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3):113-118
认知增强在帮助人类获得更强认知能力、实现更强认知效果的同时,也触发了对人自身的安全、公平与自由、情绪情感与人格"同一性"、"天赋属性"的消解、潜能降低与进化单一等诸多风险。创新主体的"责任意识"不强,个体在选择使用认知增强时对有效性与合理性的审慎程度不够,社会舆论引导的不够合理,技术监管体系的欠完善,是认知增强风险的主要成因。对于认知增强采取"无限制发展"与"完全禁止发展"的态度都是不现实的。针对其风险,应从认知增强的创新主体、使用主体、技术的社会环境、技术监督监管等方面积极寻求治理之策。  相似文献   

2.
李红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6):1-4,,50,
分析哲学与解释学之间的沟通和对话代表了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发展趋向。本文分析了当代著名哲学家罗蒂和阿佩尔如何从不同的哲学传统建构沟通分析哲学和解释学的“桥梁”,从而表明了当代分析哲学和解释学发展中的融合趋向。  相似文献   

3.
科学融合与哲学形态和功能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和哲学具有内在的关联,它们在形态上有着高度的似同性,在功能上则互为补充。随着科学融合的兴起及科学形态和功能的转换,与之相关联的哲学将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领地丧失、替代危机、趋向困惑、自身缺陷是身处科学融合的“大科学”时代的哲学必须正视的根本性问题。历史上,哲学曾经适应科学的转型实现过形态和功能的转换,今天,面对科学融合的重大挑战,哲学要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必须通过哲学观的变革实现自身在形态和功能上的新转换。  相似文献   

4.
技术风险认知是人们对相关技术风险信息的处理过程,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技术风险的心理因素。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认为人们使用技术是权衡利弊之后自愿接受技术所带来的风险的,然而事实上人们虽然接受了技术,却没有从心理上认同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因此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了鸿沟,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技术风险认知主体的心理是复杂的,难以从单一方面来解决问题。研究技术风险认知的主体心理既要从心理角度把握其心理构成要素和风险判断机制;又要考虑技术的复杂性和技术环境的变化。只有在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下才能正确分析技术主体的风险心理。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正在朝着认知主义发展,它们在理解科学本质时仍存在内在论与外在论、自然化与社会化的争论。本文认为,要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问题,就必须把认识论置于“文化建构论”之上。以文化建构论为基础,辩证地理解认识的形成、发展、认识的标准、科学的本质等等。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9月20-21日,首届认知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会议由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办,来自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香港和台湾的10名海外学者以及来自国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代表围绕认知哲学相关的诸多议题展开卓有成效的交流和讨论。此次会议的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具身性与延展认知。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  相似文献   

7.
工程风险的公众群体认知明显不同于个体,它具有涌现性、无意识性、漠视责任性和易受暗示性等特点.工程风险的公众群体认知偏差是指公众群体对工程风险的主观评定和判断与实际风险发生了某种偏离,重整化机制、传染机制、社会模仿机制、群体极化机制等社会动力学机制是它主要的生成机制.工程风险的公众群体认知偏差的纠正是多个相关主体的社会协...  相似文献   

