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均匀风速分布对翅片管换热器的性能影响显著.采用EVAP-COND软件,针对R22和R410A两种制冷剂,在空气进口状态、流量、换热器的几何结构尺寸相同的情况下,研究了4种典型的不均匀风速分布形式及风速不均匀度对热泵空调中冷凝和蒸发两用换热器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三种不同流路布置的换热器性能,结果表明:蒸发器性能受不均匀风速分布的影响比冷凝器更显著,且风速不均匀度越大,换热器的性能越差;通过优化换热器的流路布置可以明显提高换热器的性能.提出一种全交错型流路设计,显著降低了风速分布变化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室外换热器流路布置对热泵空调器的性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压缩机、毛细管、室内换热器及室外换热器的几何结构尺寸均相同的情况下,对室外换热器的流路布置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袁明:室外换热器作冷凝器时采用逆交叉流,作蒸发器时采用顺交叉流,这样能够提高换热器和热泵系统的性能,使得热泵空调的制冷和制热循环压缩机功率分别降低3.81%和5.46%,制冷量和制热量分别增加2.73%和2.78%.使制冷能效比EER提升6.82%,制热能效比COP提升8.73%.数值比较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流路布置可增大换热器各支路后半部分的传热温差和传热系数,从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黄丽  胡万利 《科技信息》2013,(34):247-247
管式换热器是化工、炼油等许多工业部门广泛使用的工艺设备。由于能源价格飙升,如何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能备受关注。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对管式换热器数字模拟设计的研究状况,同时比较了各种模拟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换热器壳程流路传热分析的方法,对换热器折流区域流路的传热进行了数学分析,并与纯逆流的换热过程作了对比。通过数学分析,对换热器折流区域的传热性能在不同的冷热流出口温度比例条件下较逆流换热过程性能偏离的程度得到了定量的结果,给出了在换热器中冷热流体在不同的换热任务时应该选择的折流区域与逆流区域的面积比例关系。揭示了现有换热器技术在结构大型化之后难以在单个换热器中完成冷热流体出口温度比例小于1换热的原因,并给出了大型换热器结构改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对正方形孔、三角圆头孔、网状孔、六角梅花孔隔板换热器及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和压降性能进行了测试试验.试验件采用公用管壳可拆卸芯体管束结构,针对其特点将壳侧轴向雷诺数作为自变量,利用单位壳侧轴向欧拉数的壳侧努谢尔特数指标来反映换热器的综合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网状孔隔板换热器的壳侧换热系数与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相当,但该换热器的压降较低,在试验范围内综合性能指标的相对值为1.274;六角梅花孔、三角圆头孔和正方形孔隔板换热器的壳侧换热系数和综合性能均不及弓形折流板换热器.此外,不同的异形孔隔板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与异形孔的形状或通流孔数目有关,流动阻力与通流孔的总面积和水力周长有关.  相似文献   

6.
热流体与冷流体的出口温度比α对换热器的有效传热温差有重要影响,不同的α代表不同的换热深度.为探讨管壳式换热器换热深度与长径比的关系,文中采用流路分析法对换热器壳程折流区域的传热性能进行数学分析,并与纯逆流情况作对比.结果表明:在深度换热的临界点(α=1),折流区域的换热性能远低于逆流换热,应避免折流区域靠近临界点操作;换热器折流与逆流区域传热温差的偏离量随α变化,为避免偏移量过大,应控制折流区域面积占总传热面积的比例;α1时,为使传热温差偏移小于5%,应使折流区域面积占总传热面积的比例小于0.6/R1a,c(R1a,c为临界点逆流冷流体出口、进口温差与算术平均温差之比).文中揭示了现有换热器结构大型化之后难以实现α1的原因,并给出了一种可以增加换热深度受限的有效结构——壳程多通道结构.  相似文献   

