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走进长江源     
关注母亲河-“绿色江河”-聚 焦长江源-严重分歧 1999年5月在简称为“绿色江河”的民间环保组织的倡议下,我们组织了“’99长江源生态环境考察”。队长杨欣原是一位江河漂流探险家和摄影家,但后来出于对母亲河的热爱,他走上了环保的道路。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为杨欣的追求执著感染,决心在业务方面给他以帮助,于是我成为了“’99长江源考察队”的一员。 考寨队原定40余人,但由于经费等具体问题而到西宁集合时只剩下12人。5月29日,我们乘火车从西宁出发,到达格尔木。经过一天的休整和准备,于6月1日分乘两辆…  相似文献   

2.
本文发现,新星是长江大洪水的一个重要根源。这项发现建立在三方面的基础上,第一,它通过了置信水平为99.9%的数理统计检验。第二长江近400年最大的二次洪水以及本世纪来的前十位大洪水都是出现在新星爆发之后,长江历史吕洪水的实际民政部与本发现相符。第三,根据本发现,我们成功地预报1996的长江大洪水。  相似文献   

3.
沧海桑田长江源—古生物化石讲述的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金庚 《科学》2001,53(5):20-21
长江的发源地——可可西里无人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西藏和新疆三省交界地带,但主要位于青海省境内,东至青藏公路,西以喀喇昆仑山脉为界,北依昆仑山,南被唐古拉山截住,方圆约2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0多米,气候干燥寒冷,环境险恶,缺氧严重,是青藏高原最大的高寒地带,也是"神秘的死亡地带".然而,长江总水量的1/4就来自这一令人望而生畏的"人类禁区".  相似文献   

4.
黄河、长江、中国浅海沉积物化学元素丰度比较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赵一阳 《科学通报》1992,37(13):1202-1202
黄河以输沙量居世界第一而著称于世,长江为世界第三大河而举世闻名,二者源源不断地每年约以5×10~8t(长江)至10×10~8t(黄河)的泥沙输入到海,对我国大陆架浅海沉积作用有着巨大的贡献,本文旨在提出黄河、长江、中国浅海沉积物60种元素丰度,这不仅为地球化学研究提供最基础的资料,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背景值,同时试图通过三者元素丰度的比较,探讨彼此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蒋墨 《科学之友》2004,(2):88-89
这是一篇清华大学大二学生的假期作业——社会实践采访。还记得2002年的高考吗,那次笔者可是小露了一手:南京高考文理双科“状元”噢!  相似文献   

6.
在长江源,我问那里的孩子:你们知道长江吗?摇头,他们只知道脚下的河叫玛曲、当曲……在城市、我问那里的孩子:你们知道长江从哪来吗?摇头,他们只知道这条河叫长江,来自遥远的地方……提起长江,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种自豪感。她是世界第三长河,亚洲第一巨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全长63004公里,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目前,养育着沿岸4亿炎黄子孙,也就是说,在中国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喝着长江水长大的。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各拉丹东西南侧的姜古迪如冰川,那里是一个神奇的冰雪世界。千百年…  相似文献   

7.
曾经在湖北长江水域经常见到的白鳍豚都到哪里去了呢?难道可爱的白鳍豚真的就这样集体失踪了吗?  相似文献   

8.
张朝生 《科学通报》1997,42(3):295-298
元素含量的空间结构特征是由各种地球化学过程综合作用产生的.通过对空间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对产生该结构的各种原因进行进一步探讨,从而提高对各种地球化学过程的认识同时,对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采用一些指标进行定量描述,也是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的一条途径.本研究以长江水系沉积物铜含量为例,探讨地统计学方法在环境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的地质环境已相当恶劣,加之众多移民进行了广泛的开发活动必将加剧。因此,能否保证称民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保护相统一,将直接关系到库区今后的持续性发展。本文依据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损益经济评价,从地质环境经济的角度,论证了三峡库区中、小型水电工程、农业开发工程、采矿工程、城镇迁建工程、公路工程等移民一旦 质环境的途径及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为正确进行移民工程建设和保护地质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黄河与长江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化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何良彪 《科学通报》1997,42(7):730-734
粘土矿物特征为源区母岩岩性和形成时的风化环境特征所控制.黄河与长江其物源区母岩岩性和风化环境均有明显差异,找出这些差异对中国海沉积物的来源和整个中国海的沉积区划分分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不少学者都在探求这些差异.本文拟从矿物化学方面做些分析和研究,目的是想揭示黄河与长江其粘土矿物在化学特征方面有什么差异.  相似文献   

