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复杂性科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研究和总结了复杂性、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的基本概念,尝试给出了复杂性科学的定义:总结了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发展复杂性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复杂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3,自引:10,他引:33  
对复杂性研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历史回顾,现状概述,学派评介,几点认识,哲学回响。讨论了复杂性研究与系统科学的关系,重点强调复杂性研究要求的方法论变革,呼呈哲学界对这一科学化思潮作出必要的回位。  相似文献   

3.
关于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于景元  刘毅  马昌超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417-1424,1446
首先介绍了复杂性研究的科学背景及其科学启示,然后把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结合起来,从系统科学角度研究复杂性问题。本文着重阐述了研究复杂系统的方法统一-钱学森的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最后给出了利用综合集成方法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系统科学及系统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戴汝为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411-1416
众所周知,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的研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观点,介绍系统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而且讨论了与系统科学相关的“系统复杂性”的研究,同时讨论了系统科学的三个层次:基础理论研究层次,包括“系统学”;技术科学层次,包括工程控制论与运筹学;工程应用层次包括各种系统工程,还有从系统科学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为“系统论”的桥梁,最后归纳了与“系统复杂性”相关的主要传统的和新兴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围绕“科学终结论”所展开的讨论,使我们看到科学本身是复杂的,因此,需要探讨科学本身的复杂性。由于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一个系统,因而研究科学本身的复杂性,就必然要研究系统的复杂性。系统的复杂既是差异性的复杂,也是同一性的复杂。系统的同一性、同一性分布和同一性结构的复杂使科学表现出了科学现象和规律的复杂性、科学领域的时空复杂性和科学发展的时空复杂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科学终结论”出现的原因,认为“科学终结论”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基于一种简单的同一性思维方式,因而是对于科学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所致。最后,对当代科学发展的广阔空间进行了简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关于"复杂性研究"和"复杂性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赞成“复杂性研究”却不赞成“复杂性科学”。道理很简单:“复杂性研究”是可能的,“复杂性科学”是不可能的。科学仅限于研究实体、运动和关系,从未研究一种“属性”建立起一门科学来。譬如“美”是一种属性,人类研究“美”至少几千年了,但美学始终属于哲学而不是科学。我们不应当直接研究“复杂性”,而应当直接研究“复杂系统”,特别是某一类复杂系统。惟有“系统科学”是总的称谓,永久性的称谓。  相似文献   

7.
生命系统复杂性与生命网络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人体系统复杂性进行了多因素变量分析。提出在生命系统研究中应当以系统思维方法作为指导。同时,对生命网络结构的形成和性质提出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从系统科学看学科建设的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科学是研究复杂性的科学,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分析学科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复要性,并提出建设学科系统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与复杂系统科学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整体性为指导范式的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科学转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作为二者的延伸与拓展,复杂系统科学哲学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引起了科学哲学家们的密切关注。沿着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系统科学形成和发展的三条进路、清晰复杂性科学的兴起,有助于看清复杂系统科学哲学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0.
教育活动系统的复杂性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复杂性科学,主要是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它强调的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复杂系统一般具有非线性,混沌和分形、涨落和突变,随机性和偶然性,组织和自组织,约束和紧致性、适应性、动态性等特征。教育活动系统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系统,具有非线性,不可还原性,自组织性,偶然性等特征。教育作为有组织的人物为事物,其自身应该是充满意活力的“软件”;组织教育活动着眼于“软件”,而不是“硬件”。组织教育活动的规则不是越多越多,而是越简洁越好,在教育活动中可确立规则、期待“涌现”,也可以修改规则甚至重建规则,促成“涌现”。面和杂的教育活动系统,必须克服简单、抽象和静止地认识教育问题的思维方法,提倡哲学、科学和艺术方法的具体综合。  相似文献   

11.
中医理论包含的整体论思想、动态性思想和人文关怀思想,显示了中医理论与系统科学在理论方面的一致性。中医理论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科学基础之上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医必须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中医理论与系统科学在多方面的相似一致性,使中医可以依托系统科学进行创新。这是中医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复杂系统意义下的中医药学及其案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李梢  王永炎  季梁  李衍达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429-1431,1442
中国整体观、辨证论治体系所具有的系统大规模,开放于环境以及重视相互作用等特点,以及整体、活体、动态的观察方式是其复杂性的来源;通过对寒、热方剂作用的有关时间序列数据,1607例风湿病疼痛的节律性变化调查,中药方剂的最优配比等案例研究及分析,综合发现多种非特异性指标的特定组合,节律变动形式是寒热方剂,证候的系统特征之一,同时发现中药的总体效应不能用每一成分单独作用的线性叠加来表示,中药对复杂性疾病可发挥“多因微效”的综合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中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介入中医学研究,是解读中医的一条有效路径。中医学的概念、理论、思维方法、遣方用药、临床实践等在许多方面与复杂性科学不谋而合: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医的整体现和辨证论治体系就具有复杂性科学中系统论的一般特点。从复杂性科学才能探究出中医的核心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控制论的中医学四时五脏系统稳态性能仿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庄永龙  李梢  李衍达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7):922-924,930
为深入研究机体的稳态机制,本文以中医学四时五脏功能系统为对象,对生理态附近的五脏相互作用进行了线性近似,对生理态下五脏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外部随机扰动、以及环境中四时因素对五脏的影响在Matlab下进行了仿真。结果发现依据五脏促进、制约的相互作用,机体在生理状态的一定条件下能够形成较大幅度的稳态机制,并且能够实现五脏功能随时间变化的性质,从而提示了机体五脏功能系统及四时五脏相互作用的控制论机理。  相似文献   

