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诗歌是民众的心声,它来源于社会生活。瑶族起义的歌谣则是不愿做奴隶的广大瑶族人民在重压的最底层,迸发而出的要自由、求解放的呼声,是在暴风骤雨般的阶阶斗争和民族斗争中产生的。它是瑶族人民闲生命和鲜血浇灌出来的奇葩,具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鲜明的阶级性和浓重的民族色衫。作为瑶族劳苦人民的心声,它充满着革命英雄主义的豪情,并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无情地鞭笞了明清封建统治阶级,热情讴歌了瑶民起义。它是战斗的号角,鼓舞着世世代代的瑶族人  相似文献   

2.
瑶族的民间借贷主要包括族内的无息借贷和瑶族向汉、壮等族的高利贷借贷。民国时期,瑶民借高利贷的现象很普遍,预卖与赊借是其中的主要借贷方式,二者又是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相结合的借贷形式。高利贷的盛行,对瑶族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对瑶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建国40年来粤北瑶民发展情况与移民近20年美国瑶族生活情况的比较,勾勒出瑶族发展中世界性“穷帮穷”、“富拉穷”两大模式的异同,概括出两大模式异同形成的深层原因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为粤北瑶族的现代化,世界瑶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的参照。  相似文献   

4.
瑶族民间法经历了从旧石牌制到新石牌制的变迁,两者都是适应解决纠纷,维护瑶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需要而产生,在内容上存在不少相似之处,但产生的社会背景各不相同,在内容形式上、实施手段和处罚措施上也存在差异。瑶族民间法的变迁启示我们,民间法是调整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规范之一;新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充分重视和引导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对接和沟通。  相似文献   

5.
清末光绪年间,广西思恩府爆发的“红花会”起义,是布努瑶妇女蓝达边发动和领导的瑶民起义。由于这次起义的精神武器是瑶族神母“密洛陀”,所以不论在思想内容方面,还是在组织形式方面,都不但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战争,而且也有别于中国历代少数民族起义具有典型的瑶族特点。弄清这次起义的全部过程,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辛亥革命前夕布努瑶  相似文献   

6.
清道光十一年(1831)十二月二十九日,湖南江华县锦田司(今江华瑶族自治县)爆发了赵金龙领导的瑶民起义,起义的浪潮席卷着湘南、桂北和粤北的整个瑶山。猛烈地冲击着清朝在瑶族地区的统治。它不仅在瑶族斗争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是中国农民战争和民族斗争史上可歌可泣的篇章。一、沉重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是起义的主要原因: 这次起义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政治  相似文献   

7.
西江壮瑶与改土归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溯瑶族与壮族形成的历史 ,介绍西江流域元至明初对壮瑶族实行的土司制度的特点 ,并试图从经济与政治两个层面剖析明代西江流域改土归流政策的得失。从经济上说 ,该政策适应了瑶山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转型 ;从政治上说 ,明廷封建政权的性质决定了该政策导致民族矛盾的激化与瑶胞惨遭杀戮。它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明皇朝在经济发展的形势下走向覆亡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8.
春节前夕,偶尔打开《谢觉哉文选》,发现有谢老与瑶族英雄凤馥山谈话的纪事,一口气把它看完,心里想了许多。凤馥山老人和我是同乡。小时候听大人们讲,他是远近有名的瑶王。在震撼全国的一九三三年瑶民起义时,是个叱咤风云、一呼百应的传奇人物。解放后,他仍保持当年的英风,方园几百里瑶寨,只要他走到哪里,那里的男女老幼就会出寨迎接。对于这样一个瑶族人民所敬重的英雄,我还从未见过他呢。于是我打定主意,一定要亲自去拜访拜访。  相似文献   

9.
瑶族历史文献《评皇券牒》反映出瑶族先民的价值观念体系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以十二姓瑶人的整体利益为价值评价标准 ,以盘王子孙的生存和繁衍为基本的价值目标 ,以山场共享为价值取向 ,以原始或封建的道德为基本的行为准则 ,以刀耕火种、定期迁徙为价值实现途径。要实现瑶族价值观念体系的现代转型 ,应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改变其经济生活方式 ;并为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和冲突创造条件和机会  相似文献   

