8计算了木星和土星的月视赤纬,将其与ENSO循环及赤道太平洋关键区海温距平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存在明显联系,主要包括:木星视赤纬由正经过赤道变为负时,容易发生EL-Nino事件,而且事件持续时间较长,1980年代及以前发生过3次这样的情况都对应持续较长的EL-Nino事件,1980年代以后的2次EL-Nino事件群发期,其中心都发生在木星视赤纬从正向负转化期间.EL-Nino易发生在木星视赤纬的正极值和赤道附近,而负极值附近很少发生.LA-Nnia事件在1980年代及以前发生在木星视赤纬极值和赤道之间的中间视赤纬区域内,但1980年代以后,则容易发生在木星视赤纬负极值附近.一些EL-Nino事件发生年的木星视赤纬位置近乎在1条直线上,过去60年中有4条这样的直线,将EL-Nino事件分成4个组,每个组内都准确地由4个事件组成.当土星视赤纬靠近或离开赤道时(大概在±5°~10°),都会有EL-Nino发生,但在赤道区域却几乎不发生EL-Nino事件.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巴哈布央语的濒危趋势以及应采取的保护策略和措施。针对巴哈布央语的濒危状况,可以通过强化该民族群体的自主保护意识、建立濒危语言保护示范村、地方政府关怀重视、建立濒危语言的扶持政策等方式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4.
巴塘“谐”的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文化内涵丰富。巴塘“谐”舞蹈语言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巴塘“谐”健康、高尚的审美追求表现出成熟的美学思想。文章对巴塘“谐”的舞蹈语言,包括舞蹈动作、律动特点、动作特点、基本舞步、风格特色及美学特征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芷江侗语方言已经濒危,它的濒危成因是多方面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和语言因素构成了一个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但相对于语言因素的影响而言,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是主要的。本文首先对芷江侗语的濒危状态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总结出芷江侗语方言濒危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论濒危语言——满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濒危语言主要是指社会使用功能萎缩、使用人口较少的语言。按照濒危语言的界定标准,满语已经属于濒危语言,而且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濒危语言。目前,满语由语言主体转用汉语向语言整体转用汉语方向发展。总结满语濒危的发展演变规律,不仅可以为相关语言的发展研究提供借鉴参考,而且对民族语言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濒危语言资料的调查同一般的语言调查相比有其独特性,这是由濒危语言的特点所决定的。所以,对濒危语言资料的记录会同以往的语料收集不尽相同,其记录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展示一种语言的真实面貌,长久地保存自然的原始语料,为后代留存一份文化遗产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8.
普米语是一种无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建立语音语料库及开展语音识别研究是保护和传承普米语的重要手段.基于HTK的语音识别中,参数的选取对不同语言的识别率有很大的影响.针对MFCC维数、HMM状态数及GMM个数这3个参数对普米语的识别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普米语语音识别的最佳MFCC维数为13维,最佳HMM状态数为8个,最佳GMM个数为3个.  相似文献   

19.
九顶山自然保护区有25种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所列的珍稀濒危植物,包括2个濒危种,10个渐危种,13个稀有种,其中1级保护植物2种,2级保护植物12种,3级保护植物11种.这些珍稀濒危植物在园艺、药用、理论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区系分析表明本区珍稀濒危植物多发生于第三纪以前,温带性质显著,中国特有成分占优势,和华中及青藏高原植物区系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濒危植物翅果油树的研究进展及其开发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翅果油树为我国特有的濒危植物,已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树种。本文比较系统地综述了翅果油树的种质资源、生态学特性、植物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以及资源开发和应用前景。同时对翅果油树濒危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