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勇敢的男孩     
<正>一吃完午饭,瘦子吴就坐在胖子陆身边,两人聊得不亦乐乎。胖子陆,听说这次寒假,你去欧洲玩啦?对呀,欧洲可好玩了,尤其是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标志性建筑——撒尿小孩铜像,让我印象很深。撒尿小孩?哈哈,听上去真滑稽。你别笑,这个撒尿小孩可是个小英雄呢。什么,撒泡尿还能成英雄?看完这部片子,你就明白了。瘦子吴看完片子后,根据内容截了7张图片,然后把图上传到班级论坛,没想到3天后论坛出了问题,图片的顺序全乱了。论坛管理员嘻嘻哈  相似文献   

2.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个美丽的城市,城市中到处是哥特式的教堂、中世纪的城堡和碧绿的街心花园。在一条宽阔的街道上,有一个男孩的雕像,天真、活泼、健壮,他光着屁股在撒尿,看上去就知道这是个顽皮的孩子。真奇怪,一个城市的雕像,为什么要塑造一个撒尿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3.
丁丁的困境     
正《丁丁在刚果》一书中充满种族歧视语言,如让黑人对丁丁顶礼膜拜,高呼"白人伟大"、"白人是顶顶了不起的男子汉",以及让白人成为刚果(金)救世主等。著名的《丁丁历险记》和布鲁塞尔"小孩撒尿"雕像曾被誉为比利时的两大瑰宝,自1929年1月10日诞生起,这部古老的漫画连载作品被翻译成58种文字,销售了2亿册以上,一直经久不衰。但近年来,丁丁可是遇到了大麻烦:由于刚果(金)政府的指责,它可能面临在许多国家被禁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一个叫iEnglish的英语学习平板电脑在家长的朋友圈里火了起来。“半年来,我家孩子只用iEnglish,什么培训班都没上,全镇学校年级排名前20!”类似的iEnglish宣传广告频繁在朋友圈和家长群里出现。更夸张的是,有家长称自己的孩子3岁多,使用iEnglish半年后,小孩已经可以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更多的家长一头雾水,看到身边的人疯狂刷屏,却不知道这个iEnglish到底是什么。“它相当于是一款只装有英语App的平板,只能用来学英语,主要功能是阅读书籍与跟读课文。”家长王女士告诉《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5.
斯巴克     
今年4月出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的保罗·亨利·斯巴克是比利时右翼社会党的大头目,也是美帝国主义的忠实走卒。他在1899年1月25日生于布鲁塞尔的一个大资产阶级的家庭里,他的父亲保罗·斯巴克曾作过比利时皇家剧院的经理,母亲是一位社会党人,是比利时议会的第一个女参议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斯巴克在布鲁塞尔大学专政法律,毕业后执行律师业务,随后加入了社会党。 1932年斯巴克当选为众议员,从此开始政治活动。1934年曾任“市民行动”周刊编辑;1935—1936年先后任樊齐兰内阁运输邮电大臣和外交大臣;1937年为讨论远东问题  相似文献   

6.
樱桃鲜红、味美、娇嫩,即便在室内也很容易变软,有人把2000年以后出生的小孩称为“樱桃族”,暗示他们抗压能力差、适应能力弱。把“00后”小孩送进荒山野岭,让他们在森林里探险、到河里洗澡、生火煮饭、搭帐篷睡觉……他们会怎样表现呢?暑假里,在老师带领下,由重庆一群“00后”小孩组成的“荒野鼓声少年营”浩浩荡荡“开进了”湖北神农架。“我们的食物从自然来,自然受破坏,人类受影响最大。”这是带队的徐仁修老师对大家说的第一句活。他告诉队员们,湖北神农架因传说中神农氏曾在此架木为梯,采尝百草,教民稼穑而得名;神农架平均海拔约1700米,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物种基因库”、“天然动物园”、“绿色宝库”。他要求大家进森林后用眼睛、耳朵、心去看、听、感受大自然,加入保护大自然的行列。  相似文献   

7.
1968年,美国内达华州一位叫伊迪斯的3岁小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的“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伊迪斯说:“薇拉小姐教的。”  相似文献   

8.
他叫它“崽崽”3个月前,它曾是国内惟一活着的虎狮兽,它一直坚强地挑战生命的极限,创造生存纪录206天。它离世前一刻,流下一滴豆大的感恩的泪。他号啕大哭。他说它是他的“儿子”  相似文献   

9.
狗这种动物连小孩都认识它,然而为什么叫“狗”,未必人人可以解释清楚。犬,就是狗。“犬”为象形文字,《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解释说:“卷尾有悬蹄者为犬,犬字象形。故孔子曰视犬字如画狗。”也许“犬”字在口语中流行不开,后来就给这种动物取了个“小名”叫“狗”。《本草纲目》中也有解释,一是“狗了叩也。吠声有节如叩物也”。意思是狗叫起来汪汪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标,岂是38个油篓子与一位少女的雕像.它是根据阿拉伯臣问教事(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塑造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标志是美人鱼雕像;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标志是小男孩撒尿铜像;埃及首都开罗的标志是狮身人面像;新加坡的标志是鱼尾狮像;古巴首都哈瓦那的像征是印第安女人雕像;要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标志是一尊身披艳甲、骑马驰骋的英雄铜像,这座雕像的原型是南美大陆解放者西蒙·博利瓦尔;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标志与美国纽约一样,是“自由女神像”,所不同的是,美国的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拿着法…  相似文献   

