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全息图是将我们眼睛平时看见的物体的立体图像利用激光记录在平面介质上的一种图形,又称“全息照片”。此后,利用这张全息照片.我们就可以重新看到原来被记录下来的物体的立体图像。全息图是如何制作的?它为什么能够显示立体图像?[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三维光场的计算全息设计与再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维全息成像是利用全息术在空间形成立体图像的技术。一个三维物体,可以沿光轴方向分为一系列二维断层图像的组合。利用高效、快速的三维Gerchberg-Saxton算法,生成位相型傅里叶计算全息图,并加载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上,理想地重构出高质量的三维光场,实验结果表明,图像清晰连贯,对比度高,噪声小。该技术在医学、军事、三维显示、微加工以及显微技术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计算机制全息技术和光学全息技术的基础上,研究用计算机-光学方法联合制作体视全息三维立体显示技术.根据人眼立体视觉原理获取三维物体带有视差信息的体视图,通过计算机计算得到计算全息图H1;将H1严格对位,用激光再现获得带有视差信息的再现像,并以此再现像为对象,用光学全息的方法拍摄彩虹全息图H2;用白光再现H2,通过双眼综合出三维立体图像.在全息图的计算过程中,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提高了计算速度,将计算全息与光学全息相结合,发挥了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正真实世界是三维立体的,照片、影像里的世界都是二维平面。传统显示技术无法真实重现客观世界,三维显示技术却能将物体的深度感、层次感、空间位置等一一展现。三维显示技术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科学家正致力于使三维显示器上的图像与真实事物完全一致。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体三维显示、光场三维显示、全息三维显示、光栅三维显示及集成成像三维显示技术5种。  相似文献   

5.
正6月10日,汕头科技馆建成"3D全息投影技术展示室",并免费对公众开放。"3D全息投影技术展示室"由虚拟成像展示和虚拟现实体验二部分组成。3D全息投影又称为虚拟成像,是光学成像的一种显示方式,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它由柜体、分光镜、射灯、视频播放设备四部分组成,通过对产品实拍构建三维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二维透视照片合成三维全息图的方法.它利用人眼的视差及大脑本能功能,将普通相机对一物体在不同角度拍摄下的数张二维透明片,用激光全息的存贮编码方法进行组合记录,最后采用彩虹全息二步法进行第二次拍摄,可得到一张效果逼真且随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具有动感的三维全息图.给出此方法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真实世界是三维立体的,照片、影像里的世界都是二维平面。传统显示技术无法真实重现客观世界,三维显示技术却能将物体的深度感、层次感、空间位置等一一展现。三维显示技术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科学家正致力于使三维显示器上的图像与真实少物完全一致。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体三维显示、光场三维显示、全息三维显示、光栅三维显示及集成成像三维显示技术5种。  相似文献   

8.
基于序列视差图像的全息立体显示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获取的序列视差图像,用计算全息与图像处理技术产生了一个全息立体图的显示.在计算全息中采用了基于衍射的光栅条纹生成方法,将视场分为连续的8个区域,每个区域由一个空间频率不同的基本条纹衍射生成,利用迭代算法计算了基本条纹函数.然后对序列视差图像经过二维离散处理,通过光场投影与几何光学成像法,转换到一张全息图上,由包含8个基本条纹的全息素衍射生成序列视差全息图像.从而使观察者获得三维感的立体图像,并给出了实验结果.该算法为基于照片的全息立体图的生成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激光全息扫描成像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等特点 .它可用于小型物体的三维成像、大型物体某一侧面的浮雕式图像及地貌图的制作等 ,同时它又能克服传统电子扫描摄像系统无法采集三维空间信息的缺陷 ,这为计算机进行三维图像处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根据给定的分辨率和扫描区域纵横比设计了用于扫描成像系统的全息扫描装置 ,并对此进行了讨论 .  相似文献   

