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探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影响内陆河流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有序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生态位理论及生态位势、扩缩指数、土地利用信息熵、土地利用程度等评价模型,研究近37年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适应性规律。结果显示:(1)农用地生态位最高,扩张性最强。农业水土开发及绿洲农业发展始终控制着流域物能转化及时空分异格局,但2000-2013年增速明显趋缓,农用地扩张的边际效益不断下降,以农业为主导的土地利用规模效益不复存在,非农化成为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动因。(2)非农化进程缓慢而不协调。农业人口及农业用地持续向城市转移,特别是非农化成为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但土地非农化慢于人口及经济城镇化,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反映出玛纳斯河流域以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导向的土地非农化进程面临更多挑战。(3)土地生态位的无序性不断增大,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不一致,土地利用的非农化转型面临严峻的生态安全挑战。  相似文献   

2.
太原市土地非农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土地非农化实质的基础上,探讨了太原市土地非农化对农地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的影响,提出采取转变全民土地观念、落实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主体经济利益分配、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的水平等措施来控制非农用地的数量.  相似文献   

3.
耕地资源非农化及其价值损失评价研究评述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资源是稀缺资源、战略资源,耕地非农化是当前耕地保护最大威胁之一.耕地资源非农化的核心问题是对耕地资源非农化价值理论认知的缺失,对耕地资源非农化微观过程和驱动机理等科学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对耕地资源非农化过程与机理、耕地资源非农化价值评价及非农化价值损失补偿响应机制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并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评价与讨论,从耕地资源非农化系统性框架理论、动态价值评价、内在机制与补偿决策体系等方面对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耕地非农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1997 2003年重庆市耕地非农化过程进行了时空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重庆市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 对如何缓解重庆市耕地非农化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结果表明: 重庆市直辖以来(1997 2003年)耕地非农化面积达20 403 31 hm2, 全市耕地非农化率为0 8%, 且各年期耕地非农化面积和非农化率逐年攀升且波动较大, 耕地非农化区域差异显著,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一般耕地非农化率较高. 相关分析表明: 经济发展、城镇化和经营土地是重庆市耕地非农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5.
《河南科学》2016,(12):2087-2091
水资源产权不明晰导致农业用水非农化现象严重.又由于生态价值较难计量,对于农业用水非农化生态价值补偿量化与机制研究有缺失.本文借鉴耕地非农化补偿的结果,结合生态超载指数和生态补偿意愿,构建农业用水非农化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与补偿机制.结论认为,补偿量化应当综合考虑生态承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补偿机制应当包括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受偿对象为农民,补偿费用应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非农用水企业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6.
石咏梅 《山西科技》2007,(4):36-36,42
由于两权分离的特点,经理层在进行经营决策时有可能损害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影响企业绩效和长期发展。通过模型分析,经理层的激励机制对公司绩效确实具有正向作用。今后应该建立更加积极的薪酬机制,并且实施必要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7.
以山西省宁武县为研究区,通过多目标区间线性规划模型,建立关于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的耦合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从社会利益角度构建约束函数,基于不确定性区间理论,进行2016-2020年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结果表明:(1)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弹性区间较大的是其他农用地、林地和水域,分别为5 917.99hm~2、5 658.86hm~2和819.11hm~2。弹性区间较小的是耕地、自然保留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分别为179.62hm~2、2.25hm~2和13.6hm~2。(2)综合分析弹性区间和敏感度,将各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四类:约束型指标、预测型指标、发展型指标和保护型指标,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水平。(3)各土地利用类型在优化结构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在规划目标年,耕地和自然保留地呈现下降趋势,林地和建设用地都呈现上升趋势,其他农用地和水域的变化则较为灵活。  相似文献   

