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用TbCl3,二乙三胺五乙酸二酸酐(简写为DTPAA)和对-氨基水杨酸的钠盐(简写为pAS-Na)在水溶液中制得Tb^3+的三元配合物,通过紫外可我谱和荧光光谱验证了此三元配合物的存在;用DTPAA与pAS-Na制得的含氮多羧基配体DTPA-pAS和DTPA-2pAS分别与TbCl3溶液制得了2种二元配合物。研究了此3种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荧光性质,考察了浓度、pH值、La^3+离子等对三元配合物荧  相似文献   

2.
分别以丁二酸(L1)、2-甲基丁二酸(L2)、2-亚甲基丁二酸(L3)、2-巯基丁二酸(L4)、2-溴基丁二酸(L5)、2-羟基丁二酸(L6)为第一配体,2,2'-联吡啶(bipy)为第二配体,合成了6种稀土铕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差热分析及稀土络合滴定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Eu2(L)3bipy.2H2O(L=丁二酸及其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荧光光谱表征了配合物的性质.对6种配合物进行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配体取代基的变化对配合物荧光激发峰和发射峰的位置变化影响很小,但对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有较大影响,其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大小为:-SH>-Br>-H>-OH>-CH3>-CH2.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6种以邻、间、对甲基苯甲酸(o-,m-,p-MBA)为第1配体,1,10-邻菲口罗啉(phen)为第2配体的铽及钇掺杂铽的三元和四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EDTA滴定确定了它们的组成.室温下记录了这6种配合物的荧光光谱,比较了第1配体的改变对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及非荧光稀土离子Y3+与配合物中的发光离子Tb3+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3种三元配合物和3种四元配合物均具有优良的光致发光性能,各配合物的相应跃迁发射峰位基本上没有变化.3种三元纯铽配合物在489 nm和545 nm处的荧光发射强度均按邻、间、对位的顺序依次增强;3种四元掺杂配合物中掺杂离子Y3+对配合物中Tb(Ⅲ)在489和545 nm两处的强发射均表现为荧光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Eu(TTA)3(TPPO)2二元及三元稀土配合物,通过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配合物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溶解性、热稳定性和TPPO第2配体加入对配合物发光性的影响.荧光光谱的研究表明,第2配体的加入能有效地增强铕离子发光强度,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在紫外光激发下显示出Eu3+的特征发射峰,发出很强的红色荧光,是一种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红光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5.
以2,4-二氯苯氧乙酸(HD)为配体,合成了新的铽、镝的二元、三元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元素组成,并对其进行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的通式为RED3H2O、RED3 phen(RE=Tb、Dy;D=2,4-二氯苯氧乙酸根;phen=邻菲罗啉);对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二元配合物在140℃左右失去结晶水,三元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配合物TbD3H2O、TbD3phen具有荧光性能,配合物DyD3H2O、DyD3phen不发光;并进一步讨论了掺杂Y3+离子、Eu3+离子对三元配合物TbD3 phen荧光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邻苯二酚为原料,合成带有荧光基团的桥联萘基苯并氮杂15冠5,用1H-NMR、元素分析等进行结构表征,并采用UV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中该冠醚/β-环糊精包结物对Na+、K+、Ca2+、Mg2+和TBA+的传感性能,结果表明,桥联萘基苯并氮杂15冠5/β-环糊精包结物在水溶液中对Na+、K+、Mg2+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但对Ca2+和TBA+无明显的光谱变化.  相似文献   

