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影响低渗透储层产能的因素众多而复杂,因此,正确分析和评价这些因素对于低渗透储层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排除工程因素影响,从地质因素考虑,重点分析和评价沉积与成岩作用对产能的影响,并利用恒速压汞和核磁共振特殊实验数据对其机理进行剖析。研究表明,高邮凹陷南断阶储层产能主要受后期成岩作用控制,局部小范围内,成岩环境相同的受沉积作用控制,究其机理,南断阶储层主要受压实、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形成不同的微观孔隙结构,导致南断阶储层产能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厦门同安湾需氧有机物的去除和释放通量估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COD为有机污染物指标 ,在不考虑水动力因素的条件下 ,根据实验室模拟实验的结果和相关的研究结果 ,估算了同安湾海域水体的生化净化作用、悬浮颗粒物沉积作用的去除通量和底质沉积物的再释放通量 .研究结果表明 :同安湾海域生化净化作用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通量为 10 42 9t·y-1,悬浮颗粒物沉积作用的去除通量为 4137t·y-1,而底质沉积物COD的最大可能释放通量为 3317t·y-1,说明该海域生化净化作用对有机物的去除占主导地位 ,而底质沉积物COD的释放量与悬浮颗粒物沉积作用的COD去除量大致相等 .因而在考虑同安湾污染物的总允许排放量时 ,可以只考虑水体COD的生化降解作用 ,而忽略悬浮颗粒物沉积的去除作用和底质沉积物释放的二次污染作用  相似文献   

3.
珠江口沉积分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依据水动力环境、沉积物类型、粒度和成分的特征,同时参照沉积速率、地貌形态等因素,把珠江口划分为5个沉积区:径流型河口砂质沉积区,以河流作用为主,系珠江口海区沉积作用最活跃的地段。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南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层位。通过野外剖面观察采样、室内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岩心物性特征等资料分析,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储层平均孔隙度为7.06%,平均渗透率为0.265×10-3μm2,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川南须家河组储层的物性特征明显受到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等因素的控制,沉积作用影响着储层砂岩的岩石组分和砂体展布;溶蚀作用是提高储层孔隙的主要因素,构造破裂作用改善储层的渗透率,环边绿泥石胶结保存了原生粒间孔隙;压实压溶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储层孔隙的发育起破坏作用,且压实压溶作用影响大于胶结作用。当储层埋深2.5km时,压实压溶作用对于储层孔隙的影响相对较小;埋深3km时,对储层物性特征的破坏程度大为增强;特别是4km时,即使有较好的沉积和成岩因素也难形成好的储层。  相似文献   

5.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岩芯、测井和地质模型等资料,对濮城南区沙二上4~7储层进行详细研究,认为该套储层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粒间孔组合为主;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较高,孔喉半径小且分选性较差,歪度小,溶蚀作用对改善喉道连通性的效果不佳,渗透率较低。储层质量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其中,沉积作用是形成低渗透储层的最基本因素,决定了后期成岩作用的类型和强度,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形成低孔低渗储层起了决定性作用。利用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将其储层划分为4类,其中Ⅰ、Ⅱ类储层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  相似文献   

6.
成洁  张世涛  冯明刚 《江西科学》2010,28(5):646-648,713
对云南弥渡地区平安庄和彭家庄褐煤矿的煤质参数和成煤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研究区内3个不同方向的更新世松毛坡组的综合柱状图进行了对比,同时结合平安庄盆地沉积环境特征,由此得出云南弥渡地区更新世褐煤沉积作用的4个地质作用阶段。  相似文献   

7.
采用了薄片孔隙描述、铸体薄片图像分析、毛管压力曲线等基本方法,研究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同时对储层特征的影响因素即沉积作用、古岩溶作用、成岩作用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石炭统本溪组的沉积环境与有利储集砂体发育分布规律,本文在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沉积相标志判别和砂体宏观分散体系刻画,建立了本溪组的沉积模式。本溪组具有潮汐成因的双向层理和河道牵引流成因的单向层理共存的特征;畔沟期的三角洲沉积作用弱,砂体规模小,强潮汐作用将砂体改造成补丁状,基本失去了原始三角洲的形态;晋祠期南部的三角洲沉积作用较弱,砂体规模中等,以强潮汐作用控制为主,被切割成孤立分布的潮汐砂坝群;晋祠期北部的三角洲沉积作用较强,中潮差背景下的河控砂体呈南北方向的条带状,规模最大,仍然保留了三角洲的形态;本溪期为开敞型陆表海湾环境,潮汐与河流相互作用的时空差异控制着本溪组砂体的发育分布规律。本溪组为潮汐砂坝-三角洲复合沉积体系,潮汐作用对先存三角洲砂体具有明显的破坏和再分配效应。  相似文献   

