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互联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结合模糊控制和遗传算法提出一种新型的PID智能控制器.这种控制器主要特点是选用遗传算法整定的PID参数值作为模糊自整定PID参数控制器的初值,然后再对模糊控制的相关参数用遗传算法优化,避免了参数选择的盲目性.仿真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的PID控制器,同样也优于单独模糊PID控制器和由遗传算法寻优而设计的PID控制器.同时,在研究遗传算法寻优的过程中提出一种新的适应度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类基于PID控制的新型模糊控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一类基于模糊规则的变参数 PID控制方法 .对于模型未知对象 ,常规 PID控制器参数的调节一般要基于一些语言信息的经验知识 ,这对 PID参数的调节带来一定的困难 .模糊控制在处理语言信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将模糊控制和 PID控制方法相结合组成一种复合控制器的设计是可行的 .采用 TS模糊模型 ,给出了一类给予模糊规则的变参数 PID控制器的设计 .这种控制方法兼备模糊控制与 PID控制优点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互联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结合模糊控制和遗传算法提出一种新型的PID智能控制器,这种控制器主要特点是选用遗传算法整定的PID参数值作为模糊自整定PID参数控制器的初值,然后再对模糊控制的相关参数用遗传算法优化,避免了参数选择的盲目性。仿真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的PID控制器,同样也优于单独模糊PID控制器和由遗传算法寻优而设计的PID控制器。同时,在研究遗传算法寻优的过程中提出一种新的适应度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4.
模糊PID控制在汽车ABS中的应用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ABS是一种变工况、非线性的系统,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可以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对PID参数进行在线修改,因而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设计了一种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在分析单轮汽车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汽车ABS上的应用.采用模糊控制、PID控制、模糊PID控制三种方法分别对汽车ABS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方法兼备了前面两种方法的优点,可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工业对象中主要的被控参数电阻炉炉温进行研究,设计了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硬件电路选用8031单片机,软件程序采用两重中断嵌套方式.提出了一种PID控制的方法,即只调节Kp一个参数,来实现PID控制.与常规PID三个参数调整相比,省时、高效,为实现简易的自整定控制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6.
模糊PID控制在水位控制中的应用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水位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非最小相位、时滞和强耦合,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本文在分析常规PID控制器局限性的基础上,运用模糊逻辑,借鉴三冲量控制方法,将模糊规则整定PID参数的控制方法引入锅炉水位控制中,设计出一种模糊PID控制器,对PID三个参数在线整定。仿真研究和在实验室的实际应用表明,模糊PID控制器特性比常规PID控制器更优良,能有效地改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汽车主动悬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参数选择问题,传统PID控制参数整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设计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目标函数根据悬架性能指标建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了PID控制器中的参数.结果表明,与优化前PID控制的主动悬架相比,采用粒子...  相似文献   

8.
PID控制是目前过程工业应用最普遍的控制方法之一。但是简单PID控制不能很好地适应对象系统特性变化时的最佳控制要求,而人工调整参数在控制精度和调整频度上均不可能满足时时变化的对象系统的控制要求。目前己有的多种具有PID参数自整定功能的智能调节器大多整定复杂并对实际控制过程有影响。鉴于PID控制方法目前仍有广泛应用,PID参数自整定调节器的设计将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市场空间。针对应用现状,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继电器反馈,具有自整定功能的PID调节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MK95卷烟机PID重量控制系统的结构,对其控制原理进行了分析:重量信号的检测、控制过程、削减盘电机速度控制、数字PID控制算法的实现、PID参数选择.同时还论述了系统定标及校正问题.通过对现场采集数据分析,采用PLC控制器的PID控制算法实现的烟支重量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简单,可在线调整参数,系统响应速度快,控制准确可靠,完全可替代原模拟重量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0.
家用变频空调温度模糊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家用变频空调的温度控制策略上选择模糊控制算法,并进行了设计.通过分析其缺点,给出了改进后的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在调节时间、控制精度等方面的性能均优于常规的模糊控制算法和PID控制算法.结合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算法各自的优点,最终选定了参数自调整的模糊与PID调节混合控制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PLC的数字PID控制程序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在模拟量的闭环控制系统中可编程控制器(PLC)的数字PID控制程序设计,在确定PID控制算法的基础上,根据PLC的特点,重点介绍了PLC程序编制和程序调试分析,并采用PID控制的响应曲线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MATLAB的PID算法在串级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串级控制系统具备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快速性、适应性和控制质量,因此在复杂的过程控制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主副回路设计进行了详述,设计了双容无自衡串级液位控制系统,并将基于MATLAB的增量式PID算法应用在控制系统中.结合基于计算机控制的PID参数整定方法实现串级控制,控制结果表明系统具有优良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将模糊控制理论引入冻干试验机温度控制系统中,设计了基于嵌入式微控制器的模糊PID控制器,解决了常规PID控制温度超调大的问题;给出了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及冻干试验机控制电路的框图;将该系统以蕨菜为冻干物料进行了实验,获得了良好的温度响应曲线.  相似文献   

