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马德里中东和会上,阿以领土争端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阿以之间的领土争端主要有以下几处:1、戈兰高地:位于叙利亚西南边陲和以色列交界处,是一长60公里、中部最宽处约20多公里、面积1150平方公里的狭长山地。它居高临下,俯瞰以色列边界,战略地位重要。戈兰高地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1974年5月31日,叙以双方达成部队脱离接触协议,以色列撒出戈兰高地东部630平方公里的一个狭长地带(包括库奈特腊城),并设立约2公里宽的缓冲区,缓冲区内驻扎联合国部队。1981年以色列宣布吞并戈兰高地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大约2万以色列人生活在戈兰高地。  相似文献   

2.
对于当前海湾战争,人们最担心的问题之一是:战争有可能蔓延到整个中东地区,其中的关键是以色列是否会卷入海湾战争从而导致阿以直接军事冲突。到目前为止,以色列一直比较克制。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反伊联盟为保证对伊拉克的战争不受阿以矛盾的干扰,竭力阻止以色列的卷入。另一方面,以色列为本国利益计,它目前也不愿卷入战争。以色列有几点考虑。其一,置身事外,它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借  相似文献   

3.
在阿以争端中担当调停人,以获得阿以双方的好感、削弱苏联在中东的影响,是美国自杜鲁门政府以来的基本政策取向.1967年六日战争结束后,约翰逊政府在应对阿以争端中所采取的平衡政策,也是美国传统外交政策的反映.为此,美国积极促动与苏联在解决阿以问题上的合作,推动安理会242号决议的通过.而对阿以双方,约翰逊政府则采取了拉拢约旦、与埃及保持联系及对以色列进行规制等措施,试图构建美国对阿以的对等平衡政策.然而,由于美苏争夺等因素的制约,美国这一时期的平衡政策最终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4.
在解决海湾和中东问题上苏联愿意同美国进行某些合作,但是它在那里的根本利益是不能放弃的-从整个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期间的苏联官方言论和它的国际活动来看,苏联没有参加海湾的军事行动,但是一直在力争对解决整个中东问题发挥重要的政治作用。这种意图在海湾战争以后变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5.
20年的郁积终于如火山般爆发了。这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冲突再次向全世界表明,巴勒斯坦问题不容忽视,阿以争端一天不解决,中东地区就无宁日可言。  相似文献   

6.
这个方案绕开了由联合国主持召开的国际和平会议,巴解被排斥在外,并且把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与解决阿以争端分离开来。  相似文献   

7.
中东地区受海湾危机的强烈震撼,产生了新的分化组合。昔日阿拉伯世界对阿以矛盾以温和与激进为分野而形成的两派荡然无存,代之以对这次危机的不同立场而出现的经纬分明的新的阵线。叙利亚是中东的一个大国,一向在中东问题上以态度强硬著称,在这场危机中它纵横捭阖,成为反伊联盟  相似文献   

8.
水源问题是阿以关系、中东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根十分敏感的神经,与各方利益攸关。它已成为影响中东和平的一个政治问题。海湾战争结束后,中东的水源争端正在突出。拟议中的中东水源首脑会议10月将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召开。随着会期的临近,中东舆论对水源危机的评论又多起来。美国务卿贝克最近指出,中东水源问题将列入中东和会的议题之中。美国设想和会后一阶段由土耳其和海湾6国加入水源问题的讨论。直接影响中东和平导致以色列拒不撤出阿拉伯被占领土的现实原因一般说来有三个:(1)以色列需要“足够的生存空间”;(2)以色列需要“能抵御和迟滞”阿拉伯激进国家和巴勒斯坦发动军事进攻的“战略缓冲地带”;(3)以色列不能没有“水源保证”。从所谓“生存空间”因素上看,以色列境内可供犹  相似文献   

9.
中东地区硝烟弥漫,内外予盾交错激化,经常达到爆炸的程度。阿以冲突,两伊战争、黎巴嫩战争、苏美争夺,构成了一幅令人眼花缭礼的图景。阿以矛盾和冲突,是中东地区历时最长、波及面最大的动乱因素,其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而在巴勒斯坦问题有关的各方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主要的一方。为反抗以色列的侵略扩张,为巴勒斯坦独立而战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怎样发展壮大起来的?它面临哪些困难?当前的主张如何?它是怎样进行战斗的?所有这些,都是对中东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所关心的。本文就这些基本情况和问题作一些较为系统的介绍和分析,篇幅较长,分上下篇刊登。  相似文献   