9.
归纳分析了4种精神文化发展动力观。认为人类文化的进步是多种文化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动力所起作用的大小,影响的深度、广度及其性质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不总是固定的。阐述了文化进步的动力的本质性因素和非本质性因素跟文化进步的关系,以及本质性因素在精神文化发展中的功能,指出人是文化发展的最本质动因。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精神文化发展动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河南科学》2017,(1):121-127
综合岩心资料、薄片资料、压汞资料、物性资料等多种资料,对饶阳凹陷留西地区东北部沙三段低渗储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沙三段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质长石细砂岩、长石细砂岩为主,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反映近物源的特征.通过薄片资料、分析化验资料,认为研究区沙三段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及溶解等成岩作用,孔隙组合类型以残余原生粒间孔、次生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为主.根据物性资料,显示研究区储层多以中-低孔、低渗为特征.研究区储层平均埋藏3175 m,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的双重控制,孔隙发育较差,储层致密,是造成沙三段砂岩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表明沉积作用是储层低渗主控因素,影响储层原始物性;成岩作用中压实作用起主导作用,胶结作用进一步破坏物性,溶蚀作用改善储层物性,特别体现在沙三底部因溶蚀作用形成大量次生孔隙,使得物性优于其他小层砂体.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认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本溪组、太原组混合沉积特征,利用区域地质、钻/测井和岩芯资料,对碳酸盐-碎屑岩混合沉积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溪组-太原组既是带障壁海岸的海陆过渡相沉积,又是混合沉积;本溪组混积层岩性组合主要为碎屑岩、煤层夹灰岩,而太原组为灰岩夹泥岩及煤层组成;本溪组发育混积相类型为混积潮坪、混积瀉湖、混积障壁砂坝,太原组发育混积台地;结合区域沉积资料总结出了两种沉积相组合模式——本溪组发育混积障壁海岸相、太原组发育混积陆棚相;构造、海平面变化和气候是影响混积发育和组合模式的主要因素,其中,陆表海多期次海侵是混积主要原因。混合沉积决定了本溪组具有丰富的烃源岩、优质储集体和多套生储盖组合,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层位。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9,44(Z1):145-145
Greenish clays often occur as thin layers in Early Cretaceous shallow-water carbonate sediments of Istria where they mark the top of fining upwards sequences. When they show evidence of subaerial exposure and pedogenesis they are considered paleosols. The clay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 is as follow: (1) randomly oriented I/S mixed layer, (2) regularly oriented I/S mixed layer, (3) illitic material, (4) kaolinite and (5) chlorite. The insoluble limestone residue situated immediately below the greenish clays is dominated by smectite, and also contains kaolinite and illitic material. The very high smectite content in the insoluble residue is probably the result of additions of volcanic dust during carbonate sedimentation. That clay mineral composition in the pelitic material clearly indicates the influence of both pedogenic and diagenetic processes. It may also indicate additional volcanic dust contribution before and during the subaerial exposure.  相似文献   

