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昌鱼酸性磷酸酯酶色氨酸残基的修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厦门文昌鱼(Branchiostonia belcheri Gary)分离纯化获得聚丙烯酰胺胶电泳单一蛋白区带的酸性磷酸酯酶(EC3.1,3.2)应用化学修饰方法,荧光以及紫外-可见光谱的变化,探讨Trp残基与酶活力的关系,被NBS修饰的Trp基团仅有一个Trp残基被氧化时,酶活力丧失90%,该Trp残基为ACPase表现活力所必需,而且优先被氧化、从光谱扫描(230~600nm)结果表明,经NBS修饰以后的酶构象发生变化,文昌鱼ACPase的Trp残基和酶分子上的铁离子等基团均为酶活力的必需基团,推测两者可能以配位结合,共同维持酶活力中心的构象。  相似文献   

2.
丙酰辅酶A(丙酰-CoA)是一种重要的代谢中间物,可以用来生产丙烯酸、3-羟基丙酸、β-羟基戊酸和聚酮化合物。将天然的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甲基丙二酰辅酶A脱羧酶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并过表达,采用这3种纯化的酶体外催化合成丙酰-CoA,评价了琥珀酸生产丙酰-CoA代谢途径。琥珀酸可经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催化生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再由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催化生成甲基丙二酰-CoA,最后甲基丙二酰-CoA经甲基丙二酰辅酶A脱羧酶催化生成丙酰-CoA。反应产物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到目标产物丙酰-CoA,结果证明了从琥珀酸体外合成丙酰-CoA的代谢途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Tb(Trp) 3Cl3·H2 O、Dy(Trp) 3Cl3·H2 O和Ho(Trp) 3Cl3·H2 O固态配合物 ,在30 0~ 80 0nm测定并解释了配合物的光声光谱 ,从无辐射跃迁角度研究色氨酸固态配合物的能级状况和分子内能量传递过程 ,结合荧光光谱研究了色氨酸固态配合物的发光特性 ,结果表明固态配合物中色氨酸配体可有效敏化Tb3+离子的发光 ,而由于热去几率速率增大导致配体向Dy3+的能量传递效率降低 .首次将相位分辨光声分析法用于Ho(Trp) 3Cl3·H2 O配合物的谱峰解析 ,通过光声谱同相和正交相信号可以计算配体光声吸收的位相为 10 6° ,位相改变 90°后就得到仅与Ho3+相关的光声光谱 .相位分辨光声光谱法不受谱峰的形状和重叠程度的限制 ,仅与不同吸收中心产生的位相有关  相似文献   

4.
运用激光闪光光解瞬态吸收光谱研究了色氨酸 (Trp)、酪氨酸 (Tyr) ,苯丙氨酸 (Phe)和二肽 (Trp Tyr)光电离和被SO· - 4单电子氧化的过程 ,表征了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自由基 ,并与丙酮光敏化生成的自由基进行了比较。三者不同之处是 ,Trp和Tyr光电离分别生成氮中心的吲哚自由基和酚氧自由基 ;丙酮光敏化除生成上述自由基外 ,在敏化Trp光解体系还观察到Trp激发三重态 ,丙酮三重态与Phe没有作用 ;在SO· - 4单电子氧化体系 ,分别在Trp的吲哚环、Tyr的苯环上加成生成加成产物 ,其中Trp尤为显著 ;Phe的光电离与SO· - 4氧化体系结果一致。在二肽Trp Tyr的光电离和光敏化体系中观察到自由基的转变过程 ,Trp/N· Tyr→Trp Tyr/O·即分子内的电子转移过程 ;而SO· - 4单电子氧化体系没有观察到这种转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辅酶Q10代谢途径、代谢产物的分析,改进发酵条件,从而达到发酵产量的提升,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以N-溴代琥珀酰亚胺作为修饰剂,对藻红蓝蛋白裂合异构酶F亚基中的色氨酸(Trp)残基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PecF的Trp残基均位于分子内部,NBS的修饰导致了酶活性的显著降低,但并未完全失去活性.酶被修饰后的荧光和圆二色谱均发生了变化,为酶的结构和功能间关系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氢化可的松(HYD)分别与色氨酸(Trp)、酪氨酸(Tyr)和苯丙氨酸(Phe)3种芳香族氨基酸的相互作用,在模拟人体生理pH值为7.4下,HYD与3种芳香族氨基酸相互作用发生显著的荧光猝灭。结果表明,HYD对Trp和Tyr的荧光猝灭作用机制为静态猝灭,对Phe的猝灭为动态猝灭,为自发作用过程,HYD-Trp和HYD-Tyr作用主要是氢键或范德华力,HYD-Phe作用主要是疏水作用。  相似文献   

