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D打印技术是一项先进的、前沿科学技术,在社会公众中引起了较大关注.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3D打印技术也不例外,探究3D打印技术所引发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文杰 《甘肃科技》2020,(4):121-123
探究3D打印技术用于骨盆骨折的疗效。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秦安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4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应用3D打印技术将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未应用3D打印技术但接受手术治疗,研究组33例应用3D打印技术并接受手术治疗。评估骨盆骨折复位情况,同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骨盆功能优良率进行对比。研究组骨盆骨折复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骨盆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骨盆骨折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3D打印技术,则有助于骨盆骨折复位,手术所需时间短且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可能性小,骨盆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3.
龚予泽 《广东科技》2013,(24):184-184
生态文明的建设日益受到了社会重视。如何做到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两不误,成为当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难题。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前沿技术,解决了技术创新和绿色制造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3D打印技术将利于生态文明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5.
3D打印技术与社会制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综述3D打印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打印过程原理、应用领域、广泛影响以及面临的问题等.方法 以发展史为基础,利用历史的、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进行了论述.结果 在3D打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制造业也许不再运用工厂这种将人力、资金、设备等生产要素大规模集中化的生产方式,而是转变为一种以3D打印机为基础、更加灵活、所需投入更少的生产方式.《经济学人》将这种趋势称之为“社会制造”,并认为这种新型的生产方式,有望促成第三次工业革命.结论 指出3D打印技术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已引发了世人对3D打印的强烈关注.3D打印技术必将改变人类未来的生产与生活方式.3D打印技术必将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王众 《世界博览》2012,(19):48-51
“3D打印在医疗中的应用在国外早就普及了,中国的发展也日臻成熟。现在学术界,很多技术司空见惯根本没人好意思再提。”  相似文献   

7.
“3D打印在医疗中的应用在国外早就普及了,中国的发展也日臻成熟。现在学术界,很多技术司空见惯根本没人好意思再提。”  相似文献   

8.
9.
3D打印跟普通打印的原理一样,分层加工,然后叠加而成;不同的是,3D打印通过逐层增加材料构成立体实物。  相似文献   

10.
S曲线法是判断技术生命周期的重要方法。详细推导了S曲线的Logistic模型中关于技术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分界点,并分析了3D打印四种工艺的技术生命周期。结果显示,四种工艺技术都未进入技术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多数仍处于快速发展的成长期,技术发展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11.
3D打印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技术,自问世以来便受到广泛的关注.将3D打印技术运用于建筑行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该文介绍了3D打印技术及其发展现状,综合分析了其优点与不足,以实例阐述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建筑行业的可行性及其相较于传统建筑方式的优势,并进而展望了3D打印技术在建筑行业发展趋势.若能解决该技术现存的一些问题,并与建筑行业特性联系,充分地与建筑行业相融合,必将给建筑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3D打印技术又称为快速成型技术和增材制造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一项新技术。3D打印技术是指利用三维设计数据在一台设备上可快速而精确地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从而实现"自由制造",解决许多过去难以制造的复杂结构零件的成形,并大大减少了加工工序,缩短了加工周期。如同蒸气机、福特汽车流水线引发的工业革命,3D打印技术因是"一项将要改变世界的技术",已引起全球关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3D打印技术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3D打印技术正在快速改变我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这一技术,发展至今,从总体上看,我国3D打印装备的部分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当,但在成形材料、智能化控制和应用范围等方面较国外先进水平落后。目前,我国制造业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经济发展已经从产品匮乏到产品极大丰富,产过于求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矛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探索的首要问题,3D打印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3D打印技术作为前沿、先导性的新兴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增加.本文主要对3D打印技术在模具加工和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生物医疗、建筑工程、教育教学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依据生物学理论,以3D打印技术为研究对象,从物种概念及形成机理入手,具体围绕3D打印技术物种特性、物种形成的内外因及形成路径进行深入分析,清晰追溯3D打印技术的形成过程,理清3D打印技术物种形成的内部机理,为后续开展3D打印技术演化等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3D打印技术是一种革命的、先进的加工制造技术,已经正在快速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加工方式,欧美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该技术,并且积极推广。从3D计算机辅助设计(3D CAD)开始,人们希望能够将设计结果直接转化为实物。3D打印技术将以其革命性的制造灵活性和大幅节省原材料在加工制造领域掀起一场革命。它适合于小批量,多品种、结构复杂,原材料价值高的机械加工制造,因此在航空制造领域,它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3D打印是基于材料累加原理,将计算机中的三维模型通过分层添加材料打印出实物的一种增材制造技术.2020年,3D打印研究在打印机理、技术改进及应用拓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从打印方法改进、新型墨水研发、新型结构制备和应用,以及金属3D打印机理研究等方面回顾了3D打印的年度研究热点和代表性成果.  相似文献   

17.
研发了一种可以连续、稳定的打印最大粒径10 mm的粗骨料混凝土3D打印系统。对比测试了3D打印粗骨料混凝土与浇筑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发现3D打印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呈现细微的各向异性特征(差异在5%以内),而抗折强度呈现显著的各向异性特征(差异在20%~25%之间);与浇筑混凝土相比其抗压强度降低10%~15%,垂直于打印方向的抗折强度(Fy与Fz)降低10%~15%,平行于打印方向的抗折强度(Fx)降低30%~35%。通过微观结构分析发现,3D打印粗骨料混凝土的总孔隙率与浇筑混凝土总孔隙率相近,但3D打印粗骨料混凝土存在明显的层间薄弱区,其灰度值比平均灰度值低25%,说明在层间薄弱区的孔隙分布更加密集,3D打印混凝土中体积在10 mm3以上的大孔隙率较浇筑混凝土高出10.6%。特有的层间结构和较高的大孔隙率导致3D打印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特征和强度的降低。对比发现,3D打印粗骨料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比以往研究中3D打印砂浆的水泥用量减少17.8%~49.6%。  相似文献   

18.
3D打印技术专利侵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D打印技术对于产品设计、制造和销售方式产生了变革作用,同时可能引发较高的专利侵权风险。根据现有的专利侵权构成要件,3D打印侵权产品和传播3D打印模型文档的行为难以构成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专利权人所采用的技术措施也没有明确法律依据对其给予保护,网络经营者也不能在链接侵权产品设计行为中得到侵权豁免。有必要取消专利侵权行为的生产经营目的要件,建立并拓展间接侵权制度,构建专利领域的避风港规则,并对专利权人采取的技术措施给予合理保护。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3D打印聚醚醚酮(PEEK)人工骨与人骨力学性能匹配度,同时改善PEEK材料生物活性,使用羟基磷灰石(HA)增强生物活性的PEEK丝材,对熔融沉积成型(FDM)PEEK/HA复合材料的成型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了正交试验,对填充方向、打印速度、分层厚度和打印温度等重要因素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三维全场应变测量分析系统对试样在力学试验中的应变场进行测量,采用微米X射线三维成像系统对试样内部缺陷进行分析,得到了各因素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优化打印参数,并通过细胞黏附与增殖试验验证了PEEK/HA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拉伸强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打印速度、填充方向、分层厚度、打印温度,最大拉伸强度为69.63 MPa;对弯曲强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填充方向、打印速度、分层厚度、打印温度,最大弯曲强度为99.5 MPa。优化参数打印的PEEK/HA试样的力学性能与人皮质骨相当,且具备了良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以3D打印技术为基础制备的植入式医疗器械开始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个性化定制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牙科、骨科、气血管支架、皮肤、药片和生物打印等植入式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总结了3D打印市场的发展进程,分析并描绘了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材料发展的中的地位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