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二连盆地坡折带按形成时间可以分为同沉积坡折带和古地貌坡折带;按成因机制可分为构造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构造坡折带又可分为断裂坡折带和褶皱坡折带;具有多级坡折带的特点。坡折带控制了高位体系域内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湖底扇砂体的形成与分布,使得高位域砂体形成上倾尖灭和透镜体岩性圈闭。多级坡折带的不同类型坡折带上发育不同类型和形态的高位域砂体。同时,坡折带的平面展布也控制了高位域砂体的分布,形成了岩性地层油藏富集带。  相似文献   

2.
借助模糊软集的概念, 在坡代数上定义了模糊软子坡, 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 此外, 定义了坡代数上模糊软子坡间的模糊软同态和模糊软同构, 给出了坡代数上模糊软子坡的同构像定理和同态逆像定理, 并证明了坡代数上模糊软子坡范畴是坡代数范畴上的拓扑范畴.  相似文献   

3.
利用有限元极限平衡法,从坡体形态(坡比、坡高、上部坡体坡比)出发,分析其对裂缝深度、裂缝最易产生位置、坡体安全系数的影响。当坡体上部水平、坡比一定时,随着坡高的增加,坡体的坡肩裂缝深度逐渐增加,坡体安全系数逐渐减小;坡高一定时,坡比越大,坡肩裂缝深度越小,坡体安全系数越小。当坡体上部倾斜、坡高一定时,坡体上部越缓,坡肩裂缝深度越小,坡肩裂缝的最易开裂位置越靠近坡背,坡体安全系数越大;上部坡体坡比一定时,坡体越高,坡肩裂缝深度越大,坡肩裂缝的最易开裂位置距坡缘的距离越远,坡体安全系数越小。  相似文献   

4.
 坡折带是层序划分样式的重要依据。大量地震剖面的精细解剖表明,琼东南盆地新近系的坡折带可以分为构造坡折带和沉积坡折带,构造坡折带进一步分为断裂坡折带和挠曲坡折带。不同的坡折带类型控制的储层沉积特征是不同的:构造坡折带的下倾方向一般发育一系列高成熟度、较高孔隙度的斜坡扇和盆底扇,是研究区较好的储集体;缓坡的沉积坡折带控制了斜坡扇裙和盆底扇的发育,陡坡的沉积坡折带控制了滑塌体的发育,沿陆坡向海方向形成了滑块、滑塌-泥石流、碎屑流-浊流的重力流演化序列。坡折带不但控制了储层的发育,而且控制形成有利的输导系统发育,坡折带及其控制的低位域砂体发育带是有利的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5.
“大横坡+小顺坡”耕作模式对氮及径流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庆市忠县水土保持试验站为研究平台,对小区尺度下"大横坡+小顺坡"耕作模式对氮及径流流失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全顺坡模式比较,6m顺坡+2m横坡模式,5m顺坡+3m横坡模式和4m顺坡+4m横坡模式径流量分别减少了41.74%,45.84%和59.63%;在总氮流失上,在降雨历时为6.62~16.32h,3种"大横坡+小顺坡"耕作模式之间无显著差异,当降雨历时小于5.12h时,4m顺坡+4m横坡模式与其他3种模式差异性显著,以4m顺坡+4m横坡模式保持总氮效果最好,其中当降雨历时为2.51h和3.22h时,4种耕作模式之间彼此均存在显著差异;径流中氮的流失以可溶性氮为主,可溶性氮占总氮的比例受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的共同制约;"大横坡+小顺坡"耕作模式总氮以及可溶性氮单位面积流失总量显著小于全顺坡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现场调研和深入研究宜宾-白鹤滩段岸坡地质背景和岩体力学环境备件的基础上,根据岸坡岩土体的结构特征和地形特征,将金沙江宜宾-白鹤滩段约410km长的沿江地带岸坡类型划分为4个大类9个亚类9个小类,并详细阐述了各类岸坡发育分布特征与稳定性状况.结果表明,顺向等倾岸坡和斜向倾内层状岸坡是滑坡的易发地段,而崩塌则在陡倾内层状和斜向倾内层状岸坡中最易发生;变形体主要集中发育于平缓倾内层状岸坡和中一陡倾外层状岸坡.研究结果对金沙江宜宾-白鹤滩段岸坡稳定性评价和岸坡失稳的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为“西电东送”重点工程区岸坡失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了科学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全平衡法在卫生填埋场边坡防渗膜安全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全平衡法分析了卫生填埋场边坡的坡角与坡高对防渗膜安全的控制作用,并从边坡稳定和防渗膜安全角度对不同坡角与坡高组合进行分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卫生填埋场边坡的理论最优坡形及实际坡形设计。  相似文献   