8.
产品功能 及用途辅酶Q10(Co Enyme10)不仅是一种良好的生化药物,而且是天然抗氧化剂和细胞代谢的激活剂,能显提高人体免疫力。据国内外研究资料和临床应用表明,辅酶Q10用于治疗坏血病、十二脂肠溃疡、坏死性牙周炎、充血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9.
青钱柳是一种民间常用中药,青钱柳叶中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物,如有机酸、黄酮类、皂苷类、铱类、精油、无机元素等,但对于青钱柳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分子机制仍未见有报道.使用Illumina公司Hiseq 4000平台对青钱柳叶进行转录组测序,对 reads 进行拼接,得到50 126个unigenes平均长度为 1 247 bp,有19 875 (39.65%) unigenes由NCBI非冗余数据库进行注释的,23 716 (47.31%) unigenes被注释到GO数据库,14 950个(29.82%) unigenes匹配到COG 功能组.进一步的分析结果显示,6 012 (11.20%)个 unigenes被富集到 254个 KEGG 代谢通路,其中1 212个unigenes参与了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并且发现126个unigenes参与异戊二烯代谢,包括萜烯类、香茅醛、呋喃酮、苷的代谢途径.此外,总共检测到21 089个简单序列重复(SSRs).通过对老叶与嫩叶的转录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青钱柳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叶片中,基因表达上调占主异作用的过程主要涉及萜类和多肽的代谢、辅酶和维生素的代谢和氨基酸代谢,而基因表达下调占主异作用的过程主要涉及信号传输、类脂物代谢与能量代谢.该转录组数据可为青钱柳重要生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和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力竭运动对大鼠脑纹状体5-HT含量及其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力竭运动对大鼠脑纹状体5-羟色胺(5-HT)含量及其代谢的影响,分析纹状体中5-HT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中各指标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力竭运动后脑5-HT含量及其代谢的动态变化对运动性中枢疲劳发生、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机理。方法:大鼠分为两组。力竭运动组大鼠进行一次性游泳运动直至力竭。断头处死,取纹状体测色氨酸(Trp)、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测色氨酸羟化酶(TPH)和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取血清测游离色氨酸(f-Trp)含量。结果:与安静组5-HT含量及其代谢各指标相比,力竭运动组大鼠血清f-Trp含量有下降趋势,其余各指标均呈升高趋势,其中纹状体Trp(P<0.01)和5-HIAA(P<0.001)含量显著升高。结论:(1)力竭运动引起血清Trp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中增多,导致血清f-Trp含量下降且纹状体Trp含量增多,激活TPH的活性,增强脑5-HT的合成。(2)运动中5-HT的分解也是增加的,说明力竭运动使5-HT代谢加快,易产生中枢疲劳。提示力竭运动组大鼠在力竭运动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过程占优势。  相似文献   

11.
苦参凝集素的色氨酸残基修饰与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苦参凝集素(SFL)经等电聚焦测得其等电点为5.56,用比色法测得每分子SFL含有3个色氨酸残基,经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修饰表明其中2个Trp残基位于分子表面,当这2个Trp残基补修饰后,SFL的凝血活性完全丧失,糖保护试验表明,SFL专一性抑制糖Man能够保护SFL,阻断NBS对SFL的修饰作用,说明色氨酸不仅是SFL凝血活性所必需的,而且还参与其糖结合部位的组成,SFL随着NBS的逐渐修饰,其内源荧光光谱亦相应发生变化,结果表明分子表面的2个Trp残基可能位于分子的疏水袋中,而另一个Trp残基则埋藏于分子内部,荧光淬灭研究表明,丙烯酰胺能淬灭87%色氨酸残基的荧光。  相似文献   

12.
豆油对红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摇瓶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加入豆油可使红霉素的效价从3038U/mL(不加豆油)提高到5221U/mL。但对丙酰辅酶A合成酶及红霉素链霉菌H18丙酸激酶的比活力无显著影响。使用HPLC检测发酵液中α-酮戊二酸(α—KG)的含量,结果发现加豆油后α—KG含量有明显提高。据此推测了豆油经过红霉素链霉菌H18代谢后进入红霉素合成的可能途径是:通过三羧酸循环代谢产生琥珀酰辅酶A,琥珀酰辅酶A异构化产生2一甲基丙二酰辅酶A,2-甲基丙二酰辅酶A作为红霉素的前体最终促进红霉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3.
采用LC-MS/MS方法对小鼠肝微粒体中藜芦胺(veratramine,VAM)和12β-羟基藜芦酰棋盘花碱(12β-hydroxylveratroylzyga-denine,VOG)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合体内VAM和VOG及其代谢物的分析结果,推测VAM和VOG在小鼠体外肝代谢规律.结果显示,VAM在小鼠肝微粒体孵化体系中检测到7个代谢产物,其代谢途径为羟基化、磺酸化、甲基化,其中甲基化是VAM I相代谢的主要代谢途径.VOG在小鼠肝微粒体孵化体系中检测到7个代谢产物,其代谢途径为酯键水解、脱氢、酯键水解加脱氢、羟基化、酯键水解加乙酰化,其中酯键水解是其I相代谢的主要代谢途径.以上结果表明,VAM和VOG在小鼠肝微粒体孵化体系中主要进行I相代谢反应,VAM和VOG的主要代谢产物分别为甲基化代谢产物和酯键水解产物.  相似文献   