7.
含稀土铕配合物的PVP薄膜的制备及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备了含有稀土配合物Eu(TTA)3·3H2O和Eu(TTA)3phen·H2O的高分子基质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复合薄膜,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试,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研究其荧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制得的PVP薄膜中稀土铕的有机配合物含量较高,且具有非常优良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8.
在乙醇水溶液体系中。以邻菲哆啉(phen)作为第二配体。合成了铽与IA,phen三元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荧光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其成键特征。研究了其荧光性能。三元配合物组成为Tb(IA)3·phen。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是二元配合物的近10倍。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铕(Ⅲ)-丙烯酸-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荧光光谱表明该配合物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0.
以3-噻吩乙酸为第一配体合成钐、铕的二元配合物,以3-噻吩乙酸为第一配体,phen为第二配体合成钐、铕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EDTA滴定分析确定其通式为REY32H2O、REY3phen(RE=Eu,Sm;Th=3-噻吩乙酸根,phen=邻菲啰啉)后,测定4种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及TG-DTG曲线。结果表明,由于第二配体的加入,对稀土离子的发光起到了敏化作用,增强了稀土离子的发光强度,并且三元配合物热稳定性比二元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销(Ⅲ)-丙烯酸-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荧光光谱表明该配合物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铕(I)-丙烯酸-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荧光光谱表明该配合物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三种过渡金属的H5DTPA异双核配合物(H5DTPA=二乙三氨五乙酸):CrN i(HDTPA)(OH).5H2O、FeN i(HDTPA)(OH).6H2O、HCuZn(DTPA).4H2O.研究了反应温度、PH值、溶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将所得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测试,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及谱学性质.  相似文献   

14.
在乙醇和水溶液中分别合成了Eu^3+、Tb^2+与2,6-双(3,5-二甲基吡唑基)吡啶的两种配合物,并时其进行了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测试.结果表明,生成的配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特性,在相同溶剂条件下,Eu^3+配合物的荧光性能比Tb^3+配合物的强.Eu^3+、Tb^3+配合物在乙醇中的荧光强度都比在水中的好.  相似文献   

15.
在水溶液体系中,用苯羟乙酸直接与碳酸稀土作用,合成了十四种苯羟乙酸稀土配合物。并通过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所有配合物的化学组成,试验了配合物的溶解性,测定了配合物在二甲亚砜溶剂中的摩尔电导值。利用红外、核磁共振、紫外以及荧光光谱等对配合物的性质和结构进行了讨论,详细研究了配合物的热行为以及配合物中稀土离子与配位原子的成键性质。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稀土氯化钕与N-乙酰-DL-丙氨酸(C5H9NO3,Ac-Ala)及咪唑(C3H4N2,Im)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确定其化学组成为Nd(C5H8NO3)2(C3H5N2)2Cl3*4H2O,并通过FTIR、UV、1H NMR、13C NMR和X-射线粉末衍射的等手段对目标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根据DSC和TG-DTG曲线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配合物水溶液的荧光性质测试表示,形成配合物后,配合物水溶液发生了荧光淬灭现象,在10-2~10-4 mol/L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氯化钕苯并咪唑二元配合物光致发光性质。方法采用日立F-4500荧光仪,氙灯为激发光源,测量了浓度为1×10-3mol/L氯化钕苯并咪唑配合物水溶液的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分别以532 nm定激光作为激发光和采用OPO激光为激发光源,测量了该固体配合物荧光光谱。并对配合物的升频转换荧光性质及其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当激发光波长为250 nm时,配合物水溶液产生波长为290 nm和360 nm的荧光谱线;在540 nm激发光激发下产生290 nm和360 nm两个弱的荧光峰,这两处的荧光是钕配合物的升频转换荧光。该配合物水溶液荧光强度均弱于其固体配合物。结论氯化钕苯并咪唑配合物具有优良的光致发光特性并具有优异的升频转换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8.
在乙醇和水溶液中分别合成了Eu3 、Tb3 与2,6-双(3,5-二甲基吡唑基)吡啶的两种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测试.结果表明,生成的配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特性,在相同溶剂条件下,Eu3 配合物的荧光性能比Tb3 配合物的强.Eu3 、Tb3 配合物在乙醇中的荧光强度都比在水中的好.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稀土色氨酸咪唑三元固体配合物,其通式为RE(Trp)3IMCl3·3H2O(Re=Nd3+,Eu3+,Tb3+,Trp=L-色氨酸,IM=咪唑).经无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定,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20.
用苯羟基乙酸与稀土元素La(Ⅲ)合成了二元配合物,又用苯羟基乙酸、邻菲哕啉与La(Ⅲ)合成了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3H NMR,热谱及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从而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