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提供了一种关于信息概念的谱系。信息在今日深深植根于"平台式的资本主义",这种资本主义通过敲击键盘和点击鼠标的方式来实现"制造差异的差异"。到20世纪中期,这已经成为对"信息的价值"(又被称为"意义")的彻底相对化理解的默认立场。本文的前半部分处理的是信息如何变成如此相对化的问题,这可回溯到在康德将自然神论去神秘化之后,有关价值的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的区别的普遍崩溃。在黑格尔的支持下,马克思试图让这种区别继续存在,特别是通过剥削的概念。无论工人从他们的雇佣者那里获得什么短期利润,据说他们都将由于更长远的损失(又被称为"剩余价值")而招致损害。平台式的资本主义提供的是一种更为巧妙的马克思理论意义上的剥削,这种剥削并不依赖于一种明确意义上的雇佣或工资。进而,2.0版的资本主义用同样便于占用的可能空间来取代1.0版的资本主义所占用的物理空间。在此语境中,"数字的生产消费者"这个概念是一种能让人们重新控制他们的数据的重要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革命的意识形态”。马克思的技术观,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机器的压制、异化和解放等思想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一般的普遍观点认为,马克思注重技术的政治背景分析,把技术和权力的应用严格地区分开来,而没有认识到技术本身及其在社会关系中更复杂的权力关系效应。实际上,对马克思的技术观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解读。其一是作为政治家的马克思,在传统的政治、权力等概念下,探讨由于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带来的压抑、剥削和解放的命题。在这里,技术与政治权力是外在的、相互作用的。其二是作为社会学家的马克思,将技术置于一个更大的社会背景,政治、权力和技术相互内在,在一种更为宽泛的意义上得到理解。而后一种理解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基于社会历史性的方法论原则,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机器作为一般劳动资料与固定资本的辩证统一,表征了机器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资本对工人的剥削的双重维度。马克思围绕“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展开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超越了机器悖论的理解方式,并指明了消除这一悖论的科学道路。20世纪中期以来,从自动化到数字化,西方理论家面对新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都从马克思的机器论中寻找养分,在破除机器神话的同时,一再彰显出这一理论的强大阐释力和旺盛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数据监控"时代的到来,一种新型的资本主义形式——监控资本主义——悄然出现。这种监控资本主义依靠现有的大数据监控技术,近乎零成本地剥削用户"剩余数据"实现原始积累,再藉助"算法式生产"方式将"剩余数据"转化为"预测性产品",再通过大数据监控系统将"预测性产品"精准地出售给各种广告客户,以此谋取高额"寄生性利润"。监控资本主义巧妙地"寄居"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它一方面弥合了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信息鸿沟",但另一方面它的"寄生性本质"危及到了现有资本主义体系的持存。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量子力学发展过程中,“直观性”概念的演化,以及“直观性”对量子力学发展的影响。在经典物理学中,“直观性”是从知觉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种视觉化的模型,是一幅在空间上和时间上连续发展的图象。而量子力学中的“直观性”是一种理论模式或数学表述,当人们一见到这种模式或表述时,立即会与相应的量子性质对应起来。量子直观性的含义就是以这种方式体现出来的。其中毫无视觉化图象的成份。量子力学是在抛弃经典“直观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理想的认识论”与“日常的认识论”这两个概念以表示中西认识论之间的区别,前者的主旨是表象的,绝对的,分析的,符合的,后者的主旨则是生活的,相对的,整体的,协同的。本文最后认为,就其本质而言,这种两种认识论并非相互排斥,而是以一种互生和互动的方式相互统一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海德格尔对机器大工业时代和技术时代对人的奴役都作的犀利,深刻的批判。但马克思把技术对人的奴役归之于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海德格尔则归之于技术的内在本质本身,在马克思看来,技术本质上只是一种中立性的工具,而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的本质是座架,它内在地就具有对人控制的特点,据此,马克思认为出路在于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海德格尔则认为出路在于“思”与“诗”,在于对技术的“泰然任之”。  相似文献   

8.
“农信机”打通信息高速路为了让农民能及时获取市场和技术信息,一种被农民朋友称为“傻瓜电脑”的农业信息机悄然问世,农民只要识字,就能使用它。把这种农信机和电话线相连接,用户每天只需要5分钟在线下载所需信息,然后下线浏览即可。农户要发布信息时,只要通过语音信箱留言,便可以把信息发给其他用户。这是在科技部扶持下,北京市通州区及内蒙古、黑龙江  相似文献   

