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本文将从平面线形、纵面线形、平纵组合、视距、交通安全措施等方面对公路设计时应该考虑到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从视觉分析的角度出发,为保证行车安全,应尽可能让驾驶员清晰地看到由平面与纵断线形构成的道路线形.透视图的应用,可以发现视觉上的缺陷,修正不合理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针对理论运行速度预测模型研究中平纵组合速度与实际偏差较大的问题,分析了公路平面、纵面线形对汽车行驶速度的影响机理,建立了平纵组合线形的理论运行速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分别预测得到平面和纵断面理论运行速度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平、纵面理论运行车速的大小来判断影响汽车行驶速度的主次要线形因素,以平、纵面理论运行车速中较小者作为主速度,车速较大者作为影响主速度的次要因素;并用次要因素对主速度分车型进行折减修正,从而得到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的基于平、纵组合线形的理论运行速度模型。  相似文献   

4.
胡燕珊 《科技资讯》2010,(15):48-49
公路线形设计是公路总体设计、总体布局的关键。线形作为公路的骨架,其设计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公路建设项目的质量好坏、里程长短、投资多少、效益高低,更直接影响到公路运行安全。论文重点针对公路线形设计中的平面线形设计和公路的纵断面线形设计进行了探讨,旨在更好的把握公路的设计状态,设计出状态良好的公路来。  相似文献   

5.
基于视觉感知偏差的公路几何平纵协调性分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视觉平面分量指数表示驾驶员视觉感知平面信息和实际供给之间的偏差,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一种公路平纵协调性新的分析技术.首先建立基于CatMull-Rom样条曲线的公路几何线形视觉模型,根据透视映射原理,完成了从视觉感知中心线到平面分量中心线的变换,然后在计算透视图形状参数的基础上,计算视觉平面分量指数并采用区间估计方法确定分析平纵协调性的分类阈值,最后结合以往进行过的公路平纵协调性评价的实例说明了具体的分析方法.该研究成果可以为有关公路几何线形平纵组合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公路线形是车辆的直接载体,一旦确定,无论优劣,都很难改变,山区高速公路尤其如此。影响线形指标的因素错综复杂,不同地段的影响因素也经常变化,往往不是所有因素都能同时达到要求,或者说很难让整个项目或较长路段均能达到标准规定的条件。目前,一些设计较注重对照执行标准规范的条文,对项目的分段差异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不够,在线形指标的掌握上缺乏灵活性,导致线形设计合法而不合理,造成公路大填、大挖,不仅增加工程造价,而且严重影响沿线景观和生态环境,甚至有的形成事故黑点。本文从线形设计方法、平面线形设计、纵面线形设计、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和线形与环境的协调五个方面,就如何改进山区高速公路线形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公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对公路的几何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几何线形设计要考虑公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两种线形以及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还要注意视距的通.  相似文献   

8.
公路线形设计作为公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其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和舒适.为了改善现行平、纵分离式路线设计方法存在的不足,文中从公路中心线是一条空间曲线的本质出发,采用曲率和挠率作为设计参数,建立了一种新的公路三维线形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几何连续性、车辆稳定性和行车舒适性3个方面对公路三维线形应满足的工程约束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约束模型.在借鉴现有设计规范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已建立的约束模型,最终确定了不同设计速度下三维线形指标应满足的设计约束值.新的线形设计方法可以避免传统方法中平、纵线形组合无法量化分析,以及组合线形空间连续性衰减等问题,为提高公路线形设计的安全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许多勘测单位在对低等级公路进行勘测设计中,通常很少提供路线设计平面布置图。本文介绍了矢量化软件R2V的应用功能,分析了R2V在公路平面线形设计中的应用实现以及具体操作,为完善提高公路平面线形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与公路中线检测点对应的公路设计中线点的判定准则以及寻找对应设计中线点的算法即步长压缩摆动趋近法;分析论证了基于判定准则及步长压缩摆动趋近法,即将公路平面线形偏差分解为垂直于路线方向的横向偏差以及沿路线方向的纵向偏差;讨论了步长压缩摆动趋近法与公路平面线形计算机辅助计算结合中的公路平曲线类型编码以及平面线形曲线段的区间判别等问题.依据路基设计高程种类、超高旋转方式及超高缓和各阶段,公路中线路面高程与路基设计高程有所不同,对公路纵断面检测偏差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路平纵线形施工偏差计算机辅助检测方法,并予以应用.  相似文献   

