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和审美中是否有个“审丑”问题?其效应如何?这是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现代化进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研究文学审美的问题,人们可以尽情发挥;研究“审丑”,似乎就受到种种禁忌。从主体隐秘情感的宣泄,自我审美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对此进行探索,对文学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灾荒文学的本质就是折射这一关系,中国古代文学不但刻录了灾荒的历史痕迹,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抗灾意识与生生不息的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生态观和生命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永泽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25(2):72-76
“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这一“悲秋”文学主题从《诗经》、《楚辞》到“建安文学”,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诗,历经上千年的发展、嬗变和积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最终形成特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悲秋”文学意识。“悲秋”文学意识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精神联系,同时也可窥见中国传统士人悲剧性命运之一斑。 相似文献
4.
朱堂锦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23(4):7-13
在中国文论的话语中有没有“审丑”的问题?什么是“丑”?“丑”与美是对立的还是统一的,抑或是对立统一的?这是古今中外文学理论研究中颇为新奇,又令人困惑的课题。中国古代前贤对此虽有一些零星的论述,但不成片段。从建构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理论话语的视角出发,对此作些新的阐释和探究:有利于推进本土化、民族化的文论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学生把古代文学看作一件“古董”的今天,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并非易事,而增强现代意识,拓宽宏观视野,改革古代文学传统的教学结构,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且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无疑是一个良策。 相似文献
6.
王洪岳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9-24
中国的审美教育发展到今天陷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的局面,而学术界将审美教育拘泥于审美教育之内,不愿意去扩大其范围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因此,借鉴中外美学家对于审丑教育方面的观点,实时地、适当地扩大审美教育的范围,是消除当代中国审美教育之弊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态危机日益严重,欧美作家首先认识到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生态思潮开始涌动,生态文学的作品越来越多。美国著名生态文学作家爱德华·阿比的《孤独的沙漠》强烈体现了生态文学中的审丑意识。美是文学作品研究的永恒的主题,生态文学作品也不例外。首先应是审美的。生态文学作品要描写自然之美、环境之美,更要呵护人类所在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份美。然而生态文学中的审丑意识,更要揭露丑,审视丑,给人以震撼,《孤独的沙漠》中揭露了人性之丑,政策之丑,也描述了自然之丑,这一切丑的揭露和描述都是为了让人们更有心地去维护生态之美。 相似文献
8.
徐建芳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11,(2):77-79
古代文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阅历经验等综合条件独自体悟出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生搬硬套、机械模仿他人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问题意识,以提问的形式把各个要点提示出来,既有助于教师理清讲课思路,又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特别关注。另外,基于古代文学作品文字上的障碍,适当播放一些根据作品内容创制的动画、音乐、绘画等,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涵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全的人格心灵,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
小教大专<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针对学情,必须增强现代意识,拓宽宏观视野,使学生爱学;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法,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学;可以采用"线"、"面"、"点"兼顾的教学架构,努力引导探究式学习,使教学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成慧芳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32(3):56-58
作为喜剧审美客体的“丑”从来都是喜剧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西方美学以及中国传统美学将“丑”定位于“美”的反面的同时也将喜剧中的“丑角”定位于“否定性形象”。这一承袭了几千年的观念在中国当代喜剧美学界受到了质疑:“丑”不是“恶”,“丑角”也不只是“否定性形象”,还可以是“肯定性形象”。无疑这是对“审丑”理论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论当今文学创作中审美与审丑的失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小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07-110
当今一批作家审视与扫描的是丑的东西 ,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私生活的曝光 ,人的兽性、欲望的展示以及存在的荒诞上。这种品味丑、欣赏丑的做法 ,易于把人类引向绝望与虚无。面对文学创作中审美与审丑的失衡 ,作家应当在大众生活中去开掘人的时代意识 ,以及美好的理想信念 ,为人类提供一种新的精神高度 ,以唤起读者对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12.
当前,“学院级”普通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遭遇三种主要的困境:文学“无用论”语境下,课程性质的“边缘化”;在本科教学评估形势下,课程教学的“异化”;新的评价体系中,课程教师地位的“弱化”。针对三种困境,积极采取相应有效的解决办法:课程的“去边缘化”;教师授课的自由化;教学水平的测定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夏继先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7):185-188
"乐学"教育源远流长,它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审美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实现创新,在教育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中国古代文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乐学"教育资源,在教师先进理念的指导下,经过学生的探究创新,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将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5.
王立增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26(4):82-85
现行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普遍存在的弊端主要有过度阐释、存在缺席、重雅轻俗、缺乏文学精神、忽视能力培养等。而目前高校中最常用的四部教材还存在着其它一些不足。针对现状提出应编写专供教学使用的“教材文学史”,并对其应具备的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汪小洋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0,(5)
兵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有过重要影响。从文学史范畴看 ,有些兵书可从文学史角度研究 ,如先秦兵书与先秦文学 ;从文学创作范畴看 ,兵学对文学作品有着除题材之外的更全面影响 ;同时 ,对作家创作风格的形成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宁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4):104-108
太湖石的丑主要指"瘦、漏、透、皱"的形式丑,作为赏石主体的文人士大夫在中国特有的诗性思维的感召下,对美丑往往有一种兼容的气度,乐于从丑的外形中挖掘美的本质,并赋予其特有的象征意味。深入挖掘丑石背后的象征意味,这意味的形成一方面是借石头本身清、顽、古、怪的特性来象征古人的清高与傲骨,抒发古人的时空观念与命运思考;另一方面也由赏石主体自身种种心理经验促成。物我观照、主客相融共同造就了中国以丑为美、外丑内美的丑石文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