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珠子草中的木脂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采用传统方法分离木脂素的不足,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对珠子草中的木脂素进行分离,得到3个木脂素,通过红外光谱( IR)、质谱( MS)、核磁共振( NMR)等方法鉴定为珠子草素( niranthin)、叶下珠次素(hypophyllanthin)和叶下珠脂素(phyllanthin)。分离溶剂体系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3/2/3/2,V/V),下相为流动相,流速为2 mL/min,转速为正转800 r/min,温度为25℃。实验结果为木脂素的分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虫草素在体内被腺苷脱氢酶(ADA)快速降解的问题,制备虫草素/LDH复合物,研究其在体内外对虫草素的缓释以及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虫草素/LDH复合物中虫草素质量浓度为30,60,90μg·mL-1时,复合物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2.4%、61.3%、79.6%,与虫草素对照组比较,P<0.01.显微镜观察发现,当虫草素质量浓度60μg·mL-1时,虫草素/LDH复合物使大部分HeLa细胞死亡;虫草素的对照组HeLa细胞死亡较少,但细胞内部明显出现空泡.虫草素/LDH复合物体外释放表明,虫草素插入LDH双层结构之后,使虫草素释放速度明显被降低.对SD大鼠腹腔给药后,虫草素/LDH复合物血药最高质量浓度为82.1μg·mL-1,在药后1.5h出现,虫草素对照组的血药最高质量浓度为75.3μg·mL-1,在给药后1h出现.  相似文献   

3.
鲎素是一种高效的、广谱的抗菌肽,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为了实现鲎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研究鲎素在体外分子结构、生物活性的稳定性.本文采用不同温度、pH值、体外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羧肽酶B )分别处理鲎素.通过检测鲎素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变化,来衡量鲎素生物活性稳定性;采用HPLC法检测鲎素残留量,通过HPLC图谱变化来评定鲎素分子结构稳定性情况.结果表明:在t < 120℃、pH < 10.0作用情况下,鲎素对大肠杆菌K88的MIC为1.25~2.5 mg/L,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鲎素残留量在65.5~70.2μg之间;鲎素对胃蛋白酶的作用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对胰蛋白酶、羧肽酶、弹性蛋白酶的作用稍微敏感.在胃蛋白酶浓度小于 320 U/mL,胰蛋白酶浓度小于40 U/mL,羧肽酶浓度小于20 U/mL,弹性蛋白酶浓度小于2.5 U/mL作用下鲎素仍具有活性.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鲎素抗菌肽具有较强的高温耐受性,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稳定性,同时鲎素具有一定的耐受蛋白酶降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紫草素对D-半乳糖/亚硝酸钠诱导的痴呆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采用D-半乳糖/亚硝酸钠诱导建立的痴呆小鼠模型,观察紫草素(2、4、8 mg/kg/d)对痴呆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对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给予紫草素8(mg/kg)/d对痴呆小鼠模型的学习、记忆具有明显改善作用。紫草素2、4、8(mg/kg)/d均可降低痴呆小鼠模型皮层及海马组织中MDA含量:紫草素各剂量组亦可明显增加痴呆小鼠海马组织中SOD活性,高剂量组可明显增加痴呆小鼠皮层组织中SOD活性,而紫草素8 mg/kg/d尚可增加皮层组织中GSH-Px活性;紫草素高剂量组对皮层和海马组织中AChE活性均有相对较弱的选择性抑制作用。由此可知,紫草素对痴呆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脑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及增强中枢胆碱能神经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南、北五味子木脂素和多糖对离体大鼠气管平滑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分离制备南、北五味子木脂素及多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苯酚硫酸法测定木脂素及多糖含量;应用离体组织灌流实验方法分析南、北五味子木脂素和多糖对大鼠气管环静息状态、乙酰胆碱(ACh)和氯化钾(KCl)预收缩气管环张力的影响.结果 南、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乙、五味子丙素6种木脂素总含量分别为(18.63±0.89)mg/g和(19.33±0.95)mg/g,粗多糖含量分别为19.27 mg/g和20.5 mg/g;南、北五味子木脂素(0.25~1.75 mg/mL)和多糖(0.06~2.00 mg/mL)对静息状态下离体大鼠气管环的张力均未见明显影响;南、北五味子多糖(0.06~2.00 mg/mL)对ACh预收缩的气管环张力亦未见明显影响,而南、北五味子木脂素(0.25~1.75 mg/mL)可剂量依赖性抑制ACh和KCl诱导的气管环收缩;对ACh诱导收缩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68.21±10.08)%和(71.72±9.80)%;对KCl诱导收缩的最大抑制率分别...  相似文献   

