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的从众心理,之所以甚于男性,主要来自女性处在社会性别弱势地位的自我保护意识,而其所"从"之"众",也多是"从"同性之"众"。倒不是从同性那里得到安全,而是从同性那里得到调整自我的评价与参照;即便是与"异性相吸",出现反差,也是在异性霸权面前被"窥视"的群体心理折光。这样,女性在长期的社会群塑中,趋奉时尚,追赶时髦,盲目从众,从而丧失了"自我",成为现代女性自觉意识迅速提升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与李清照并称隽才的朱淑真,在遭遇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与自身婚姻不幸的社会苦难和人生苦难的过程中,敢于冲破理学的清规戒律,站在女性性别的立场上用诗歌来表现个人的"私情",真情吟咏,无所顾忌.她的作品从题材到内容,从风格到情感,都是女性情感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有限的人生梦想的书写,具有极强的个人化色彩和"自我指涉"的私语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姑姑"是莫言长篇小说《蛙》的第一女主角,她的一生复杂而又坎坷.身为女性,姑姑极富悲剧色彩.从被塑造的年轻生命到情感受挫的打击再到晚年无意义的精神救赎,姑姑演绎了女性与生俱来的悲剧.作为医生,姑姑不仅以个体身份存在,更扮演着计划生育背景下有特殊使命的社会角色.她的悲剧一方面源自社会力量对女性心理造成的异化,另一方面也有外部因素对女性意义的消解.另外,以家族关系里的女性长者自居,姑姑仍然没能逃出宗法层面掌权的男性的支配,并且她特殊的社会身份与家族利益背道而驰,最终妄图以回归婚姻家庭完成自我的救赎,却再次成为男性话语的附庸.本文力图站在性别立场,通过审视姑姑多维的立体形象,探析女性本体性的复苏.  相似文献   

4.
从众心理是人类群体社会实践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从众”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消极的从众心理是盲目的、丧失个性的心理顽疾。本文试图浅析消极的从众心理对社会产生的危害,从而使人们正视这种心理现象,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尽力避免这种现象的再生。  相似文献   

5.
"建"义新考     
"建"之本义,自汉代"立朝律"以来众说纷纭,似各有局限,将其进行新的考释势在必行."建"中之"聿",理应为动词,并非以往认可的名词"笔"或"木柱";从殷墟卜辞等"建"字早期形态来看,构字中承担主要内涵的部分实为"|";"|"作动词,主要涵义为"由下而上、升高";以往研究中常被忽略的"止"与"土","止"义为足,引申为下基,"土"为数"点",指扬土溅尘事.因此,将"建"字构形中"手""|""止""土"合而观之,"建"之本义实为"填土造垣以立城"."建"字之"廴",并非"从彳引之",而是从"L"而来;"L"亦非所谓的"庭中",而应是"区"的意思;"区"中有"品",品为众,以此使"聿"既不是只造一墙,亦不为笔、杖,而与"立城以盛民"关联契合.  相似文献   

6.
艺术主体所养之"气"包括生理之气、心理之气、道德品质、精神人格之气,还包括艺术家创作前的精神状态。艺术主体所养之"气"的不同,转化为作品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养气"就是人对自我本能、自我生命的体察,从而以自我生命去体合宇宙生气流行的大生命节奏。从文艺创作和批评的角度看,艺术家"养气"就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他在力求把握和艺术地表现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7.
肇始于先秦的"言意之辨",在老庄那里体现的是语言面对"道"的无奈和困窘,但对文学语言的自觉形成启发.到了六朝时期,一场哲学争论使得文学语言开始走向自觉,并最终在刘勰和钟嵘那里步入全面自觉的境地,且在创作论和接受论的共融中促进了意境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孔子"和"之实现方式,在人与己的关系上,强调认识自我、磨炼自我、提升自我,注重个人行为的适度,追求完美性;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仁者爱人、礼之用、和而不同,主张孝悌友爱,睦邻礼让;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人是仁德之人、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崇尚道德理性,强调社会责任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人地和谐,师法自然.  相似文献   

9.
陈染小说以带有强烈女性主义色彩的话语方式塑造了一系列女性主体形象,通过这类形象与异性、同性及自我的关系来呈现"孤独"这一母题。文章认为,陈染小说中所展示的女性主体与异性、同性的关系,其本质都是女性主体自恋情结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这种自恋情结最终的根源在于人类普遍面临的一个困境——孤独。  相似文献   

10.
在铁凝的近作《笨花》中,她描写到了我国妻妾共处的社会现象。在笨花这个世界里,女性们自觉的遵守着男女两性的"道德秩序",妻妾之间和平地共处着,可在这种和平的表象下,则埋藏着女性许多辛酸和无奈。而要打破这种"道德秩序",使女性得到解放,从根本上就是让她们有着和男性同等的经济权,从而让她们在个性上与心理上也得到真正的独立。  相似文献   