10.
中东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第一热点,民族矛盾、宗教问题、大国争夺等因素盘根错节,巴以之间的冲突循环往复,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怪圈。解决中东问题,必须照顾各方的关切,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运用法理及道德谴责等手段,逐步解决巴以争端,实现中东地区的持久和平。  相似文献   

11.
兵戎相见40余年,相逢一笑难泯深仇。一次中东和会难以解决有关生存的领土问题.但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多年争端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1991年10月30日,中东问题有关各方终于一起走向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一起在那里参加由美国和苏联充任两主席的中东和平会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形势,相机行事,从海湾安全体系入手多方做工作,拉住美国在中东的战略盟友,步步推进美国的目标。早在"沙漠风暴"铺天盖地之时,美国国务卿贝克就明确宜布了美国构筑中东战后新秩序的四大目标:(I)建立中东地区安全体系;(2)实施中东军备控制;(3)重建海湾经济;(4)消除阿以争端。海湾战火熄灭后,美国便立即四管齐下。布什本人亲自通过电话和信函同中东有关国家首脑保持着频繁联系,此外,美国  相似文献   

13.
2002年9月,中国政府出台了一项新举措———任命从事中东问题研究几十年又长期在阿拉伯国家工作的王世杰大使为中东问题特使。王特使将其使命概括为在中东问题争端的有关各方之间进行劝和。王特使说:“我目睹过以巴冲突给双方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深感实现和平的重要性,也深知中东问题复杂,涉及政治、经济安全、宗教等诸多方面,不可能一下子得到彻底解决。”“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责任也有义务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我们进行经济建设需要和平稳定的安全环境,中东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为了国内能有一个好的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我们真心希望中东和平。”一年多来,王特使已三次出访中东,他在废墟里和身陷困境的阿拉法特拥抱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也引起了许多媒体的关注,当然也遭致有关方面的非难2003年12月1日,王特使赶赴日内瓦参加了由巴以民间发起的“日内瓦倡议”仪式,有颇多感受。前不久在社科院西亚非洲所,我有幸聆听了王特使谈他日内瓦之行和三次出访中东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挂钩方案”增加了海湾危机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在国际上引起不同反响。由此可以看出,以巴勒斯坦为核心的中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中东就存在着爆发危机和战争的土壤。海湾战争终于爆发.此前围绕海湾危机的政治和外交斗争激烈进行,  相似文献   

15.
以籍阿拉伯人人数不多,地位特殊。在阿以关系松动的气候下,他们冲出了禁闭和痛苦境地,为沟通阿以之间的了解而尽力。在以色列,生活着一批阿拉伯人。以色列建国几十年来,他们加入了以色列国籍,然而他们一直在阿以冲突的夹缝中受煎熬。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上一篇概述了中东五次战争。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大片巴勒斯坦和阿拉伯领土。从此,领土问题成为延宕40多年的阿以争端的症结之所在。与此同时,以色列的“人口扩张”也以逼人之势进行着,与“领土扩张”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7.
刚到美国时,曾为一种现象所诧异———美国不是世界霸主吗?怎么电视新闻关于国际部分的并不多,难得的国际话题多半为中东局势……在美国,每当阿以冲突激化、暴力活动升级时,不少民众就质问政府,“美国军队在世界上无与匹敌,为什么不派他们至中东搞定局势?”不要小看美国百姓这种自然而然的想法,它是美国惯于在中东问题上扮演世界警察角色的必然表露。中东地区的阿以冲突,成为二战以来美国人内心挥之不去的“牵挂”。人们都说,其原因就在于中东有油和有以色列国。有意思的是,9.11事件中的恐怖分子大多来自美国人“牵挂”的地…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中国别无选择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全球气候变化已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深度触及了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这就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严酷现实。在2007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气候变化超过恐怖主义、阿以冲突、伊拉克问题而成为压倒一切的首要问题。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签署,1994年生效)到《京都议定书》(1997年签署,2005年生效),再到后京都谈判艰难上路(2005年启动),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寻求解决良策。  相似文献   

19.
提起傅立民(查尔斯·弗里曼),熟知近几十年中美关系史的人都不会陌生。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当时只有28岁的他就是随行的重要翻译,后来当过美国驻北京联络处副主任、美国助理国防部长,是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其实,傅立民大使还有另一番风光经历:海湾战争期间,他正好是美国驻沙特阿拉伯大使。  相似文献   

20.
在巴以、约以谈判相继取得突破之后,关于巴勒斯坦自治问题的谈判和约以开放边界、双方实行经济合作等步骤,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相形之下,中东和平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叙以谈判仍处于僵持状态就显得特别突出。如果叙以争端的和谈无实质性进展,中东实现全面和平的目标就依然是个悬念。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说“阿以之间要和平不能没有叙利亚”。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