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有着10亿多年地质构造历史的三清山于2008年7月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其坐落于华夏与扬子古板块结合带上,属一怀玉古岛弧地体。该区花岗岩发育典型,地质地貌景观世界罕见。花岗岩生态、地貌、地质构成了垂直维度上四层立体景观风景带。峰峦—峰墙—石林—峰丛—峰柱—石锥—峡谷(崖壁)—造型石八种地貌标型,记录着三清山沧海桑田的变迁。岩性、构造、外力和时间是塑造三清山罕见地貌的四把钥匙。研究发现,在地质年龄上,三清山正处于幼年—青年早期,属年轻的山脉。超坚硬的年轻岩石、岩体与外岩的差异风化、三角形"隆上隆"断块构造、深度发育的节理、充沛的雨量和人类活动影响等诸多因素综合对景观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速公路沿线出现的边坡、取土采石场、弃土弃渣场、矿坑等地质地貌景观破坏问题,提出一些景观恢复整治措施要点,维护公路沿线自然生态环境,促进沿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福建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东南,经历了自新太古代以来漫长地质运动后,形成众多有特色的地质遗迹.这些遗迹集典型性、稀有性、观赏性于一体,已成为福建重要的自然风景旅游区.本文对福建主要地质风景区进行空间布局、特征描述、和成因分析.这个研究对开展地质旅游、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引导科学旅游,对地区保护地质遗迹,充分利用地质资源进行旅游经济建设的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5.
王方辰 《科技潮》2002,(7):55-55
我国疆域辽阔,东西差异和南北纬度差异比较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自然风光,构成了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风光主要包括山岳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动植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为了能对广大热爱旅游的朋友有所帮助,本栏目将分期对我国的自然风光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6.
论陕西黄土高原地貌的景观美学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陕西黄土高原地貌景观作为审美对象,提出了陕西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空间组合结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美学特征分析,认为应充分挖掘其旅游潜力,强化宣传,将自然和人文旅游景观组合推出,打造黄土高原地貌旅游品牌,丰富和深化陕北旅游的内容和内涵.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赣东北大鄣山花岗岩的成岩时代及成岩背景,通过LA-ICP-MS锆石U-Pb方法对大鄣山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进行了测定,大鄣山二长花岗岩形成于135.0±2.6 Ma B.P.,为早白垩世。花岗岩的主要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等浅色矿物,暗色矿物稀少,有利于抵抗风化侵蚀,保持岩石的完整性。岩石形成于以伸展为主导的构造背景下,张性的节理和断裂更为发育。风化侵蚀作用只能沿节理和断裂逐渐进行,容易形成尖峰、峡谷、断壁悬崖等花岗岩地貌景观。岩石结构和矿物组成是花岗岩地貌景观形成的物质基础;节理和断裂是花岗岩地貌景观的造型控制因素;成岩之后的构造抬升是花岗岩成为景观的必备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等也在景观形成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地质景观-司南石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莉红  侯兵德 《贵州科学》2007,25(Z1):156-160
石林为典型地质与地貌景观,是石灰岩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的一种.司南石林是中国同纬度地区迄今发现的发育最好、生态保护最佳、保存最完整、出露面积最大的极具观赏性连片喀斯特石林,空间上连片分布,类型众多,景色秀丽,极具观赏性.石林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环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决当前地质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与问题,促进地质旅游资源合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尝试利用多元模式进行两者的协调。方法通过对陕西黄河蛇曲地貌景观这一典型实例的研究,采用资源价值指数的评价方法,参考地质公园计划和生态旅游模式,构建多元化的地质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运作模式。结果在地质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中,引入多元化的地质公园模式、生态旅游模式、资源评价保护模式,以达到多方制约、多目标设定、多效益获得的双赢结果。结论利用多元化模式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地解决其保护和开发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羌塘地区花岗岩类岩体大多数沿羌塘陆块的冈玛错-西亚尔岗岛弧分布。岩石类型有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等,有的岩体还与酸—基性火山岩伴生。侵入体同位素年龄值为135.3—302Ma,为多期侵入,主要为燕山早期(135.3—186.3Ma),少数为燕山晚期。个别同位素年龄值为74.2和99.6Ma,最早不超过燕山晚期。花岗岩类岩体另一分布区是改则-色哇缝合带北侧。岩石类型较单一,主要是酸性岩类的花岗岩、花岗斑岩、黑云母花岗岩、角闪黑云花岗岩等,几乎不出现中性岩。同位素年龄值为120.9—129.8Ma,为燕山晚期产物。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太行山区地貌上具有峰谷交错、谷深沟险、长崖长脊发育的特点;地形上由西向东,山地海拔高度不同,依次分为海拔高度〉1000m的深(中)山区,500~1000m的低山区及〈500m的丘陵台地区等特点.通过将地貌图和旅游景点分布图叠加的研究方法,得出了在地貌影响下形成的自然风光多分布在深山区,人工景观多分布于浅山区;旅游风景区呈东西两线南北向带状分布;人文旅游资源多分布在浅山区和深(中)山区的过渡地带等3个特征.  相似文献   

12.