15.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a rich knowledge about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 by its special way evolved along a very long history. As modern medicine is achieving much progress, arguments and disputes toward TCM never end. To avoid losing precious knowledge of living TCM masters, endeavors have been engaged to systematic collection of those knowledge of TCM masters, such as their growth experiences, effective practical cases toward diseases and typical therapeut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Knowledge mining methods have been expected to explore some useful or hidden patterns to unveil some mysteries of the TCM system. In the paper, some computerized methods are applied toward those collected materials about some living TCM masters in China mainland to show a different way of exposing essential ideas of those TCM masters by correspondence visualization which aims to help people understand TCM holistic views toward disease and body, and facilitate tacit knowledge transfer and sense-making of the essence of TCM. The work is one kind of qualitative meta-synthesis of TCM masters'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6.
生物医学文献知识发现研究探讨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处理海量生物医学科技文献和文本注释型数据库。从而发现创新知识如基因、蛋白质、疾病、药物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是当前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生物医学文献知识发现的研究内容、研究成果以及基于文本挖掘的关键技术诸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通过分析中医药学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文本挖掘的中医证候分子生物学知识发现研究,该方法的特点是综合利用中医药学文献和MEDLINE,能够获得创新的证候与基因相关知识。初步实验表明,文本挖掘技术有望为证候的分子水平研究提供辅助和支撑手段。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监督模糊ART的中药材模式识别和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中药材识别和质量评价,提出一种有监督ART神经网络。有监督模糊ART神经网络与模糊ART相比主要有两处改进,一是改为有监督,二是为每个聚类(子类)中心单独设置了警戒门限,从而使网络成为具有子类自动聚类能力的有监督模糊ART神经网络。该网络与模糊ART具有一样的性能和优点,比如添加新类不须重新学习等。因为中药材会由于 产地、采摘时间和处理方法的不同会有较大的区别,所以子类的自动聚类能力对中药材模式识别尤其有意义。经大量中药材样本和实际测试表明,网络抗平移、形变和适应新产地药材的能力都很强,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从系统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的角度看中医理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董向辉  戴汝为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458-1463,1478
中国的中医理论古老而超出西方现代理论体系之外,然而中医中药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是不容置疑的,由于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巨大差异,单纯用西方科学方法和科学理论是难以解释中医理论的,在认识到这一差异的基础上,作者引入系统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的方法和概念,从一个新的角度视步分析了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着重从时间维上系统的发展阶段角度分析了阴阳,从系统间关系种类的角度来解释五行,最终要在中医理论中引入现代分析观点,将中医理论方法用于复杂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用于中药配方优化的DNA算法,该算法基于质粒DNA技术。首先将中药配方优化问题转化为求无向图的最大权团问题:选取6种具有抑制大肠杆菌生长功效的中药作为图的顶点,分别做抑菌试验,将它们的抑菌圈直径作为顶点的权。然后两两配对进行抑菌试验以确定它们在图中是否有边连接。这样构造了一个顶点赋权的无向图,这个图的最大权团具有最大的抑菌效力,也是这些中药的最佳配伍。求图的最大权团是一个典型的NP.完全问题,而DNA计算具有求解该问题的能力。该方法的提出探讨了DNA计算实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频繁爆发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危及生命安全和毁坏社会经济秩序的严峻挑战.应急药品储备是实施紧急救助、挽救生命的基础和保障,直接影响应急反应速度和最终成效.现有文献尚未对应急药品储备方式(实物储备和资金储备)定量化研究.为此,本文基于随机需求的情景,确定了应急药品实物储备和资金储备的最优分配策略.首先以长期平均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储备分配模型,量化了四种分配策略.进一步构建了应急救援阶段的采购和部署模型,讨论如何使用药品储备.最后分析了应急药品特性和需求特性如何影响最优的实物及资金储备量,以便在关键因素发生变化时更加合理地调整储备分配策略.关键性管理启示包括:1)当惩罚成本超过某一阈值,持有资金储备比持有实物储备更具成本优势;2)最优资金储备量随需求量不确定性增大而增大,但最优实物储备量可能随需求量不确定性增大而减小.研究成果可为各级政府部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