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几株黑曲霉菌株的溶磷能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固体无机磷培养基和固体有机磷培养基对5株黑曲霉溶磷菌株进行筛选,根据溶磷透明圈与菌落直径大小的比值筛选出两株高效溶磷菌株分别命名为A82和A92。同时对这两株菌株进行无机磷和有机磷液体培养,根据培养过程中菌液的pH值、生物量、溶解磷及消化磷含量的变化探讨黑曲霉的溶磷特性。结果表明:A82和A92黑曲霉菌液pH随着溶磷能力的提高而下降;A82黑曲霉在有机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5d后生物量达到最大;在无机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第4d后溶磷能力达到最大值64mg/L。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效溶磷菌的溶磷特性对受铅污染土壤展开修复研究,研究了菌液添加量与土壤全磷含量对重度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有效磷含量、有效态铅含量、pH等指标变化,结合X射线衍射法(XRD)分析土壤物相变化,初步研究了溶磷菌的钝化机制。当目标溶磷菌发酵菌液的添加量达到150mL/kg时,目标菌可有效在土壤中存活;当土壤全磷含量达到1g/kg时,经过钝化培养可将土壤有效态铅含量降至4mg/kg、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增加至19mg/kg。对钝化后土壤Pb形态分析表明,在目标溶磷菌作用下,土壤中Pb由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向残渣态转变,XRD分析结果表明残渣态主要为氯磷酸铅盐化合物(Pb_5(PO_4)_3Cl),是Pb在土壤中最稳定的化合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从小麦根、茎、叶分离出21株溶磷微生物,筛选出溶磷能力最强的菌株JG-22,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土壤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agri strain).研究表明,JG-22对Ca3(PO4)2溶解能力最强;pH值对菌株JG-22溶磷效果影响最明显,在34~36℃和弱碱性环境下,溶磷效果较好;培养72 h后增加培养时间对有效磷的增量影响不大;Ca3(PO4)2含量在5 g/L以上时加大其含量对有效磷的增量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之一,由于土壤的固定化作用而含量极低,成为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溶磷菌能够帮助植物从土壤中将难溶性磷转变为可溶性有效磷.笔者从胡枝子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的溶磷真菌X1,对其菌种进行鉴定,同时对其溶磷能力及其他促生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株高效溶磷真菌X1经鉴定为斜卧青霉菌属(Penicillium decumbens);对不同难溶性磷酸盐均具有溶解能力,对磷酸钙的溶磷量可达2 003.95 mg·L-1;具有分泌IAA、ACC脱氨酶及产氨的能力,且具有一定的固氮和降解纤维素的能力,纤维素酶活力为34.41 U·mL-1.该株高效溶磷真菌斜卧青霉X1具有作为溶磷微生物菌剂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利用固氮菌和溶磷微生物制备复合型菌糠菌肥,从辣椒根际处采集的土样中,根据Ashby无氮琼脂平板上的菌体长势,筛选出一株固氮菌YX.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系统进化分析,确定菌株YX归属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YX菌固氮量可达28.27±2.4 mg/L,溶磷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检测菌株Rs-5和Rs-198培养过程的产酸情况,研究了解盐促生菌溶解磷酸三钙的性能与机理。结果显示:菌株Rs-5在无机磷培养基中主要产生柠檬酸、D-葡萄糖酸、苹果酸、乙酸和丙酸等5种有机酸,最大产酸量分别达到了27.41、0.33、1.08、10.75和2.01mmol/L;菌株Rs-198在培养过程中能够产生柠檬酸、D-葡萄糖酸、苹果酸、乳酸、乙酸和丙酸等6种有机酸,其含量分别为50.95、1.02、1.38、1.11、14.56和7.21mmol/L。在培养前3d产酸种类最多、产酸量最大,其中,柠檬酸和乙酸的含量较高,是菌株溶解无机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无机解磷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溶磷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水稻根际共分离出13株具有解无机磷能力的菌株,选取其中4株(Pc1、Pc3、Pp2、Pp3)溶磷能力较强的菌株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生理生化特征,鉴定菌株Pc1、Pp2、Pp3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菌株Pc3属于土壤单胞菌属(Agromonas);以不同的碳氮源、可溶性磷量及pH值配制培...  相似文献   

8.
解磷微生物能够活化土壤中的难溶性磷,筛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根际高效解磷菌对于缓解南方红壤区杉木人工林土壤的磷素受限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南方红壤区不同林龄(2,4,10,15 a)杉木人工林下的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平板分离初筛菌株、液体发酵复筛菌株和16S rDNA测序,筛选、鉴定高效根际解磷菌,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高效解磷菌的最优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1) 15 a杉木根际土壤的解无机磷菌与解有机磷菌数量分别为3.64×10~5和2.14×10~5 cfu/g,均显著高于其他林龄(p<0.05),且各林龄解磷菌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筛选出25株解无机磷菌和20株解有机磷菌,经平板初筛、液体发酵复筛和16S rDNA测序鉴定,分别得到一株解磷效果显著(p<0.05)的解无机磷菌株W1(溶磷量238.08μg/mL,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和解有机磷菌株Y9(溶磷量15.04μg/mL,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sp.));3)优化后W1的最佳培养条件为1.0%(质...  相似文献   

