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原水水质状况的优劣对城市供水系统具有重要影响,对水进行精准评价有助于水质监控与治理。选取2016年淮河干流安徽段4个监测点的水质数据,采用基于熵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评价水质。按6级水质标准确定水质隶属度,利用熵权法在时间和空间两种不同的原则下计算权重,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判定不同准则下的淮河水质级别,得出各监测点的水质情况。同时引入级别特征值,以确定不同时间段与监测点的超标因子。最后,综合两种方法对水质进行评价分析,得出4个监测点中王家坝污染最严重和淮河干流安徽段丰水期有机物污染严重的结论,并且根据评价结果给出了加强区域联动协调治理和采用多种方法分解超标有机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雷国良 《贵州科学》1993,11(1):54-61
本文运用模糊聚类法对龙潭地下河系28个监测断面水质划分4个污染级别,据此评价各河段水质环境。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模糊集理论以及指数法,分别对北海港湾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两种方法对总体水质的评价结果均为Ⅱ级,说明湾内的水体略受到轻微的污染。但就各测站而言,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是不一致的,一般相差一个级别,相对地说,模糊集理论法评价水质严于指数法。  相似文献   

4.
胡二艳 《科技信息》2011,(16):I0373-I0374
针对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多因子赋权计算量大,考虑不到多个评价对象间联系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法赋权的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可以使模糊评价过程大大简化,可以有效、客观、合理地评价水质级别。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改进的水质标准级别法对青岛市的水源地水质进行评价,并采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6.
应用模糊矩阵复合运算法的基本原理和解题步骤,选择一个实例,确定10个评价因素,利用三级水质分级标准,对5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下水水质资料进行了模糊矩阵的复合运算,最后,依据运算结果判定地下水的水质级别。  相似文献   

7.
灰色关联分析在延安市宝塔区延河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延河流经延安市宝塔区,是重要的工、农业用水水源.采用灰色关联法对宝塔区境内流入延河的支流及延河干流进行水质级别评价.结果表明各支流水质除杜甫川水质为Ⅰ级外,其余各支流水质均为Ⅱ级,水质较好;延河干流上游石佛沟水质为Ⅱ级,中游、下游水质均为V级,仅适用于农业的一般用水.  相似文献   

8.
枣庄市以岩溶地下水为主要水源,多年超采导致了地下水水质污染.枣庄市十里泉和丁庄水源地地下水中氨氮、大肠菌群及总硬度指标远高于国家地下水水质Ⅲ类水标准(GB/T 14848-93),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两水源地地下水水质的综合评价分值F为4.53~7.75,水质达到了较差级别,部分时段达到极差级别,其中主要污染因子是大肠菌群、总硬度,因此,岩溶地下水水质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矿区塌陷水体的水质污染特征及规律,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运用营养状态综合指数法及基于ARCGIS的空间差值分析法对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矿塌陷塘水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矿区塌陷塘水质pH值呈弱碱性,透明度较低,BOD5、CODMn指标含量较高;用营养状态综合指数法对塌陷塘水质富营养化进行了评价,其污染级别为轻度富营养;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利用总磷、总氮、BOD5、CODMn4个因子的空间插值栅格图建立多因子综合污染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水体综合水质标准处于地表水Ⅲ类到Ⅳ类之间,水质有待改善。本研究结果为塌陷塘水体水质监管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变权欧式距离模型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加权欧式距离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针对不同的待评价单元和不同污染性质的污染物,根据污染因子的污染贡献率计算其权重;以n个污染因子为坐标轴,以水质标准中的Ⅰ级水质作为n维空间的"原点",结合权重计算出每个待评价单元以及水质标准中其他各级水质与"原点"的变权欧式距离,并将后者作为划分每个待评价单元水质级别的标准,从而建立了适合水质综合评价的变权欧式距离模型。用该模型对1996-2006年钱塘江支流东阳江许村断面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灰色聚类法和模糊综合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水质实际情况符合较好,验证了变权欧式距离模型应用于水质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河流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22,自引:0,他引:122  
出一个全新的河流单因子水质评价指数———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可以完整标识水质评价指标的类别、水质数据、功能区目标值等重要信息 ,既能按国家标准类别定性评价 ,又能根据标识指数进行水质数据的分析 ;既可以比较分析同一类水质指标在同一级别中的差异 ,也可以在不同类别水质指标中比较分析水质的污染程度 .  相似文献   

