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2007~2013年城镇人口数据与建成区面积数据,将协调度模型运用到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分析中.在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计算的基础上,根据协调度划分标准对研究时段内云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协调状态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协调状态进行评估.研究表明,从协调度C的变化特征看,其值均在1.3以上,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总体协调状态较好;从协调状态组成看,处于协调状态的年份占到研究时段的50%;从协调状态的时间变化看,协调状态在相对不协调与协调之间波动,但总体呈现协调趋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南充市土地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南充土地城市化的形成过程与机制,发现了土地城市化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南充在今后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位于中原城市群的济源市为研究区,综合运用遥感、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结合区域生态环境指数以及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定量分析了济源市2000-2012年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状况的相关性,并综合评价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济源市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其中耕地面积减少了115.38k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88.67km2;与此相应,2000、2006、2012年济源市区域生态环境指数及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在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的生态环境状况在不断改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中,林地、草地、水域面积增长是促进环境改善的主要原因,而因经济发展引起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扩张、耕地的开垦和工业的发展等因素则对环境改善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解放了生产力,也为城市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的发展面临着许多的新问题,本文主要从土地集约利用的角度讨论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新兴城区肇庆市鼎湖区发展为例,研究了城市化过程的土地保护措施,论述了在城市化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土地问题。  相似文献   

6.
赋存于寒武系和奥陶系灰岩中的岩溶水是徐州市的主要供水水源.1978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快速城市化,市区岩溶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而且城市西北郊煤矿的开采疏排水活动也导致大量的地下水流失.上述两种作用导致徐州市岩溶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降落漏斗面积逐年增加,增强了地下水系统的脆弱性,诱发了诸如局部水资源枯竭、水质恶化、地下水污染和岩溶塌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具有系统性和连锁性的特征,已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质量,增加了城市供水的风险.根据各个环境要素演化关系,本文建立了城市化条件下地下水开发的环境效应概念模型,并提出了岩溶地下水保护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土地复垦技术方法及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争艳 《科技资讯》2014,(8):113-114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土地管理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公路工程临时用地的土地复垦技术流程为研究对象,论文以某新建公路为研究背景,探讨了公路工程临时用地复垦技术方法措施及其环境效应,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多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大大增加,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建设的客观需求给我国的土地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另一方面,一些行业、地区无序和粗放利用土地的现象却大量存在,人地矛盾进一步激化。本文以湖北省保康县为例,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分析了城市化造成山东省土地资源压力日趋增大的原因,即山东省土地资源短缺,且利用效率低.分析了17个城市的土地利用集约化度,并据此将山东省17城市分为3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类城市在今后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如何应对高经济密度带来的挑战是城市化进程是否成功的关键。灵活和前瞻性的法规制度将对如何安排土地使用、管理公共土地和分配土地权利、实现城市聚集经济和改善其居民福利产生重大影响。本书选择并编撰了2007年5月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世界银行第四次研讨会上所提交的关于城市研究、城市土地利用和土地市场的相关分析和实证性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新定义了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的内涵,认为人口城镇化水平应从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两方面衡量,土地城镇化水平应从城镇建设用地变化量和以城镇建设用地与城乡建设用地比重表示的土地城镇化率两方面来衡量;在对山西省2001年~2010年人口、土地数据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定量测定了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发展水平,并用比较分析法定性分析了两者的协调性.研究结论:2001年~2010年山西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在不断拉大;2006年、2009年、2010年城镇建设用地新增量超过其他年份的一倍,但土地城镇化率在经过2001年~2008年的稳定增长后出现下降趋势;2001年至2010年,户籍假设化可以使土地城镇化率提高约2.68个百分点,常住假设化可以使土地城镇化率提高约8.1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燃烧理论的农地非农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燃烧理论解析农地非农流转现象发生机制.认为这是农地比较效益低下、土地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及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从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失地农民安置三方面分析其危害性.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①全面认识农地价值,提高农地效益;②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③完善产权制度;④修正土地价格;⑤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等。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推行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以四川省为研究区域,选取14个评价指标,建立四川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分析四川省2003—2013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状态,并预测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四川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可分为失调阶段—过滤阶段—协调发展3个阶段;(2)总体上,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指数为上升趋势,两者的发展水平从轻度失调发展到优质协调发展。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兼顾人与地,实现人口与土地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关于城市化进程中主要环境问题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障城市的健康良性发展,必须面对当前城市化发展中产生的问题特别是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适当控制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科学地进行城市规划;避免城市及城镇规模的过度膨胀,使城市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从而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本研究采用复合指标测度法,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对城镇化指数进行适当修正后,对福建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2000-2014年的协调发展差异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4年期间,福建省整体上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且土地城镇化过度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0-2002年为严重失调阶段,2003-2007年属于轻度失调阶段,2008-2013年发展到濒临失调阶段,至2014年福建省整体协调发展度达到勉强协调,综合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化与土地利用的矛盾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与土地利用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有效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针对存在的矛盾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涉及土地征收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应运而生.究其原因,赔偿制度的不健全,失地农民就业难是引发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所以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角色的转变,必须解决好的土地征收问题.文章对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相关土地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土地问题,提出了解决好相关土地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衡量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城镇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农村人口、土地等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调整,作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在城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将受到巨大影响,土地利用现状的改变在所难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的不断演变也内在要求着农用地流转需要较大规模,并且稳定有效.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镇化获得了长足发展.人口、产业等向城镇集聚作为这一过程的显著标志,使得城镇建设用地数量急剧扩大,农业用地面积相应减少.基于此,首先分析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认为城镇建设用地与农用地之间的博弈是土地集约利用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然后,深入剖析了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建设用地争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要素,重点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