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人类历史上,疟疾是最为流行而凶险的传染病,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演进方向……疟疾这种恶疾,想必读者朋友们都不会陌生。早在50万年前,疟疾就在人间肆虐。现代社会往往将艾滋病视为最严重的传染病,但实际上,如今因疟疾造成的危害仍高于艾滋病,就感染人口比例而言,疟疾更是排名第一的传染病。疟疾这种最古老的传染病,甚至深刻影响并"改写"了人类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疟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琦 《科学通报》1965,10(5):402-402
疟疾是我国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由于它的分布广泛,疟区内许多居民遭受感染,因此长期以来疟疾曾经是广大群众的巨大威胁。疟疾问题虽然这样严重,但在解放前却很少触及到疟疾的实际问题,甚至对疟疾的分布和流行病学调查也极少进行。只是在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治和调查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成就。一流行病学研究解放以后,开展了广泛的疟疾调查,包括居民血液检查、儿童脾肿检查,以及昆虫学  相似文献   

3.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二百万人死于疟疾。随着耐药疟疾株的出现和广泛传播,目前治疗疟疾的方法日显局限。因此对疟疾疫苗的需要亦更加迫切。新近,英国和冈比亚的研究者发现,一种来源于疟疾寄生虫的蛋白可以促发免疫系统中杀伤T细胞的强烈反应。他们的研究第一次为免疫系统T细胞有抗疟疾作用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同时表明,可以用一种全新的方法设计出抗多种疾病的疫苗(如抗HIV结核等疾病的疫苗)。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与另外两位海外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疟疾等寄生虫病治疗研究方面的贡献,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此奖项的中国科学家.疟疾是一种由蚊媒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寄生虫病,青蒿素的发现及其在疟疾治疗方面的应用,每年可以挽救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预防效果达77%的预防疟疾的新疫苗。疟疾由疟原虫引起,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19年全世界有2.29亿个疟疾病例,40.9万人因此死亡。所有病例中约94%发生在非洲,其中67%的死亡病例是5岁以下的儿童。科学家已经研制了140多种疟疾候选疫苗,此前疟疾疫苗的最佳预防效果为55.8%。  相似文献   

6.
蓝彧祥 《世界科学》1999,(10):32-32
疟疾仍然威胁着世界近半数的人口。人们正用DNA新疫苗进行反击。无人确知蚊子从何时开始把疟原虫寄生虫(更多地称为疟疾)注人人体。但从记述发现疟疾衰弱和常见致命症状的一些参考著作中便可追溯到这个书面词的起源。早在公元前27to年,一些著作就曾首次描述过剧烈的疟疾类热病。到了公元前op年,希波克拉底作出了热病蔓延与蚊子最喜爱的繁殖地点(季节性降雨形成的水池)有联系的结论。今天,疟疾仍是最成功、最持久的杀人凶手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现在有四亿人,即大约45%的世界人口正处于感染疟疾的危险境地。想象扣年前就已…  相似文献   

7.
正当疫苗研究者致力于彻底根除恶性疟疾的时候,分子生物学家却在探索这种病究竟起源于哪儿?他们的结论是:人类携带的这种寄生虫间接来自于鸟。寄生虫学家注意到:四种引起人类疟疾的疟原虫中恶性疟原虫最奇怪,它毒性极高,40%的疟疾患者和90%的因疟疾而死亡的患者都是它引起的。其它人类疟原虫的配子呈圆形,而恶性疟原虫的配子呈镰形,与鸟身上疟原虫的配子类似。  相似文献   

8.
3月3日,一支小小的青蒿素搅乱了内蒙古平静的夜空,没有这支小小的青蒿素,小刘佳就不能战胜疟疾——这一在中国已消逝很多年的传染病恶魔。那什么是疟疾?它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我们又该如何防治呢?让我们先听听疟疾的罪魁祸首疟原虫的自述。  相似文献   

9.
奇云 《世界科学》2005,(12):16-17
疟疾是世界上最普遍、最致命的寄生虫病。全球每年有5亿人感染疟疾,有270万人因此丧命。  相似文献   

10.
1955年世界卫生组织宣称:疟疾很快就会根除。从此全世界的人们似乎认为以后可永远高枕无忧了。可是,事情并未按计划进行。而今,疟疾病例在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目前每年感染疟疾的患者已达2.7亿。因此病致死的,每年有200万人,远远超过因爱滋病而致命的人数。疟原虫对一度有效的药物日益增强了抵抗力。在东南亚,它们抵抗药物的能力进展得如此迅速,以致有些病症很快就无药可以医治。的确目前的情况坏于1950年。 疟疾于100万年前起源于东南亚的丛林中,而后向西蔓延到非洲  相似文献   

11.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9年最新统计数据,世界上约有2.5亿人感染疟疾,将近100万人因感染疟原虫而死亡,如果没有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那么2.5亿疟疾感染者中将有更多的人无法幸  相似文献   

12.
蚊子是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两亿一千万人染上恶性疟疾。近年来,世界各地由于主要疟疾媒介蚊种产生抗药性的速度很快,人们探索生物灭蚊方法越加迫切。蚊子的生长可分为卵——孑孓——蛹——成蚊四个阶段,前面三个阶段都在水中生活,且生活比较集中。鱼类灭蚊大有作为,其中柳条鱼被公认为是灭蚊冠军。柳条鱼原产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瓜达  相似文献   

