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世纪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化遭遇多重挑战,书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此语境中,北大提出"文化书法"理念。文化书法注重对书法正脉的追求,有着文化、思想、艺术、价值的多重考量。在文化意蕴上,文化书法注重文化性、文人气质、跨文化整合创新、生态性、经典性。文化书法注重深入经典,守正创新,追求正大气象的美学精神。文化书法不仅致力于理论的探索,也致力于实践的拓展,推进中国书法的世界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书法在发展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从帖学到碑学,多少年来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一直笼罩着中国书坛,直至清代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提倡碑学,为书法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但是,书法发展的脚步并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随后,沈曾植在书法创作中提倡了碑帖结合,这为当代书法创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回顾书法美学研究的历史,可见书法美学研究经历了从模仿论、反映论到纯形式主义倾向的历程,把书法视为纯形式的艺术使书法作品陷入"不可知"的困境,造成书法美学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桎梏。对此,书法美学研究应该重新审视书法中"生命精神",从生命本体论、美感生成论、艺术表现论、审美境界论四个方面建构书法美学体系,突出书法美学生命精神的本质规定性,以引导和规范现代和后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学习者应当具备一定的书法基础,并在学画的同时,通过理论学习和技法实践提高书法水平。当今,画家可以不善笔墨、不会书法,理论家也排斥笔墨进而主张放弃书法。在高等院校的中国画专业中,《书法》(含篆刻,下同)课程普遍得不到重视,从而不能使中国画专业学生具备应有的书法基础。为此,应当改革教学,以新的课程教学体系来造就新一代高素质的中国画家和中国画教育家。  相似文献   

5.
在尚未形成自身理论体系的时候 ,现代书法以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理论为根据 ,从而抛开汉字这一载体 ,否认传统书法的形式意义和抽象内涵。从现代派书法强调不以汉字为载体的纯形式观与传统书法以汉字为载体的意象形式观的比较中 ,不难看出传统书法取自然物象之象的抽象模式和现代书法超越自然物象的抽象观不同  相似文献   

6.
从书法结构的形式构成入手,在书法教学中运用"几何线分析法",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图示分析,揭示书法单字结构"外形"与"内质"之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书法学习中,对古代经典法帖的临习和欣赏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实际上属于一个问题的两个面,二者相辅相成,相对而言,受众面较广的书法欣赏更容易出现偏离科学理性认知而出现"误区",在具体的欣赏实践中走向远离标准的"偏执",偏离了书法赏评本身,极大地损坏了书法赏评的本身价值,所以,在书法赏评中如何正确把握几个关键要素,理性辩证判断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书法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就是指导学生临帖,临帖不仅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也是书法家不断精进的手段。在书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从选帖、读帖、临帖、示范等方面入手,才能打下坚实基础,汲取到前人的经验和精华。  相似文献   

9.
书法是我国独有的艺术形式,书法教学对高校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前高校书法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目标不明确;缺失书法理论教学;缺乏“照镜子”;缺乏选帖指导;缺乏内在涵养的教导等,这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通过研究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我们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高校的书法教学质量,真正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相似文献   

10.
徐艳丽  黄蔚 《科技信息》2012,(36):197-197
速写是现代绘画中的一门重要造型训练科目,与书法临摹中的意临较为类似,强调捕捉对象的造型神态。在书法学习中借鉴某些速写观察造型的方法,对书法造型的临摹学习有帮助。本文研究速写方法对书法临摹学习产生的作用,为书法学习提供了新的观察角度和实例,并对具体可用于实践操作的速写式书法造型写生进行探索,为书法的造型来源打开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11.
杨忠 《科技咨询导报》2009,(16):168-168
在高等院校书法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技"轻"艺"的状况,即只注重书写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书法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育人功能,致使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出现缺失。因此,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教育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探究高校书法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构建"素质、能力、技能"三为一体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书法人才。  相似文献   

12.
刘俏婷 《甘肃科技纵横》2012,(4):134-135,149
当今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生的学习内容大大拓宽,学习负担越来越重。重外语轻母语,鼠标代替用笔,书法教育被放置在可有可无的地位。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大多数学校不再开设书法课,忽视了书法教育,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变。本文就书法教育的意义、内涵;书法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规范性、连贯性、层次性和实践性;书法教育应以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为己任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3.
刘鸿涛 《科技信息》2010,(8):I0284-I0284
书法教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教学不单是技法的训练,还渗透着德育、美育、素质教育,是综合素质的体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专业专职书法教师业余书法爱好者成为中小学书法教学的主力军。科学的训练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学习内容,而且有利于提高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书法理论与汉字理论关系密切,以往众多的书法理论继承了汉字发生论的“仓颉造字说”是有历史渊源的,这种继承也揭示了书法的“法自然”的本质。书法理论对汉字形体论的继承有得有失,汉字也正是在不断的“规范—变化—再规范—再变化”循环中演变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5.
书法教育是当代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展开书法教学是将我国传统文化---书法艺术传承下来最为高效率的方式。本文就我国现阶段书法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教学模式进行论述,剖析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策略,以及素质教育方法对书法教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林红 《海峡科学》2011,(2):88-89
艺术教育在中职教学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书法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书法艺术教育的功能,讲究教学策略,不断提高中职书法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作为传统画家的刘海粟,其书法与绘画之间有很多联系,具有较为突出的艺术特点。刘海粟书法学颜、柳、张旭、米芾等,取诸家之长,又有所取舍,求浑厚古拙。其书法中笔法与其绘画中的线条相通,偏重篆书笔法,又受绘画笔墨的影响,在书法表现中具有丰富的墨趣,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书法基础教育,是关系到书法后继有人,书法事业可持续发展和繁荣的重大问题.然而,当前书法基础教育陷入了"学校无奈、社会无序、学生无视"的尴尬窘境.解决此种窘境,应该让全社会共同关注书法的基础教育工作,特别是要抓住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将书法教育落实在学校课堂;积极开展书法的教学策略探究;创设良性的舆论环境;各级书协也要高度重视书法的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一九九○年,作为从事师专书法教育两年的我,被送到浙江美术学院书法进修班学习,成为“陈振濂先生书法教学法”的直接受益者,耳熏目染,倾听教诲。一年时间的学习,特别是在《书法教育学》一课的学习中,受益匪浅,处于对职业的敏感、热爱,对师范院校书法教育的本质和意义有了粗浅的认识和框架,师范院校书法教育的对象和分类,师范院校书法教育的内容;师范院校书法教育的方法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齐白石在九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对书法的研习和追求丝毫没有放松,且学术脉络清晰,师承有序。他博采众长,自成一体,他的篆书在近现代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齐白石篆书风格的形成和他的绘画、篆刻密不可分。他书法线条的古拙苍劲,在绘画中应用得得心应手;他的书印相生,侧锋与冲刀的表现浑然一体,和他真率自然的线条极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