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为探讨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宗教文化属性的调节作用,本文以崆峒山旅游景区为例,收集389份网络问卷调查数据,基于期望差异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了游客期望、感知价值和感知质量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游客期望负向影响感知价值、感知质量和游客满意度;感知价值和感知质量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宗教文化属性对游客满意度与游客忠诚度有显著调节作用.建议在崆峒山景区高质量发展建设中重视普通游客(弱宗教文化属性游客)的期望管理,满足特殊游客(强宗教文化属性游客)的信仰需求,打造具有宗教文化色彩的旅游项目来提升游客满意度.本研究对崆峒山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与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选取河南省洛阳重渡沟村、焦作岸上村、新乡郭亮村、信阳郝堂村等4个具有代表性乡村旅游景区(点)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维度,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游客感知价值维度与游客满意度、游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包括乡村美食与特产、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乡村环境与服务设施、乡村基础设施、乡村景观5个维度;乡村环境与服务设施和乡村基础设施对游客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乡村美食与特产、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对游客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有影响但不显著,乡村景观与游客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则呈负相关关系.在讨论的基础上为河南省乡村旅游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苏州农业旅游的问卷数据,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逐步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深入探讨苏州农业旅游游客感知评价,比较不同类型游客感知差异.研究发现,农业旅游游客感知划分为6个因子比较合理,总体满意度与感知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资源环境因子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最大,游客感知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上存在差异性.根据游客感知因子可以将农业旅游者划分为4种类型,不同类型旅游者总体满意度均值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性别是影响不同类型游客感知差异的主导因素.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给出一些建议供农业旅游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张家界市为对象,探究了参照群体、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旅游意向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研究模型.结果表明,参照群体在信息性、功利性和价值表达性3个情境下,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都有正向影响,且影响强度依次递减;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旅游意向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旅游营销管理者应重视挖掘参照群体作为旅游者信息渠道的价值,区别和塑造不同维度上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增强居民的旅游意向.  相似文献   

5.
探究仿古街区旅游感知对游客购物意愿的影响,有利于挖掘仿古街区的旅游价值。以湖南岳阳汴河街为例,采用问游客购物决策影响不明显,汴河街缺乏沉浸式文化氛围;汴河街要加强仿古街区的文化氛围建设,设立文化历史博物园,增加购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感知和价格感知对游客在汴河街的购物行为存在显著影响;怀旧感知、教育感知和创新感知对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以怀旧感知、教育感知、创新感知、质量感知和价格感知5个维度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索感知对游客文艺演出和开发特色产品  相似文献   

6.
以黄山市屯溪老街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SPSS分析方法,以游客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为中介变量,探究非遗旅游街区游客的地方感对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多元化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游客地方感对满意度和忠诚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满意度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地方感对感知价值质量的显著正向影响大于感知价值;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在地方感对满意度的影响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地方感、满意度和忠诚度之间存在多重中介路径关系.  相似文献   