14.
1-氯-3-丁烯-2-酮(1-chloro-3-buten-2-one,CBO)是致癌性环境污染物1,3-丁二烯的一种体外代谢产物,具有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易形成DNA加成产物以及谷胱甘肽偶联产物.预计CBO-谷胱甘肽偶联产物在肾脏被代谢为CBO-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偶联产物,最终随尿排出体外.因此,CBO-NAC偶联产物能够作为CBO生物标志物.然而,CBO与NAC的反应尚未见报道.研究了CBO与NAC在体外生理条件下(pH=7.4,37℃)的反应,观察到两种产物.通过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光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确定两种产物的结构分别是1-氯-4-(N-乙酰-S-半胱氨酸基)-2-丁酮和1,4-双(N-乙酰-S-半胱氨酸基)-2-丁酮,后者是一种新化合物.这些产物的识别为后续研究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稀土色氨酸咪唑三元固体配合物,其通式为RE(Trp)3IMCl3·3H2O(Re=Nd3+,Eu3+,Tb3+,Trp=L-色氨酸,IM=咪唑).经无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定,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16.
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简称辅酶Ⅰ,NAD(H))广泛存在于一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活细胞中,是目前已知的300多种脱氢酶的辅酶;同时,它也是许多生物氧化还原电子传递链中的重要物质,对活化生物体内多酶系统,促进核酸、蛋白、多糖的合成和代谢,增加物质转运和凋控,改善代谢功能有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17.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选择性测定色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色氨酸(Trp)和酪氨酸(Tyr)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MWNTs/GC)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相对于玻碳电极,此修饰电极促进了色氨酸和酪氨酸的电催化.信号与背景电流比表明相对于酪氨酸此电极对色氨酸有更强的催化作用.在1.0 mol/L硫酸中此修饰电极对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分离效果最好,故可以在酪氨酸存在下选择性测定色氨酸.混合液中色氨酸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7.50×10-6~ 2.00×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29×10-6 mol/L (信噪比为3).将此方法用于17AA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色氨酸的回收试验,回收率达到97 %以上.  相似文献   

18.
徐茂军 《自然科学进展》2007,17(12):1622-1630
细胞内部的信号转导系统是介导真菌诱导子等外界因子诱发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桥梁和纽带.一氧化氮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植物信号分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水杨酸(SA)、茉莉酸(JA)、活性氧(ROS)等植物体内的主要信号分子(途径)不仅参与植物细胞次生代谢的信号调控,而且不同信号途径之间可以通过共催化、互抑制、共协调等作用相互交叉形成复杂的信号调控网络.文中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重点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以NO为关键节点的植物细胞次生代谢产物合成信号调控网络模型,提示了NO在植物细胞次生代谢信号调控网络中的潜在分子开关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0.1mol·L-1磷酸缓冲溶液(PBS,p H=7.4)中碳纳米管(CNTs)和金纳米粒子(Au NP)共存时,荧光活性物质白藜芦醇(Re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通过荧光光谱的变化,证明了Res与BSA作用形成了配合物,CNTs、Au NP和Res都对BSA具有荧光猝灭效应,根据同步荧光光谱,利用Lineweaver-Burk方程求算CNTs(或Au NP)与Trp/BSA和Res与Trp/BSA(或Tyr/BSA)的结合常数K和配位数n。结果表明:CNTs和Au NP主要与BSA表面附近的Trp残基作用,不与分子内部的Tyr残基作用,但Res可与Trp和Tyr两种残基结合,且Res与Trp的结合比Tyr强。  相似文献   

20.
通过荧光猝灭实验和测定二聚体裂解程度的辐照实验研究色氨酸(Trp)及其二肽色氨酰酪氨酸(Trp-Tyr)和色氨酰苯丙氨酸(Trp-Phe)对cis-syn型1,3-二甲基尿嘧啶二聚体(DMUD)的光敏化裂解作用.结果表明,色氨酸及其二肽在较强光(λ>290 nm)辐照下,主要通过双光子电离生成的水合电子(eaq)导致二聚体裂解,其次,通过激发单重态与二聚体间的电子转移导致二聚体裂解Trp-Tyr因其氧化电位(Eox)低,除以上二途径外,另有一导致二聚体裂解的可能途径:色氨酸残基激发三重态与二聚体间的电子转移光敏化二聚体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