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随机抽取的80例实施脊柱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实施研究,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5月—2020年4月。病例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对比分析不同干预方案的成效。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及术后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脊柱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脊柱微创手术围术期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指导,可提升手术治疗效果,避免术后并发症,降低患者疼痛阈值,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保证患者远期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癌围术期的应用价值。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甘肃省定西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拟手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2组术后疼痛、术后睡眠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术后第2d、第3d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2d、第3d睡眠时间均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6.00%(P0.05)。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助于减轻胃癌围术期患者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评价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髌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选择髌骨骨折患者72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骨折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膝关节肿胀情况、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术后24h、48h、72h、7d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48h、72h、7d膝关节肿胀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3月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引导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的减轻髌骨骨折患者术后的疼痛、肿胀,明显的恢复膝关节功能,对于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的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在胆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选取2016年4月-2020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胆管结石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均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融入外科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等时间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9.85±2.46)d、术后排气时间为(1.21±0.97)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5.87±5.12)h,均少于对照组的术后住院时间(18.42±4.16)d、术后排气时间(2.37±0.63)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49.26±7.33)h。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1例,出血出现2例;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5例,胆漏发生4例,出血发生7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57%低于对照组的45.72%,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管结石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外科快速康复理念,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作,并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的护理效果。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月武威肿瘤医院住院确诊为胃癌的患者56例,按照1:1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观察组患者给予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收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血、感染、吻合口瘘)、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感染指标等相关数据,从而进行比对分析。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出血、感染、吻合口瘘)发生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在腹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炎症反应,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护理方面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Rho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选取新鲜结直肠癌标本作为实验组,正常新鲜结肠粘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RhoC和MMP-9的表达,检测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RhoC和MMP-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且其表达均与Dukes分期、浸润深度及炎细胞浸润相关(P〈0.05),MMP-9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Rhoc和MMP-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30,P=0.0420)。流式细胞术联合检测RhoC和MMP-9蛋白的表达有望成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分析青年与中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49例青年和98例中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食管癌占同期食管癌的6.55%,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肿瘤病变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病理分期、根治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青年组与中老年组的手术死亡率分别为0.0%和2.0%,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青年人食管癌肿瘤病期偏晚,手术切除率更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优于中老年组,两者在生存预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对激光治疗小儿血管瘤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0例施行激光治疗血管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水胶体敷料覆盖创面,对照组使用金因肽外喷.对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感染发生人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7±0.35)d,对照组(13±0.27)d,两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t=2.352,P=o.033,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人数(4人).与对照组(10人)存在差异(x2=3.283,P=o.035.P〈0.05)。结论使用水胶体敷料可促进创面的愈合并减少感染的发生,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研究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价值。将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进行食管癌根治术的7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中加入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治疗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住院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价值高,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减短住院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糜烂中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宫颈Ⅱ、Ⅲ度糜烂患者180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治组,每组90例。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对照组采取纯自然修复创面疗法,治疗组采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辅助修复创面疗法。结果术后阴道出血发生率治疗组为18.0%,比对照组30.3%低(P〈0.05)。出血者出血时间治疗组为7.48±3.87天,比对照组16.35±3.98天少(P〈0.05);感染病例治疗组为0例,对照组为6例(P〈0.05)。两组创面愈合率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糜烂后加用复方多粘菌素软膏对促进创面修复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全麻前后安置截石位效果的比较。方法2007年1月~2007年11月期间选取印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全麻插管后安置体位,观察组给予全麻插管前患者清醒时安置体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安置体位所需时间缩短、人数减少以及术后下肢疼痛、腰部酸痛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插管前患者清醒时安置体位,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也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的应用价值。方法90例气管切开术病人分为两组:传统气管切开组和PDT组,观察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结果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PDT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手术切口长度缩短(P〈0.01);出血量减少(P〈0.01);两组皮下气肿和插管失败率,套管脱出、肉芽/疤痕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0.0、0、0和11.23%,11.23%,7.25%,7.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微创的、快捷的急救技术,适合于ICU的危重病人,在ICU人工气道建立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2例65岁以上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围手术期处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采用加速康复外科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对照组40例,应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对两组病例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术后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安全、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具有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胸腔镜喷洒滑石粉及干扰素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64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胸腔镜下喷洒滑石粉及干扰素,所有病例均不予全身化疗;对照组单用闭式引流。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平均拨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治疗组排液量较对照组减少(P〈0.05)。完全缓解率治疗组为81.2%,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但两组术后发热、胸痛等副作用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经胸腔镜喷洒滑石粉联合干扰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具有创伤小,疗效好,见效快,不易复发,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颅脑损伤患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颅脑损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行浅静脉留置针的颅脑损伤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对比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颅脑损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其他部位的浅静脉留置针。  相似文献   

16.
杨舜 《科技信息》2008,(6):310-310
目的:观察手术期间使用艾司洛尔对麻醉及术后静脉芬太尼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80例。E组在诱导前5min内静脉推注艾司洛尔1mg/kg,以单次静脉输注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并辅以七氟烷吸入进行麻醉维持。术中持续静脉输注艾司洛尔,C组除不使用艾司洛尔外其余麻醉处理同E组。术后均采用静脉镇痛。结果:E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C组(P〈0.01)。与C组比,诱导前、拔管时E组MAP、HR差异无显著意义;插管、切皮时E组显著低C组fP〈0.05.P〈0.01)。术后4、8及24hE组VAS显著低于C组(P〈O.05)。E组术后恶心呕吐率低于C组(P〉0.05),术后随访两组均无术中知晓。结论:手术期间使用艾司洛尔能减少术中芬太尼药量,较好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术后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对小儿腹股沟疝临床护理中的应用。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患儿86例,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术后疼痛及家属满意度。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出现肠鸣音时间、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秩和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11.63%,但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7.67%高于对照组86.05%,但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小儿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减轻术后疼痛,且家属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特异性甲基化PCR(MSP)分析法检测抑癌基因高甲基化对结、直肠癌的诊疗价值。方法:应用MSP法检测36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术中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中的抑癌基因hMIM1、p15、p16甲基化的发生率。另选择3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样品作正常对照。结果:36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及术中癌组织的hMIM1、p15、p16甲基化发生率为59%-97%,癌旁组织略低;术后1周血清中hMIM1、p15、p16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而正常对照组抑癌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均为0。结论:MSP法的建立,直接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的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有助于临床判断和动态观察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通过鼻-胃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于伤后24h开始实施肠内营养,对照组30例,按传统的方法于伤后72h开始实施肠内营养,观察两组病人与营养有关的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病人院内感染发生率、ICU病死率、存活率及住ICU时间。结果 两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实验组26.6%,对照组23.3%,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实验组院内感染发生率、ICU病死率、存活率及住ICU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观察。选择80例使用外科手术手段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名患者,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应用的是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患者最终的护理效果。(1)两组患者中,其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其住院的周期、术后的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及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在术中环境及护理流程和整体服务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此类患者的手术应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加快此类患者的恢复,是临床有效、安全的一种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