14.
基于Fuzzy-PID多模态控制的位置跟踪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PID控制和模糊控制在位置跟踪系统应用中的局限性,利用它们的各自优点,采用多模态控制方法对位置跟踪系统进行控制,给出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以及采用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多模态控制方法的运行结果.跟踪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减小了系统稳态误差,而且改善了系统动态特性,证明了多模态控制在位置跟踪系统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变速风电系统电力电子变流器成本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复合调速的液控稳频风力发电技术.采用PID控制算法,利用复合调速的控制方法,实现对变量马达的恒速控制.并依据系统特性,在完成液压系统设计与建模的基础上,对传统的PID控制方法进行优化.AMESim仿真证明,在风速大范围变化时,该控制系统保证了变量马达转速的恒定,为高品质发电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医院大型电梯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非线性和时变性,使大型电梯电力系统PLC控制效果不佳,当前方法采用线性学习法,无法适应运行环境的不确定性,造成电力系统控制的不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的医院大型电梯电力系统的PLC控制优化方法,将PID算法作为PLC的软件设计部分,通过比例、积分与微分这三种控制作用的合理调配,形成相互关系。鉴于PID控制算法调节时间长、超调量大等弊端,采用BP神经网络对其进行优化。利用BP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和加权系数的调整,使BP神经网络输出最优大型电梯电力系统控制规律下的PID控制算法的参数,实现医院大型电梯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很高的控制稳定性和鲁邦性,综合性能较强。  相似文献   

17.
针对工程设计中PI控制直流调速系统启动时转速必然超调、自适应性差等问题,在分析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确定了系统的控制策略,并设计了一个RBF-PID控制器。利用RBF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实时调节PID控制器参数,最终实现系统转速的调节。仿真测试表明:与工程设计的PI控制相比,采用RBF-PID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超调量小、动静态性能好、抗扰性能优、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敏艳 《实验室科学》2010,13(2):112-114
介绍了课程设计的实践过程,以带积分分离的增量型数字PID控制系统为设计实例,探讨了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整体调试方法,并采用扩充响应曲线法对PID参数进行了整定。  相似文献   

19.
通过提出一种基于T-S模糊模型的非线性系统PID优化控制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具有强非线性与不稳定性的填料塔热交换装置,为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一种方案.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分段非线性模型,设计了该装置的模糊模型PID优化控制器,对系统温度进行控制.实验结果与传统的PID控制结果对比表明,采用文中提出的模糊模型PID优化控制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非线性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逄旭军  陶迪  刘成旭  史震 《应用科技》2005,32(11):54-56
飞行高度是评价导弹性能的一项重要战术指标。传统的导弹高度控制系统采用PID控制,但对超低空掠海飞行的导弹,必须处理好各种干扰问题。为此提出了采用变结构高度控制的方法。介绍了导弹的高度控制系统的变结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设计简单,且有优良的鲁棒性,效果比PID控制优越,易于实现数字控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