8.
自动削坡机是依托南水北调工程和我国国情,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一套实用型削坡设备,具有起点高、理念新、适用性强,价格便宜等优点。自动削坡机初步解决了渠道削坡速度慢,削坡建基面不平整,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差等难点。实现了渠道削坡机械化目标,带来了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主要讲述渠道机械化削坡技术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全平衡法分析了填埋场边坡的坡角与坡高对防渗膜安全的控制作用,并从边坡稳定和防渗膜安全角度对不同坡角与坡高组合进行分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卫生填埋场边坡的理论最优坡形及实际坡形设计.  相似文献   

10.
坡面系统对坡面成土过程和搬运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土层厚度在坡面上的空间分布规律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坡面过程.该文在区域线路调查的基础上,实地测制武汉市4座典型山地的8条典型坡面,布设36个采样点,并结合遥感影像,调查了其土层厚度的分布特征及坡面系统各要素,结果表明:1)各条坡面总体呈现土层厚度由坡底到坡顶递减的分布规律;2)母质岩性是坡面成土过程所形成土层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3)坡度和坡长是坡面搬运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针对川中丘陵区成昆铁路的典型道路边坡,以临近茶树区和自然边坡为对照,对道路边坡不同坡位的土壤藻类动态变化及茶树区和自然边坡土壤藻类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道路边坡不同坡位土壤藻类含量的变化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茶树区,自然边坡不同坡位土壤藻类含量的变化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茶树区.道路边坡坡下、坡中、坡上的土壤藻类含量分别是茶树区土壤藻类含量的2.18倍、2.16倍、1.48倍.道路边坡不同坡位土壤藻类含量均表现为,从1月到7月不断增大,并且在7月达到最大值,从7月到10月,土壤藻类含量开始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为自然边坡>茶树区>道路边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双沟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垫层料上游坡面固坡砂浆翻模技术的应用,阐述了垫层料上游坡面固坡砂浆翻模技术的方法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沙河集水库1987年及1991年汛期两次发生坝顶裂缝和下游坝坡塌坡,严重威胁下游安全。根据坝坡稳定计算、应力应变分析及筑坝土料力学特性分析,坝坡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均满足规范要求,坝顶裂缝及下游坝坡塌坡主要是由于坝身第五期工程填筑质量差,遇水湿陷、坝顶和下游坝肩拉应力及潜在的拉裂缝或拉松带、加上连续暴雨雨水入渗综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4.
以辽宁省实验林场1983年和1985年营建的紫椴人工林为对象,调查不同坡位和疏伐抚育林分的生长状况.采集紫椴个体年轮样品,分析胸径生长特征,明确紫椴人工林的生长规律,以及坡位和疏伐抚育对胸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坡下紫椴人工林林分密度、林分蓄积、种群密度、蓄积均相对较大,种群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木材积也以坡下和坡中显著高于坡上;随着时间推移,各坡位紫椴胸径生长率整体均呈下降趋势,表现出前期下降较快,后期相对平缓,胸径生长整体以坡下高于坡中和坡上,坡下紫椴胸径生长率不仅在生长初期相对较高,在后期也呈现出小幅的生长加速;坡上、坡中及坡下的胸径连年生长量稳定时间分别为20、20和16 a.疏伐抚育后,紫椴胸径、树高和单木材积均显著高于未抚育林分,胸径生长率和5 a平均生长量也有显著提高,但疏伐抚育对紫椴胸径生长的促进作用时间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15.
通过离心模型试验揭示了土质路堑高边坡在开挖卸载过程中的变形特性及坡体应力变化特点,分析了土质路堑高边坡土体参数(密实度、含水量)变化对坡体变形特性和虚拟力(人为控制坡面变形而产生的力)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在坡体的开挖卸载过程中,正在开挖卸载的坡面对上、下坡面的影响(通过坡面的变形及虚拟力的变化反映出来)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坡体含水量的增加和密实度的减小均会改变坡体的应力状态,增大边坡侧向位移,降低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公路路基压实黄土坡面人工降雨侵蚀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公路压实高原二区黄土(Q2)路基坡面人工降雨侵蚀试验研究表明,坡面冲蚀强度与雨强、降雨历时、坡长、坡角、压实度、土壤粘性皆有一定关系,高原二区粘性黄土冲蚀强度随时间增加而减小过程对坡面防蚀有利,在得出历时1h降雨坡面平均冲蚀强度及长历时坡面侵蚀强度随时间变化的经验公式基础上,提出减小坡面冲蚀强度方法。首先考虑增加压实度减小坡面土体重力侵蚀来减少坡面总体侵蚀量;实际工程中采用修筑截水平台或截水沟减小降雨侵蚀坡长或坡高,可大大减小冲蚀强度;坡高h不变时,坡角避开冲蚀强度最大的临界坡度为25.9°;坡高一定及边坡稳定情况下,边坡坡角应尽量避开15°~60°范围,大于70°或小于15°的坡面冲刷很小,对于70°以上坡角特别适应于直立性黄土坡面。  相似文献   