叶清 《厦门科技》2014,(1):34-39
正2013年1月17日,厦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大力推动建设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缔造美丽厦门是我们城市的梦想,也是中国梦在厦门的生动实践。目的是提升厦门城市的品位,提高厦门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厦门的美来源于自然天成的景观。大凡来过厦门的人,都无不为她旖旎的海岛风光所陶醉。厦门的魅力不依靠人工匠心雕琢,而是来自她天生丽质的自然景观底色。得天独厚的亚热带气候,清新纯净的空气,旖旎迷人的海岛风光,浪漫陶然的碧海蓝天。天然的美景、恬适的氛围、丰厚的人文资源,构成厦门魅力特色。厦门的风景地貌绚丽多姿,有惟妙惟肖的海蚀地貌,有危如累卵的石蛋地貌。  相似文献   

13.
花岗岩地区地下水溶质的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可寺省东部花岗岩地区水-土壤-岩石相互作用过程中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分析,阐明了花岗石地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并指出花岗岩工区地下水溶质主要来源于土壤与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礼县碌础坝花岗岩体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碌础坝超单元花岗岩出露于秦岭造山带西段,处于中央造山系中段祁连造山带和北秦岭造山带的接合部位,Rb-Sr法和K-Ar法测定岩体年龄平均值(208.5±1.0)M a,由5个单元组成,随着单元由老至新,岩浆向偏酸的方向演化,即岩石由花岗闪长岩演化为二长花岗岩,S iO2含量为63.4%~72.61%,变化较大,表明岩体是经过多期次侵入形成的,总体上属于钙碱性花岗岩类,但晚期向碱钙性方向演化,亲石元素W高于维氏值约5倍,具钨异常,δEu均小于1,属轻稀土富集型,其源岩主要是由上地壳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形成的。研究表明,岩体以岩墙扩张→热气球膨胀的方式就位,岩体的侵入,对钨的富集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区内出露4个花岗岩体:(1)辉山花岗岩;(2)鹊山花岗岩;(3)高陵花岗岩;(4)朵山花岗岩。其中辉山花岗岩为作者发现。通过岩石特征、岩石化学成分,Rb—Sr同位素年龄测定170Ma±10,辉山花岗岩具重熔花岗岩特点,是以胶东群为基体的壳源重熔型花岗岩,以底辟的方式上升为原地及半原地型花岗岩,鹊山花岗岩中存在着大量交代残留体及稀土元素含量及分配型式特点类似交代花岗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景观”和“景现安全格局”等理论和概念的梳理与丰富,就景观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就“景观安全”概念进行初步的界定和分析。以期为目益重要的景观及帚观设计与规划领域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7.
通过滨海景观案例,解析景观CI设计工作的步骤与应用,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山地质旅游景观成因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山是世界著名风景名山,地质旅游景观类型多样,其形成以地质构造为基础.第四纪冰期时黄山为季风型冰缘环境,寒冻风化作用强烈,在流水、风力、生物等外营力作用下,形成了山峰林立,怪石嶙峋,千变万化的地貌旅游资源,以花岗岩山岳旅游地貌景观为特色.地质旅游景观的形成具有明显的边际效应和景观增值效应,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古亚洲构造域内发育有大量的古生代酸性侵入岩。对阿尔泰造山带可可托海近3号脉的酸性侵入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析,以确定其岩浆作用时代及其岩浆活动的构造意义。研究区内的花岗岩包含的锆石大部分为自形-半自形晶,显示为典型的岩浆成因;测年结果发现,该岩体形成于404.4±3.2 Ma,为早泥盆世岩浆活动的产物。通过对额济纳辉森乌拉西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中白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分析,获得白云母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407.69±3.09 Ma和407.65±3.99 Ma,这暗示了拐子湖-呼和音乌苏弧形挤压带在早泥盆世活动的冷却年龄。以上事件与早泥盆世古亚洲洋的俯冲、碰撞的构造环境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姬琦 《中国西部科技》2007,(10):179-181
石质文物性地质景观是在人类历史上人工修饰自然景观而成的石窟、石雕、岩画以及古矿冶遗址等.本文论述了文物性地质景观的研究动态,分析了我国文物地质景观的类型及工程地质环境,针对石质文物地质景观普遍存在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提出了石质文物地质灾害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