11.
针对春秋战国时期混乱的社会局面,孔子和墨子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仁爱"与"兼爱"的对立并不在于"爱有差等"和"无差别之爱",相反,在这一点上,他们是一致的,真正的分歧在于前者从人之为人的道德理性寻找理论的依据,而后者把目光投向了经验世界的"实利",前者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后者主张"己所欲,施于人",前者体现了主体间的尊重与平等,后者常常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求真务实"思想的多维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要求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对此可从众多角度和侧面加以认识和理解.求真务实,是一条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一种言简意赅的理念概括,一种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一种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要求,一个民心所向的作风准则,一个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一个执政兴国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论"大跃进"的社会心理动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心理的影响,“大跃进”的产生也不例外。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趋利和从众心理,领导群体的定势心理,因长久贫困而产生的快富速强的浮躁心理,对“大跃进”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80年代的同一声音的独白式,翟永明以犀利的笔墨道出了女性敏感的神经和自我意识,从而奠定其女性诗人的地位,但同时"女性诗人"的称号也受到她本人的排斥.从第二人称的大量使用开始.她踏上了对话与交流之路,进而发展到完全抽离地第三人称书写,进入一个纯叙事性的"戏剧化"描写.自<时间美人>等一系列作品开始,诗人开始进行自我独自与戏剧描述的融合.这一流变过程同时也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诗歌叙事声音,特别是女性诗歌的普遍道路.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面对重压之下的个人形象的隐匿以及凸现,而最终完成现代女性书写者在面对社会压力中的自我话语的确立.  相似文献   

15.
"五四"女作家广泛关注社会现实,同时也是当时女性进入社会的先锋.本文以中国女性文学和"五四"文学为背景,从重返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方面和女性性爱意识考察了"五四"女作家的女性情怀及其审美表现,从而探究"五四"女性文学开创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新传统的思想、艺术价值.认为"五四"女性文学第一次全面展示现代女性初步走出男权藩篱时的独特心声,映照出女性生活中许多始终不被注意的侧面,开启了女性文学的崭新话题,激烈否定了封建男权传统,是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珍贵源头.  相似文献   

16.
赵玉莲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4):61-65,153
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当代女性"个人化写作",在女性话语模式和女性欲望的书写上,突破了女性作为人的主体意识与本能欲望被强大的男权中心社会意识、叙事语体所覆盖的局面,挣脱男性话语无所不在的桎梏,挑战男权文化。然而女作家们在"私人空间"中的"身体书写",在对男性社会性别角色进行大胆的反抗、突围的同时,也在自身的局限中,无可奈何地陷落于男权文化的陷阱。  相似文献   

17.
在通览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一书的基础上,本文对后现代社会理论的几个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进行了梳理与归纳,认为从福柯的权力"微观物理学"分析到布希亚的"符码--消费社会"理论再至德里达的"解构"策略无不闪耀着创新的智慧之光,但是他们有"解构"而无"建构"的逻辑和"悲观主义"、"虚无主义"的论调也确实难以给现实的社会生活提供可信的路径和依托.故此,作者认为后现代社会理论只是社会理论难能可贵的"富矿",而非"归宿",只是新社会理论的"起点"而非"终点".  相似文献   

18.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选录的<荀子·劝学>篇中对"诗曰:'嗟而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而景福'"这段话中"靖"、"共"二字的释义有些不妥.在先秦典籍中,各家分别将"靖"字释为"安"、"治"、"谋"、"安谋",或作"静";对"共"字,有的释为"具",有的释为"恭",认为是通假字,也有的认为"共"与"恭"是异体字,等等,各家分歧较多.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在对两字进行考证后认为,将"靖"字释为"安也",将"共"释为通"恭"是较为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由于社会大众对女性参与管理的态度,高校女性管理者的主体意识、自我认知能力薄弱和高校人事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男女比例在高校管理者中的失衡.这与我们现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是格格不入的.本文从社会性别这一视角分析性别差异在高校人本管理的新趋势--人性化管理实践中的不同表现,从而得知女性的管理风格在实践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我们只有提倡高校管理中男女比例的协调发展,才更能体现人本意识的现代和谐管理.  相似文献   

20.
论从众心理的成因及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发展呼吁创造性人才,但在实际教育中我们培养的学生有着强烈的从众心理。以中庸为核心的儒家教育,人类本身对孤独的害怕,个性特征的差异等都在滋养着从众心理,并在这些因素的合力下得到加强,形成一种集体性格,抑制着创造性的发挥。引导学生走出从众心理,展示个体魅力是教育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