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值此“重庆市三峡文化研究会”、“重庆市三峡移民与经济发展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在万州隆重召开之际,我谨致以热烈的祝贺。祝愿两会在促进长江三峡文化研究及三峡移民与经济发展研究向纵深发展,为推动三峡地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取得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作为长江中上游的中等城市,重庆市万州区近年来一直加快城市化建设,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简称经开区)为代表的产业聚集对万州的城市化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同时,万州的经济发展也反作用于万州产业的聚集。文章分析了万州经开区产业聚集和万州城市化的互动发展,希望为中国内陆地区的中小城市的城市化找到一条科学捷径。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地理单元,加强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事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移民的安稳致富,也事关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以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的理论共识为基础,论证了三峡库区实施错位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错位发展的四个基本路径:一是打造万州—开县—云阳生态产业集群;二是构筑垫江—梁平—丰都—忠县生态农业经济板块;三是构建万州—奉节—巫山—巫溪特色生态旅游经济带;四是建设三峡库区山水—移民—民俗生态特色城镇。  相似文献   

4.
工程移民与生态移民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移民和生态移民的同一性主要表现为:移民规模进一步扩大,移民问题越来越复杂;引起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改变和重建;主要对象是农民;核心是维护、保障和增进移民的合法权益;基本机制是政府主导机制、移民主体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移民成本应该由社会来共同负担.工程移民和生态移民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工程移民是非自愿性移民,生态移民是自愿性移民;工程移民是人权侵犯性移民,生态移民是人权保护性移民;工程移民是区域经济发展性移民,生态移民是区域生态重建性和消除贫困性移民;工程移民是问题最难解决性移民,生态移民是问题相对难解决性移民;工程移民是遗留问题多移民,生态移民是遗留问题少移民;工程移民是制度保障相对完善性移民,生态移民是制度保障相对滞后性移民.  相似文献   

5.
恭城县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如何同时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的问题,探索并已形成"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五位一体的生态产业体系,其过程有四个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也暴露出五个方面的问题,参考国内外其它区域生态产业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产业协同、"生态"品牌、规模化、龙头企业带动等完善其生态产业体系的战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新形势下,结合移民后期扶持,加快万州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理顺税收计划、GDP与经济税源的关系,优化经济税源结构,扩大税源等问题提出优化税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编后记     
在日益强调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今天,如何将学术研究与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理应成为学术性刊物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期的“焦点调研”继续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这两篇文章的共同点是都将聚焦点切向了万州经济发展的脉胳。虽然《强化万州片区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着眼于万州移民开发区的整体效应,而《从万州区的历史变迁谈万州城市经济发展》则侧重于城市经济的集中思索,但正可以从纵横点面方面相互补充、照应,为万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提供某种参照。“三峡文化研究”中《涪陵榨菜文化中的枳巴文化因素》对闻名中外的…  相似文献   

8.
万州城镇居民和征地移民搬迁中热点、难点问题较多,如库调基数问题、移民政策问题、征地移民问题、规划及建设、搬迁措施配套等问题,针对这些难题,应大胆创新,认真开展三大专项调查,依法合理简化补偿标准等级,强化移民优待政策等.  相似文献   

9.
水电工程给予地方带来发展机遇。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重大项目的支撑,巨大的投资对地方经济发展将产生强劲的拉动作用。水电工程建设既可以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又为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和产业发展提供机会,对于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给工程建设的地区加快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创造新的发展条件。同时,水电工程的建设必将产生大量非自愿性的水电移民,而水电移民问题是一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问题复杂、社会经济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水库移民安置工作遇到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与问题---移民的稳定,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此,必须把水电移民工作提高到战略核心地位并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20 0 4年 7月 3 0日~ 3 1日 ,“生态移民 :实践与经验”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本次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和日本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两个机构联合主办的。“生态移民”特指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或恶化 ,人类难以生存而搬迁异地的行为。因而 ,往往是“非自愿性移民” ,在较大程度上属“强制性移民”。长期以来 ,由于人口和牲畜的不断增加 ,对草原和耕地的索取力度加大 ,致使农牧民受到生态恶化和贫穷落后两方面的困扰。最近几年 ,生态移民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和三峡工程建设中备受国内外关注的问题。此次…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移民搬迁安置顺利实施的保障是移民安置规划和有效的组织管理。移民安置规划及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系统的法规、文件支撑体系,引入环境容量分析和资产评估方法,科学选址,准确把握移民补偿与地方发展之间关系,编制合理的迁建进度计划等;同时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资金管理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依法调整规划等,顺利完成了移民搬迁安置任务,维护了库区社会稳定,促进了库区经济发展,推动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法规、规范、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还对移民安置理论、移民安置前瞻性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三峡移民后期扶持是"在移民中发展,在发展中移民"的开发性移民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移民可持续发展和安稳致富的最有效形式.本人从万州库区移民的实际出发,多视角地探讨以人为本的后期扶持的意义、基本内涵、措施及建议,从根本上解决库区产业空心化、财政贫困化、城镇空壳化问题,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之路.  相似文献   

13.
生态移民是建设高度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是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为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通过对生态移民的概念、目标和类型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了生态移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区域性旅游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及春对城镇化建设的促进,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课题。山区丰富而分散的旅游资源可按生态和民族风情特色组合成结构合理,品味多样,内容丰富的区域旅游网线,使旅游随路可游、可看、可休闲度假,长途和短途旅游任其选择,使旅游产业、生态环境保护、山区综合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开创以生态旅游业带动贫困山区产业结构调整,走可持续发展致富之路的良好局面。以雁门沟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例讨论有利九寨沟旅游环线建设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查新,在阐述和界定生态移民概念内涵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生态移民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状况,即生态移民环境容量分析、生态移民生态环境影响监测分析、生态移民生态环境影响驱动机制、生态移民生态环境效应分析、生态移民生态风险5个主要方向的研究重点和不足.今后,要紧密结合国家新10a扶贫开发的总体部署,以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为目标,以区域生态移民生态管理为研究主题,注重生态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生态风险源与受体分析、生态风险预警机制研究等,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完善生态移民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6.
面对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发展与环保“双赢”。  相似文献   

17.
流域水电开发带来的效益和诸多问题,将重组流域经济-环境-人类社会系统,以协同理论为基础,围绕移民能力建设与充分就业、优势产业持续发展、水电开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以协同主体群体行为为基点阐述了协同论在库区IMESD规划中的适用性,建构了流域IMESD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目标与核心内容、编制程序等。流域产业-移民-环境协同发展规划的规划方法研究,将有利于提高区域战略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推动大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非遗保护与利用是非遗研究的重要课题,涉及我们对非遗的态度,甚至攸关非遗工作的成败。通过对“生态环境”、“价值”剖析进而结合非遗内容对非遗的保护和利用问题进行浅析。非遗生态环境保护与现实经济发展关系在本质上说是非遗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别从迁入地和迁出地两方面分析生态移民产生的生态效益,从提高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以及产业结构变化三方面分析其经济效益,从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分析其社会效益,研究表明生态移民产生的三大效益中生态效益是最重要的;生态移民不只保护了迁出地生态环境,同时也保护了迁入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本研究旨在深化生态移民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服务于生态移民的区域实践,为我国各级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盆地生态功能重要,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光热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实施将进一步增大生态环境的系统压力。有效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柴达木盆地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压力,对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基本判断,进而提出柴达木盆地“生态保护优先”、“产业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驱动”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