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古典小说的作者,有的署名姓,有的署作“无名氏”。作者的群体性和不确定性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大特点。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特殊发展道路及在历史上长期受到冷落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小说的产生与史传有着更加深刻而直接的血缘关系,史传是孕育中国古典小说的母体。史传因其本身所含有的丰富的与小说创作息息相通的文学素质,而理所当然地规束着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演变乃至成熟。这种影响与规柬体现在古典小说文体方面,即小说的结构形式、叙述视角、“春秋笔法”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小说在其发生、发展的历程中始终与史传传统保持着一种既依附又超越的格局,即一方面在小说文体与创作观念上深受史传文学及其传统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史甚至被认为是与史传逐渐脱离的关系史.从小说的萌发阶段——志怪、志人小说到中国小说的成熟之作——《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一直是在不断的觉醒与反叛中实现观念上的超越、文体上的丰富.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政府的要求之下,美国和英国交还了在中国的租界,废除了在中国的特权。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中国在国际上的不平等地位。关英之所以放弃在中国的租界及特权,是中国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不屈不挠流血斗争的结果。特别是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迫使美英不得不采取的措施。是当时特殊的政治和军事形势下两国政府惟一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小说的产生、发展与史传有着深刻而直接的血缘关系,史传是孕育中国古典小说的母体。史传因其本身所含有的丰富的与小说创作息息相通的文学素质,而理所当然地规束着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演变乃至成熟。这种影响与规束体现在古典小说观念方面,即补史之阙的目的、以"史"为宗的评判标准、在事实与虚构间徘徊等。  相似文献   

6.
运用国外的文学理论研究中国古典小说,一直是文学理论界的常规做法。然而,并不是每一种国外的文学理论都适合中国古典小说的分析,前苏联学者巴赫金(1895-1975)的"复调小说"理论就是如此,此前我国理论界许多运用该理论分析中国古典小说的做法是很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7.
亦语 《衡阳师专学报》2008,(5):F0003-F0003
朱迪光先生的《信仰·母题·叙事——中国古典小说的新探索》一书以民间信仰为切人点,以叙述母题为中介,为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是古典小说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新的探索,具体说来有以下一些特点和成就。  相似文献   

8.
《歧路灯》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地位是尴尬的:100年前鲜有人知,80年前昙花一现,20年前火红满天,如今却是鸡肋一片。这种遭际一方面缘于它自身的文学性,另一方面缘于我们“类型期待”的失当,还有一个则是我们对儒学思想的现代性再认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对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的神猴原型及其在东西方的比较进行的个案研究。全文阐述了这一形象如何从民间文学走向文人创作,继而走向世界,在东西方引起广泛兴趣。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向日支付战争赔款总值考袁成毅中国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屡遭失败,按照当时弱肉强食的国际惯例,中国在每次战败后不得不向列强各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有时即便不处于战败国地位也得被迫向侵略者支付各种名目的“兵费补偿”或“损失”费。据统计,近代中国向帝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小说的写人艺术,重视通过人物的声音活画出“这一个”精神和灵魂,还喜欢在人物的行动中展示其性格特点,体现出作者刻画人物时注重以声传神、以行传神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小说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几乎汲取了前代所有其它文体样式的成就,于古典诗歌中尤其受益良多。“意象”是探讨古典诗歌艺术的重要范畴。“意象”在古典小说作品中的具体呈现形态,最突出的就是“意象化情节”。“意象化情节”充分利用“意象”在小说情节结构中的作用,除了兼有“意象”主客交融、虚实相生的优点外,还具有动作性与表演性,是小说情节演进中的一环。“闺怨”是古典诗词的传统题材,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意象”景观。古典小说尤其是人情小说经常涉及“闺怨”这一传统题材的描写,当然也会自觉借鉴古典诗词已有的艺术表达成就。本文试图以《金瓶梅》、《林兰香》为例,探讨古典小说中“闺怨”的“意象化情节“建构。  相似文献   

13.
长期作为中国古代官方哲学的儒家思想以原始周文化的"以文为治"为核心而建构,其经过孔子的张扬与理想化而升华为儒家的意识形态与信仰,进而构建中国古代以文为治的基本文化传统,而这种文治思想具有极大的政治与守旧色彩。这种文治思想的渗透,使得中国文学中充满了浓浓的政教保守色彩,这种政教保守色彩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给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小说创作观念上的"史于贵文"的实录主张与题材上缺乏独创性、想象力缺失,以及思想内容上充满浓重的说教色彩,致使中国古典小说长期脱离美学精神本质,转为政治审美崇尚。  相似文献   

14.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妇女地位低下。奥斯丁通过讲述女性的婚恋故事,探讨了当时女性的处境和地位,主张女性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为女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四部著名古典小说中,《水浒传》以犀利的笔触,揭示出“乱由上作”、“官逼民反”的事实,打碎了千百年来“君权神授”、“皇纲难违”的痴人说梦,从而让沉沦于封建社会最下层的人们能审视自己处于被压迫被剥削原因,以及寻求解决这种受压迫地位的途径,同时也使处于封建社会权力顶端的帝王感到自己营构的煌煌殿堂的不稳。从这个意义上说,《水浒传》创作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文学史在经历了由经学的附庸走向文学自觉之后,又由对艺术的追求,转向社会,关心社会,并承担起推动社会发展使命的自觉。中国并没有完全自觉的文化启蒙运动,…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人物服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缩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蕴藏了大量有关服饰文化方面的内容,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明末清初服饰特征、形制及文化内涵的重要素材,具有很好的历史价值和现代审美价值。为此,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服饰的分析.探索传统服饰文化的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王照是清末汉语拼音运动中的一位领袖人物。他创制和推广的官话合声字母,不仅在当时影响甚大,而且在中国文字改进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王照还主张语言统一,提倡白话文,在平民教育方面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8.
《周易》为儒家群经之冠,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源头。其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至为深刻的,在中国易学史上,杨万里的《诚斋易传》具有特殊地位,它冲破了当时盛行空谈天道性命的易学习气,专以史事论易理,独成一家。作为时代的进步的思想家,他在该书中提出许多理论观点,在今天看来,仍有不少合理之处。整理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先进文化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从不同角度对国民素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认为,国民素质低下是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清政府的反动政治统治及其施行的遇民政策,造成广大民众精神状态猥琐,文化素质低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唤醒广大民众的政治意识。他还设计了革命成功后培养民众参政议政能力的具体途径,探讨了如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问题的思考,突出了人的现代化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杜贵晨学术新作《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详尽考辨,探讨古代小说的某些规律,把理论思辨与直觉感悟相会通,力求构建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在多方面均给读者带来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