8.
技术哲学:两种传统的较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反思主体和反思路向,质疑与辩护,以及反思内容的旨趣上的不同,考察了技术哲学的两种传统之间的理论较量与竞争,认为竞争性合作是未来技术哲学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9.
理智德性与认知视角——论欧内斯特·索萨的德性知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的启发,索萨系统建构了德性知识论。通过将理智德性与认知视角引入知识论,德性知识论力图超越传统知识论的局限,合理把握人类认知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张力。索萨的德性知识论不仅在当代知识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首创性和重要性,而且也为重新审视知识与德性的关系带来了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尽管计算机模拟实现了人类认知功能的物化,也为揭示人类认知活动机理开辟了新的途径,但学术界对认知功能的计算机模拟仍存在不同评价。为此,本文从理论层面对认知模拟作了辩证分析,在肯定其具有三项意义的同时,也指出其无法克服的诸多局限。笔者认为,客观评价认知功能的计算机模拟,有助于认知科学家在理论研究中尽早揭示和了解人类认知的规律与机制,在应用研究中能牢牢把握智能模拟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1.
人类文化思想史中的休闲--历史·文化·哲学的视角   总被引:52,自引:4,他引:52  
休闲在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境界。考察休闲研究兴起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休闲研究(leisure studies)的兴起,其实质是对人类前途命运的一种思考,是对现代人类文化精神和价值体系发生断裂的现状做某些补救工作的一种努力,是试图通过对休闲与人生价值的思索,重新厘清人的文化精神坐标,进而促进人类的自省-未来的路如何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究竟是什么?更多的意义是让我们学会思索-如何“成为人”,成长快乐、自由、富有创造力和具有追求真善美能力的人。休闲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2):105-109
风险理论研究蕴涵的哲学范式,以风险实证论为主导,但学术界对其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结合实证主义必备的实在性、经验性、统一性和中立性四个基本特征,梳理风险实证论的哲学理路,探讨其所包含的客观实在、经验认识、统一方法和价值无涉四个层面的风险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3.
风险事件的频繁发生与严重后果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决策者、专家、媒体和公众对风险的感知不同,尤其是专家与公众对风险事件的感知存在很大差异。研究表明,影响专家与公众风险感知差异的因素除了知识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影响因素。通过综述前人对于专家与公众风险感知差异的实证研究,总结了影响公众与专家风险感知差异的多种影响因素,如价值观、生活经验、社会角色、风险感知中的偏见、风险感知差异中的相同点等,试图对于如何克服风险沟通中的障碍、保证风险沟通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The notion of feedback has been exploited with considerable succes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fields as well as in the sciences of man and society. Its use in philosophical,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contexts, however, is still rather meagre, even if some notable attempts can be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feedback concept can help learn and understand some classical philosophical theories. In particular, attention focuses on Fichte’s doctrine of science, usually presented in obscure terms following its inventor’s style, and on the vulgate version of Hegel’s dialectic. Also a classic problem of linguistics concerning the meaning of sentences in partially unknown languages is interpreted with the aid of feedback diagrams. Even if the analysis is only qualitative, it is believed that it may serve as a useful tool for thought for both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这两门新兴学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与讨论,作者认为:(1)尽管“哲学逻辑”在英美哲学界与逻辑界具有不同的涵义,但我们宜在比较规范和合乎词义习惯的意义上使用“哲学逻辑”一词-用“哲学逻辑”指称不同于经典逻辑或标准逻辑的诸现代逻辑分支。(2)关于逻辑哲学,可以定义为研究逻辑特别是现代逻辑及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的学科,这是一门介于元逻辑与语言哲学之间的学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技术作为人的在世方式出发去把握其哲学本质,分别从存有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层面去探究.从现象学存有论观点去揭示技术作为人的在世方式的形而上学本质和地位.从认识论层面上表明技术发明实际上也是一种发现的活动.从方法论层面着重探讨技术之作为人的器官的投射.  相似文献   

17.
知觉二元论与自由意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论文"知觉二元论:二元化的另一种方式"中所表述的知觉二元论为基础,来讨论意识研究中所面临的若干问题,如意识的起源和突现,自我意识与精神事件的关系,心灵存在的判别标准,他心问题,特别是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关系等问题。笔者认为,非决定论并不是自由意志的前提条件,化解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表面冲突是康德为我们设定的一个哲学理想。自由意志与主体知识的缺乏和心灵事件的内在知觉有关。单纯从外在主义的观点来看,自由意志是一个内在的幻象;然而人的内在知觉是真实存在的,从内在主义的观点来看我肯定能感觉到我的决断与行动能改变外在世界中事物进程并为此负责,这就是我们所称的自由意志。  相似文献   

18.
Don Ihde’s paper “Stretching the in-between: Embodiment and beyond” appears to me as a stimulating, topical text with a number of important arguments about human embodiment as a dynamic and epistemically relevant dimension to scientific knowledge production. But, indirectly, the text also raises some basic questions about how to describe the (current) scope of techno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the potentials of postphenomenology to deal with this complicated, multi-stable issue.  相似文献   

19.
意向相关项概念是胡塞尔先验现象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由于胡塞尔从未对其进行明确界定,从而就如何理解这一概念产生了分歧。为了解决同一对象构造的问题,古尔维奇利用格式塔理论重新解释了胡塞尔的意向相关项概念,一方面他把其规定为感知对象,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感知性意向对象是对象的一个部分。与此同时,从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出发,福勒斯达尔认为意向相关项应被解释为抽象的语言意义实体,它是意识和客观对象的中介。以胡塞尔的文本为根据,我将对这两条解释进路分别给予了批判性考察。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commentary on Don Ihde’s paper “Stretching the in-between: embodiment and beyond” I argue that perceptions and observations are based on tacit frames and these frames are expressed through pre-reflexive intuitions thus giving meaning to the perceived content of observations. However, if the objective or given information in perception is incomplete or missing our brain and nervous system will intuitively and unconsciously fill in the missing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act—these particular pieces of added information may not be relevant to the decoding of the given content of perception at a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