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婚内侵权行为的定义、特点、行为方式,并对目前我国现行婚内侵权立法进行了介绍.引出了立法的不足与改进方向.特别对夫妻共有财产制下的婚内赔偿方式进行了论述,以加强婚内侵权损害赔偿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浅析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逐渐加大,有关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日渐显现其在司法适用中的不足之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是当知识产权制度所保护的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和识别性工商业显著标记在受到不法侵害时,对不法侵害人予以惩处,对受害人予以救济的一项制度。如何明确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定义、归责原则和计算方法,将损害赔偿标准更具体化、可操作性与可量化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考虑到夫妻之间特殊的亲情关系与伦理调整的特点,法律几乎没有对夫妻之间的侵权行为予以调整与规范,没有保护婚内侵权受害方的合法权益,这有悖于民法的基本理念和侵权责任法的规定。面对家庭暴力等婚内侵权事件的大量出现,我国婚内侵权的民事救济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确立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应当规范婚内侵权行为,建立赔偿损失为主要方式,其他责任相结合的婚内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4.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额问题是审判实践中遇到的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对此,一些学者和司法工作者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本文试就此问题,发表一些不成熟之见解,以请教于同行。一著作权是著作权人由于创作作品而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内容。著作权人既可以自己行使著作权,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为行使,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著作权又是一种独占权,任何其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行使著作权权利,必将构成对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侵害。这种侵害必然表现为著作权人财产或精神之受损。因此,我国《民法通则》和《著作权法》…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侵权责任的分担规则在我国立法上还是一个令人争论不休的老问题。从比较法的角度来考察各国未成年人的侵权责任分担机制,有助于把握不同制度设计之下的立法选择,进而为我国未成年人侵权责任分担立法的完善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2条是未成年人侵权责任的分担规则的法律依据,但它几乎是沿用《民法通则》第133条的规定而来的,因而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诉讼时效的含义及分类,请求损害赔偿诉讼时效适用的一般原理;分析了连续侵权损害赔偿诉讼时效的适用情况,对当发生连续侵权行为时,其请求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该如何计算提出商榷,提出一种折衷办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环境下人格权侵权行为也越演越烈,给受害人带来了严重损害。本文认为,在现有的补偿性为主,惩罚性为辅的损害赔偿原则指导下,司法实践中,旨在惩罚侵权者并抚慰受害者的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数额普遍偏低,且各地标准差别很大。本文主张,为遏制越来越多的网络人格权侵权行为,应大幅度提高精神损害赔偿金数额,并通过形成判例类型指导或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原则性标准的形式来适当统一,并可以考虑针对不同的网络侵权者制定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来保证执行大额度精神损害赔偿金。  相似文献   

8.
环境侵权的精神损害是区别于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的一种精神利益的伤害,对精神损害进行赔偿目前已成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无论在立法还是在司法实践方面都存在不足,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以完善,以期能更好地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环境侵权现象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一大社会问题,作为侵权救济主要途径的司法救济对世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发达国家在环境侵权司法救济方面已经有着许多成熟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我国环境侵权司法救济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完善环境侵权的司法救济制度是中国环境法实施的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本文着重从法理与社会经济的方面阐述对环境侵权司法救济制度进行完善的可行性,从立法与司法实践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环境侵权现象已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由此引发的民事诉讼逐年增多。由于环境侵权民事诉讼具有诉讼主体广泛、且多为群体诉讼等特点,因此环境侵权民事诉讼也具有与传统民事诉讼不同的法律特征。我国在环境侵权民事诉讼制度方面还存在着法律规定不明确、诉讼主体范围狭窄、诉讼时效期间过短等缺陷,因此有必要对环境侵权民事诉讼制度进行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环境侵权民事诉讼特征的分析,结合具体法律规定,从诉讼主体资格、诉讼范围和举证方面分析其制度缺陷。以期对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诉讼制度的构建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环境侵权损害的救济必须采取多种救济制度相结合且互相协调的方式,采取任何单一制度都有失偏颇且难以为继。环境侵权损害社会化救济制度由环境责任保险、提存金、互助基金、政府救助基金等组成,并分别适用不同的情形,从而形成对受害人全方位的救济。在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仍是我们设计环境侵权损害社会化救济制度的主要选择。同时,还应采取"行业性企业互助基金"与"综合性政府救助基金"相结合的较完整的基金制度,从而实现环境风险的社会化分散和受害者权益的及时救济。  相似文献   

