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5 年开始,我国研发投入基本以每年18%的速度在增长,到2012 年,我国研发投入已经突破1 万亿元。在庞大的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中,仍然存在着效率低下和转化困难的问题;科技研发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不适应导致了科技与经济的脱节,即“两张皮”问题。  相似文献   

2.
 2016年,科技工作者在各自的领域发出众多评述性或意见性的深刻“声音”。本文围绕引力波、“悟空”暗物质探测卫星、“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转基因等热点科技话题,摘选部分重要的科技界“声音”,分为科技创新、基础研究、大数据、人工智能与转基因技术5个主题,其中基础研究包含引力波、暗物质、量子技术、对撞机4个部分。  相似文献   

3.
 得知您生病时,“老师病危”,简短的四个字让我一颤,我在心里默默祈祷,相信坚强的您一定会挺过来。我时刻关注着来自北京的消息,“控制住了,但情况不好”“老师可能扛不过去了”,消息越来越短,情况越来越糟糕。  相似文献   

4.
 2014年翩然而至,2013年恋恋不舍地关闭了时光之门。回顾2013年,有光荣与喜悦,有喧腾与寂静,有质疑与争鸣,甚至还有“对峙”与“反目”,大大小小的科技事件构成了全年科技界一道道色彩斑斓的风景。哪些科技事件在2013年这段时光轴上尤其令人过目难忘?新年伊始,立足“科技事件”栏目的视角和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栏目将分2期为您“盘点”推出2013十大科技事件。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党中央根据国际政治形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世界科技革命变革趋势,先后提出“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战略,确立了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道路,引领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战略方针从“跟踪模仿”走向“自主创新”,战略重点从“推进国防和重工业发展”走向“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攻关力量从“研发机构”走向“研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协同创新,战略体系从“单一拳”走向“组合拳”。面向未来,要抓住历史机遇,继续坚持“四个面向”,着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高精尖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完善新时代创新生态体系,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6.
 本来想写“ 博士生缺乏创新该赖谁?”,因为觉得有些博士生在担忧自己能否通过答辩时,“杠杆”通常是“创新”,导师总是拿“创新”要求博士生和他的博士论文,博士生总是千方百计给自己的论文穿上“创新”这件外衣,有时候,你会发现这中间有些博士生其实还不明白什么叫“创新”。  相似文献   

7.
王前 《科技导报(北京)》2021,39(21):108-112
 剖析了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内在联系,将其概括为“科魂匠心”,指出其时代背景是当代科学与技术的高度融合,而科技创新和科技伦理是二者联系的重要社会纽带。在新时代培育“科魂匠心”,应注重开展“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以道驭术”的思想资源。培育“科魂匠心”还需要以科技伦理教育作为持续发挥培育作用的平台,营造崇尚科技创新、关注科技伦理的社会氛围,在舆论导向和社会治理方面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科创中国”技术服务与交易平台是以“互联网+技术交易”模式构建的数宁化服务平台。通过建设动态运营的“问题库”“项目库”“开源库”,面向“政产学研服用金”创新主体,开展技术创新全链条专业化服务,把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的对接在“手牵手”基础上再增加“线联线”,以技术服务与技术交易推动国内外科技成果精准落地。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会计要素经济价值的变动状况和价值的决定因素,指出“历史性”在一个价格不断变动的经济体系中,不能带来真正的“真实性”.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会计要素的涵义作了新的阐释,指出其共同的本质在于“未来性”.为兼顾会计要素价值评估的“决策有用性”和便于运用的“成本效益原则”,指出“现实性”是沟通“历史性”与“未来性”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谈到“情感”,最先想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随着机器人科技的发展,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直教生死相许的,不仅仅是人,还有机器人。任福继及其团队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机器人情感计算与交互能力的研究。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召开前夕,本刊对任福继进行了专访,与他一起畅想未来机器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知识产权法律;作者、出版社和社会公众三方利益;伦理道德共3个方面对中英文“一稿两投”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中英文“一稿两投”是否违反知识产权法律取决于作者与出版社之间的民事约定,无一定之规;中英文“一稿两投”对三方的利益影响不同,应根据社会利益最大化进行取舍。中英文“一稿两投”在只计算一项成果的前提下,与科学道德无关,且有利于中文科技杂志的繁荣和科技成果在我国的传播应用,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2.
 最近国内很多行业性高校面临着到底是“转型为综合行大学”, 还是“继续保持行业特色”的艰难选择, 转型为综合性大学意味着巨大投资, 还会被说成千校一面, 继续保持行业特色, 就意味着学科集中, 在当今数字考核的社会优势越来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2015年生命科学领域里最热门的话题自然是基因组编辑技术,尤其是被科学家称为“基因手术刀”的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ersed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的意思是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源自于古细菌及细菌中的后天免疫系统,能帮助细菌有效抵抗病毒等入侵者造成的损伤。当重复序列与入侵病毒“遭遇”时,细菌就会产生一段与病毒序列相匹配的RNA,它被称为“向导RNA”,能够同负责切割DNA的Cas酶结合在一起,二者的职责就是发现并“隔离”病毒序列,从而阻断病毒复制。在细菌这套“防御”系统的基础上,科学家发展出一种新技术即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通过“修饰”Cas酶与“向导RNA”,促使二者的联合体与他们想要在细胞基因组里“剔除”的某一DNA相匹配,从而“诱导”DNA进行修复。该技术是一种能够对基因组进行精确编辑的分子生物学利器,如同我们可以在电脑上对WORD文档中的文字按照我们的需要进行编辑一样。由于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不受物种限制,因此科学家已经成功在许多动植物中实现了基因编辑。从2012年开始,已有科学家将该技术应用于成人体细胞基因组中,从而为阻断遗传病延续以及治疗基因缺陷疾病打开了通道。至2013年初,有关编辑人类干细胞基因组技术方面的论文开始陆续问世,我国科学家也积极投入到相关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2014年翩然而至,2013年恋恋不舍地关闭了时光之门。回顾2013年,有光荣与喜悦,有喧腾与寂静,有质疑与争鸣,甚至还有“对峙”与“反目”,大大小小的科技事件构成了全年科技界一道道色彩斑斓的风景。  相似文献   

