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田杂草与小麦争水、争肥、争光照、争地上和地下生长空间,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是影响我省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马春田 《河南科技》2004,(10):19-19
麦田杂草与小麦争水、争肥、争光照、争地上和地下生长空间,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是影响我省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麦田草害的有效防除河南农业大学    刘万代   河南省农技推广总站 周继泽杂草是麦田群落中的固有成分。少量杂草的存在对小麦不但无害,而且有益,然而大量杂草的存在却对小麦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在小麦生产中居举足轻重地位的河南省,麦田草害有增无减,并且...  相似文献   

4.
<正> 毒麦是我国小麦产区的重要检疫对象之一。它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形似小麦,因为它有毒性,对人,畜、禽有毒害,故称毒麦,毒麦混生于麦田,与小麦争肥争水,影响小麦生长,是麦田里一种恶性杂草。毒麦于60年代初期随大量引种“南大2419”小麦种子而传入我区,尔后逐渐扩展蔓延,截止1984年混生面积已经达到118万亩。经过近些年的防除,其混生面积减少了60%以上,混杂株率下降了97.0%。为了尽快地消灭毒麦,笔者进行了毒麦的习性及防除技术研究。一、主要生物学特性毒麦株高70-110厘米。幼苗基部紫红色,后变绿色,成株期茎杆坚硬,不易倒伏。叶色深绿狭长,  相似文献   

5.
麦田野燕麦危害和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桂友  李捷 《河南科技》1997,(11):12-12
麦田野燕麦危害和防除河南省新乡供销学校龚桂友李捷蒋学杰野燕麦是我国麦田的主要恶性杂草,近几年在许多地区的发生逐渐加重,已成为麦田新的杂草优势种群,严重影响了三麦的产量和质量。一、野燕麦的危害野燕麦在麦田中和三麦争水、争肥、争阳光。据测定,野燕麦苗期生...  相似文献   

6.
麦田化学除草技术河南省植保站吕国强宝丰县植保站丁存随着近年来耕作制度改革,水肥条件改善和复种指数的大幅度提高,农田生态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杂草危害趋向严重,成为影响我省小麦生长从中产向高产迈进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据查全省主要麦田杂草有28种,年发生...  相似文献   

7.
春季麦田化学除草,以小麦返青后到拔节初期效果最佳.而且在这段时间内,喷药越早越好,因为早期杂草苗龄小,抗药力差,用药少,效果好.尤其是应用2.4-D丁酯,用药越早越安全.要根据防除对象合理选用相应种类的除草剂.以禾本科杂草野燕麦及看麦娘等单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应选用骠马乳油,以播娘蒿、荠菜、猪秧秧、繁缕等阔叶类杂草为主的麦田应选用杜邦巨星、苯黄隆、2.4-D丁酯或2甲四氯.喷药时要注意喷匀,防止重喷、漏喷,最好在浇返青水后喷药.同时注意三不喷:即有露水不喷,阴雨天不喷,风大不喷.  相似文献   

8.
笔者连续两年调查发现,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的小麦田里黑麦草为害严重,给小麦生长带来严重危害,已经成为麦田恶性杂草.  相似文献   

9.
陈冬梅 《河南科技》1998,(12):11-11
根据今冬明春小麦病虫草害发生趋势和特点,分秋苗期、返青拨节期、抽穗灌浆期三个阶段,提出如下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要点,供各地参考。一、秋苗期此期应以防治麦田杂草为主。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对野燕麦和阔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亩用6.9%骠马浓乳油50毫...  相似文献   

10.
《河南科技》2006,(12):I0002-I0003
小麦田间管理应坚持促控结合,分区域、分类型、分苗情加强水肥调控,应注意麦田的防寒保暖工作,对于弱苗比例较大的田块可覆盖有机肥。此时麦田的遮盖度小,而杂草刚刚露头,这时使用除草剂,除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正> 为解决人多地少、农林争地的矛盾,我们于一九八三年开展了麦田套育泡桐苗木的试验研究,初步获得了亩产小麦404斤,泡桐壮苗451棵,由原来的每亩净收入85.81元,提高到522.98元,为泡桐育苗研究出了麦田套育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 麦田冬化学除草,时间紧迫,技术要求严格,稍有疏忽,不仅达不到除草效果,而且还会产生药害。那末,怎样提高麦田冬前化除的效果呢? 一、施药要及时。麦苗、杂草在不同的生育期耐药性不同,喷施除草剂后对杂草的防效和麦苗的安全性也就不同。要在麦苗耐药力较强的生育期内,选择杂草对药剂最敏感的时期用药,确保麦苗不产生药害,又能充分发挥药效。一般冬前禾本科杂草,应在麦苗1.5—2.5叶期、杂草立针至2叶期施药;防除双子叶阔叶类杂草,应根据杂草的种类和杂草数量定施药时间。比如,麦苗在4叶期前喷施百草敌,会形成葱管的药害;杂草没有出齐,导致打两遍药;过迟用药,易遇寒流,防效低,易受冻害。麦田冬前化除的适期,一般在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日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13.
1.防止倒伏. ①喷施多效唑.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200ppm多效唑溶液30千克,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强,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②喷施矮壮素.对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在拔节初期亩喷0.15%~0.3%的矮壮素溶液50~75千克,可有效地抑制节间伸长,使植株矮化,茎基部粗硬,从而防止倒伏;若与2,4-D丁酯混用,还可以兼治麦田阔叶杂草.③喷施助壮素.在小麦拔节期,每亩用助壮素15~20毫升,兑水50~60千克,叶面喷施,可抑制节间伸长,防止后期倒伏,并增产10%~20%.  相似文献   

