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邓英  李锐  张小强 《甘肃科技》2013,(24):136-137
探讨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疾病的可行性及适应症。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疾病的适应症、并发症、术前及术后处理要点进行了分析。46例合并肝硬化的老年胆囊疾病患者中肝功能Child分级A级38例,B级8例,其中45例(97.83%)成功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因胆囊三角区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58.29±7.42)rain,术中出血量(63.81±10.53)mL,住院时间(8.25±1.04)d,肝功能分级CllildA级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小于cllildB级患者(P〈0.05);术后2例患者出现腹水,1例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均于积极对症治疗后好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功能分级ChildA或B级老年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疾病是可行的,其中肝功能分级CllildA级患者手术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胆石症术中出血的原因,寻找预防和处理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6例肝硬化并发胆石症的治疗情况。结果:9例肝功Child C级术中出血量平均1704ml;12例凝血酶原时间超过正常对照5s,出血量平均1150ml。8例术前血浆白蛋白<3.0g/L,出血量平均1736ml;6例血浆胆红素<59.85mol/L出血量平均167ml。结论:术中出血与肝硬化病理基础有关,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白蛋白、血浆胆红素是评价手术危险性的主要因素,积极的术前准备、合理的手术方式能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评估肝病患者肝脏储备功能,探讨ICG清除试验与Child-Turcotte-Pugh (CTP)分级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评价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46例,肝癌63例,进行ICG清除试验,计算患者的ICG血浆清除率值(K值)、ICG 15 min滞留率(ICG R15),分析患者CTP分级和MELD评分。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相关性比较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 CTP分级:A级84例,B级25例。随着CTP分级及MELD分级升高,ICGR15逐渐增高,而K值则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分别为0.001、0.005)。在评价肝功能方面ICGR15与CTP分级及MELD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77、0.8439,P值均0.01),K值与CTP分级及MELD评分呈负相关(r值为-0.814,-0.5978)。结论 ICG清除试验能够准确动态反应肝脏储备功能,ICG R15及K值可辅助CTP分级及MELD评分评估肝脏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4.
探讨64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在肝硬化及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8例患者接受64层螺旋CT肝脏灌注测量。20例无明显肝脏疾患的志愿者,26例肝硬化患者,22例肝癌患者。采用灌注软件计算各组受检者的各项灌注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肝硬化组与正常组相比,门脉灌注量(PVP)、血流量(Bn、血容积(BV)明显减低,动脉灌注量(ALP)、肝脏灌注指数(HpI)和渗透性(P)明显升高(P〈0.05);肝癌组的PVP明显低于正常组和肝硬化组,ALP、BF、BV、HPI和P则明显升高(P〈0.05)。提示肝硬化、肝癌时肝脏的血供状态发生了改变,以动脉供血为主。结论64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可以较好的反映肝脏血流的灌注情况。灌注指标及其灌注特点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l资料与方法l.l病例选择100例经胃镜证实为食道*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喜得定治疗组与垂体后叶江对照组。治疗组52例,男性49例,女性3例,年龄对一77岁,平均年龄52岁。肝功能Child分级:A级1例,B级℃例,C级29例。对照组48例,男性47例,女性1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历50岁。肝功能Child分级:A级2例,B级20例,C级26例。两组病例性别、年伍流脉曲张程度,肝功能分级及出血程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o.仍),有可比性。1.2方法首先用喜得定0.imp直接*脉推注,讲后以0.3-0.4ndndn维持到出血停止后24/J\时停药。对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石性肠梗阻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与CT表现。结果:所有病例均见肠梗阻征象与肠腔内迷走结石(异位结石),4例有胆系积气,3例可见胆囊变形,胆囊周边脂肪模糊,2例有少量腹水。结论:根据CT表现,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可作出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门脉高压与上消化道粘膜病变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就20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及内镜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例患者男150例,女50例,年龄在21~68岁之间,平均年龄48.3岁,全部为住院病人,经实验室、B超、内镜检查全部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肝功能分级为child-pugh法。1.2临床表现饱胀不适129例(占64.5%),上腹部疼痛62例(占30.9%),呕血及黑便着168例(占80.4%)。肝功能分级:A级20例,B级105例,C级75例。2内镜检查结果2.1200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其中轻度23例,中度98例,…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腹水并表原发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晚期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早期症状不典型而易误诊。本文对我院1982—199O年间收治的朋例病人作一总结,并对早期诊断及预防作一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68例,女20例。平均年龄41岁,以30─40岁共68例为最多(77.2%)。1.2诊断标准在肝硬化腹水基础上,具备下列第1、2两项或第3项并除外肿瘤及其它腹膜炎症者即可诊断为SBP。(1)不同程度的腹膜炎表现。(2)腹水白细胞计数>0.3×109/L,中性粒细胞ic.25或白细胞计数<0.3×109/L,中性粒细胞9刃.45且腹水蜜血试…  相似文献   

9.