17.
长大纵坡路段重型车辆爬坡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合理的坡度和坡长,建立了适宜于长大纵坡路段特点的重型车辆动力学模型。模型中的轮胎和悬架既能够承受垂向荷载作用,也可以承受沿坡道方向的水平荷载作用;利用发动机的转矩特性和动力传递系统的挡位转换关系,研究了重型车辆爬坡过程中的速度变化规律,分析了轴载、入坡速度、坡度和坡长等因素对车辆爬坡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爬坡过程中,车辆驱动力矩变化复杂,而车辆速度呈单调下降状态;当坡长足够长时,总存在某一稳定速度,坡度越大、轴重越高,车速下降越快,稳定速度就越小;入坡速度对稳定速度没有影响,但入坡速度越高,稳定坡长越大。在分析爬坡速度影响规律基础上,提出了坡度和坡长设计控制指标,建立了合理坡度与坡长的函数模型,可供山区公路路线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广利东洼陷边缘坡折带的识别标志、成因机制以及演化规律的研究,总结了该区坡折带对于地层岩性圈闭的控制作用,以便为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依据.研究表明,该区广利东洼陷边缘发育挠曲坡折带和断裂坡折带,构造活动是形成坡折带的主要因素.坡折带的演化规律与构造活动的阶段性演化或幕式构造作用相对应,也表现出多期性、幕式活动和差异性活动的特点,而且坡折带规模与构造活动大小有关.坡折带对地层岩性圈闭的控制主要表现为:坡折带附近是地层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规模较大的坡折带控制了多数地层岩性圈闭,地层岩性圈闭在纵向上发育具有继承性特点;坡折带在横向上可以存在较大的变化,可形成不同的圈闭类型;坡折带控制下的地层岩性圈闭含油气性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水库岸坡破坏机制是库岸地质减灾的重要科学问题。【方法】以三峡库区龚家方岸坡为例,采用现场勘查和模型实验方法,探讨类土质岸坡破坏机制问题。【结果】现场勘查结果表明,类土质岸坡破坏的地质基础包括两方面:一是岸坡由灰岩、泥灰岩、白云岩、页岩、片麻岩、板岩等并富含蒙脱石和伊利石亲水性矿物的碎裂岩体组成;二是岸坡卸荷作用强烈,卸荷结构面岩桥区段是岸坡破坏的关键环节。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类土体渗透性良好,水库蓄水初期库水进入岸坡后地下水在类土体空隙内产生明显的紊流作用,孔隙水压力波动特征明显。【结论】水库蓄水浸泡条件下岸坡卸荷结构面岩桥区段抗剪强度参数劣化作用和水库蓄水初期岸坡内孔隙水压力波动作用是类土质岸坡发生雪崩式破坏的物 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为复杂高边坡滑坡病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借鉴与指导作用,基于坡体变形测斜实测数据,并结合地质钻孔资料与坡面逐级开挖观测资料,对梅列互通高边坡滑坡病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与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施工开挖对坡体稳定度的影响规律同坡体的宏观历时变形破坏表征具有一致性;从坡体测斜位移监测曲线来看,应急锚固和根治锚固工程都有效地抑制或减小了加固坡体范围内的变形,应急锚固在抑制坡体变形的同时影响或增大了坡体深部的变形;根治锚固工程首先抑制住坡体深部变形的发展,继而使坡体的浅部变形趋向停止。综合分析各工况阶段的监测结果表明,梅列互通边坡滑坡经治理后,坡体已趋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