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多层基本气流综合预报台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台风的准平衡移动”一文中给出的台风移动与各层基本气流关系式,结合香港天文台业务资料,设计了一个预报方案.分别用差分格距Δn=5°、10°、15°、20°、25°(纬距)计算各层基本气流,对1976年—1982年经过10°N—30°N,105°E—125°E 的所有台风作了2198次预报.24小时平均予报误差相当于或稍优于(当Δn=25°)目前国内外预报误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1979年5—6月南海及其邻近地区的垂直环流,得到主要结果是:(1)沿110°E和120°E 5月平均经圈环流位置对称但强度不一致,沿110°E 的垂直环流比沿120°E 的强。反环流圈在15°N 至20°N,10—15°N 有Hadley 环流。沿110°E 较强的反环流圈与其相联系的上升气流,表明南海季风环流在5月已建立.(2)6月沿110°E 与120°E 的平均经圈环流在7—25°N 之间是对称的,反环流圈继5月向北移,位于20—25°E,其南侧的Hadley 环流也北移5个纬度。强度均比5月为弱。(3)5月的平均东西垂直环流,沿15°N 南海地区是下沉气流。沿20°N 和25°N 气流在110°E 的东侧上升,向西下沉。(4)与此相反,6月气流在115°E 以西上升,在115°E 以东下沉,形成东西垂直环流圈。这个东西垂直环流圈,促使南海西南季风加强。同时副热带反气旋东撤,西南季风不断向北推进。  相似文献   

3.
4.
1Geographyandtopogra phyoftheTaiwanStrait TheTaiwanStraitissituatedonthesoutheastcoastofEastAsiaandcon nectedwiththeEastChinaSeainthenortheast,andwiththeSouthChinaSeainthesouthwest.Accordingtoasyn thesisofalloftheviewpointsofthema jortectonic,submarinetopographic ,hydrologicandclimatologicfeaturesandthedistributionoftheorganism ,wehaverecognizedthattheTaiwanStraitbordersupontheEastChinaSeainthenortheastdownanimaginativestraightlinefromPingtanIsland (2 5°30′N ,1 1 9°4 8′E)ofFujian…  相似文献   

5.
TheBohaiSea(37°07′—41°N,117°35′—121°10′E)isashallowsemi-enclosedsea.SincetheBohaiSeaistheonlyinnerseaofChinaandalsoanimportantstra-tegicsea,itisoneofthemostinvestigatedseasinChina.Alargenumberofstudiesonthetideandthetidalcurrentaswellasnumericalsimulationofcirculationhavebeencarriedout,enhancingourunderstandingoftheBohaiSea.Long-termvariationsoftheseasurfacesalinity(SSS)andseasurfacetemperature(SST)oftheBohaiSeawereanalyzed.Linetal.[1]foundthatthepositivetrendsoftheannualmeanS…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 1型χ- C1 1 模的研究得出两个结论 :1°设χ是一个模类 ,以下叙述等价 :(1 )模 M是1型χ- C1 1 模 ;(2 )对于模 M的任意一个χ-子模 N,存在模 K|M,使得 K∩ N =0 ,且 K N≤ e M;(3)对于模 M的任意一个χe-子模 N,存在模 K|M,使得 K∩ N =0 ,且 K N≤ e M;(4)对于模M的任意一个χe-补子模 N,使得 K∩ N =0 ,且 K N≤ e M.2°设χ是一个模类 ,χ关于子模封闭 ,M =M1 M2 ,若 M1 ,M2 是 1型χ- C1 1 模 ,M1 或 M2 属于χ,则 M是 1型χ- C1 1 模 .  相似文献   

7.
采用AO染色、荧光计数方法,报道1997年8月台湾海峡南部(117°5’~119°9’E,22°4’~24°3’N)海域异养性鞭毛虫丰度、生物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各测站异养性鞭毛虫丰度范围391×103~1846×10  相似文献   

8.
低纬哨声的观测和研究,是当前哨声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对于探讨哨声导管的物理性质和甚低频电磁波在地球电离层中的传播特征都很有意义。1982年1月,我们在湛江的舖仔(21.1°N,110.3°E;磁纬9.9°N)和海南岛的三亚(18.24°N,109.5°E;磁纬7.04°N)进行了地面观测,记录到许多典型的哨声和吱声。观测资料和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低纬仍能接收到沿着按场排列的导管传播的导管哨声,导管哨声的临界截止纬度,应当位于比磁纬7.04°N更低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ies (SSHA) from Jan. 1993 to Dec. 2001 measured by TOPEX/Poseidon (T/P) satellite altimetry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two energy highs of SSHA fluctuations on both sides of the Luzon Strait. The highs centered at (19.5°N, 119.5°E) and (22.0°N, 124.0°E) respectively, are separated by a low energy band in the Strait.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alysis on the "Far Field" suggests that fluctuations of these two areas are mutually independent. EOF analysis on the "Near Field" shows that SSHA oscillation in the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 (SCS) is dominated by seasonal variations accompanied with significant intra-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fluctuations. Among which, EOFI and EOF2 reflect 66.7% of the total variance. They are both seasonal but showing three months difference in phase. The basic pattern of EOFI appears to be the seasonal SSHA oscillation centered at (18.0°N, 119.0°E) northwest off Luzon Island, which shows maximums (minimums) in August/Septemb  相似文献   

