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哲学之间制造对立,是某些西方学者的惯常手法。厘清《自然辩证法》的创作语境,特别是黑格尔自然哲学和恩格斯学理运思的意向性期待,再比照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内核,以凸现二者在有关"自然"概念的体认、"辩证法"的运用和"总体规律"的把控等方面的内在关联,不失为一条破解"对立"说的新路。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有机性和系统性,同时与人的历史发展相统一。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具有"实践批判"导向、"目的意志"指引、"社会实践"中介的三点核心要旨。绿色发展作为自然辩证法在新历史机遇下的时代思想延伸继承了自然辩证法的核心要旨,体现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开创了自然辩证法学科,并以丰富的内涵铺垫了该学科的核心架构;自然辩证法学科建制化发端于新中国成立后,大体历经归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辩证法、归属哲学的科技哲学以及谋求自立的科学技术学等学科范式;展望未来,自然辩证法学科仍可坚守自身的独特禀赋,直面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境遇而大有作为。大力繁荣自然辩证法学科,掀起自然辩证法事业发展新高潮,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对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蕴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他将物质世界看作一个复杂、有序、多层次的无限过程系统,构建起包含了系统自然观、系统认识论和系统辩证法的系统思想体系,认为世界是一个有联系的系统整体,认识是一个系统过程,系统原则是辩证法的直接前提。恩格斯的系统思想为我们呈现出以系统方式存在的世界图景,为辩证法的系统原理和自然科学的哲学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辩证法之间的关系是学界争论已久的话题.卢卡奇以总体性辩证法为视角,发现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存在总体性辩证关系空场、辩证法外延扩大化等问题,认为这是对马克思辩证法的背离.回到马克思辩证法,基于文本,重审卢卡奇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判,以"确证说"回应卢卡奇的"背离说",进一步厘清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6.
7.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自然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是其整体性自然思想的集中体现,他将辩证唯物主义引入对自然科学发展的观察中,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生态观;将自然辩证法应用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具体实践中,构建了生态经济建设的价值观基础;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追求从制度变革中找寻人和自然和解的方案。《自然辩证法》中蕴含的生态思想从理论构建到实践发展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以其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进行"决定性的塑形"、确立自然辩证法学科重大课题、批判继承和创新前人的研究成果彰显了恩格斯的治学视野;以学习、研究和交流自然科学相关知识、收集相关资料并记写札记片段、撰写相关论文、宣传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表现了恩格斯的治学策略;以跨越时空的治学思想、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缜密系统的思路方法和勤奋谦逊的治学品格昭示了恩格斯的治学精神。恩格斯治学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9.
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出版、传播和研究,到1956年新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把自然辩证法定位为"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科学,便成为一门学科在建设和发展中。今天,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10.
就马克思主义自然科学观而言,恩格斯的遗著《自然辩证法》至关重要.然而,此书在迻译接受上却不无误解.我们以为,必须尊重此书最早的编辑梁赞诺夫的学术态度,即认为此书乃为一部未完成稿的见解.有必要重新确认马克思恩格斯所援用的诸如“唯物主义”,“辩证法”等词汇的原意,回归他们的思想原点,进而领悟到恩格斯的意图,乃在批判“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  相似文献   

11.
范立双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3):112-112,F0004
2005年是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逝世110周年,可能受到信息渠道的影响,这一年里没有看到什么纪念性的活动,学术界也未见相应的组织性回响。这种冷清的局面和若干年前的热闹情势相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让喜爱和研究恩格斯的人心里涌出一种无法言说的滋味。所幸,由刘猷桓教授撰著的《走进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探索》(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下简称《走进》)和王德胜教授主编的《画说恩格斯》(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10月版,下简称《画说》),像两朵奇葩以其独特的姿态在人们眼前绽放,使这种冷寂的气氛有所改变,它们在给人心头一丝温暖的同时,也昭示了恩格斯并没有轻易地淡出今天的视野,而是有其自己的理论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教育与普及工作委员会和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共同主办的"2009年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学与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东南大学召开。会议主题为:自然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专题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3.
14.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2):103-107
如何将相关学术研究成果转化到教育基本理论中,成为当前自然辩证法教育理论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之一。学术界对"自然规律客观性"的质疑和"建构性"的揭示,丰富了"自然规律"范畴的理论内涵,又存在片面凸显其主观性的倾向。自然辩证法教育应当以基本原理为基础,避免理论僵化和学术研究中的片面性,使学术成果按照特定思想逻辑原则合理地向基本理论转化。  相似文献   

15.
16.
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建制化创造了条件。学科的成熟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渐完成的,它是中国社会发展新思维的重要提供者,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参与者,迄今它已经成为对中国当代社会与思想影响深远的学科之一。本文对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前世今生,它在中国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它作为哲学二级学科所具有的规范与多元的特点,以及当下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出扼要而生动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纵观20世纪中国科学哲学的发展,80年代的科学哲学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有着承前启后的历史功能。所谓承前,就是承继“五四”以来科学哲学发展的传统;所谓启后,就是开启中国科学哲学发展的新开端、新阶段。我们回顾历史发现,踟年代中国科学哲学的发展与《自然辩证法通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从《自然辩证法通讯》可以看到这一阶段中国科学哲学再生、起步与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18.
19.
《自然辩证法通讯》(以下简称《通讯》)一直是我喜爱和敬重的杂志之一。但《通讯》也和其它自然辩证法类杂志一样,处在“大口袋”的困惑之中。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杂志的副标题上,例如《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有副标题:“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副标题为:“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通讯》的副标题则是:“联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纽带,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文章叙述了龚育之“追求科学,追求革命”的多彩人生,及他对科技哲学、科学学、科技政策等学科的贡献,阐述了他的跨学科综合研究所具有的三个“融会贯通”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