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汉奎 《大自然》2009,(6):62-64
植物登陆是生物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但直到距今约36亿年前,海洋里才出现了最低等的植物——仅有细胞膜和原生质、没有细胞核的蓝藻;到了距今大约25亿年前,出现了具有细胞核的藻类;距今约16亿年前,多细胞的藻类出现了。  相似文献   

2.
寒武纪大爆发之前生命和地球环境演变过程的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Science杂志的网络版“科学快讯”于2005年2月24日发表了由一个中美联合研究小组根据宜昌三峡地区的岩石样品测得的一组同位素年龄和系统的碳同位素数据,对寒武纪大爆发之前的全球性冰期、海水化学成分异常变化、多细胞动物起源与演化过程等科学问题提出了新的解释.他们认为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冰期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各个大陆几乎同时于6.35亿年前结束,在5.8亿年前又发生一次小冰期,而后地球上才出现原始的动物.  相似文献   

3.
《科学世界》2010,(1):10-13
距今35亿年前,光合作用启动了,地球上的生命世界从此有了稳定的能量来源。4.6亿年前,植物走上陆地;2.3亿年前,随着种子和花等一系列结构的出现,植物的繁殖摆脱了水环境的束缚,最终将绿色洒向了地球上的每个角落。今天,不同种麴植物搭乘人类的航班和渡轮,“被邀请”或者“偷渡”到陌生的大陆上。  相似文献   

4.
《天津科技》2005,32(1):57-57
大约在距今2.3亿年前的三叠纪,恐龙首次出现在地球上。三叠纪末的大绝灭使恐龙逐渐成为生物界的主导。但这个主宰地球1.6亿年之久的庞大动物类群却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第三纪交界时期突然覆灭了。为什么正处于极度繁盛状态的恐龙会在很短的时间里灭绝?好奇心促使中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李勍 《青年科学》2013,(1):18-20
远古异兽,乘雾腾蛇 我们蛇是非常古老的动物。早在1.3亿年的白委纪初期的地层里。就已经出现了我们祖先的踪迹。据人类推测,在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我们就已经诞生了。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海洋中,从浅水区至深水区都有足够的氧气供动植物生存。那么,海洋中什么时候出现氧气的呢?科学家一般认为,显生宙(大约5.4亿年前至今)植物完全出现后,现代氧化海洋的雏形才完全形成,之前的海洋环境总是在氧化与缺氧之间反复变化。  相似文献   

7.
地球上的哺乳动物之所以能够让自己长得更庞大,并掌握对地球的统治权, 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约2亿5千万年前地球大气层中氧气含量的2次大的增长。以上观点并非无稽之谈,这是美国  相似文献   

8.
时光旅行     
正果儿在博物馆里看到了多具完整的恐龙化石,被那些庞然大物深深震撼。她很好奇,恐龙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样呢?带着疑问,果儿用书开启了时光之旅。在三叠纪(起始时间为距今2.5亿年前至距今2亿年前),果儿发现地球上靠近海洋的地方气候湿润,草木茂盛;大陆中部许多地方气候干旱,形成了沙漠。这时,恐龙已经出现,但还不是陆地上的  相似文献   

9.
在今天的地球上生存着远超过100万种动物。这些动物可以大致分为38个大类,它们差不多全都是在距今5.4亿年前被称为“古生代寒武纪”的时期一起出现的。这一进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就是研究者们所称的“进化大爆发”或者“寒武纪物种大爆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世界》2013,(2):58-59
蛇是什么时候和怎样出现在地球上的呢?现生的各种蛇中,最先分化出来的种群是有后肢残留的。这也就是说,蛇的祖先有脚,而且四肢的退化顺序是前肢先消失,然后后肢消失。蛇与巨蜥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且同属于"有鳞类"(1)。有鳞类动物多生活在距今约2亿年前的时代,在距今大概1亿年前,蛇类出现了。有关蛇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即陆地起源说和海洋起源说(见插图),但目前还没有最终的结论。进化的结果是,蛇在陆地上和海洋里均有分布。它们拥有了能提高游泳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远古时期,我国曾是火山频发的地区。从距今26亿年前的元古代早期,到距今250万年前的新近纪晚期,不仅有大规模的火山喷发,而且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新知串串烧     
1.36亿年前蜘蛛始结网科学家在西班牙发现距今1.1亿年琥珀,为蜘蛛进化提供证据。“欢迎您到我家‘客厅’来做客。”一只白垩纪蜘蛛笑嘻嘻地向苍蝇发出邀请。这可不是天方夜谭。23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说,科学家在西班牙发现一块距今1.1亿年的琥珀。基因研究表明,蜘蛛可能在1.36亿年前便已会结网。  相似文献   