9.
对筛选的解盐促生菌株SRPG-396进行溶磷性能测试,并通过盆栽实验确定其在盐渍化条件下对棉花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菌株SRPG-396在难溶性无机磷固体培养基可以产生明显的溶磷圈。添加难溶性Ca3(PO4)2的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可达到56.75 mg/L,并且与发酵液p H呈一定的负相关性;而含有Mg3(PO4)2、Fe PO4和Al PO4的发酵液有效磷含量与p H值无相关性。盆栽试验表明,施加SRPG-396菌剂在有盐胁迫的条件下可以明显提高棉苗鲜重、干重和根干重,分别为17.84%、33.66%和13.79%,并且SRPG-396菌剂还可提高棉花植株茎叶和根部全磷含量,分别为20%和11.51%。因此,菌株SRPG-396可以有效地溶解土壤中无机难溶性磷,提高棉苗对磷的吸收来促进棉花生长,有望为开发高效微生物磷肥提供优质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溶磷真菌是能够将难溶磷转变为可溶性磷的一类微生物。为了提高磷素利用率,本研究采用平板培养法从加工番茄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到2株溶磷能力较强的菌株,分别命名为3-1和3-2,结合菌落形态特征和ITS r DNA序列分析,将菌株分别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用以Ca3(PO4)2为唯一磷源的培养基对其溶磷能力进行测定,发现菌株3-1和3-2对Ca3(PO4)2的溶磷量分别是368.7 mg/L、142.2 mg/L。通过不同浓度的单菌菌液和混和菌液处理新疆加工番茄里格尔(87-5)种子,发现不同菌株、不同的菌液浓度对加工番茄种子萌发影响显著,发芽指数随菌液浓度的降低而增加;菌株3-2菌液OD600光密度值为0.1时,发芽率最高,达(94.5±1.0)%;单菌株处理组的发芽势随着菌液浓度的降低而增加。本研究结果为获得有益于新疆加工番茄生产应用的溶磷菌株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磷酸三酯合成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磷酸三酯传统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以磷酸三乙酯为例对新工艺进行验证,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取得了缩短时间,提高收率、降低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马凯  马培华 《科技资讯》2009,(33):53-53
农用磷酸一铵(MAP)和普钙(SSP)生产工业磷酸一铵的方法,具有规模小,操作灵活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制得92%以上纯度的磷酸一铵产品,磷的回收率在60%左右,剩余的含磷约20%的废渣可作为磷肥使用。  相似文献   

13.
磷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但大多数耕地土壤中磷素易与Ca2+、Fe3+、Fe2+、Al3+等结合成无效态磷,植物难以直接吸收利用.解磷微生物可活化难溶性磷,将其接种于堆肥,有助于提高堆肥产品磷素植物可利用程度.从鸡粪好氧堆肥中筛选获得高效解磷细菌,为生物强化富磷堆肥的制备提供菌种.利用NBRIY培养基初筛获得解磷菌,...  相似文献   

14.
拓宽了NaZr_2(PO_4)_3的水热晶化条件,在摩尔比为:P_2O_5/ZrO_2=30~0.75,Na~+/P≥1:3,H_2O/ZrO_2=900~215,pH≤2.0,250℃的条件下,制得了纯相NaZr_2(PO_4)_3晶体,用XRD,IR和Raman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水热合成诸因素对产物物相的影响.初步研究了水热生成磷酸锆钠的机理及F~-对NaZr_2(PO_4)_3晶体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异辛醇聚氧乙烯醚、P2O5 为主要原料 ,合成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探讨了原料摩尔比、酯化温度、酯化时间、水解方式和时间对酯化反应影响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异辛醇聚氧乙烯醚 (n=4)与P2O5 的摩尔比为3.5:1,酯化温度65℃ ,酯化时间3h ,水解0.5h ,该条件下合成产品酯化率达96 % ,产品耐碱性大于200g/L,沉降时间小于10s。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以Al_2O_3和85%的H_3PO_4为原料,采用H_3PO_4/Al_2O_3=6.8的投料比,在300℃以下温度范围内对磷酸铝系列化合物的生成进行了比较系统地考察。得出了AlH_3(PO_4)_2·3H_2O、AlH_3(PO_4)_2H_2O、Al(H_2PO_4)_3和AlH_2P_3O_(10)的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研究了Al(H_2PO_4)_3和AlH_2P_3O_(10)·2H_2O的热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百花湖表层沉积物磷的化学形态及pH值对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百花湖沉积物的总磷、磷形态进行了分析,模拟研究了不同pH值对水体中总溶解性磷和溶解性活性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百花湖沉积物样品总磷含量在503~2351mg/kg,属于中富营养化到富营养化水平。沉积物的磷主要由无机磷组成,其中主要是钙磷。pH值是影响磷释放的重要因素,强酸性及碱性条件下皆利于磷的释放,中性条件磷的释...  相似文献   

18.
磷酸盐是无机化学中应用最广泛、发展速度最快、涉及面最大的高新功能材料 研究常温四合一型磷化剂并用先进的合成技术,制备一系列的磷酸锆盐 磷酸锆盐是一类效果很明显的离子交换剂,对其合成方法及应用有必要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用盐酸分解磷矿石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用盐酸分解磷矿石制取磷酸所进行的一系列条件试验,找出了较为适宜的磷解磷矿石的条件。试验结果较好,五氧化二磷的分解率为99.14%,二氧化硅的分解率为9.789%。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锌系磷化膜的形成机理,针对锌系中温磷化技术的缺点,采用测量φt曲线的方法研究磷化液中促进剂对磷化膜生长速率的影响。应用XRD对膜的形貌及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研制出一种低温锌系磷化加速剂。实验结果表明,将亚硝酸盐与氯酸盐混合制成复合促进剂,可以缩短成膜时间,降低磷化温度,加快磷化成膜速度,在磷化温度为25℃~35℃,磷化时间为10min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性能良好的磷化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