14.
<正> 省农垦局和河南农学院的科技工作者,经过两年努力,在全省范围内,通过广泛调查,基本摸清了河南田间杂草(包括果园)682种,隶属于348属,87种,并在麦田、稻田、秋田、果园内采集主要杂草标本334种、5400份。为防除杂草危害、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立地条件的农田及果园近七千个样方的深入调查,首次弄清了我省农田杂草的分布状况,并对我省麦田和秋田主要杂草的物候期等进行了细致地观  相似文献   

15.
<正> 麦田镇压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过去,不少地方多在麦苗旺长时作为一项补救措施进行。在一般情况下,旱地麦田镇压耙耱比较普遍,但多为一次镇压。小麦镇压的好处,群众常以古庙会作例加以说明,举例真实,易于被人接受。笔者从古庙会之事例中诱人深思:作为古庙会场址的麦田,人来去往,被踩得不堪一观,可是后来却获得未能预料的好收成。由此而启发,麦田镇压遍数的多少有待研究的必要。经过三年的多点试验与实践,总结出一套小麦镇压新经验,即“小麦多次镇压法”。“小麦多次镇压法”提出了不同类型麦田适宜的镇压次数、镇压时间、镇压方式和适宜镇压的范围,比传统镇压法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 我省小麦,于二月中、下旬,自南向北渐次返青,尔后起身拔节、打苞孕穗。此期,正是小麦长根、长蘖、长叶、长茎、怀胎孕穗,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是小麦一生中变化最大、自身矛盾最多的一个时期;也是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对早春麦田的管理不仅关系着成穗的多少、穗子的大小,而且对后期的  相似文献   

17.
小麦从二月中旬开始返青 ,麦苗生长迅速 ,对养分的吸收量日益增多 ,特别是拔节至孕穗期所吸收的氮、磷、钾量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 ,开春后及时追肥至关重要。一、追肥适宜时期根据麦田不同苗情安排不同追肥时间。对麦苗分蘖少长势弱或单根独苗的晚播麦田 ,在返青期二月中、下旬及时追肥一次 ,但对小麦群体适宜的壮苗麦田 ,不应追施返青肥。对单株具有2—4个分蘖的麦田 ,可在三月上中旬追肥 ,对具有4—6个分蘖的麦田 ,根据麦苗长势 ,可安排到三月中下旬至四月初追肥 ,麦苗越旺追肥时间越晚。二、肥料种类选择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     
专家对当前麦田管理提出建议近日 ,河南省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部分小麦专家 ,对我省小麦生长情况进行了考察。专家认为 ,目前我省小麦长势良好 ,但由于去年冬天气温偏高 ,今年1一2月气温低于往年 ,对小麦后期生长不利 ,因此 ,要切实加强麦田管理 ,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1、对目前生长正常 ,群体头数在70万左右的麦田 ,应抓紧中耕除草保墒。拔节前后追肥灌水 ,以保穗增粒。2、土壤肥力基础好的高产麦田 ,应及早进行深中耕 ,并结合镇压控制分蘖生长。拔节期以后根据苗情变化再进行肥水管理 ,以防倒伏。对土壤肥力基础较差、返青后…  相似文献   

19.
有问必答     
常召焕朋友来信咨询:1.小麦抽穗后逐渐出现成片干枯死亡现象,是否是由小麦全蚀病引起的,该怎样防治?2.能否提供一些春季麦田除草技术?3.听说"麦巨金"是国家"863"项目."863"项目为何意?  相似文献   

20.
干热风是小麦生育后期的一种常发性气象灾害,易造成小麦减产。在生产中采取一些措施,可减轻其危害,现介绍如下:1。巧浇麦黄水。在小麦成熟前10天左右浇一次麦黄水,可以明显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危害,且有利于麦田套种和夏播。据观测,浇麦黄水后,可使麦田近地层气温下降2℃,小麦千粒重提高0.8-1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