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632名中学生作为被试,使用Yong的网络成瘾量表和Zuckerman的感觉寻求量表考察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状况及其与感觉寻求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网络成瘾在性别、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感觉寻求人格特质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黄玮 《科技信息》2014,(6):149-150
采用整体取样法,抽取福建省福清市一所中职卫生学校的学生,获得有效样本1219人,其中留守中职学生252人。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进行测评,探讨了"留守"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在中职群体中,有留守经历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非留守学生。留守中职学生在学习焦虑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学生,在社交焦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上显著高于非留守学生。年级越高,留守的中职学生更容易出现社交方面的焦虑,情绪上的自制力更差。留守中职学生中,比起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更容易出现孤独感,但是心理健康状况更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初中生的人际信任状况及其在性别、城乡、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本研究运用信任量表(Trust Scale)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采用整群抽样法对322名在校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整体上,农村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要显著高于城市学生,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2)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没有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3)积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消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旱负相关:(4)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调查儿童感觉寻求发展的特点,探讨感觉寻求、交通安全意识对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影响. 采用《中小学生感觉寻求量表》、《儿童交通安全意识问卷》对873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运用SPSS 16.0、LISERAL 8.8、AMOS 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结果发现,儿童感觉寻求水平的性别、年级差异显著,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四年级学生感觉寻求水平最高;儿童道路交通伤害与其感觉寻求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儿童交通安全意识呈显著负相关;儿童感觉寻求与交通安全意识存在显著负相关;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儿童交通安全意识在感觉寻求与儿童道路交通伤害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结果表明,在开展儿童交通安全教育时,需要关注儿童的感觉寻求水平,提高儿童交通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育价值观问卷对贵州1 122名在校大学生生育价值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在生育数量、时间和质量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需要、方法、愿望和职责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城市学生在生育需要、方法、愿望和职责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在其他因子上农村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在生育数量、时间、质量和性别偏好因子上大一学生得分最高,在需要、方法和愿望因子上大二学生得分最高,大三、大四年级学生在各个因子上得分均较低;独生子女在生育需要、方法和职责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只在时间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6.
采用生育价值观问卷对贵州1 122名在校大学生生育价值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在生育数量、时间和质量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需要、方法、愿望和职责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城市学生在生育需要、方法、愿望和职责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在其他因子上农村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在生育数量、时间、质量和性别偏好因子上大一学生得分最高,在需要、方法和愿望因子上大二学生得分最高,大三、大四年级学生在各个因子上得分均较低;独生子女在生育需要、方法和职责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只在时间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对4所高校791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大学生学业自豪感的特点,为大学生积极学业情绪的研究和培养提供一定依据。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学业自豪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学科差异;大学生学业自豪感在是否独生子女、年级、生源地上的总体差异不显著;大学生学业自豪感在性别和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和生源地上的交互作用明显。最后得出结论,大学生学业自豪感总体水平不错,在培养大学生学业自豪感方面应多关注男生、理工科学生、大城市学生和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生活困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旭锋 《科技信息》2009,(31):262-262,255
本研究调查研究时间为一年半。调研人员先后两次对本科、专科和成人三类学生进行了生活困扰的调查研究,比较了不同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不同家庭所在地、不同学校类别的大学生的生活困扰是否有差别,同时还对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造成的生活困扰是否有改变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学习困扰、人际交往困扰和资源信息利用困扰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变小,而专业与职业期望困扰则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变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同伴支持、大学生情绪适应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同伴支持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适应量表中情绪适应分量表对7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情绪适应现状较好,在性别、年级、留守经历上有显著差异,女生情绪适应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老生情绪适应得分显著高于新生,无留守经历学生情绪适应得分显著高于有留守经历学生。同伴支持对大学生情绪适应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同伴支持对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情绪适应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同伴支持与大学生情绪适应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选取沈阳市6所小学1 150名学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小学生消费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小学生消费行为表现的5个维度:自主性、虚荣性、享乐性、量力性和实用性.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家庭收入、是否接受过理财教育等,认为小学生消费行为在虚荣性和量力性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独生子女的量力性和虚荣性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父母学历、年级不同的小学生在虚荣性、享乐性、量力性和实用性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职业、家庭收入不同的小学生,享乐性、量力性、实用性和自主性上存在显著差异,而接受理财教育较多的小学生,虚荣性与享乐性较少,量力性、实用性和自主性较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农村大学生专业承诺现状。方法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对260名农村大学生和203名城镇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农村大学生专业承诺的整体水平不高,规范承诺显著高于城镇大学生。农村大学生专业承诺的性别、专业、年级、成绩差异显著:女生的规范承诺高于男生;文科生的情感承诺、理想承诺高于理科生;低年级学生的专业承诺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越差,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水平越低。结论农村大学生专业承诺的整体水平不高,存在显著的性别、专业、年级及成绩差异。  相似文献   

12.
