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珠海香洲码头赤潮海水中分离得到一株芽孢杆菌B1,考察了细菌不同生长期及添加比对球形棕囊藻生长的影响,探讨了藻密度、温度、光照、盐度、藻培养基中N和P含量对溶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期的细菌溶藻效果较好,藻去除率达93.9%,分析球形棕囊藻干重的变化发现,随着球形棕囊藻细胞密度减少,藻干质量减小;细菌的最佳添加体积比为1%,调整期的球形棕囊藻易被细菌去除;温度对溶藻作用有影响,30℃时细菌溶藻作用极显著,去除率达到96.1%,利用HLPC分析溶藻过程球形棕囊藻色素变化,得出的结论与通过丙酮法测叶绿素a含量的结果相近;全黑暗时有利于细菌溶藻,溶藻作用在盐度为35‰时优于其他盐度,藻培养基中N和P的浓度降低时能促进B1菌的溶藻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糖类对脂质体的稳定作用,以及对形成完整磷脂双层的作用机制,获得了沉积在云母片上的干燥脂质体再水化的形貌图,证实了糖具有保持脂质体结构的功能,进一步证明了多羟基化合物有利于提高干态脂质体的物理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从大连黑石礁海域分离的溶藻细菌JM-1与塔玛亚历山大藻、赤潮异湾藻、小三毛金藻、叉鞭金藻、盐藻共培养,观察5种藻细胞生物量的变化,观测该溶藻细菌对5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JM-1强烈抑制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而对其他4种微藻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初步说明溶藻细菌JM-1具有溶藻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首次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晶体表面缺陷,给出了经腐蚀后的KTiOAsO4晶体表面铁电畴和位错蚀坑的清晰照片和定量信息。对实验结果和方法进行了讨论。指出这种实验方法具有放大倍数高,分辨率可达原子量级,可以给出物质表面结构的定量信息和立体图像等特点,并且具体探讨了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晶体表面缺陷的一些实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株淡水溶藻细菌的分离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武汉市东湖附近一个发生水华现象的池塘中分离出一株溶藻细菌,编号为M14,在液体培养基中对鱼腥藻(Anabaena PCC 7120)、鱼腥藻(Anabaena sp.595)、鲍氏织线藻(Plectonemaboryanum IU594)、坑形席藻(Phormidium foueolarum IU427)、伪枝藻(Scytonema hofmanni IUl581)、念珠藻(Nostoc sp.96)等丝状蓝藻具有强烈的溶解作用;经过多项形态、生理、生化特性测试,初步鉴定为一株欧文氏菌(Erwinia.sp.),细菌培养物的滤液对宿主蓝藻仍具有强烈的溶解作用,这表明菌株M14是通过分泌细胞外物质的方式进行溶藻。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研究生实验课程教学的特点,就如何将原子力显微镜用于实验教学进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案设计进行了阐述,并应用于实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为同类实验课程的开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水华爆发常见藻类栅藻、小球藻、铜绿微囊藻为实验藻类,将从活性污泥微生物系统中分离出的一株溶藻细菌T5作为实验菌株,并将该株溶藻细菌固定于以焦炭为填料的反应器内,对其溶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株溶藻细菌7 d挂膜成功;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4 h;在HRT为4 h时,溶藻细菌对藻密度的平均去除率为83.11%,对藻类叶绿素a(Chla)的平均去除率为80.38%,对NH3-N平均去除率为63.05%,对CODMn平均去除率为39.03%.对溶藻细菌T5进行生理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测阳离子脂质体及其与DNA复合物的结构。将一定量的阳离子脂质体以及阳离子脂质体/DAN复合物滴加到新解理的云母片上,干燥后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阳离子脂质体在云母片上形成的颗粒为球形或椭圆形,粒径分布较为均匀;阳离子脂质体/DNA复合物在云母片上的颗粒形状不规则,粒径分布不均且比空白脂质体的粒径大。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快速有效地观测脂质体以及脂质体/DNA复合物的粒径、表面形态等,为分析脂质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基因转运效率的关系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兼容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由于具有原子量级的分辨率,所以在表面物理,化学,生物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扫描隧道显微镜只能观察导电样品,这就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不同植物细胞RNA提取的适宜方法各不相同.本实验分析、比较了QIAGEN试剂盒法和西曲溴铵(CTAB)法用于赤潮藻细胞总RNA提取的情况.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可获得高质量的总RNA.比较而言,CTAB法比QIAGEN试剂盒更可取,适合藻细胞RNA的大量提取.  相似文献   

