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美国梦”,“英国病”,“日本热”——在逐渐远去的20世纪后半叶,这些词汇一度流行在西方社会,如今只剩下“美国梦”仍在西方价值体系中虎踞龙盘。 相似文献
3.
4.
5.
6.
美国电影《追求幸福》通过讲述一位黑人的奋斗经历,生动地诠释出片名中的"Happyness"所蕴涵的"美国梦"。在三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国梦"的思想实质——"人人机会均等"始终没有改变,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必然造成这种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的破灭。 相似文献
7.
今天 ,我主要想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如何对网络股定价 ,有些网络公司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 ,主要是高科技公司 ,但有些人认为网络股是一种泡沫 ,因此我想有必要介绍一下 ;第二方面是互联网对金融的影响 ,当你退休时 ,你会怎样投资 ,每个社会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们知道 ,一种资产的价值是所有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首先应估计未来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现金流量 ,再用合适的贴现率折现为现值。问题是如何来确定这个合适的贴现率(收益率)。资产定价模型是决定股票价格的一个公式 ,它等于无风险的收益率 β。一个公司的β值是他对市场… 相似文献
8.
《世界博览》2014,(7):8-8
正中国人的个人梦与国家梦紧密交织,吸引力未来可超越"美国梦"。报告指出,"中国梦"提出的时间虽短,但在中国已经妇孺皆知,调查显示,有92%的受访中国民众知道"中国梦",其中八成是从网上获悉。相比之下,只有81%的受访美国人听说过"美国梦",而听说过"英国梦"的英国人只占10%。报告认为,三国的民众都最希望在个人层面获得健康、幸福和良好的家庭生活条件。报告认为,中国民众对"中国梦"的吸引力更加自信。受访中国人中有超过三分之一认为,美国是当今世界的"理想国度",但这种看法仅限于当前,有42%的中国民众认为,再过10年,中国将会成为"理想国度"。对于梦想的实现途径,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都将个人努力排在第一 相似文献
9.
1999年以来,中华网、亚信、新浪,搜狐等中国概念网相继登陆Nasdaq,引起国内外人士尤其是网民的极大关注。那么,这几年它们在Nasdaq表现如何?让我们先看几个图表:表1、表2、表3。 这些图表显示的是中国网络股2年、1年、半年图表,截止到今年9月6日,以Nasdaq综合指数(Nasdaq—composte)作为参照,假设都是从100点出发。 表1显示,2年来除了亚信与纳指基本上“走平”外,其他四个网络股皆匍 相似文献
10.
11.
从美国文学情结“美国梦”的角度 ,通过威利·洛曼“美国梦”的幻灭 ,对儿子希望的破灭、他的自杀悲剧对家庭造成的悲剧影响的精神分析及剧本的结构分析 ,说明了他的自杀悲剧是一个发人深省的社会悲剧 ,为“美国梦”唱出了一曲深沉的悲歌。 相似文献
12.
13.
体验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 ,是素质教育在背景下发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教师只有认真分析教材 ,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情境 ,体验的素材 ,才能在体验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15.
教学中加强一下学生的“亲身体验”,可使学生兴趣倍增,印象深刻。
鉴于从事培养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在上第一节简笔画课时,为了讲好“儿童心理特征”这一环节,为学生更好地理解下一步“如何用符号表现简笔画”、“如何去创作”,我首先请五位同学到黑板上画人物,不提任何要求,随意画。同学们立刻来了兴趣,上边的同学充满创作欲望,下边的同学充满好奇。 相似文献
16.
2000年3月24日,思科公司(CiscoSystems)首次取代微软公司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思科当日股票收盘价79.6美元,总市值达到5791美元,以10亿美元的微弱优势超过微软,第一次问鼎网络股之王的宝座。让人惊叹不已的是,思科只不过是一家上市才10年的公司。该公司于1990年2月16日公开上市,当时拥有雇员250人,年收益6900万美元。从此,它就步上了稳步发展的康庄大道。1999年11月,思科公司市价超 相似文献
17.
“天使之城”洛杉矶(“Los Angeles”这个西班牙字的原意为“天使”,洛杉矶为其汉语译音),刚刚经历了一场浩劫。在昔日那座“酒红裙绿楼接天”的繁华都市里,不少街区顷刻间瓦砾遍地,满目疮痍。据报道,持续数日的严重种族冲突使50多人被打死,2000多人受伤,10000多人被捕,5200多座房屋被 相似文献
18.
19.
正实现美国梦是个巨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步赶不上,就会趟趟赶不上。所谓美国梦,广义上指美国的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正是这种理想,激励着无数美国人积极向上,勤奋工作。然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不久前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一项对马里兰州最大城市巴 相似文献
20.
以“美国梦”为主题的美国经典小说,展现了美国历史上形形色色的“美国梦”;然而人们看到“美国梦”的实现,往往是“美国梦”的表象而非其实相。以生态批评的视角,来重读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美国梦”小说,发现其中的生态意蕴,从而揭示其隐藏在虚相之下的实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