13.
混合沉积是沉积学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四川盆地下奥陶统中广泛发育混合沉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钻(测)井资料以及岩心观察,重点研究了四川盆地下奥陶统混合沉积的沉积特征、成因类型以及混合沉积发育的控制因素,得到如下认识:1狭义的混积岩主要分布在川西南、川南西部和川中地区,川南东部、川东大部主要以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岩的互层或夹层混合沉积为主。2混积层系的成因类型主要包括渐变型、突变型、复合Ⅰ型、复合Ⅱ型。3混合沉积的发育受多种因素的联合控制,且相互影响。早奥陶世,上扬子地区构造活动较弱,由于海平面的逐渐上升造成物源供给面积的减少;同时偶尔受冷水流的影响,造成桐梓组比红花园组混合沉积更为发育,分布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14.
江苏辐射沙洲区高潮滩沉积物的沉积构造与粒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沉积物的揭片以及粒度实验,分析了江苏中部海岸辐射沙洲区高潮滩上沉积物柱状样的原生沉积构造和沉积物的垂向粒度特征,并以此来解释辐射沙洲高潮滩的沉积环境,并发现砂/泥薄互层理既有风暴潮的成因,也有大、小潮周期性变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区沉积环境及气候条件.作者对该区表层沉积物的矿物学特征及沉积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非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除外)的矿物学特征主要继承自黄河中游地区第四系沉积物、粘土矿物及碳酸盐矿物的矿物学特征还与黄河三角洲地区沉积环境、气候及海水等因素有关.沉积作用受到河流注入、海水的顶托及侧渗、蒸发浓缩、电中和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根据前人的研究资料和作者1996年在承担"南流江三角洲现代演变对北海深港洄淤影响"项目进行研究时的钻孔资料以及水文观测资料,分析廉州湾南流江水下三角洲大浅滩和潮流深槽的物质组成、泥沙来源、地貌组合、沉积物特征,以及三角洲大浅滩和潮流深槽的形成原因.三角洲大浅滩主要是南流江径流输沙和长期堆积外推形成的,潮流深槽的形成则与水动力条件和地形、地貌条件密切相关联.南流江水下三角洲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演变后,三角洲大浅滩及潮流深槽这两种主要地貌类型的形状变化已经很稳定.  相似文献   

17.
 综合应用岩心、测录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多种资料及测试手段,对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巴特肯地区白垩系-古近系混合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混合沉积成因,并探索混合沉积与油气的关系。结果表明,费尔干纳盆地巴特肯地区白垩系-古近系发育的混合沉积,包括混积岩和混积层系两种形式,其中,混积岩主要为含陆源碎屑-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质-碳酸盐岩,混积层系主要为碳酸盐岩-混积岩层系和陆源碎屑岩-混积岩层系;混合沉积在巴特肯地区分布十分广泛,局限台地相、蒸发台地相、障壁海岸相和浅海陆棚相均有分布;混合沉积成因主要为相缘混合,其次为原地混合和间断混合;混合沉积在烃源层、储集层和盖层三方面均具有一定贡献,古近系泥灰岩是巴特肯地区主要的烃源岩之一,同时也可作为区域性盖层,而白垩系-古近系灰岩储集层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纯碳酸盐岩,多为混积岩或混积层系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济阳坳陷中生界碎屑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解孔隙和裂缝,溶解物质主要为长石、岩屑等碎屑颗粒及碳酸盐胶结物;裂缝主要包括构造裂缝、压实裂缝和解理缝.构造裂缝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和喜山期,主要分布于不整合面附近的砂体中.碎屑岩储层储集性能主要受沉积作用、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的控制,沉积作用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其中三角洲砂体物性最好,河流砂体次之,冲积扇、扇三角洲及滨浅湖砂体物性较差.构造作用对储集物性的改造主要表现为断层活动和不整合,不整合面之下约100 m内储层裂缝和溶解孔隙最发育、物性明显提高.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受沉积作用和构造作用的控制,对储层的改造程度与沉积相带及距不整合面的距离有密切关系.中生界最有利的碎屑岩储层为不整合面之下约100 m内的河流或三角洲砂体.  相似文献   

19.
山西柳林成家庄剖面太原组沉积环境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西柳林成家庄剖面太原组地层宏观岩性特征、结构特征、古生物种类及组合、垂向沉积序列、石灰岩微相及地化的综合研究,分析了该段地层的沉积环境,石灰岩属碳酸盐潮下亚相沉积,包括开阔潮下和局限潮下微相;泥岩与煤层为障壁砂坝-泻湖沉积体系中的潮坪沉积,包括泥坪和泥炭坪微相。  相似文献   

20.
 世界能源日趋紧张,而环境污染不断加剧。潮流能作为清洁无污染的绿色可再生新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可预测性强、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开发利用潮流能对缓解能源紧张、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潮流能利用的主要形式是利用潮流能发电装置发电,其原理是:潮流冲击水轮机,将潮流水平流动的动能转换为水轮机的机械能,水轮机经机械传动装置,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潮流能发电装置根据水轮机结构形式的不同,分为水平轴式、竖轴式和横轴式。与水平轴水轮机式和横轴水轮机式潮流能发电装置相比,竖轴水轮机式潮流能发电装置具有适应流向性强,适合大规模阵列布置等特点,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本文针对竖轴水轮机式潮流能发电装置,阐述发电装置的开发现状,分析不同结构形式发电装置的特点,指出竖轴水轮机式潮流能发电装置的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为竖轴潮流能发电装置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