7.
了解海岛游客重游意愿影响因素,有助海岛旅游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大连市长山群岛为案例地,利用调查问卷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对游客的社会人口特征、行为特征、价值感知和满意度4个维度19个指标进行分析,依次得出年龄、游览次数、基础设施、纪念品特色和是否达到预期对海岛游客重游意愿影响最为显著且呈正相关.以此为基础提出4点建议:注重银色旅游市场开发,完善青壮年旅游市场;重视重游游客,打造重游良性循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海岛纪念品特色;完善各项旅游要素,提高游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信朋友圈中旅游信息分享成为常态,微信平台已经成为旅游口碑传播的重要渠道。理论模型研究和实证分析表明:发送者专业性、内容趣味性、关系强度、感知风险以及信息接收者的专业性是微信口碑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它们通过中介变量感知有用性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旅游决策。旅游企业应注重微信口碑的影响力,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以降低消费者的风险预期,并通过强趣味性话题的创造,提升用户体验,以激发旅游者主动分享正面口碑,从而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通过网络信息进行旅游相关决策,旅游网络口碑在旅游者决策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作为一种新兴网络营销方式,旅游网络口碑营销的应用价值也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旅游管理者所认识和重视。旅游地应展开针对性的网络口碑营销策略,以此推进旅游产品销售,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树立旅游地品牌形象,并最终实现旅游地的品牌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地做为旅游系统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旅游供需的协调发展,研究目的地供给整体及结构差异十分必要。到访经历是区分游客的重要属性,不同到访经历的游客感知差异对目的地的决策和营销有重大影响。以北京入境游客为调研对象,探讨到访经历对旅游目的地供给感知差异的影响及原因。研究发现,目的地感知供给包含10个维度;到访经历对目的地交通及网络通讯供给感知有显著影响,且重游者感知均值高于初游者。重游者的重游意愿受供给干扰的因素更少,稳定性更强;旅游模式差异、体验层次及"场所依赖"程度不同,是造成初游与重游者对供给结构感知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运用GooSeeker软件, 在马蜂窝、携程和途牛等知名旅游UGC平台上爬取游客赴北京的网络游记, 并借助ROST CM 6.0和 ROST EA软件, 对网络文本内容进行内容分析和情感分析, 探究获冬奥会举办权对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 得到如下结果。1) 申办冬奥会成功后, 北京关于“冬奥会”的形象特征得到一定程度的凸显, 但凸显程度不高。2) 申奥成功前后游客感知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维度具有差异性: 申奥成功前, 游客目的地形象感知主要体现在地方氛围、吸引物、交通和奥运场馆; 申奥成功后, 游客目的地形象感知主要体现在地方氛围、吸引物、旅游服务和国际化形象。3) 游客情感以积极情感为主, 中性情感为辅, 整体上趋于中性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旅游网站的景点评论进行情感分析,综合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领域本体构建技术,准确把握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和需求;将群体智慧和个人偏好有效地结合,为游客出行制定合理的个性化推荐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推荐策略能够有效地将碎片化的游客评论数据转化为对其他游客出行地选择的辅助信息,提高了游客获取旅游知识的效率,真实地反映游客的旅游感受,为游客景点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调查地震后旅游者对四川众多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形象、是否愿意重游四川等问题,通过实证分析,探索国内旅游者重游四川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旅游目的地资源质量、旅游目的地忠诚和总体满意对旅游者的重游决策具有显著影响.同时,针对不同的重游决策影响因素,将旅游者分为"满怀期待型"和"无所谓型",并总结了各自对重游影响因素的关注程度.最后就该研究的局限性和研究启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海外游客特征对在华停留时间影响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游客在华停留时间是衡量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指标,对其量化分析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国旅游竞争力.本文根据2007年我国入境旅游抽样调查资料,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海外游客特征对在华停留时间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海外游客的性别、年龄、职业以及类型都极显著地影响着在华停留时间,其中游客类型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肇庆七星岩为案例,剖析自然风景区服务感知价值构成维度。自然风景区服务感知价值由8个维度构成,各维度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服务质量、声誉价值、便利价值、审美价值、认知价值、情感价值、行为成本与货币价格,这8个维度均与服务总体感知价值存在显著正向相关关系;并构建自然风景区服务感知价值测量量表,为自然风景区管理实践提供实用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6.
[摘要]从顾客感知的视角出发,探讨企业声誉在消费者行为决策中的影响。以中小企业SaaS采纳为背景,通过收集225份中小企业的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声誉对顾客的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具有显著的影响:良好的企业声誉能够增加顾客的感知价值,降低顾客的感知风险,因此消费者基本上都倾向于购买声誉好的企业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分析了在网购过程中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因素及方式,并构建了一个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信息保护行为意向(信息重要性,网站声誉,信任)对个人信息泄露影响的研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到370份有效问卷,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结果进行模型拟合检测以及路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信息重要性和网站声誉对信息保护行为意向有正向影响,但信任对信息保护行为意向有负向影响,信息保护行为意向对信息泄露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灾难与危机爆发后,旅游地采取有效措施激发游客的消费意愿是灾后旅游业复苏的关键因素.该文以武汉市为典型案例地,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基于新冠肺炎知识和目的地信任构建基于风险感知对旅游消费意愿的影响机制模型.借鉴国内外成熟量表,共采集358份有效问卷,通过信效度验证,进行了验证性因子SEM、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旅游风险感知并不直接负向影响旅游消费意愿.旅游风险感知对目的地信任有负向作用,目的地信任对旅游消费意愿有正向影响.2) 目的地信任在旅游风险感知与旅游消费意愿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3) 新冠肺炎知识了解程度的高低对旅游风险感知与旅游消费意愿影响机制存在显著调节效应.对此提出旅游地旅游修复对策: 1) 完善疫情防控措施,降低游客的感知风险.2) 正向多渠道宣传,重塑目的地信任.3) 加强新冠肺炎知识普及,提升游客的疫情知识.  相似文献   

19.
民宿旅游作为新兴乡村旅游方式,其文化氛围与影响力日渐扩大。基于SEM方法,以人文体验品质、服务价格、服务水平、安全保障四个维度确定影响民宿游客满意度因素,提出假设,发放问卷分析数据,建立初始模型并适当修正,构建影响民宿游客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得出人文体验品质与服务水平对客户满意度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服务价格与安全保障并不能显著影响游客满意度的结论,并对如何提高游客满意度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创新旅游目的地评价方法为目的,基于旅游网络评论数据,从旅游目的地发展规模和质量两个维度构建旅游目的地关注度—满意度分析(ASA)模型.整合国内8大在线旅游平台评论数据,采集全国23 496个景点的1 368 052条有效评论,建立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基础数据库.通过模型化和可视化的方法对省域旅游目的地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网络旅游关注度呈现长尾和极化特征,约80%的在线旅游评论集中在10%的核心旅游景点;核心旅游景点空间聚集度呈现出由高到低的“东—中—西”格局;2)不同类型景点在网络关注度和满意度上均有明显差异,且游客对不同类型景点具有不同的正负面情感特征.基于上述特征分析,结合31个省市自治区ASA定位分析结果,提出了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发展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