10.
赵亮 《科技信息》2011,(8):I0244-I0244,I0246
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维立体图像的起源、成像原理和分类,然后着重介绍了利用PSDTO3D软件设计三维立体图像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最后研究了三维立体图像的使用场合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开关眼镜式和偏振光眼镜式2种立体液晶电视中进行视觉感知实验,通过改变测试图像的景深和空间频率,研究了眼镜式立体电视中立体图像的视差对人眼对比灵敏度感知阈值的影响.实验中共选用3种景深和10种空间频率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液晶电视中显示的二维图像与传统成像方法显示的二维图像在不同空间频率处对人眼对比灵敏度阈值的影响不同.2种立体液晶电视中三维模式下显示的立体图像和二维模式下显示的平面图像,对人眼对比灵敏度阈值有显著性影响.但在三维显示模式下,不同景深的立体图像对人眼对比灵敏度感知阈值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三维显示技术,如视差屏障显示、柱镜光栅显示、多投影显示、扫描立体显示,通过运用双目视差、视觉暂留效应使人眼获得三维图像。这些显示技术将物体显示在二维平面上,并不是在空间中重构出三维物体,丢失了深度信息,易引起聚焦辐辏调节冲突。体三维显示和全息显示可以在空间中重构出三维物体,但所需处理的数据量巨大,目前在计算速度、传输速率等方面都有技术限制。基于空间三维物体重构的光场显示技术利用光场在空间中重构出三维物体,主要包括层叠光场显示、快门光场显示、集成成像光场显示和矢量光场显示。该文分析了各种光场显示技术的原理和特点,认为矢量光场显示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应用激光全息照相显微技术,可以在极短的曝光时间内制得样品的全息照片。这全息照片记录了样品的所有的三维特点,样品不需要特别制备,更不需要象用普通显微镜观察时那样要将样品制得很薄,以便使样品在观察时不在焦点内外漂浮。这种全息照片可以在很大景深范围内观察,而且观察到的再现象是立体的。并具有很高的放大倍数、  相似文献   

14.
毫米波成像技术在人体安检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它采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宽带信号扫描方式实现三维高分辨率成像。针对其采集空域和频域数据冗余造成的信息和成本浪费问题,提出了在三维毫米波全息成像算法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傅里叶操作算子化的频率测量方法,从而实现压缩感知稀疏成像。同时依据成像场景,取图像差分域先验信息,引入了第三维频率维稀疏先验,利用三维全变差L1范数正则化方法将图像重构。实验通过真实回波数据成像效果的展示,证明了拥有高分辨率的三维毫米波图像恢复效果优异,并且与二维全变差正则化方法相比,三维全变差正则化方法重构的图像效果更佳,从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三维动态双视彩虹全息图合成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综合彩虹全息、体视对全息和合成全息等多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制作三维动态双视彩虹全息图的合成技术,阐明了原理,给出了记录该类全息图有关参数的设计依据和方法,成功地在天津I型干板上制作了一种适于近距离观察的三维动态双视彩虹全息图样品,有效地消除了像混淆现象,其清晰的三维彩虹立体图像具有生动逼真的动态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0,(4):414-414
看过《星球大战》的观众会对其中角色可以与等身大小的图像交谈互动的场面印象深刻,它类似一种立体的影像投射,其介质就是空气。这就是从全息技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3D图像的手段演化而来的。而最新问的近乎实时传送水平的3D全息成像技术,即“全息网真”,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的全息记录方法,记录系统是同轴全息系统,而生现结果体现了离轴全息图的特性。该记录系统仅需一束激光,记录过程不需特定的防震装置。参考光来自物光本身,用透镜将物体成像在记录干板平面,因此称之为自参考像面全息图。利用该方法可以重构清晰的三维立体像,而且可利用非相干光记录和再现。本给出了理论分析,实验参数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网络环境下使地上下无缝集成模型具有更加逼真的显示效果,分别采用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方法实现三维模型的立体显示.地上下集成模型以CD-TIN为纽带,将地上建筑物、地表与地下空间实体进行无缝集成.根据立体图像对的生成原理实现三维模型的立体显示,并使用ActiveX控件实现三维模型的网络化表达,从而构建了一个网络环境下的地上下无缝集成模型立体显示系统.观察者通过佩戴立体眼镜即可观察三维立体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立体显示方法能增强模型的显示效果,使观察者产生较强的沉浸感,有利于对三维地学模型的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华东科技》2014,(1):77-77
世界上最小的透明显示屏其实并不是一个屏幕,而是一个类似于肥皂泡的东西。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表示,他们研制出了一个运用超声波来控制显示的装置,它能进行平面和三维影像的成像,并且是世界上最薄的屏幕。更有趣的是,将几个这种屏幕联合在一起就可以进行全息投影。  相似文献   

20.
“全息显示”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的显示效果,但目前的显示器件尚不能提供真正的三维动态显示,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满足立体显示的显示器件——电子全息显示器件。为此,我们参照平板显示器件的驱动电路系统及电子全息显示器件的特性为其设计了驱动电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