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某简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形桥梁进行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用有限元模拟和实际监测两种方法,对比分析了局部加固对桥梁整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桥梁,由于横向连接作用,各片T梁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预应力传递,有效提高了整桥承载力。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桥梁时,碳纤维板与混凝土构件接触部位的纵向、横向和竖向均存在拉应力,有使碳纤维板从混凝土表面产生剥离的趋势。有限元模拟数据与实际监测结果比较吻合,说明有限元模拟方法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辅助计算。  相似文献   

2.
用碳纤维加固桥梁的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既有桥梁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加固,而碳纤维加固结构技术由于其施工便 捷,且又不影响原结构的外观,加固效果又优于传统的结构加固技术,因此正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加固中,对某桥梁加固前后的现场动静载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桥梁经过碳纤维加固后,其承载能力与延性均得到了很大的增强。其成果比试验室中模型试验结论更具研究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由于碳纤维受力过程中特有的线弹性性质,粘贴加固计算时需判断加固截面的应变状态。结合某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桥梁粘贴碳纤维片加固设计,应用碳纤维片加固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公式,介绍了该公式在加固设计及强度复核中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加固前后的荷载试验结果表明,粘贴碳纤维片可大大提高主梁的抗弯刚度,增加主梁的承载潜力,有效抑制了混凝土的开裂。  相似文献   

4.
碳纤维加固钢-混凝土组合梁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进行桥梁维修和加固的理想材料,对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考虑桥梁结构带载加固分阶段受力的特点,与现行桥梁设计规范中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方法相适应,首先基于平截面假设和碳纤维应变滞后的特点,确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碳纤维片材的极限应变值,然后分别建立了碳纤维片材加固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正弯矩区和负弯矩区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图式和计算方法,可供桥梁加固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碳纤维板对桥梁承载性能的影响,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了东苕溪大桥模型,并对各桥段进行了下沉形变、抗剪承载力、抗扭承载力的计算分析,划定出易受剪切破坏区域.在易受破坏的区域添加碳纤维板,分别对原桥体和加固碳纤维板桥体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加固碳纤维板桥体的承载性能明显提升,其中沉降幅度降低27%,抗剪抗扭能力提升10%.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桥梁的施工工艺做以探讨,指出碳纤维材料使桥梁工程加固技术研究更上一个台阶,必将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舒伟鑫  余小江 《江西科学》2008,26(3):452-455
提出了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计算方法,以指导桥梁结构碳纤维加固设计计算。并分析了桥梁结构其它加固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桥梁工程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种种原因产生病害,为了达到安全、经济和适用的目的,必须对产生的病害进行结构补强。介绍用碳纤维布和碳纤维棒材对桥梁结构进行补强加固的一种方法,包括碳纤维布和碳纤维棒材的特点和用于加固桥梁的技术特点、补强适用范围、补强施工要点等。本文试图从碳纤维的特性分析出发,论述了碳纤维加固技术在桥梁结构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日益繁荣,现有公路桥梁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车辆荷载.桥梁老化、破损的病害日益严重,急需进行有效的加固施工.本文分析了碳纤维材料的性能,研究了碳纤维材料加固桥梁的主要特点、机理以及施工工艺,并介绍了碳纤维在桥梁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碳纤维材料的性能,研究了碳纤维材料加固桥梁的主要特点以及施工工艺,并介绍了碳纤维在桥梁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平面Cranston(克朗斯顿)修正刚度矩阵法,提出了一种建立钢筋混凝土空间梁单元弹塑性分析修正刚度矩阵的新方法—推广的Cranston法,并编制了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空间稳定权限承载力非线性分析计算程序。理论分析结果与文献模型试验结果良好接近,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及可靠性。该方法可以用于大型桥梁的空间稳定极限承载力分析。图4,参10。  相似文献   

