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道德主体的历史嬗变的考察,说明道德主体的历史变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并进一步说明市场经济中的专业技术分工、对个人物质利益的重视以及公平竞争原则等把个人从各种原始的共同体中解放出来,从而为真正道德主体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公平对个体道德养成的激励--公平理论的道德践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主体一向以无私性为人们所称许,然而,在个人正当利益日益受到尊重的今天,主体的道德奉献客观上应该得到公平的回报,各主体之间道德回报与道德奉献的相对平衡将使道德主体产生公平感,并形成激励力量,激励其进一步的道德践行。为激励个体的道德养成,又不失道德的本性,社会应建立公平的道德回报机制,并通过树立榜样引导个体选择社会比较的适当参照系。  相似文献   

3.
创业是农业合作化小说特有的叙事话语,它促成了中国农民由个人创业主体向创社会主义集体大业的历史主体身份的转换。在这种转换中,个人创业主体的叙事内涵虽然明显大于历史主体,但历史主体的精神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开掘,并建构起特殊的关于财富的一种道德训诫方式。同时,历史主体的集体创业,也对乡村的爱情和婚姻道德生活带来了明显的改造。  相似文献   

4.
教师道德包括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两个方面,并且两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由于现实中知性德育与实践德育相分离、缺乏对教师道德主体的关怀以及教师的异化使得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相互分离,因此不利于教师道德发展。所以应加强实践师德教育、关注师德主体、考虑教师现实需要,增强职业认同感,促使教师自我实现。教师道德是一个综合体,应该突破传统的师德思路,从多角度来思考教师道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如果以改革开放为界把新中国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的话,道德和道德教育也相应地有两个历史范畴。本文对两个历史阶段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原则、道德人格形象、道德情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发现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都有非常曲折而辩证的表现,不是单一的,我国的道德和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同一个范畴的逻辑演变。德育内容从政治化走向了个人生活化,道德标准从非此即彼的二分法(二元思维)走向了以二元思维为基调的相对主义,而道德文化最后实际上走向了单一化(一元化)。  相似文献   

6.
论道德榜样     
《潍坊学院学报》2016,(1):82-88
近年来,××道德模范、感动××人物、最美××等的评选、宣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带来的是满满的正能量。这也充分说明了人类社会的道德生活离不开道德榜样。而树立什么样的道德榜样以及如何宣传道德榜样,作为掌握和控制社会道德资源的政府无疑拥有话语权。但由于主客观种种情形的存在构成了对道德榜样的道德生活的"绑架",因此,为其"松绑"就是还道德榜样作为一个生活人应有的幸福。不仅如此,社会还应通过对道德榜样的道德回报鼓励人们弃恶从善,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但应该明白,从归根结底意义上来说,道德回报是对道德榜样的某方面高尚德性的回报,而不是对道德主体的回报。道德榜样作用的发挥凭借其个人德性与公众道德生活之间的契合得以实现。虽然普通公众与道德榜样之间在德性水平上存在差异,但二者道德地位上的平等使得每个普通公众都有成为道德榜样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道德是一种约束人的行为规范,是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是为了稳定民族的生活秩序、维护社会利益而产生的,起着协调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作用。在布依族社会中,传统道德思想已深入人心,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和睦相处已成为布依族同胞世代相传的美德,这些传统道德思想极大地促进了布依族村寨的发展,同时也对布依族村寨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性。  相似文献   

8.
王书玲 《科技信息》2009,(35):403-404
司法腐败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司法过程中利用手中掌握的司法职权,违反法律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以非正当手段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行为。司法腐败是司法权的错位现象,其本质特征是权力对法律的凌辱。司法腐败的道德成因: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司法职业道德环境不良及某些司法主体道德素质低下。司法腐败的道德治理:宏观上,合理可行的司法制度建设;中观上,要制定和执行合理的司法伦理道德规范;微观上,要加强对司法主体的道德培育。  相似文献   

9.
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思想道德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主体选择、主体价值、主体发展为中心展开,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性、自主性、自律性为主旨,促进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全面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制度蕴含着道德,制度决定着道德,制度伦理优先于个人道德,法制保障着道德。制度对于道德的制约性,决定了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必须把法制建设作为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以确保道德建设在良好的法制氛围中进行。  相似文献   

11.
每个市场经济行为主体都必须遵守基本的道德要求。我们有什么权利对他们提出道德要求?培育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道德建设所需的道德环境,加强经济法制建设,建立道德赏罚机制和健全社会道德监督机制,加紧完善市场经济,才是道德重建的正道。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必然导致伦理变革。伦理宽容是伦理变革的实现途径,是抚育新道德的襁褓。伦理宽容不是不讲规范不要道德,而是对实际存在的多元价值观的认同。也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涵盖面更宽、调节功能更强的伦理新秩序。伦理宽容有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全人类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3.
 基因武器作为一种超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在现代战争中可以发挥“奇效”。但基因武器在军事中的存在与应用,将使平民豁免面临困境、使战争手段更不人道、使战争后果难以控制、以及诱发严重的生态灾难等,因而面临诸多的战争伦理困境。有鉴于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人类作为战争的主体,应守住基因武器禁用于战争的伦理底线,厘清基因技术研发的善恶界限,恪守科学和平主义的价值追求,才能遏制基因武器的研发与运用,进而对现代战争形成有效的伦理约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异化问题日益凸现。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技术主体人的自然观、技术观、道德观、价值观发生错位和扭曲,从而导致对技术的误用、滥用甚至恶用。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弱化和抑制技术异化,必须加强对技术主体的伦理控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也不断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发展,在变革中创新,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德育内容与方法的全面而彻底的转型。这当中,尤以德育理念的发展与创新最为突出,实现了诸如从"服从"向"服务"、从"批评人"向"培育人"、从"单主体"向"双主体"、从"他律"向"自律"、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从"被动"向"主动"等德育理念的现代转型,使德育理念与方法更为先进、科学、正确,也使德育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发展的伦理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本质上是一种手段,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现实目的是实现幸福生活,涉及一系列的价值判断问题,需要伦理价值的支撑和控制。因此,对社会发展进行伦理审视是合理的、必要的。社会发展的伦理审视通过对社会发展进行伦理价值观的批判、引导、战略选择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肯定了浔商在长期经商实践中形成的商业伦理曾在其迅速崛起过程中发挥的重要的作用。指出浔商伦理作为封建社会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要义精髓对于市场经济依然具有适用性和可借鉴性。针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信用缺失、道德失范等问题,关注并研究浔商伦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宅作为传统建筑的重要形式,凝聚着厚重的传统伦理文化。文章通过分析传统民宅建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等伦理思想,结合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传统建筑文化缺失的问题,提出如何在现代住宅空间设计中传承传统伦理文化,进而体现传统建筑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制度运行伦理是关于制度管理和制度实现的伦理。它具有三个基本层次:根本性制度运行伦理、体制性制度运行伦理和具体性制度运行伦理。不同层次的制度运行伦理,既具有共同的伦理性质和价值目标,又具有不同的对象、范围、运行原则和运行方式,具有多层次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20.
冯烨 《科技导报(北京)》2020,38(15):101-110
采用高新医疗科技实施的微创整形美容及相关"微整形",须在一定的伦理向度内健康运行。保障并促进求美者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拥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安全性,是微整形首要遵循的奠基性伦理规约;维护和提高求美者的生命尊严和社会尊严的人道尊严性,是微整形应实现的目标伦理规约;良好的社会规范性是微整形公正、民主、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伦理规约。三大伦理规约协同遏制微整形种种伦理风险和失范现象的产生,促进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更好地惠益求美者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