对大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TAI-Y)和自编的焦虑原因问卷,对潍坊一所高校的310名在校专科生进行了测试.目的是通过分析评估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焦虑水平,以及它们之间在焦虑原因上的差异,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专科生总体焦虑水平都明显高于全国常模,但是性别和年级之间却没有明显差异,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在焦虑水平上也无明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专门针对中国青少年编制的自我量表对全国各主要地区主要城市的6000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在专业、学校性质、家庭来源、是否独生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与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在专业维度上,文科生自我总分显著低于理科生与体艺生;在学校性质方面,来自重点高校的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水平要低于来自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水平;在家庭来源维度上,农村生源大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的发展比城市生源大学生差;在是否独生维度上独生子女自我发展相对非独生子女要好。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大学生竞争心理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理工科专业在竞争心理的所有维度中全面高于文科专业;在竞争总分、竞争动机、竞争策略上男生远胜女生;竞争总分、竞争倾向、竞争策略表现为大一较低,大二什高,到毕业班又下降;竞争动机随年级升高反而降低;在竞争策略方面独生子女得分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非贫困生其竞争总分、竞争策略显著高于贫困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专生的心理健康况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和提高大专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面设计,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长春市某综合性大专院校900名学生进行测评。结果该校大专生SCL-90量表4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P〈0.05)。40.9%的学生至少有一个因子得分不低于2分。女生较男生低,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大二和大三学生低。结论大专生特别是女生或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陕西五所高校的4774名新生进行心理测查,结果发现,女生在大多数因子上的得分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的大多数因子分也显著高于独生子女。从总体上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表现出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农村学生逐渐降低的趋势,文史类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理工和艺术类学生。说明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区以及专业差异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生源特点具有针对性地开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安全感量表和儿童自我意识问卷调查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和自我意识现状,选取了455名江西樟树市某小学留守儿童被试,结果显示:(1)留守儿童安全感呈现年级和父母务工类型差异,其中五年级安全感发展差于六年级,双方出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安全感差于单方出外务工的。(2)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总体情况不太乐观;呈现年级差异,五年级发展差于六年级;在是否是独生子女呈现显著差异,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发展差于非独生子女。(3)留守儿童安全感和自我意识存在显著正相关,两者相互影响,彼此促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5·12地震灾区大、中学生为被试对象,对具普遍意义的灾后心理问题人口学易感因素进行探讨.方法:以SCL-90为主要研究工具,利用SPSS19.0对14081例有效样本进行分析.结果:①性别、是否独生以及生源地三大因素对青少年学生的灾后心理适应均有显著影响;②影响力排序依次为:性别、是否独生、生源地.结论:灾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口学易感因素依次为:女性、非独生子女和农村生源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5·12地震灾区大、中学生为被试对象,对具普遍意义的灾后心理问题人口学易感因素进行探讨.方法:以SCL-90为主要研究工具,利用SPSS19.0对14081例有效样本进行分析.结果:①性别、是否独生以及生源地三大因素对青少年学生的灾后心理适应均有显著影响;②影响力排序依次为:性别、是否独生、生源地.结论:灾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口学易感因素依次为:女性、非独生子女和农村生源地.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并通过探讨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支持。[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留守经历问卷对抽取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具有留守经历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均高于留守经历学生,且在所调查的具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中,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其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要重视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提升,以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