11.
R2V在公路平面线形布置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矢量化软件R2V的应用功能,分析了R2V在公路平面线形设计中的应用实现以及具体操作,为完善提高公路平面线形设计具有 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公路平面线形设计的五单元导线法丁建明李方(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0096)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不断修建,对公路平面线形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直线为主的导线设计方法很难满足线形随地形、地物改变而变化的情况,特别是在立体交叉线形设计中显示出明显的不...  相似文献   

13.
许亮 《科技资讯》2010,(24):111-112
本文重点探讨了平面线形设计,城市公路的纵断面线形设计以及平纵线形合理组合,旨在更好的把握城市公路的设计状态,设计出状态良好的城市公路来。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速公路线形综合指标的安全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地研究公路线形指标与道路安全的关系,以曲率、曲率变化率、曲线转角、纵坡度、车道宽度、车道数、左右路肩宽度等设计指标为依据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公路线形综合指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路线形综合指标评价模型,评价模型为公路线形的量化分析提供了理论评价方法.通过回归得到事故率与线形综合指标累计值的关系,回归结果证明公路线形综合指标可以作为公路线形质量评价和道路安全评价的评价指标,并且综合指标累计值与事故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得到了事故率与综合指标累计值的关系模型.并根据算例制定了安全性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山区公路选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建国 《科技信息》2009,(25):291-291,264
本文论述了对山岭地区公路选线的认识,探讨了如何优化公路线形,使其在交通运输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提出了如何合理的选取技术指标和线形设计、公路美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山区公路平面线形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动态规划法与随机搜索法相结合进行公路线形优化设计的应用之一,本文提出了在山区狭长地带范围内对公路平面线形进行优化的有效方法。本方法选用了简单实用的带状方格网式数字地形模型。线形优化的目标函数采用以主导坡度控制时的“理想坡度线”作为纵断面设计线的假想工程量或假想工程费用。函数的状态变量和决策变量为平面转角点座标。一般情况下,优化的计算单元包含了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构成,并选用各转角点的直缓点作为分段点。此外,文中还列举了进行公路平面和纵断面线形优化前后的算例比较与成果分析。算例表明,采用本方法进行山区公路平面线形优化通常能缩短路线,增大平曲线半径和提高路线设计纵坡的均匀性,并明显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7.
隧道出入口平面线形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对隧道进出口处平面线形一致性缺乏明确判别标准,提出了方向盘冻结3s导致的行车轨迹同原有路线的偏移值作为线形一致性的控制性指标,控制阈值取0.2m.对3种不同设计条件下的隧道线形一致性进行分析,发现缓和曲线参数是影响平面线形一致性的重要指标.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不同设计条件下隧道进出口平面线形一致性的判别标准,使设计者能在保证线形安全的前提下对隧道进出口平面线形进行灵活设计和评价.应用该研究成果对龙庆高速公路某隧道洞口的线形一致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公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使用传统导线法设计平面线形计算数据的局限性,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公路平面线形数据计算自动化.  相似文献   

19.
张雨 《科技信息》2011,(24):I0308-I0308
本文通过剖析道路线形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与道路景观设计、环境保护协调统一,指出道路平面、纵断面及平纵线形组合在设计中的重要性。从驾驶员的心理角度出发,研究了道路线形设计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并从多方面来阐述公路线形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了不合理的道路线形设计造成交通事故的过程并对道路线形设计中易忽视的细节作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可能速度及其在公路线形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根据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特性和公路线形设计的要求,研究了以设计速度作为依据的公路线形设计方法,发现各技术指标取值不合理、相互组合不协调,易发生交通事故等问题。提出可能速度的概念及在公路线形设计的应用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查和评价公路线形设计成果,作为公路几何设计技术指标取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