13.
八万年来中国东部古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周口店和浙江临安瑞晶洞穴石笋的同位素古气候的研究,获的距今8—5万年间北京地区及距今5—1万年间杭州地区的古气候演化记录,并与我国东部同期的海平面变化曲线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4.
刘行 《青年科学》2011,(6):15-15
不久前,中外古生物学者在新疆克拉玛依魔鬼城景区附近发现了大批鸟与恐龙足迹化石,并以此复原了距今约1.2亿年前的魔鬼城地区的古生物群与古环境。  相似文献   

15.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3,(1):76-77
<正>研究发现氧气供应减少或是地球首次大规模灭绝事件主因近日,美国的一项新研究将首次已知的、约5.5亿年前埃迪卡拉纪末期出现的动物大规模灭绝的原因追溯到全球氧气供应减少。该项研究已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该研究由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斯科特·埃文斯牵头,研究表明,在上述时间段里,大约80%的动物大规模灭绝,其中依赖大量氧气的动物似乎受到了特别严重的打击。这表明灭绝事件是受环境控制的,地质记录中的所有其他大规模灭绝事件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江山-绍兴断裂带代表了会稽元古代地体和陈蔡元古代地体的碰撞拼贴带,双溪坞群和陈蔡群在岩石组合和地质地球化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分属于会稽地体和陈蔡地体的物质组成,地体碰撞始于距今10亿年前,结束于8.5~8.0亿年前,拼贴带内存在着双溪坞群,陈蔡群,超镁铁质和镁铁质岩块及尖壳碎片组成的构造混杂体。  相似文献   

17.
黔西北地区铅锌矿硫向位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黔西北地区铅锌矿中硫化物硫同位素的分析表明,各铅锌矿床具有硫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但水城与赫章地区硫同位素组成差异显著的特点。综合分析认为,区内铅锌矿床中的硫可能主要来源于含矿围岩之外的多个膏盐层。  相似文献   

18.
距今大约5亿年的寒武纪,生命个体发育发展的完全生命周期在当今的古生物研究者那里一直是缺失的。而今,北京大学的古生物专家从寒武纪的胚胎化石中发现了无脊椎动物蠕虫从受精卵到卵裂(孵化)整个胚胎发育全过程的化石。这一研究成果,离描述5亿年前完全生命周期的预言更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9.
我国第一次……被誉为古生物王国的贵州,一群在地下沉睡了五亿多年的古生物化石,被贵州工学院地质系教授赵云龙、副教授黄友庄、龚显英等10余年孜孜不倦的发掘、采集、整理及研究,终于重见天日!这一重大发现即是当今国际生命科学界和她球科学关注的前沿课题——寒武纪生命“大爆炸”! 已有46亿年历史的地球,最初是没有生命的荒漠。距今32亿年前海洋中出现了仅有单细胞的菌类、藻类等极低等的生物,并处于持续缓慢的发展中。距今5.3亿年的寒武早期,地球生命存在的形式突然出现了从单样性列多样性的飞跃,而这次革命性的飞跃,被古生物学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正  相似文献   

20.
距今35亿年前,光合作用启动了,地球上的生命世界从此有了稳定的能量来源。4.6亿年前,植物走上陆地;2.3亿年前,随着种子和花等一系列结构的出现,植物的繁殖罢脱了水环境的束缚,最终将绿色洒向了地球上的每个角落。今天,不同种类的植物搭乘人类的航班和渡轮,被邀请或者偷渡到陌生的大陆上。千姿百态与人为邻的绿色植物从何来?它们又会去向何方?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的艰辛跋涉又给我们留下哪些印记?让我们不妨去深圳仙湖植物园寻找那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答案,一起去重温植物进化历史上那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