12.
水环境评价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包括水力环境和水质环境两部分,且水力环境决定水质环境的变化方向。因而水环境评价应该同时进行水力环境和水质环境的评价。水质环境评价应该包括现状评价、动态评价和污染程度评价三项内容。现状评价是对比现状水质与标准之间的关系,而动态评价可反映水质变化的趋势。由此可实现评价现状、找出原因、制定防治规划措施的水环境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供水管网模型是保障供水管网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受输入参数不确定影响水质模型计算的水质值是不确定的;为研究节点基本用水量、水损系数、主体水反应系数和管壁反应系数对供水管网水质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在假定他们的随机变化服从正态分布的条件下,采用蒙特卡罗随机抽样法,应用动态的水质模型计算得到节点水质的分布特征,给出了算法在管网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当所有不确定输入参数共同作用时,节点水质的不确定性最大,水质反应系数是对节点水质不确定性影响程度最大的参数.  相似文献   

14.
利用路径熵的分析方法,借助概率空间的概念,解释、定义了管网水质熵,并推导了管网水质熵的计算公式,同时根据该计算公式建立了水质熵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单水源管网的水质最大熵与相对水质熵的概念,并以相对水质熵表征管网水质可靠度.经对某市开发区供水管网分析计算,绘制出该管网等水质可靠度分布图,利用此方法可以直观地找到管网水质可靠度较低的区域,并分析其造成的原因,为管网有针对性的改造扩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河流水质模型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水质模型是进行环境水污染控制、水质规划和环境管理的有效工具.本文对河流水质模型的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比较详细的评述了河流水质模型及几个国际通用的综合水质模型.同时本文还着重对河流水质模型的发展趋势做出评价,特别是提出了对河流水质模型与虚拟现实(VR)技术结合这一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对经过整治后的沙河的不同河段的水质状况进行采样监测,按照水环境质量标准并对照整治前的状况,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现阶段沙河不同河段的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沙河水质较整治前有明显改善,上游水质达II~III类水域标准,满足饮用水源要求,下游水质达III~IV类水域标准,满足娱乐、景观、灌溉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17.
水质评价对判断水体的污染状况,了解其污染程度和成因有着重要意义,为流域污染控制规划及制定流域系统工程方案提供依据。以六安市淠河总干渠的水质现状为研究对象,利用2010年水质监测数据,选用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汞等9项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淠河总干渠水质良好,全河段的水质总体上未受到污染,各段均满足水功能区标准。  相似文献   

18.
基于手机短信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大部分水质监测采用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的人工方法,为了提高水质监测的实时性和智能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机短信技术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设计方案。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水质采集子系统、监控中心子系统组成,利用水质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的变化,如果水质发生变化,则由水质采集子系统的GSM模块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将当前的实时水质数据发送到监控中心和相关管理人员手机,以便及时处理。该监测系统能对水质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并具有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研究区的水质调查与采样分析,基于地下水、地表水等水质标准,尝试确定了适宜于垃圾填埋场区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采用水质指数法进行了填埋场区水质评价;基于子流域划分、水质超标特征、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结合地质环境研究,确定了填埋场水污染的3种途径;通过背景水点与渗滤液、污染水点的大量、微量与有机微量(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苯系物3类)组分对比分析,依据污染水点和渗滤液超过背景值的程度选择代表性指标,尝试构建填埋场地下水环境污染指标体系,为填埋场地下水环境污染来源识别与水污染评价指标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城市给水管网水质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长环对水质的影响、去除生长环改善水质、给水管网污染源的确定、并行算法分析给水管网和建立管网水质动态模型等五方面分析了国内外给水管网水质研究的最新动态。提出了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从微生物和化学原理建立管网水质模型;优化水力条件改善管网水质;研究管网微生物反应机理的影响因素;寻找更高效算法分析管网和水质监测点的优化布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