9.
希腊裔法国哲学家科斯塔斯·阿克塞洛斯虽未进入当代主流技术哲学家谱系,但其思想却彰显了一条从马克思到海德格尔的当代技术哲学潜在进路.他从技术概念切入对马克思的诠释、随后在对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之间创造性对话的建构中阐发一种以技术现象及其经验为主要内容的"未来之思",这种思想以"行星性"概念为核心,最终迈向一种技术形而上学或技...  相似文献   

10.
11.
反身性是科学知识社会学所标榜的原则之一,但反身性的自我拒斥特性却使得科学知识社会学陷于反身性困境。原因何在?其源盖出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反身性之痛实际上是社会科学的科学化之痒——它仍然是沿用了传统科学观的一些先验预设(如实在、基础、恒在等)。而一些SSK学者在反思反身性难题、打破这些先验预设时(如马尔凯的新文体形式),却反向性地陷入了反身性的单向解构路径,从而走向虚无主义。要想彻底破解科学知识社会学反身性困境,为当下知识的合法性提供认识论基础,乃至使整个社会科学走出反身性怪圈,关键在于对反身性概念进行元反思,充分发掘其所蕴含的建设性意蕴。  相似文献   

12.
工业主义技术观批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工业主义技术现是在工业社会中形成的,它追求生产的大型化、批量化,认为资源可以廉价无限供给,认为技术是万能的。它是工业化国家发展技术的基本指导思想,在其指导下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不断得到满足。但到20世纪后半叶其自身的弊端巳充分显露出来,出现了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以及劳动本身造成的人性异化、泡沫技术导致泡沫经济引发经济危机等不可克服的困难。一种新的有别于传统工业主义的技术观——信息主义技术观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领域出现了反思转向,与之相对应,在道德哲学领域出现了实践转向。无论是一般伦理学还是应用伦理学,就道德方法论而言主要有对立的两派,一派是道德一般论者,一派是道德特殊论者。道德一般论者提出的工程模式倡导理论立场,而道德特殊论者则反对这样的立场。这两种立场都是比较极端的。广泛反思平衡方法是第三种道德方法论。它既可以克服一般主义工程模式的缺陷,也可以弥补特殊主义和反理论的不足,这正是其平衡一词体现出来的内在哲学意蕴。在从事计算机伦理学的研究中,计算机伦理学家或是道德哲学家们也要贯彻广泛反思平衡这一方法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计算机伦理学的研究获得真正的辩护。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信息哲学核心理论的五种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十多年来,中国人自己提出的有影响的信息哲学的核心理论有五种:状态说、相互作用说、反映说、意义说、自身显示的间接存在说。由于自身显示的间接存在说在哲学本体论层面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存在领域,从而确立了信息哲学的第一哲学的地位。信息哲学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首先创立。21世纪以来,中国的信息哲学已开始走向成熟性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波兰尼反对逻辑实证主义语言观,将语言形成过程看作意义给予和意义阅读过程。继而将指称模式分为指示、象征和隐喻,其中隐喻是象征的一种特殊形式。本文对波兰尼的语言本性观作较具体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是困扰女性的重要病症。其研究虽由来已久,然国内译名乱象丛生,往往使初学者不知所云,影响了该术语的理解和规范应用。文章对国内出现过的译名做了梳理与比较,以期促进该术语使用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弗雷格意义理论与达米特意义理论是两种不同形态的意义理论。论文从理论构建的出发点、理论核心概念——“真”概念的诠释、认知因素在意义理论中的地位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差异的根源,以此表明“真”概念是意义理论的核心概念,“真”概念从实在论的形态到反实在论形态的转化导致了意义理论从实在论形态到反实在论形态的转型,由此生动昭示和例证了当代意义理论研究中的认知转向。  相似文献   

18.
约翰.E.罗默关于技术时代社会不公正的根源思想做了深入讨论,指出技术时代生产资料初始分配与生产方式的差异是社会不公正的两个主要根源,并就技术进步对社会不公正根源的影响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科学理论的简单性原则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科学理论的简单性原则,科学理论以自然简单性为客观基础,在建构过程中遵循逻辑简单性,最终的表现形式也必须遵循语言简单性。  相似文献   

20.
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批准了全部以自然常数重新定义的国际单位制(SI)。新定义不再依赖任何实物计量基准,使国际单位制更具稳定性和普适性。文章介绍了国际单位制的沿革和重新定义的国际单位制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