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解决管件内涂层生产中有机废气治理效果波动较大的问题,研制一种新型有机废气治理系统并投入实际应用.在喷涂废气、风干废气等收集装置,蓄热燃烧换向阀门和自动程序控制等方面的改进显著提高了有机废气收集率和蓄热燃烧效率,最终在管件内涂层生产全过程有机废气治理效果满足国家和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有机废气的相关常识及危害,总结有机废气净化治理的方法,以及有机废气的回收手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印刷行业中的有机废气治理问题,分析比较了各种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和设备。着重论述了活性碳纤维吸附处理有机废气的发展及其优越性,通过谈技术在印刷行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电增强活性碳纤维吸附/再生处理有机废气一体化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转轮浓缩-蓄热式焚烧技术的工艺原理,采用该组合技术的净化装置对包装印刷厂的有机废气进行治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使用这种工艺和设备可以有效处理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净化治理效果符合包装印刷业新出台的VOCs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雾霾的日益严重,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引起广泛重视。生物过滤法处理废气以其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备受关注,生物过滤法废气治理实验也成为环境工程相关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应用于高校实验室的废气生物治理实验装置较少,且功能单一,调节适应性不强。针对这一问题,研制了一组复合生物滤池实验装置,在装置设计中考虑填料、池体连接方式灵活性、多种实验参数的获取、微生物形态观察等因素,能够满足演示、设计及验证实验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对挥发性有机废气生物处理工艺及参数选取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该发明属于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炉及其运行方法,用于高效率、低成本处理含有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有机废气。该发明的创新点在于:一种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炉及其运行方法,焚烧炉本体内设置4个完全一致的蓄热室;每个蓄热室都通过1个进气控制阀门与有机废气总管连接;每个蓄热室都通过1个排气控制阀门与烟气总管连接;每个蓄热室都通过1个吹扫控制阀门与大气环境连接;各阀门按照特定的控制时序依次动作,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处理有机废气,同时确保有机废气的连续性、确保没有未处理有机废气直接排放,吹扫系统没有额外设备、管路,系统简洁。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纺织工业发展的非常迅速,其中最新发展的涂层技术更是有着突破性的进展。涂层技术是纺织工业所需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分,其对织物的加工处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提升了织物的产品附加值。但是涂层技术也带来了很多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在其废气污染方面,已经对我国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我国必须对其加大治理力度,以深度贯彻我国的科学发展观。本文就针对纺织涂层工业有机废弃的治理展开讨论,对涂层技术废气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为有机废气的解决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VOCs在颗粒炭固定床吸附器上吸附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福坤 《海峡科学》2009,(6):92-93,97
针对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回收治理工艺中的典型吸附材料颗粒炭,以甲苯为VOCs的代表物,对影响吸附器性能的床层高度、气体浓度、空床流速等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颗粒炭对甲苯废气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涂复干法复合工艺在软包装材料生产行业中应用很广.随着我国包装行业的迅猛发展,复合软包装材料生产中复合工艺所排出的有机废气也越来越多,其主要成份为醋酸乙酯.若对这些有机废气不加治理,则不仅会严重污染空气,而且使许多有用的物质白白地浪费掉.本研究成果通过吸附一精馏法将醋酸乙酯从废气中除去,并加以回收.  相似文献   