12.
针对预制拼装桥面板接缝处受力复杂、易开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燕尾榫接缝.通过负弯矩作用下荷载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接缝材料和预应力水平对UHPC湿接缝桥面板极限承载力、破坏形式及裂缝分布等的影响规律.基于试验验证的数值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接缝位置、接缝形式、纵筋率、材料强度及板件厚度等参数对湿接缝受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由0 MPa提高到5 MPa,板件开裂应力和极限承载力分别提升40.0%和5.5%;燕尾榫接缝较直角榫接缝与平接缝的开裂应力分别提高7.5%和16.0%,承载力分别提高5.4%和16.0%.燕尾榫接缝整体性好,改变接缝位置对湿接缝受弯性能影响较小;板件开裂应力和极限承载力随材料强度增大而提高,材料强度超过120 MPa时增幅减小;UHPC接缝初裂刚度约为初始刚度的90%,剩余刚度约为初始刚度的25%;初裂后,结构刚度迅速下降,纵筋屈服后,结构刚度退化速度明显减缓,最终刚度保持在剩余刚度;提出了用极限荷载对应位移与开裂荷载对应位移之比为表达形式的UHPC湿接缝桥面板裂后延性系数,本文板件裂后延性系数为10.0~20.0,表明UHPC湿接缝桥面板具有较好的裂后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弹性分析为基础,综合考虑横撑刚度、桥面刚度、吊杆非保向力等因素,运用能量驻值原理建立了系杆拱桥侧倾稳定分析的实用分析方法,并对各参数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态综合理论提出一种斜拉桥抖振时域分析实用方法.在桥梁随机风场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建立斜拉桥时域抖振分析计算模型.该方法简化了自激力时域化过程,并在计算中考虑了气动刚度、气动阻尼和气动耦合作用对结构响应的影响,提高了斜拉桥抖振时域分析的效率.通过对一座大跨斜拉桥的抖振时域分析,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群索索力的相异测度,提出一套可用于斜拉索索缆承重体系内力状态评估的指标体系.利用桥梁的有限元分析及影响矩阵法,定义了基于极限状态的相异测度指标阈值,并通过蒙特卡罗方法获得这套指标阈值的合理取值.通过该套指标与其阈值体系的比较,建立了斜拉桥整体内力状态的评判方法.利用国内某斜拉桥建成后十年内的斜拉索索力实测资料,用上述方法对该桥进行了健康评估,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改变框架柱的轴压比,对10根钢筋混凝土柱与5根钢柱进行压弯试验,拟合了轴压比对框架柱抗侧刚度的影响公式.用等效水平力方法推导了结构临界重力荷载,提出了基于结构刚重比控制的框架重力二阶效应的稳定计算方法,给出了考虑轴压比影响时框架结构稳定性的刚重比控制方法.结果表明:考虑轴压比影响,框架柱抗侧刚度提高,使得计算的刚重比更容易满足规范关于框架结构稳定性对刚重比的要求,考虑轴压比对框架柱抗侧刚度的影响,符合工程实际,为现行规范对高层框架侧移计算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板梁组合结构破损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计及结构的几何与材料非线性,利用梁、膜单元的切线刚度矩阵和位移增量迭代方法,研究了工字梁剖面塑性化过程以及简单梁、交叉梁和板梁组合结构在静横向载荷下的弹塑性变形、卸载和撕裂过程,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对若干典型问题进行了计算分析,观察了能量吸收和刚度与变形的关系,以便为船舶极限强度及碰撞内部机理研究提供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9.
以黄韩侯铁路上某156m大跨度简支钢桁梁桥为背景,采用理想弹塑性道床阻力模型,建立了轨-梁-墩一体化空间有限元模型,对钢桁梁桥上钢轨伸缩力、挠曲力、制动力以及断轨力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相邻简支梁支座布置、桥墩顶纵向刚度、小阻力扣件布置等设计参数对钢轨纵向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钢轨伸缩力为主要控制性荷载;相邻简支梁宜采用与钢桁梁相同方向的支座布置方式;随墩顶刚度的增加,钢桁梁桥上钢轨伸缩力和挠曲力增大,制动力减小;在钢桁梁桥上采用小阻力扣件即可以减小约36%的钢轨伸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