13.
徐新明 《世界科学》2003,(5):26-26,25
从历史上看 ,差不多每隔 5 0年 ,南非大陆就会出现一次疟疾极其猖獗的周期。由于担心破坏生态系统 ,故政府下令禁止使用杀虫剂DDT ,结果其他杀虫剂的效力下降削弱 ,导致了疟疾的肆无忌惮的自由泛滥。据统计 ,疟疾的发生次数 ,仅 2 0 0 0年在南非就高达 6 4万次。由于事态一直在不断恶化 ,南非夸祖卢 -纳塔尔省不得不取消原先的禁令 ,于 2 0 0 0年 2月起允许重新使用禁用多年的DDT农药。如今在其他省份 ,也陆续开始使用DDT了。企盼新的治疗方法的诞生人类与疟疾的战斗历程可谓旷日持久。多次交手难分伯仲。早在 1世纪之前 ,人类就开始研…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在解除蚊子传播疾病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进展———改变某些蚊子的基因使其传播疟疾的效力减弱。这一研究说明 ,通过遗传工程可战胜这种致命的疾病。疟疾是由蚊子所携带的生物体引起的 ,全世界每年有 5亿人传染上疟疾 ,3 0 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 ,大多数受害者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儿童。由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的莫瑟尔·塔克斯拉纳领导的一科学家小组在实验中 (改变传染老鼠疟疾蚊子的基因 )鉴别出一种SM 1分子 ,该分子能阻止疟原虫从蚊子的腹部向唾液腺转移。他们将这种分子的基因注入蚊子体内 ,然后利用转基因蚊子进行了两次试验。在…  相似文献   

15.
徐俊培 《世界科学》2009,(10):41-41
冷战后期,美国总统里根宣布了一项计划,将用强力激光击落苏联向美国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激光是真实的,但这样的计划却是虚幻的。如今,科学家准备设计一种特定的激光装置对付昆虫,而不是针对核弹头。他们认为,可用激光歼灭传播疟疾的蚊子,而疟疾每年导致i00多万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儿童,此外还使数亿人因患疟疾而病弱不堪。  相似文献   

16.
关毅 《自然杂志》2015,37(6):461-469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2015年10月 5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药学 家屠呦呦等三名科学家,以表彰他 们对疟疾等寄生虫病机理和治疗的 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屠呦呦 分享了这份诺奖的一半,“以表彰 她对治疗疟疾新药的发现”。这是 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 研究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 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最高奖, 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世界最高奖。 世界上每年有约2亿人感染疟疾,在 全球疟疾的综合治疗中,青蒿素至少 降低了20%的死亡率及30%的儿童死 亡率,仅就非洲而言,每年就能拯 救10万人的生命。对于屠呦呦因青蒿 素而获奖,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胶体 与界面研究所所长、抗疟疾药物研 究专家彼得•泽贝格尔表示,这绝对 是“实至名归”。青蒿素的发现, 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人特别是儿童 的生命,这项长期且艰难的基础性 研究显示出植物提取物在医药领域 的巨大潜力,将诺贝尔奖颁给这项 “对许多人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伟 大研究”再合适不过。  相似文献   

17.
封面说明     
<正>20世纪60年代,疟疾肆虐,氯喹等特效药失灵,国际社会急需新型抗疟药.我国科研人员勇于担当,团结协作,成功研制抗疟新药——青蒿素.青蒿素是一个仅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具有过氧基团特殊结构的新型倍半萜内酯,一个具有独特结构的新化合物,对疟疾有高效、速效作用.以青蒿素为基础的ACT疗法在全球得到广泛使用,年治疗上亿疟疾患者,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我国科研人员在青蒿素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青  相似文献   

18.
韩公羽 《科学通报》1980,25(6):285-285
陵水暗罗(Polyalthia nemoralis A.DC.)为番荔枝科暗罗属植物,产于广东南部和海南岛地区。海南民间用其根治疗疟疾和肝炎。我们从1972年开始进行了其中抗疟有效成分的分离工作,从中分离出一种天然金属化合物,定名为暗罗素(Zincpolyanemine),得量约十万分之一,动物试验对疟疾有效。  相似文献   

19.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大约有100万人感染疟疾.疾病学家们预言,10年之后,疫苗才可能帮助减少疾患.制造抗疟疾寄生菌疫苗要比人们预想的困难的多,因为疟蚊具有复杂的三段生命周期,并能改变自己适应抗体进攻,无人预知将会产生何种免疫适应. 经常被感染性疟蚊叮咬的非洲儿童在2~6年后  相似文献   

20.
徐智策 《世界科学》1989,11(3):63-64
一种中国草药将作为新型、强烈的抗疟疾药物提供医生使用。这种药取名“阿锑塞”,它已被证明具有有效的抗疟疾寄生虫的作用,这在离体和动物实验中均是如此。医生期望今年底开始此药的临床试用。世界卫生组织(WH0)的一个委员会负责了这项由美国、中国、瑞士和英国科学家联合进行的抗疟药研究。研究结果已发表于近期的《医学化学杂志》。世界卫生组织抗疟药委员会主席克雷格·克兰菲德(Craig Cranfield)说:“新的抗疟药非同寻常。这种新药很重要,这是因为目前引起疟疾的寄生虫已对如今的大多数抗疟药产生了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