10.
由杭州西子环保设备厂试制成功的“JFC-1系列节能型有机废气催化燃烧器”是一种新型的催化净化器。该产品设计新颖,结构独特,技术先进,属国内首创。由于该产品采用了蓄热换热器和耐高温衬里,不仅增大了催化温度区间:从250℃—700℃,而且允许在700—900℃范围内工作,因而扩大了应用范围,可以治理各种类别的有机废气,净化率高达96.5%—99.5%,换热器热交换率高达95%,使平均工作能耗大幅度下降,当废气浓度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目前不同特性环境与食品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出了11种前处理新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分析对象和各自的优缺点.对于挥发性有机物、元素总量、难挥发性有机物等五类样品的分析,提供了较适用的前处理技术.在今后分析科学的不断发展中,免疫亲和固相萃取技术将会在该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前处理的效率和准确度会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来源和演化过程复杂,而且污染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彼此耦合的复杂污染体系,被称为复合污染。为了研究大气复合污染的形成原因及其控制手段,必然要求对各种大气污染的主要物种浓度进行测量,特别是超细粒子、有机气溶胶和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复杂,对检测技术要求较高。介绍了针对大气复合污染的新型观测技术,综述了以下3项技术的发展:超细气溶胶颗粒物观测新技术、气溶胶有机物组分分析新技术和挥发性有机物分析新技术,同时综述了大气复合污染的其他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Microwave-induced oxidation, as a new, efficient and green technology, is favored by researchers for its advantage of fast, high efficiency and no secondary pollution. It is known as “green chemistry” for its characteristics of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ollution. The representative results review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icrowave-induced oxidation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organic wastewater an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hydrogen production and combination with other technologies to induce oxid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prospects of microwave-induced oxidation technology have been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4.
以有机硅改性酚醛塑料作为实验样品,将其密封于Tedlar气体采样袋中,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该非金属材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30d内脱出的有机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主要脱出有机物——甲苯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材料中脱出的甲苯质量占总挥发性有机物的50%以上,材料在40℃和50℃的条件下均有18种有机物脱出,在65℃时,有机物二氟二甲基硅烷从材料样品中释放出来,材料的原有物理性能被破坏;材料在40℃时30d的甲苯脱气量相当于50℃时5d的甲苯脱气量,因此,在50℃这个稍高于常温的条件下对材料进行快速脱气处理,不仅有利于加快酚醛塑料中挥发性组分的释放,而且能满足在较短时间对材料释放气体的浓度、毒性进行检测评价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南京市紫金山24种植物挥发性物质的化学组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24种植物中共检测出萜烯类、醇类、酮类、醛类、酯类、醚类、酚类及烷烃类等8类165种化学成分,其中,以萜烯和醇类为主。萜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的是白玉兰,其含量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71.99%;其次是扶芳藤(66.56%)、青桐(50.30%)及冬青(8.14%)。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的是冬青,其含量占挥发性物质总量78.53%;其次是黄连木(72.99%)、荚蒾(66.69%)、枫香(58.81%)、麻栎(56.10%)、香樟(54.46%)及白玉兰(7.48%)。  相似文献   

16.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play a central role in the processes that generate both urban photochemical smog and tropospheric ozone. For successful and accurate prediction of these pollution episodes, identification of the dominant reactive species within the volatile organic carbon pool is needed. At present, lack of resolution inherent in single-column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limits such a detailed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mplex urban atmosphere. Here we present an improved method of peak deconvolution from double-column (orthogonal) gas chromatography. This has enabled us to isolate and classify more than 500 chemical specie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urban air, including over 100 multi-substituted monoaromatic and volatile oxygenated hydrocarbons. We suggest that previous assessments of reactive carbon species may therefore have underestimated the contribution made by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o urban pollution, particularly for compounds with more than six carbon atoms. Incorporating these species in predictive models should greatly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photochemical ozone yields and the formation of harmful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  相似文献   

17.
环境中的VOCs及其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指在室温条件下,蒸汽压大于O.0007大气压(O.01psia),沸点在260℃以下的有机液体和固体。这些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量一般都在12个以下。自然界里的有机化合物,估计有400多万种,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挥发性。VOCs大部分是没有毒的,但是少部分不但有毒,而且还可以致癌。环境中的VOCs毒性物质排放,被视为第二大类大气污染物,仅次于大气颗粒物。VOCs毒性物质的急性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头晕、头痛;严重者抽搐、痉挛,意识不清,体温下降、瞳孔放大,很快死亡。流行病学统计表明,我国人群中癌症发病率持续增高,与环境中VOCs毒性物质的持续增加有密切关系。因此,研究VOCs毒性物质的产生、排放、危害及其控制对策和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本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室内、环境和工作场所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稀土因独特的化学性质,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催化净化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综述了稀土材料在VOCs催化净化的研究机理和应用进展,并结合中国目前VOCs治理现状,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究石家庄市冬春季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采用EPA TO-15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石家庄市冬春季环境空气中62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对比了环境空气中VOCs浓度的季度、月度变化情况,以及VOCs与PM2.5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环境空气中主要VOCs组分的来源。结果表明:在石家庄市冬春季环境空气中定量检测到其中的40种VOCs,主要有丙酮、苯、四氯化碳、二氯甲烷、甲苯、乙酸乙酯等;未定量的组分中,检测出了较高的乙酸丁酯、丁烷、乙醇等。在雾霾天气,PM2.5浓度和环境空气中VOCs浓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