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鲵又名“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级”。它属于由水生脊椎动物向陆生脊椎动物过渡的类群,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物种,也是现存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  相似文献   

2.
《世界科学》2009,(2):48-48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日前报道.由于一些传统疗法中必需的药用植物正在遭到过度采掘,致使这些植物正面临灭绝的危险。 据国际“植物生命”保护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5万余种药用植物中的约1.5万种濒临灭绝。在印度、肯尼亚、尼泊尔、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等国都有物种消失的报告。  相似文献   

3.
两栖动物是一种具有四肢的脊椎动物,它们皮肤的腺体发育,而缺少其他四足动物特征性的鳞片、羽毛和毛发等表皮结构。其实,两栖动物的名称就说明了这类动物的特点,它们的英文名称“amphib-ian”,如果直译的话,就是“有两种生活的动物”。大多数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像鱼一样  相似文献   

4.
晨曦 《科学之友》2005,(6):47-47
根据《科学》杂志近期发表的《全球两栖动物评估》一文,全球两栖动物多达1/3已濒临绝种,地球正面临第六波的“大规模生物灭绝”。工业文明的发展,满足着人们的物质享受,却也破坏了自然环境。越来越多的学者发出警告,如果不加节制,人类将自食恶果,面临生态与气候持续恶化所带来的“自然界大反扑”。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探索》2006,(4):6-7
2005年年底,由13个保护生物多样性组织组成的“零灭绝联盟”公布了一份“濒危物种”报告,指出,位于全球595个地点的794种动物即将绝种,其中包括中国的扬子鳄、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狐猴和美国的象牙喙啄木鸟,而素有“生态晴雨表”之称的两栖动物占了其中的1/3。有专家指出,如果再不施以援手,我们将要与这些动物彻底说“再见”。据统计,近2000年来,地球上已有106种哺乳类动物和127种鸟类灭绝;濒临灭绝的哺乳类动物有406种,鸟类有593种,爬行动物有 209种,鱼类有242种,其他低等动物更不计其数。大熊猫、西伯利亚虎、亚洲黑熊、印尼马鲁克白鹦、亚洲猩狸、非洲黑犀牛、北美石龟、北美玳瑁等均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6.
从1990年开始,一家名为“保护国际”的国际环保组织开始派出科学家到人迹罕至的地区进行物种调查,发现了不少新的物种。为了展示20年来的考察成果,该组织的研究人员评选出了20年来所发现的20种最新奇的动物。  相似文献   

7.
近来,国际保护组织快速评估小组的科学家在南美洲厄瓜多尔记录了数百种生物物种。他们在厄瓜多尔的边境纳格里扎河盆地的热带雨林中经过数月的科学考察,发现了14个新物种.其中包括2种植物和12种动物,新品种动物中包括1种蝙蝠、1种蜥蜴、1种蝾螈、2种青蛙和7种昆虫。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10,(5):7-7
国际保护组织近日宣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现了50种很可能属于此前未被发现过的新物种,其中包括一种“又大又精彩”的树蛙。你瞧,它正蹲在—条清澈的山间河流旁。这种树蛙已经完美适应了自己独特的牺息地,雌蛙将卵产在河石下面,蝌蚪的嘴巴能将自己吸附在滑滑的岩石上。  相似文献   

9.
从1990年开始,一家名为“保护国际”的国际环保组织开始派出科学家到人迹罕至的地区进行物种调查。  相似文献   

10.
最近,国际“科技娱乐设计”(TED)组织公布了2009年TED大奖的获得者,有3名获奖者获得此项殊荣,他们分别是深海探险家西尔维娅·厄尔勒、天文学家基尔·康奈尔、音乐指挥大师约瑟·安东尼奥。其中,颇受关注的获奖者是“深海女王”西尔维娅·厄尔勒.她多年从事深海探险工作,并对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有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1997年国际人类基因研究组织宣布为类人猿基因项目立项后不久,便成立了国际黑猩猩基因组序列和分析合作组织。该组织从取自一头名叫“克林特”的雄性黑猩猩的活体组织进行了DNA的测序.并在2003年12月完成了其基因组序列草图的测序工作。随后,又用了近一年半的时间对星猩猩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进行了比较,于2005年9月初分别在《自然》、《科学》上公布了两者之间的部分比较结果。为此.科学家就人类基因组与黑猩猩基因组的对比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  相似文献   

