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心态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与生态平衡不同,心态平衡解决的是个体间、民族间、国家间的关系问题,其要义表现在个体、民族和国家间对各自利益和文化的相互理解、尊重与宽容。心态平衡的形成有赖于文化的反思、自觉与交流。在全球一体化过程中要通过寻求全球一体利益,努力建设全球共同的文化价值基础,实现全球性的心态平衡。如此人类才真正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现实难题。正确选择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对于提高环境管理成效和顺利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评价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及其所反映的工业化国家曾走过的"先经济,后环境"的发展路径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的基础上,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并论证"技术进步非对称性是环境恶化的根源"及"消除技术进步非对称性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路径"的观点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发展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伦理学以当代人类整体发展实践提出的伦理问题作为对象。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人和谐共生、人与自身和谐发展,发展伦理学对发展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等基本伦理关系进行了新领悟和新治理。在领悟和治理这些伦理关系中,发展伦理学主要回答发展中出现的三大基本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的国土规划工作面对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民生全面协调发展,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自然分区与行政区相协调,发挥区域资源环境优势与解决区域"短板"制约,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关系,完善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只有创新思想,统一认识,明确任务,才能保证新时期国土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与时效性,保障国家长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并进而影响到人的生存问题,问题的出现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认为,爱默生从生存层面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到精神的领域,赋予自然精神价值和道德审美价值,并通过回归自然来提升人的精神世界,解决时代难题,他的这一思想解构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局面,建构了人与自然关系在更深程度上的和谐,高扬了自然的地位,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限度和其超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可持续发展的自然限度的逻辑和历史的分析,指出:人类要超越可持续发展的自然限度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与自然不可能客观上平等;也没有一个客观标准可以评价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最终裁决者只能是人而不是其它;现代思想家们试图消解人与自然二分理论的基础-主-客体二分理论,也是矛盾重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类悲剧的临近,也不意味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错误,相反,只要我们在这自然限度内活动,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断克服人类的“思想的狭隘性”,光明的前途仍属于人类,也属于自然。  相似文献   

7.
技术同时作为环境问题来源与解决手段的矛盾现象即"技术-环境悖论"的存在与技术本身的特性密切相关,而技术特性的辩证运动又提供了超越这一"悖论"的可能。一种以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为理念、环境友好自然技术为基础以及与之契合与互动的环境友好社会技术为支撑的新绿色技术系统的构建与运行则把"技术-环境悖论"超越的可能变为现实。不仅如此,在"悖论"的超越中,绿色技术系统还将为我们"形塑"一幅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与协调发展的文明图景。  相似文献   

8.
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含社会、经济、三大要素的复杂系统,其结构体现为在人类能动调控下,要素间互利互惠互动的协同发展状态。人与自然互利共生,共同进化是结构的核心,人的基本需求的满足和全面是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的纽带;(生态)环境价值的实现是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内在统一的桥梁。只有实现协同发展,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中国古代墨家的相关智慧对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颇具现实性的思路。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不仅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构建“兼爱”共同体的总体范式,而且其“志功合一”、“爱无差等”、“取其大者”的思想还为全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的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实现农业经济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