6.
文章为探明表面活性素促进粗毛栓菌D2富集/吸附铬的可能原因,对表面活性素浓度对粗毛栓菌D2富集/吸附铬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表面活性素与铬的配合反应、表面活性素对粗毛栓菌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素浓度为0.20 mmol/L时,粗毛栓菌D2富集/吸附Cr(Ⅲ)的量达到最大,比对照样(无表面活性素)分别增加了817.73%(富集)和152.18%(吸附);当表面活性素浓度为0.40 mmol/L时,粗毛栓菌D2富集/吸附Cr(Ⅵ)的量比对照样分别增加了558.65%(富集)和222.22%(吸附)。配合实验表明,表面活性素能与铬形成溶解度较低的配合物,降低了溶液中的铬离子浓度;表面活性素能够增加粗毛栓菌细胞通透性,促进细胞对金属离子的吸收。表面活性素促进粗毛栓菌富集/吸附Cr(Ⅲ)和Cr(Ⅵ)的主要原因是其能够增加细胞通透性。  相似文献   

7.
患病牦牛源大肠杆菌对10种不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67株患病牦牛源大肠杆菌进行粘杆菌素、多西环素、利福平等10种不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试验数据采用Whonet5.4软件统计以分析牦牛源大肠杆菌的耐药率和耐药谱型.结果表明,牦牛源大肠杆菌对乙酰甲喹的耐药率为41.79%,其余9个药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其中利福平、土霉素的耐药率为100%.耐药谱型以粘杆菌素/多西环素/利福平/磺胺嘧啶/替米考星/土霉素/萘啶酸/磺胺间甲嘧啶/磺胺二甲嘧啶为优势耐药谱型.  相似文献   

8.
剩余类环Z/mZ的理想素理想极大理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出了剩余类环Z/mZ中所含理想、素理想、极大理想的个数;同时指出了求Z/mZ所有理想、素理想、极大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拓宽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检测的线性范围,分别利用质量浓度为0g/L、10g/L、15g/L、20g/L、25g/L和30g/L醋酸纤维素扩散限制膜,对以二茂铁为电子媒介体明胶戊二醛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制备的葡萄糖丝网印刷金电极进行修饰,研究了醋酸纤维素扩散限制膜对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醋酸纤维素扩散限制膜有效地拓宽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检测的线性范围,质量浓度为20g/L醋酸纤维素制备的扩散限制膜修饰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性能最优,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其检测线性范围为0~30mmol/L,响应时间为10s,灵敏度为31.4μA/(mol·L-1),相关系数为0.99733.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浓度的鱼藤素(Deguelin)对大鼠H9C2心肌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影响。通过将不同浓度(0、10、50、100、500、1 000 nmol / L)的鱼藤素作用于H9C2细胞24 h、48 h、72 h,应用CCK-8 法测定鱼藤素对H9C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0、10、50、100、500、1 000 nmol / L)浓度的鱼藤素作用于H9C2细胞24 h、48 h后,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应用Hoechst 33342 / PI 双染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鱼藤素(0、10、50 nmol / L)作用于H9C2细24 h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100、500、1 000 nmol / L的鱼藤素作用H9C2细胞24 h、48 h、72 h后,能明显抑制其存活率,10、50、100、500、1 000 nmol / L的鱼藤素作用H9C2细胞24 h、48 h后,能明显抑制其迁移能力,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鱼藤素在低浓度时便可以诱导H9C2细胞凋亡。可见鱼藤素能够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来抑制H9C2细胞的生存活力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UH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的汉黄芩素、隐绿原酸和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方法。以芹菜苷为内标,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 1.8 μm),乙腈和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1。结果表明,汉黄芩素、隐绿原酸和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线性范围为1~1 000 ng·mL-1(R2>0.99),最低定量浓度为1 ng·mL-1,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大鼠血浆中汉黄芩素、隐绿原酸和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川陈皮素(Nobiletin)是存在于柑橘皮中的一类多甲氧基黄酮(Polymethoxyflavones,PMFs),具有抗炎、抗肿瘤、改善肥胖和胰岛素抗性作用.但川陈皮素的低水溶性和高结晶性导致其生物可利用率低.该文利用壳聚糖与乳化技术制备肉桂醛/壳聚糖微球,并用于包载川陈皮素.结果表明,肉桂醛/壳聚糖微球的形成及其结构与原料复配比、贮藏时间、贮藏温度(室温、50℃)有关.肉桂醛含量较高时,有利于微球的形成,且外貌更规整.空白壳聚糖微球在酸性条件下易于溶蚀瓦解.肉桂醛/壳聚糖微球通过碱性条件室温静置处理或50℃加热静置处理,其质地更为坚硬,且结构更致密,在酸性条件的稳定性提升.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肉桂醛的含量较高时,川陈皮素释放速率较慢;经室温处理或热处理后的微球能更好地控制川陈皮素的释放.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乳液中川陈皮素生物可给性为60.8%, 室温处理的肉桂醛/壳聚糖微球中川陈皮素生物可给性为48.3%, 热处理的肉桂醛/壳聚糖微球中生物可给性为33.3%. 所得结果显示,包载川陈皮素的肉桂醛/壳聚糖微球能有效控制川陈皮素在胃肠道中的释放.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皂荚素对高胆固醇模型大鼠抗氧化能力和DNA损伤以及对大鼠血浆胆固醇及相关血脂生化指标的影响,将48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浓度皂荚素组和高浓度皂荚素组,各组分别喂饲皂荚素质量比分别为0,80,200 mg/kg的饲料,制作由不同浓度H2O2(0,6,12,18 μmol/L)诱导的DNA损伤兼高胆固醇大鼠模型.实验期限为60 d,实验结束采血,应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测定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低浓度皂荚素组、高浓度皂荚素组MDA含量和血清GSH活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低浓度皂荚素组和高浓度皂荚素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的含量都有明显的降低,尤其以高浓度皂荚素组最为显著;两组大鼠的胆汁酸排泄量增加,载脂蛋白A-Ⅰ(apoA-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皂荚素可有效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对于健康幼年大鼠血清GSH及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有显著影响,对H2O2诱导的DNA损伤也表现出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疆维吾尔族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正常新疆维吾尔族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其与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指数间的相关性,本研究收集无血缘关系的新疆维吾尔族正常人164例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脂联素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维吾尔族血清脂联素水平为(6.89±5.30)μg/mL,男性(6.59±5.78)μg/mL,女性(7.06±5.04)μg/mL,较汉族人群低,性别间脂联素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相比血清脂联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重指数、低密度脂蛋白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这显示:1)新疆维吾尔族血清脂联素水平存在性别差异;2)脂联素水平在肥胖与正常体重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血清脂联素与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利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氯金酸的方法制得小粒径的纳米金颗粒(AuNPs),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将其修饰在碳纤维电极(CFME)表面,基于电化学法构建了一种灵敏度高、抗干扰性良好的测定黄芩素的微型电化学传感器.采用透射电镜、紫外分光光度法、扫描电镜等对电极及修饰材料进行表征,运用差分脉冲法、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法考查了黄芩素在电极修饰前后的电化学性质,并优化了扫速、缓冲液pH、电沉积时间等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AuNPs对黄芩素具有显著的电催化性能,AuNPs/CFME对黄芩素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响应,最佳修饰时间为10 min.黄芩素浓度在0.05~10μmol/L时,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nA)=0.4409C(μmol/L)+0.7066,R2=0.998.该方法响应速度快、稳定性较好,可用于黄芩素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6.
饮翠阁兰园     
《中国西部科技》2006,(21):F0003-F0003
主要铭品: 春剑/西蜀道光、银丝雪玉、桃园三星蝶、翠荷素、红粉佳人、青城素、含笑梅、饮翠红唇  相似文献   