12.
中国赤潮新记录种──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报道1997年10月~1998年2月在中国东南沿海首次暴发的Phaeocystis赤潮.对现场状况、受灾情况进行了调查.赤潮生物主要以群体形式出现,显微镜下观察,成千上万个细胞包埋在凝胶状的基质中形成中空的球形群体,直径从几十微米到3cm.自由单细胞近圆形,具双鞭毛和一根短的定鞭毛(haptonema).结合本次发生赤潮的Phaeocystis的形态特征、环境条件(水温、生物地理等),认为本次赤潮种为: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Scherffel).分析网箱养殖密集区(S1、S2)和近外海(S3、S4)水样的结果表明:S1、S2的叶绿素a和总磷浓度明显高于S3、S4,总氮浓度则低于后者;氮磷比浓度明显低于后者;S1站氮磷比浓度与叶绿素a含量明显相关.氮磷比浓度与赤潮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菌株S7胞外溶藻活性物质进行分离鉴定,首先对溶藻细菌S7所分泌的溶藻活性物质进行分离和纯化,进而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质谱对该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 甲醇洗脱组分的溶藻效果最强,紫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溶藻细菌S7溶藻活性物质可能含有3~5个共轭的不饱和键;红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活性组分中可能含有羟基、饱和烃基和芳香醚;三维荧光光谱扫描结果显示溶藻活性物质有两个较强的荧光峰λex/λem,峰值分别出现在264/436 nm和378/369 nm处;质谱分析结果显示活性组分中含有6种物质,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163.1、246.3、274.3、318.3、404.5和475.4。  相似文献   

14.
两种碘制剂对球形棕囊藻的去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四烷铵络合碘和聚维酮碘对球形棕囊藻赤潮生物的灭杀和控制作用.四烷铵络合碘对球形棕囊藻有显著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当起始藻细胞密度为1.5×106/mL时,低于15mg/L的四烷铵络合碘溶液对球形棕囊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于25 mg/L的四烷铵络合碘溶液对球形棕囊藻有显著的杀灭作用.四烷铵络合碘的最低有效质量浓度为25 mg/L.聚维酮碘对球形棕囊藻灭杀作用不显著,且用量偏大.四烷铵络合碘对藻的杀灭效果明显优于聚维酮碘,四烷铵络合碘具有高效、低毒安全、药效期长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除藻剂.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碘伏和异噻唑啉酮对球形棕囊藻叶绿素α、蛋白质和超氧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棕囊藻的形态结构的破坏情况,初步探讨了这两种除藻剂单独作用和复配使用时灭杀球形棕囊藻的机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碘伏和异噻唑啉酮通过与藻类的叶绿素、蛋白质和酶等反应,使细胞代谢异常,从而杀死藻体。  相似文献   

16.
The specific interaction between angiogenin and aptamer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AFM. The specificity of the interaction is revealed by comparing the binding probability of aptamer to other elements in a series of control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re is specific interaction force between angiogenin and aptamer. Moreover, the single molecular pull-off force between angiogenin and aptamer has also been determined using the Poisson statistical method to be 133.7±11.7 pN. These findings obtained are helpful to the better revelation of recognition mechanism between angiogenin and aptamer, which provided basis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inhibition of the aptamer to angiogenic activity.  相似文献   

17.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壳聚糖吸附银离子进行研究,从形貌学的角度探测壳聚糖络合银离子的机理特性.主要方法是将溶液滴加在新解离的云母片上,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对自然风干后的样品在非接触模式下成像.AFM图像显示:壳聚糖分子和加过金属银离子的壳聚糖分子在聚集生长过程呈现为传统的具有分形特征的正态分布和奇异分布;由单一的壳聚糖分子形成的分形结构为“星”形结构,而加过银离子的壳聚糖分子形成的结构为“圆”形.产生这些图形差别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长界面的表面张力及其各向异性起了重要作用.这两种结构都具有典型的自相似性,且实验结果与计算机模拟的分形模式拟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的粉体样品制样方式对AFM图像的影响,实验证明磨具压片使松散的样品紧密而更有利于扫描,使用轻敲模式,设置点小于1V,获得清晰图片。  相似文献   

19.
The AFM image will be distorted due to the tip-broadening effect. It may be mathematically represented as the effect of the tip’s convolution on the real image. As a result, the true geometry of the sample surface can not be obtained. If the tip shape could be known accurately, such distortion can be eliminated with the adoption of disconvolution operation.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accurate reconstruction of the AFM image. Among the current tip modeling algorithms, the blind tip estim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is widely applied. However, it takes much time and has difficulties in defining the optimal noise threshold.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blind tip evaluation method to accelerate the speed of blind tip modeling calculation and realize the accurate reconstruction of the AFM image. The simula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above research method.  相似文献   

20.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热塑性聚氨酯的微相分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一步法在密炼机中合成了热塑性聚氨酯(TPU)。在原子力显微镜(AFM)下观察其微相分离情况。结果表明,TPU具有明显的微相分离现象,其软硬段形成了长程有序,具有规则周期的微区结构,交替排列分布。利用AFM中的相图可以准确判断TPU中的两相归属,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TPU中的两相结构随硬段含量的增加而变化,由硬段为分散相转变为软硬段双连续相结构,继而转变成为硬段为连续相结构。对TPU在一定热处理温度下发生的性能变化作了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发现在一定的热处理温度下,TPU的微相分离程度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