11.
西红柿,又名番茄。相传它的老家在美洲秘鲁的丛林里,当地土人叫它“狼桃”,是一种有“剧毒”、令人生畏的“禁果”。 十六世纪时,英国俄罗达里公爵见番茄鲜艳可爱,于是就冒险挖了一株带回伦敦,作为贡品献给伊丽莎白女王观赏,从此英国就逐渐将它当成观赏果,在庭院里栽培。  相似文献   

12.
不解地问道。“他把一只土豆带在身边有好几天了。他把它叫作韦利,说它是他的宠物。睡觉的时候把它放在枕边,现在,他正拖着它在院子里跑呢。”我说。“一只土豆?”丈夫透过窗户向外望去,看到谢恩正带着他的土豆在院子里散步。“如果土豆被磨成了土豆泥或者腐烂了,谢恩会伤心的。”我边说边开始准备午餐,“而且,每一次我想削土豆做晚餐的时候,谢恩都会大哭,他说我正在杀死韦利的家人。”“一只土豆?”丈夫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我的儿子有一只宠物土豆?”“是的。”我耸了耸肩,“你说过不让他有一只小狗的。他太失望了,而在他的头脑里,是那么…  相似文献   

13.
王冠  朱宝 《少儿科技》2021,(5):20-20
今天,客厅里多了一个玻璃鱼缸,里面养着红色的鹦鹉鱼。主人养在挂架上的鹦鹉,突然对着鱼缸叫了一声“鹦鹉”,这是它才学会的词。鱼缸里的小个儿鹦鹉鱼听见了,惊讶地问大个儿鹦鹉鱼:“大哥,那只鸟在叫我们吗?”  相似文献   

14.
书是智慧的源泉,是知识的海洋,可以打开人们心灵的大门。假期,我看了很多书,有科学类、文化类,还有历史类。其中有一本书让我铭记于心,它就是《我不是讨厌鬼》。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叫方耀,他以前是一个不懂得尊重人、凡事都不在乎的小孩。他在学校里用泥巴弄脏同学的衣服,在家里对家人说话没大没小,从不用"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因此受到同学和家人批评。  相似文献   

15.
“冷战”“冷战”一词是美国的反动专栏作家李普曼首创的。一九四七年九月间,他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发表一篇文章,后来又把它印成小册子,题名就叫“冷战”。按照他的说法,“冷战”是不用枪砲的战争;它的军火是金圆、面粉、动听的许诺、无情的谩骂等等。他认为只有把“西欧和美洲各国,大西洋和大西洋的手臂——地中海各国在战略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统一成为一种共同的制度”,在美国的领导下,首先在欧洲形成一种“均势”,才可以夺取“世界霸权”。  相似文献   

16.
这时候,薛小放和韩峻正被关在灯塔上面一间空荡荡只有锈铁床和破柜子的小房间里。金鱼眼把手叉在腰上,凶狠地说道:“要是你们想叫就叫吧!在这儿站得高,叫得远!”接着他讪笑了两声,“叫累了,早睡觉!”说完,“咔嗒”一声响,把门锁上了。  相似文献   

17.
北约总部坐落在布鲁塞尔东北部,它前面的利奥波德三世大街,是布鲁塞尔国际机场通向市区的通衢要道,每天有许多汽车往返穿梭。但是总部门禁森严,当地居民很少有人能进入这个“禁区”,它多少给人一些神秘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我生活在一个叫做小煤场的地方,那时,我父母不在北京,我和爷爷奶奶住在一间很小很矮的平房里。我平时都在幼儿园上全托,只有周末才回去。我住的地方很无聊,因为那里没有孩子,都是工人。周末陪我玩的朋友只有一只狗,现在想起来是很难看的一只狗,甚至不知道是什么狗,我奶奶管它叫土狗。当年它还是只小狗,很小的小狗。我也是个小孩,很小的小孩。土狗的来历至今不知道,也许是我想不起来了,反正有一天我回家的时候它就在那里,躺在一个筐子里,刚断奶,牙还没有长全。那时候我高兴坏了,于是每个周末都盼着回家,盼着抱着它玩,盼着给它喂食。那…  相似文献   

19.
仲永成名记     
有个小孩叫方仲永,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家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人,到了他爸这一代,农村里兴起了打工热,他爸妈抱着刚满3岁的他挤上了南下的火车,到了一个靠海的特区。方仲永长到3岁,从来不知道书是什么样子,可是有一天,突然哭着向家里人要书看,他的爸爸感到十分惊讶,从隔壁卖早点的阿香那里借来一本翻毛了的《笑傲江湖》丢给了他,他把书像宝贝一样抱在怀里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而且一看就是两个小时。他的爸爸妈妈暗暗叫好,心想这样的小孩真好哄,一本破书就搞定了,于是他妈就又丢了一本《三字经》一本《千字文》给他。三天之后,方仲永就把《三字…  相似文献   

20.
汤川秀树出生于日本东京。父亲汤川琢治是地质学家。汤川小时候显得有些迟钝。他遇到麻烦的时候总不愿意多说话,家里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我不想说”,学校里的同学则叫他:“权兵卫(无名小卒)。”汤川沉默的性格,却让他不停地默默思考问题。他对一些事物的思考总是不满足于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