8.
农地"非农化"过程会使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发生显著变化.以川西北民族地区为对象,基于该区2005和2015年遥感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赋值法,研究农地"非农化"转变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5年,研究区农用地生态价值由1 013.54×10~8元/a增加到1 222.08×10~8元/a,10年间生态服务总价值上升208.54×10~8元.农用地结构改变是该区生态服务价值上升的最主要因素.农用地中林地和草地的生态服务价值显著大于建设用地和其他农地类型.林地面积上升使生态服务价值增加281.82×10~8元,草地面积锐减导致其生态价值下降73.24×10~8元.该时期建设用地面积上升0.06×10~5 hm~2,上升率达46.15%,但其生态服务价值变化量仅0.34×10~8元/a,对区域生态服务总价值影响不大.研究表明,区域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林地面积的大幅增长,对维持区域生态服务功能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和谐社会这个新的视野下,需要深化利益冲突问题的研究,主要是要加强利益冲突协调机制的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容纳和协调利益冲突。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包括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的利益约束机制、系统的社会保障机制、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及时的利益冲突处理机制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分布式产品模型的并行设计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产品并行设计过程,提出了基于分布式产品模型的并行设计分布式约束满足机制,该机制利用产品模型控制和指导设计过程,通过Agent之间的相互协作,使得设计约束不断得到满足,通过产品模型的分布表达及基于产品模型的并行设计分布式约束满足机制,分布,协作,并发的并行产品设计过程能够得到很好的支持,满足并行设计Top-down设计,约束设计和再设计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给出了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存在很多不合理、不公平的地方,根源在于体制的不健全。为了实现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一方面要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另一方面,规范土地有偿出让收益的使用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收益基金专项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内部控制变迁是内部控制随着规则范围扩大和层次加深而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过程。现代内部控制的发展源于两方面的动力:外部审计的飞速发展和企业内部管理的压力。研究探讨内部控制变迁过程的得与失,在权衡企业相关者利益的约束下实现所有者或股东权益的最大化,对加强和完善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风险投资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委托代理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并从减小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使委托代理双方利益趋向一致的角度出发,设计一系列风险防范对策。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风险防范措施:形成市场声誉约束机制、合理设计风险投资家的报酬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风险防范措施:严格的项目筛选、对风险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分段投资、采取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对风险企业管理层实行股票期权、加强对风险企业的控制和监管。  相似文献   

14.
农用地景观生态功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农用地景观生态评价科学理念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农用地景观生态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进行综合测算,得到土地利用巨系统中的林地、耕地、草地等六大子系统的景观生态功能指数,并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农用地特殊而优越的景观生态保护功能,提出了合理配置农用地资源,建立农用地转用的景观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工商资本下乡能够加快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助力乡村振兴.潍坊市推动工商资本下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依然存在非农化和非粮化、损害农民利益、工商资本投机行为、村庄公司化、工商资本与农民利益联结不紧密和盲目投资等问题和现象.文章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从政府、村民、企业三个主体出发,构建了潍坊市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包括政...  相似文献   

16.
论企业财务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指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要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建立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气候因子修正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气候因子纳入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过程, 重新界定了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并提出了 “农用地集约利用系数”, 通过 “相对复种指数”和 “相对粮食总产量”两个新的概念计算了 1995?2005 年我国农用地集约利用系数,以期在统筹兼顾社会经济因素和 自然因素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气候因素对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过程的影响。采用相关研究成果对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 评价结果与我 国实际情况比较吻合。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合理评价各地在现有 自然条件下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现状和潜力, 为因地制宜提高我 国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此外, 基于 VB + MO 并允许调用 ArcGIS相关分析模块, 从底层构建了评价系统, 为各地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提供了可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18.
牛佳 《科技信息》2013,(22):137-138
本文以甘肃省统计年鉴及农用地分等定级结果为基础,运用综合对比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农用地资源质量、生产力及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得到:各地区农用地生产力结构差异和区域分异明显,表现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两个方向以及两个方向结合的递变规律。在影响机制上,主要受到地带和非地带性影响,其次还受到局部自然条件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大股东自由现金流框架,本文使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大股东控制样本,检验了债务融资对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约束问题,特别是分析了大股东控制对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债务融资对过度投资行为治理效应不显著,尤其是信贷融资治理约束机制呈显著"软约束",持股比例较高大股东控制下的债务融资治理约束效应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分析NIST标准RBAC模型的约束机制,针对授权过程和对客体访问过程约束能力不足,通过对约束的扩展和将具有约束能力的业务逻辑映射至模型约束中,形成一种增强约束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形式化定义,并对其安全性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