12.
长江水污染评价与长江产业带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水质评价得出三个层次的结论:①长江干流水质尚好;②大中城市段已出现岸边污染带;③长江沿岸城市内河已严重污染。沿江产业带的发展有加重长江污染的趋势。为保护长江水质,长江产业带的经济发展必须控制在合理的速度,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合理产业布局;改进工艺技术;增加污染处理投资;进行环境综合治理和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3.
黄河、长江和钱塘江水体中的胶体有机碳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王江涛 《科学通报》1998,43(8):840-843
探讨了切向超滤技术在天然水胶体有机碳研究中的应用,并对黄河,,长江和钱塘江3个测站水样中的胶体有机碳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在3个测定水样中,胶体有机碳占总溶解有机碳的比例平均为68.6%,因此在有机碳的入海通量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胶体有机碳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When Willis EI~ put together his collections of research works about China in 1907, he dedicated a chapter to the ge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He surely did not anticipate that the following century had witnessed great endeavour from a broad scientific community, but with vigorous debates as to when the modern Yangtze came into existence, with estimates ranging from 40--45 Ma, to a more recent initiation around 1 Ma. In year 1914, DingWenjiang, a pioneer geologist of China,  相似文献   

15.
泥石流输沙与长江洪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鹏 《科学》1999,51(2):37-39
  相似文献   

16.
忧思长江源     
每次进入长江源,都能感觉到这里的环境在不断恶化。人为和自然叠加的影响,使脆弱的长江源已经不堪负重。  相似文献   

17.
长江的三次全流域洪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志祥  钟小珍 《科学》1999,51(2):27-31
  相似文献   

18.
全新世江汉平原地区长江南移年代的沉积学依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朱育新  王苏民  吴瑞金 《科学通报》1997,42(18):1972-1974
江汉平原是长江和汉水的冲积湖积平原,是古云梦泽所在地.全新世以来长江和汉水河道在此多次迁移,由于由西北向东南新构造掀斜运动和科氏力的作用总体南移,荆江河曲现代仍在继续发展.对于长江河道的迁移,历来的研究均以古地貌和史籍记载为主要依据,这就受到一定的局限.本文对江汉平原第四纪沉积中心沔城钻孔(M1孔)岩芯进行粘土矿物、稀土元素、陆源性常量元素、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等多环境指标分析,研究沉积物物源的明显改变来推论河道的迁移,由~(14)C测年得出长江南移的年代,并探讨了南迁前后的环境剧变与古云梦泽的演化.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长江干流大通水文站丰水季节不同水深(表层、中层和底层)悬浮物的Sr-Nd同位素组成,结合悬浮物粒度组成,探讨河流水动力分选和物源比例变化对悬浮物Sr-Nd同位素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大通站悬浮物87Sr/86Sr比值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减小,变化范围从0.730332到0.720857.悬浮物εNd(0)值变化范围为–14.75~–10.09,表现为表层悬浮物较底层具有更负的εNd(0)值.洪水季节,中层样品的同位素组成大致上可以代表该时期河流搬运整体悬浮物同位素组成.研究初步认为,导致河流同位素值分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物源的物质对不同层位的悬浮物贡献比例不同,至少在长江流域,来自上游的物质对底层悬浮物的贡献比例大于表层.用Sr-Nd同位素示踪河流沉积物物源是一个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有效方法,在地质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但本研究表明,Sr-Nd同位素在搬运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分异,在应用时应该严格控制采样位置和粒级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