10.
四、近代瑶族宗教的性质和特点近百来,随着瑶族地区社会经济及政治的发展变化,瑶族的宗教信仰在各个地区都完成了向人为宗教的过渡,或者成为阶级统治和阶级斗争的工具,或者深深地打上了私有制的烙印。近代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加剧,是瑶族宗教信仰发生全面质变的原因。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日益加深,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直接、间接地引起瑶族社会的深刻变化。到解放前,瑶族除了个別地区仍残存一些原始的“伙耕共有”制,一部分地区存在着自耕自食的小农经济,小部分地区仍保留封建土司的一些  相似文献   

11.
汉族和瑶族是桂东北的两大民族,自隋唐以来,两族就毗邻或交错杂居,经济文化上有着密切联系,民国时期两族交往进一步加深。从探析桂东北瑶汉民族的来源及分布出发,概述了民国时期两族的经济关系,认为桂东北瑶汉民族有着广泛的经济交往和频繁的商贸活动,这对两族尤其是瑶族的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对增进瑶汉民族间的了解,加强瑶汉民族团结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晋南流传着大量的帝尧神话传说,遍布着帝尧庙宇、行宫、陵墓和遗迹,并至今延续着规模盛大的祭尧仪式。这些祭祀仪式在传统社会由于等级制度和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体现为官方与民间两种祭祀形态;而在现代社会帝尧公祭大典和庙会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地方文化资源,形成一种文化功能,发挥着调节民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增强群体凝聚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传统认为中华法系典型代表的<唐律>集中体现了封建明君"治吏不治民"的思想.综合考察<唐律>全文和仔细分析传统思想,唐律处处为官吏提供了种种法律上特权的,官吏作为君主统治人民的工具和政策忠实执行者,为了达到驱使他们统治人民维护政权的最终目的,封建君主竭尽所能的为犯罪官吏予以种种特权免于刑事处罚,"爱吏不爱民"才是封建法律制定的真实目的,是封建统治体制的根本需求.  相似文献   

14.
瑶族自发向海外迁徙,约起于明中叶,明末清初加快了速度。迁徙的路线大体是由广东进入广西、云南后再迁入东南亚。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南亚由于战乱,不少瑶人以难民身份迁入欧美各国。瑶族向海外迁徙的原因,大体有人口压力、生计使然,因征调、天灾人祸等而迁徙。瑶族的迁徙是群体行为,事先有过商议,有人先去探寻地点,认为条件可以,才写信歌回原居地动员迁徙。  相似文献   

15.
尧舜是上古时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其治国的基本方略是:注重时政,关心民生;恩威并施,依法治国;分工明确,量才使用。这一治国方略成效显著,因而被后世誉为圣王明君、政治典范。尧舜最重要的历史贡献,一是制定历法,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二是治理洪水,造福人民;三是团结九族,协和万邦。  相似文献   

16.
陆贽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限制封建地主滥占土地的主张,保护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他要求统治者对百姓轻敛薄赋,“敛其余财”,“资国”要建立在“养民”的基础上。同时他还要求政府“量入制出”,使财政收入与开支保持相对平衡,节约其用,尽量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这也就是他“民为邦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原始宗教对白裤瑶民俗竞技文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原始宗教的视角对居住在南丹白裤瑶的民俗竞技文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白裤瑶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情结,原始宗教对白裤瑶民俗竞技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正是由于原始宗教的存在而使白裤瑶民俗竞技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富有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8.
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约略同时,王阳明大力鼓吹人的主体精神,以为"心即理",天地万物之理只是我心;以为人只须去除一切私欲,回复己心固有的良善本性,则"人皆可以为尧舜".他这种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人的至尊地位、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思想,同样包含着人文主义的积极意义,同样有着激励人们冲破传统束缚、诱发新思想的积极意义.原始社会,在饥饿无奈的时候,人可能被杀死充饥.奴隶社会,奴隶可以活下来,但他不是人,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封建社会,人成为了法律意义上的人.但是,人是不平等的,只能生活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之下.到了近代,"人生而自由平等"写入了法律条文,人的价值、人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和提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看到了王阳明心学中所包含的人的价值发现的积极意义,看到了心学在明清思想解放潮流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越南勉瑶供奉盘王和为男子举行度戒仪式的过程,指出了越南勉瑶供奉盘王和度戒仪式与很多文化因素有密切关系。这些仪式世代相传,承载着瑶族的特色文化,有连接瑶族文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