10.
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丰度时空分布的GAM模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1996~2001年我国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柔鱼生产统计及相关数据,利用GAM模型分析了表温、月份、经纬度等因子对柔鱼资源丰度CPUE的影响.研究认为,经纬度、月份和表温对CPUE时空分布都有较大的影响.160°E以西海域CPUE高,而165°E以东海域低,并主要集中在40°N~43°N海域.8~10月CPUE为最大.不同海域柔鱼分布的适宜表温不相同,150°E以西海域为13~18℃,150°E~165°E海域为14~18℃,165°E~180°E海域为11~14℃.  相似文献   

11.
Globalstar系统是美国LQSS(LoralQualcommSateliteServices)公司于1991年6月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提出的低轨道(LEO)卫星通信系统。使用开发工具Delphi,通过编程的方法成功地模拟了Globalstar卫星通信系统的系统动态运行情况,并同时给出了系统运行的全球覆盖率。  相似文献   

12.
讨论中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的系统设计问题 ,包括星座设计、覆盖率统计和通信线路计算等问题。运用统一建模语言UML、面向对象可视化编程软件Delphi、科学计算软件Matlab、动画制作软件Animator等工具 ,研制了中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设计综合软件 ,并以此设计了我国中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星座方案各一套 ,同时完成了星座实时动态演示 ,并能实时对全球、中国、北美、欧洲进行覆盖率动态统计和通信线路计算。  相似文献   

13.
杨春秀  张林波  刘彤 《应用科技》2011,38(11):43-48
分析了目前已有卫星路由算法,讨论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多层卫星网络路由算法MLSR,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适合LEO&MEO&GE0多层卫星网络的路由算法DTMLSR,该算法充分利用了卫星通信网络的规律性和可预知性,利用地面网关来传输部分链路信息,有效地减少了路由计算开销,缩短建路时间.另外通过增加卫星网络流量监测及接入卫星的选取机制,平衡了网络流量分布,降低了网络的丢包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通信业务的端到端时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空间技术需求的不断增多,传统的单层卫星星座组网模式,由于其结构简单,在未来空间技术的发展中受到限制.近年来,采用多层卫星进行星座组网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鉴于多层卫星星座模型的优点,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GEO/MEO/LEO的三层卫星星座模型.本模型充分结合高、中、低轨道各自的优势,以尽量少的卫星数量实现了对地球的全面覆盖,较之传统单层模型更为立体化.最后,通过STK和MATLAB对所提出的多层卫星星座组网模型进行了数字化仿真,从星间链路的长度、链路通信俯仰角以及方位角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验证了本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多飞行器环境下,一个测控站的作用范围内会有多个目标出现,传统的方法无法实施测控。笔者提出空分多址和码分多址结合,用并行数据处理形成多波束,每一个波束跟踪一个目标,以实现多飞行器测控。文中还对波速形成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于低轨卫星通信系统(LEO)的每个小区来说,随时都有大量的新呼叫切换呼叫到达,并要求在本小区内分配有限的信道资源进行通信。这就需要一种呼叫接入算法具有优化系统性能,改善呼叫阻塞率和信道利用率等参数,因此提出了一种呼叫接入控制算法PGC(part guard channels),即部分接入算法,此算法除吸取传统的预留信道GC(guard channels)算法已有的优点外,还进行了一些改进,使系统的新呼叫阻塞率和切换呼叫掉话率得到了更好的平衡,在分析GC和PGC的几种子算法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仿真,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结果,最后在服务等级、信道占用率等重要参数方面对2种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  相似文献   

17.
对于低轨卫星通信系统(LE0)的每个小区来说,随时都有大量的新呼叫切换呼叫到达,并要求在本小区内分配有限的信道资源进行通信。这就需要一种呼叫接入算法具有优化系统性能,改善呼叫阻塞率和信道利用率等参数,因此提出了一种呼叫接入控制算法PGC(part guard channels),即部分接入算法,此算法除吸取传统的预留信道GC(guard channels)算法已有的优点外,还进行了一些改进,使系统的新呼叫阻塞率和切换呼叫掉话率得到了更好的平衡,在分析GC和PGC的几种子算法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仿真,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结果,最后在服务等级、信道占用率等重要参数方面对2种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低轨卫星星座具有几何图形变化快、落地信号功率强、全球天基监测覆盖等天然优势,可对中高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星座进行有效补充和增强,提升全球定位、导航与授时(Positioning,Navigation and Timing,PNT)服务的精度、完好性、可用性和抗干扰等能力,已成为下一代卫星导航系统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总结了国内外低轨星座发展现状,对不同低轨星座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对低轨星座提升导航定位精度、加速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收敛、全球天基监测等导航增强能力进行了分析,重点论证了低轨星座突破现有中高轨GNSS技术瓶颈的机遇和体系增量能力,给出了相应的仿真分析结果,以期对我国低轨星座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低轨道卫星功率带宽资源联合分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低轨道卫星星上功率和带宽资源有限,设计有效的资源分配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提出了一种低轨道星间功率带宽资源联合分配方法,提高了星间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网络业务承载能力.该方法应用地面站数目和星地链路存在时间刻画星间链路容量的比例,将星间资源分配问题归纳为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问题.通过引入动态可行域,定义二元变量更新操作来改进燕子群算法,用于优化模型求解.仿真得出卫星瞬时吞吐容量和瞬时网络容量变化具有周期性,并伴有随机波动,所提方法牺牲了网络容量,获取了星间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20.
王亚军 《科技信息》2010,(21):J0010-J0011
C波段卫星通信地球站是监测参考站的重要通信方式,由于卫星通信较之地面通信不受地理位置及距离限制,应用较为为广泛。本文给出某卫星导航地面运控系统中卫星通信地球站子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