7.
传统换热器设计依赖于设计者的经验,通过实际操作条件要求进行选型与设计参数的调整,很少考虑设备经济性.以传热效率X和综合利润Ctotal为目标函数,基于技术经济学原理,对流道长度、换热面积及冷热进口流量设计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研究了各参数对目标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热效率随流道长度的增长而提高,并在长度大于10,m时趋于稳定;而压降与各参数变量呈指数关系;进出口流量对传热效率影响不大,但因此导致的高压降会使综合利润降低;换热面积越大,换热效果越好;根据对综合利润的分析,流量长度增加、换热面积减小会导致综合利润的降低.兼顾传热效率、综合利润值,对换热器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杨宪巧 《科技资讯》2014,(36):22-22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与普通混凝土不同,该文以某核电扩建项目临时支护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例,总结配合比设计方法,以利于指导实验室的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限元软件MSC Patran/Nastran对某大功率叶片隔板进行了结构分析,计算了3种工况下隔板的受力及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当载荷施加在两隔板之间时位移达到最大6.86mm,隔板芯材应力达到最大0.431MPa;当载荷施加在单个加强筋上时,玻璃纤维达到最大应力19MPa。隔板位移、芯材应力及玻璃纤维应力均达到设计要求,计算结果为隔板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流路布置对热泵空调中冷凝和蒸发两用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研究了顺交叉、逆交叉和NU型三种流路布置对R22热泵空调中冷凝和蒸发两用换热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作为蒸发器时,NU型的换热量最大,比逆交叉和顺交叉的换热量分别增加了1.5%和3.25%;作为冷凝器时,顺交叉的换热量最大,分别比逆交叉和NU型的换热量增加了7.4%和1.28%;依据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换热量之和比较,NU型的最大,顺交叉的次之,逆交叉的最小.因此,NU型是使制冷循环和制热循环效率较高的流路布置.  相似文献   

11.
祝锐 《科技信息》2011,(1):285-286,243
本文通过对尖峰顶1群隧道(D3K109+400~D3K110+310)喷射混凝土配比设计的总结,了解和掌握喷射混凝土试配、试喷的分析和调整方法,为今后喷射混凝土工程做更好的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着重研究了大型斜式轴流泵的结构形式,装置特性以及相关部件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带纵向隔板的换热器的壳程密封结构是国际上比较普遍使用的设备。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计算和设计重力式热管换热器所需的主要公式与数据,并在此基础上给出计算机框图,根据实验与经验资料得出的计算与设计程序可以得出热管元件与换热器的外型图,这种图可直接应用于生产,为热管换热器的设计提供快速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UG-NX6的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参数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齿形轮廓复杂,其参数化设计困难.利用三维软件UG-NX6对斜齿圆柱齿轮进行三维建模,实现了改变参数就立即得到相应的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三维模型的参数化设计.对其他具有复杂表面形状的形体参数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隔板塔隔板两侧水平位置之间是可以进行热量传递的,通过合理的热耦合,可以提高隔板塔的热力学效率,降低分离能耗。以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为分离对象,应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考察了进料热状态q和进料组成对隔板有利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隔板水平传热有传热位置和传热方向的要求,必须同时满足此两条件,才能实现隔板传热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用于高温气体换热的列管换热器的设计,提出在传热计算中应考虑热辐射问题.建立了关于辐射传热计算的简化处理方法,得出了辐射传热膜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就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新型高效热交换器,在城市供暖系统中有着广泛应用.为降低城市供暖系统的能耗、提高控制水平和效率,构造一种基于S7-200 PLC、HMI及变频器的高效智能板式换热控制系统.主要描述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硬件设计以及软件流程图,并给出该系统实际运行结果,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9.
换热器的广泛应用在促进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对换热器检测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由于换热器检测系统复杂、资金投入较大且换热器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相对分散,现有的送检检测方式并不能满足换热器检测的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换热器在线检测系统,在线采集换热器运行时的相关数据并检测分析换热器性能,同时在运行异常时发出警报.既节省了送检的费用和时间,又能及时发现换热器故障隐患,为完善换热器检测的方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针对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齿廓形状复杂,设计周期长的特点,基于Pro/Engineer Wildfire 2.0平台,利用关系式(relations)和程序(program),通过修改齿轮的特征参数,驱动齿轮的快速再生,实现了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化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