利用B型超声诊断胆囊隆起性病变36例.经手术与病理诊断相对照,进行分析、讨论.胆囊隆起性病变有不同的病理改变及声像图表现.提示超声检查对胆囊小隆起性病变诊断率高达90%以上,并且无创伤,重复性强,其敏感性在目前所有影像诊断方法中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能谱CT是近年由传统CT转型而成的新型CT,系统依靠升级后的宝石探测器得以在成像过程中高低双能间切换并运算不同能量时采集的数据,获取信息更多,有助于进一步区分不同组织的成分.能谱CT成像(以下简称GSI)对于肝脏的肿瘤性病变,如肝小细胞癌的检出;肝乏血供肿瘤的扫描检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肝脏血管成像及门静脉栓子分析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且对于肝硬化分级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值得深入研究.虽然能谱CT成像对于肝炎的价值尚不足,有待进一步探究,但是从多方面综合评价,能谱CT成像对肝脏疾病的评估有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对肝硬化合并低钙血症的认识.方法对吉林化学工业集团公司总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6例肝硬化合并低钙血症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26例肝硬化合并低钙血症,Child-push‘分级,肝功能A级27例,B级61例,C级38例.其中肝功能B,C级的血钙浓度均明显低于A级(P<0.05).结论低钙血症为肝硬化的常见合并症,其血钙浓度下降的幅度与肝功能减退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几种迁延而难治的肝病进行治验举证,阐述审因辨证,澄源施治的临床要素,集有效八法,融主证、方药,举荐案头诊治核心与难点,并对特定治法予以研析,尤其对阴虚型肝硬化腹水,病症凶险,汇临证要因,以求实质性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用腹水回输治疗的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方法:用北京伟力电脑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54例,同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结果:用此方法治疗顽固性腹水患者取得满意疗效,且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此方法安全有效,简单易行,能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症状的好转具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肝硬化患者与正常人血浆中PCT、内毒素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等指标进行比较,探讨这些指标与肝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30位肝硬化患者及30位正常人的血浆进行PCT,ET及sICAM-1水平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肝硬化患者血浆PCT、内毒素、sICAM-1水平均显著增高+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水平与肝硬化患考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它们在致肝组织病变持续加重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介入CT肝包虫抽吸硬化治疗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导引经皮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包虫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14例病人经CT增强扫描及介入CT导引穿刺活检证实为囊型肝包虫.进行CT导引经皮注射无水乙醇治疗,注入量以抽出囊液的1/3为宜,滞留5分钟吸出,反复2次最后根据囊肿大小以5~50ml无水乙醇保留囊腔内。结果:治疗后4~22个月追查,4例囊腔完全闭塞,10例示囊腔退行性改变,囊腔缩小50%~80%.结论:介入CT肝包虫抽吸硬化治疗安全、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特征提取是图像理解与分析的关键。为提取表征新疆地方性肝包虫病的CT影像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对肝脏和包虫病灶进行特征提取的方法。首先,对肝脏CT切片图像进行归一化,利用中值滤波和直方图均衡化对肝脏及病灶区同时进行去噪和增强,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灰度图像;然后进行灰度级压缩,利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提取方法分别提取新疆地方性单囊型、多囊型肝包虫和正常肝脏CT图像的角二阶矩、熵、惯性矩、逆差分矩及相关性的均值和标准差作为纹理特征。统计分析发现,单囊型和多囊型肝包虫CT图像在角二阶矩、熵和逆差分矩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采用Bayes判别分类,分类正确率达到93.33%。结果表明,研究采用的纹理提取方法对描述肝包虫CT图像特征具有较理想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肝包虫CT图像进行分类和检索。  相似文献   

17.
蒙医药治疗肝硬化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蒙医药对肝硬化的疗效,将20例肝硬化患者主要应用蒙药治疗,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的2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显然优于对照组的20%(P<0.01),并且治疗组对肝硬化的乏力、食欲减退、黄染、浮肿等症状、体征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得出蒙医疗法是治疗肝硬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 DSA 联合 CT 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兔 VX2 肝癌模型制作的可行性。方法 40 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 成 A、B 两组,每组 20 只,A 组在 DSA 联合 CT 引导下将兔 VX2 肿瘤组织块经皮肝穿刺接种于兔左肝内,B 组通过 开腹法种植 VX2 肿瘤组织块,于接种后第 2 周、4 周行全身 MR 检查,后处死实验兔行原位、异位肿瘤肉眼观察。结 果 A 组建模成功率 90% ,有 1 只出现异位种植,未发现腹水及死亡,平均手术时间( 17. 3 ± 5. 2) min; B 组建模成 功率 85% ,有 3 只出现腹水,2 只死亡,无异位种植发生,平均手术时间( 50. 7 ± 11. 3) min,,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DSA 联合 CT 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制作兔 VX2 肝癌模型方法简单、建模成功率高、 手术操作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