12.
刘延敏 《科学通报》2002,47(10):794-794
1998年11月30日,第5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告将2002年定为“国际山地年”,号召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机构实施“山区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为“国际山地年”做出贡献. 为响应联合国关于2002年为国际山地年的倡议,加强国际间山地科学方面的合作,提高公众的山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意识,由中国科学院发起,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承办,并由第三  相似文献   

13.
厄瓜多尔的热带雨林是研究生物多样化的宝库,近年来有不少奇特的新物种在雨林中相继被发现。最近。爬行动物及两栖动物生态国际协会的研究人员在厄瓜多尔又发现了30多种新物种。研究人员表示,这些远离人类居住区的珍稀物种看似受到的干扰很少.但是全球气候变暖对它们的生存也带来了威胁。  相似文献   

14.
何来“六不像”在我国,叫动物为“四不像”的常有所闻,而叫“六不像”的却从未听说过。我国的特产动物麋鹿,当然是货真价实的“四不像”。除此之外,我国民间还把另外几种动物也叫“四不像”,例如大兴安岭畜养的驯鹿、大兴安岭南部的驼鹿,湖南南部的水鹿,安徽黄山一带的苏六羚……那么,“六不像”这一名字又是从何而来的呢?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纽约动物学会国际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组织负责人乔治B·沙勒博士等动物学家与我国动物学家合作,在西藏、四川等地从事野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1984年,沙勒博士在四川北部岷山地区考察大熊猫时,见…  相似文献   

15.
印度因其版图形如牛首,且举国敬牛如神,而被称为“牛颅之国”。我曾有幸参加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安排的赴印环境教育国际培训,用我的话就是“上西天取了一次经”,取的是自然保护之经。时间是从8月到11月的夏季,虽然酷热难耐,但令我感受最深的是这里浓重的宗教氛围.以及由宗教文化决定的人与自然、特别是人和动物那种亲密、甚至是神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羚牛,又称扭角羚, 仅产于亚洲的中国、印 度、尼泊尔、不丹和缅甸 五个国家,中国是羚牛资 源最丰昌的国家,分布区域在北纬25°15′-34°10′,东经97°30°-109°30′之间。羚牛属中国一级保护动物,被中国公布的红皮书列为濒危种,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公布的红皮书列为珍贵级。 1984年,美国纽约动物学会国际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组织负责人乔治B·沙勒博士,在四川北部岷山地区见到了扭角羚。沙勒博士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后,把这种动物称为“六不像”:庞大的背脊隆起像棕熊,绷紧的脸部像驼鹿,宽而扁的…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就刊物的选材.我还有点想法。今后选材时能否“大气”一些.少登一些诸如《连体人之谜》、《撕开“吸血鬼”的画皮》之类的文章,能不能在“特别报道”栏目再增加一些反映科学发展前沿内容的文章(如上年度国内、国际的重大科技进展)。山西稷山彭俊集本刊的宣传力度太不够了,篇幅小了点,不能让人尽兴。何不成立一个“大自然探索俱乐部”什么的组织,以环保为主.将本刊的读者组织起来,一起为环保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在本刊中多增加一些环保小知识,背后封面最好不要登广告,以免破坏刊物的完整性。广东澄海黄衍文我非常喜欢《大自然探索…  相似文献   

18.
包静晖 《世界科学》1999,(10):34-35
伦敦的生态组织形式多样,大体分为以下三类:1.志愿组织(1)地方性组织:Colne流域自然学家联络委员会;伦敦东区野生动植物组织;EssexField俱乐部;Lee流域保护组织;OrpingField俱乐部;Surrey动植物委员会;WelshHalp保护组织等。(2)郡信托机构:伦敦野生动植物信托机构;Essex自然学家信托机构;Hertfordshire&Middlesex自然保护信托机构;Kent自然保护信托机构;Surrey自然保护信托机构等。(3)自然史协会:Croydon自然史及科学协会;Harrow自然史协会;Hillingdon自然史协会;伦敦自然史协会;Ruislip及地区自然史协…  相似文献   

19.
王欣  韩毅强 《科学之友》2009,(10):125-126
“将军令”是每隔1min产生一个全新的、不能重复使用的密码(6位),用来保护网易通行证(游戏账号)、直销商账号的密码。文章根据作者的研究,阐述了几种可行的“将军令”的工作原理与算法思想。  相似文献   

20.
石磊 《世界科学》2009,(1):19-20
2008年11月中旬,关于国际社会还没有意识到人类过度损耗“已日渐枯竭的海洋资源”的说法,又有了新的证据。在国际保护大西洋金枪鱼委员会(ICCAT)的一次会议上,欧洲各国政府在42年前订立的条约基础上就共享大西洋渔业资源达成了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