15.
 《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科技期刊“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2019年启动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被认为开启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6.
 从“老龄友好”到“积极老龄”,意味着老年人不仅能够便捷享受各种社会资源,更是能够主动参与到社会发展之中,实现“老有所为”。在多学科协同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过程中,需要从“需求为基础”转向“权利为基础”,在社会各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障和参与的最大机会。  相似文献   

17.
 脑机接口(BCI)是脑认知神经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一种新型人机信息交互方式,可无需依赖常规外周神经肌肉便能实现人意念思维与外界环境和设备的信息交互及操作控制,使“思想”直接变成“行动”,现已成为大脑认知机制解密、智能人机交互开发的全新“窗口”,也是未来人-机交互式混合智能发展的核心。本文综述了脑机接口在助力人工智能的科技背景、研究现状、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信息共享与减灾合作机制、防灾减灾能力与基础、灾害机理与防灾减灾技术研发、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带一路”防灾减灾国际合作对策建议:构建包容、共享、高效、科学的“一带一路”防灾减灾国际合作机制;推进“一带一路”防灾减灾行动计划,提高沿线国家防灾减灾能力;构建“一带一路”重大工程灾害风险防控机制与模式,巩固“一带一路”建设成效;建设“一带一路”防灾减灾科技创新平台,提升沿线国家减灾科技能力;设立“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人才计划,持续提供“一带一路”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以项目的形式培养本科生似乎是一个争议很大的话题, 一方面老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完成学生的基础能力的积累和训练, 中间会面临学生退出、能力提升不佳等风险, 极有可能会落得个“事倍功半”的结果, 另一方面本科生的科技成果无非是一些竞赛奖励与模型, 长期被科研工作者轻视, 在科研重压下青年教师往往选择“避而远之”, 远没有自己单打独斗或指导研究生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傅雪 《科技导报(北京)》2020,38(24):138-140
 多年来,产学研如何紧密结合一直是困扰科技界和企业界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光所)作为曾在中国“探月工程”等重大任务做出突出贡献的老牌研究所,在创新的变革战中迎风而行,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探索出“西光模式”。2013年,在西光所“拆除围墙、开放办所”理念的指引下,成立了中国首个专注于硬科技创业投资与孵化的专业平台--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创星),致力于打造以“研究机构+天使投资+孵化服务+创业培训”的科技创业生态体系,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科技与社会深度融合。《科技导报》采访了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联席CEO米磊博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