12.
论环境侵权     
环境侵权是指因产业活动或其他人为原因,致生环境介质的污染或破坏,并进而对他人人身权、财产权造成损害或有造成损害之虞,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侵害环境权是指侵害自然人享有的适宜其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的权利,依法应当承担各种法律责任的行为.两者的概念、性质及其救济均不相同.因此,必须建立两个法律体系分别予以救济.  相似文献   

13.
环境侵权损害填补基金作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的具体制度之一,对于环境侵权损害填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具体运作中,基金在资金来源、救济范围、启动标准(启动条件及救济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基金的运作效果与基金的启动标准具有紧密联系,基金的启动标准又受到基金的资金来源及救济范围的限制。破解疑难问题需从基金的资金来源、基金救济范围和基金启动标准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由于环境侵权的特殊性,适用传统理论认定其因果关系困难重重。为此,国外发展出优势证据说等因果关系推定学说,我国现行法并未规定因果关系推定,司法实践中各地做法不一,但也出现了创造性适用因果关系推定理论的案例。为终结同案不同判的现状,我国应当在立法上对因果关系推定做出原则性规定,并通过最高人民法院颁布案例指导的方式,帮助法官灵活适用因果关系推定理论,以期在环境侵权个案中达成公平正义的判决。  相似文献   

15.
在侵权法中,损失包含损害,狭义上的损害由不利益、达到一定程度、否定性评价因素三个要素构成。传统侵权法学说认为侵害结果只是现实损害,这一学说是对客观现实的错误反应,损害与侵害结果并不同质。侵害结果不仅包括现实的实质性损害,还包括实质损害威胁与实质性障碍,不利益性、客观确定性、主观评判性是它最为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中国首部《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将我国食品从"卫生"标准上升到"安全"标准的高度,确立了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其中的惩罚性赔偿无疑是这部法律中较为成功的制度设计.指出《食品安全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尚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实践中出现困境.提出《食品安全法》的修改,应科学确定惩罚性赔偿范围标准,设定赔偿数额的浮动限额,规定最低赔偿数额,注意制度之间的衔接,从而在立法上保证其在制度体系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践上保证其功能能够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17.
论环境技术的社会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体分析环境技术社会化过程中社会选择对环境技术的整合,论述环境技术社会选择的原则、特点;政策与经济发展水平选择环境技术;社会选择的复杂性及其意义;揭示环境技术社会化与其社会选择相关因素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多部法律规定了环境污染责任。在环境污染责任的构成要件、赔偿范围与免责事由上,这些法律的规定差异较大。并且它们的生效时间不同,效力位阶有别,致使法律适用困难。从整体上看,既有环境侵权法律规范存在免责事由混乱、法律效力位阶不明、存在越权立法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当遵循使权利义务明晰化的原则。基本的思路可以从集中明确规定免责事由和对法律渊源进行体系化解释两个角度展开。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不法致死之诉中,除了疼痛和痛苦的损害赔偿之外,一些司法辖区还承认对另一种非经济损害享乐损害的金钱赔偿,其目的在于补偿受害人生活品质的丧失或者生命本身的价值的丧失.且在不法致死之诉中,越来越多的原告及其律师要求陪审团对享乐损害裁定金钱赔偿.我国可以借鉴美国一些做法,在侵权立法中建立起补偿死者本人之享乐损害的赔偿制度,并且裁定有限的金钱赔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