17.
根据氚标记冬凌草甲素(以下简称~3H-甲素)的制备方法,稍加改进,制备了氚标记冬凌草乙素(以下简称~3H-乙素)。产品用薄层色谱法纯化。~3H-乙素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它的比放射性为8717.2MBq/mmol,较~3H-甲素的比度7685MBq/mmol 大,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8%;游离氚含量小于2%。  相似文献   

18.
选择α-硫辛酸、长醚链二胺、生物素为主要原料,合成了α-硫辛酸-(8-生物素酰胺基-3,6-二氧辛基)酰胺;并用1HNMR、GC-MS、IR等对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改变生物素分子中的侧链部分,可合成不同种类的生物素衍生物,增加了生物素-亲合素/链霉亲合素/中性亲合素自组装膜体系的材料的种类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比较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红花和灯盏花素的抗氧化和抗补体活性,深入探讨二者的药理活性。利用试剂盒检测红花和灯盏花素注射液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并通过采用细胞溶血法,检测二者对补体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抑制效应。结果显示:二者皆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灯盏花素注射液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1.74±0.06 U/mg)、羟自由基清除能力(EC_(50)=0.96 mg/mL)以及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EC_(50)=7.22 mg/mL)均强于红花注射液(T-AOC=0.09±0.01 U/mg,羟自由基清除能力EC_(50)=27.13 mg/mL,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EC_(50)=19.22 mg/mL),其中灯盏花素注射液的总抗氧化能力强于BHT(T-AOC=0.54±0.03 U/mg);在抗补体活性方面,灯盏花素注射液(CH_(50)=0.27 mg/mL,AP_(50)=0.44 mg/mL)均强于红花注射液(CH_(50)=10.07 mg/mL,AP_(50)=4.53 mg/mL),但是弱于阳性对照肝素钠(CH_(50)=0.11 mg/mL,AP_(50)=0.08 mg/mL)。研究表明,红花和灯盏花素注射液都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和抗补体活性,而灯盏花素注射液均强于红花注射液。  相似文献   

20.
ψ族粒子(如:J/ψ、ψ′、ψ″、……)被认为是CC束缚态、也称为粲偶素、它与熟知的电子偶素e~-e~+有类似之处。本文套用电子偶素模型对CC粲偶素质量谱作一些计算,以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