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是一项高难度的手术,术后感染与手术后的治愈率密切相关。为此应采取:①建立一整套的消毒隔离制度。②预防导管感染。③与呼吸道接触的管道做二次消毒法。④ICU空气消毒。⑤静脉输液现用现配,严格选择抗生素。小儿先心术后感染的预防是一项重点课题,该研究系统地介绍了预防感染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破碎围岩隧道开挖小导管高压注浆机理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导管高压注浆法是隧道工程不良地质施工采用的一种超前支护技术.本文以河北张石高速黑石岭隧道出口浅埋破碎段为例,对小导管高压注浆法在软弱破碎围岩开挖中的加固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FLAC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小导管施做过程中受力机理和注浆时围岩的塑性区、位移场进行了模拟,定量分析了小导管注浆法的加固效果.研究表明,采用小导管高压注浆法能显著抑制软弱破碎围岩的变形,减少隧道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避免浅埋软弱破碎围岩开挖中塌方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由于国际式摔跤特殊的技术要求及训练特点,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后疖、痈病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对国际摔跤运动员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非摔跤专业组运动员测出5份金葡菌DNA阳性(8.33%).摔跤专业组运动员检出41份为金葡菌DNA阳性(68.33%);即感染情况相当严重.采用紫外线射消毒组运动员检出7份为金葡菌DNA阳性(11.67%)感染明显下降;提示紫外线照射消毒法方便有效,消毒效果明显高于来苏儿溶液消毒法.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血管介入手术需要医生徒手操控导管,存在医生受辐射和人为因素影响手术质量等弊端.针对该问题,设计了用于辅助医生手术的主从式遥操作血管介入机器人.根据临床手术的要求,基于模块化理念,分别对机器人的从端推进机构、主端操控装置进行了结构设计,为主从模式的实现做了相关的软、硬件开发;对机器人样机进行了必要的性能测试,证实了该机器人具有小于1mm的运动控制精度和044ms的主从运动实时性.结果表明:该机器人系统解决了传统手术中的问题,在功能和性能上完全满足血管介入手术的要求,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回顾分析了3例病人颈内静脉永久性双腔导管置管的护理,认为良好的手术配合、透析护理、控制感染、预防堵塞是永久性双腔导管长期使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研究证明,空气中存在大量灰尘、细菌及其他有害物质,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未消毒的普通动物手术室内空气被大量细菌污染,≥0.5μm的粒子高达30万粒~200万粒/L,而空气中的浮游菌与≥0.5μm的粒子在数量上大约有1:10万的关系。这种手术室空气环境较差,常造成手术感染,而避免手术感染是整个动物实验过程中较为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索建立面神经多分支缺损后趋向性再生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新西兰兔 12 只,手术造成面神 经干和所有分支 5 mm 缺损动物模型,用多分支壳聚糖导管修复,分别于术后 1、2、3、8、16、24 周观察面部行为学。 结果 11 只动物存活至术后 24 周,术区未出现肿胀、破溃、排异等现象。结论 该修复模型稳定,可重复性强,多 分支壳聚糖导管做神经再生室用于研究神经趋向性再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运用Acutronic 661型离心机研究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圆形隧道的塑性变形机制,试验隧道在平面应变条件下的超固结黏土中开挖,小导管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合成树脂模拟,管间相互重叠形成拱形加固区,设置在圆形隧道开挖面的两侧.试验目的在于研究隧道建设过程中小导管注浆"洞侧加固"工艺对地表沉降和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基本原理出发,构建小导管注浆黏土隧道的垮落机制,采用解析法导出双角变量稳定率上限方程,通过该方程进一步讨论隧道埋深、土体强度、小导管注浆体对单圆形隧道稳定率上限解的影响.最后由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证实其上限解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石琴  贾福苏 《甘肃科技》2005,21(10):190-191
本文是采用反向血凝法、放射免疫法,对门诊和住院别人血样300例做了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并进行了比较。用放免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灵敏度高,标准化程度也很高,非特异性结合反应低,可测出反向血凝法1:16以下被判断为阴性而被遗漏的6.67%阳性乙肝患者,对乙肝早期潜伏患者为临床及早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另外放免法对医院手术器械受到乙肝HBs Ag感染有很高的检出率,放免法可作为医院预防感染与消毒前后判断乙肝HBs Ag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医学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医院建立一个规范的消毒供应室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要保证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必须到位,各环节按照规定把控完成质量,严格杜绝医院感染现象发生.要想保证消毒室的工作可以正常完成,并且可以妥善保管已经消毒灭菌的物品.医院要加强对消毒供应室的监管工作,文章对加强消毒供应室的消毒工作提出了几项合理性建议,以确保消毒供应室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方法: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制定措施,严格管理.结果:制定了手术室控制感染对策,使各项监控指标在正常范围.结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提高手术室感染管理水平,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外科术后医院感染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全院标本送检情况及医院感染进行网上动态监测.结果:在半月内,7例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术后3~7d出现不同程度发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及尿培养检测出铜绿假单菌,其中1例患者同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尿不尽感觉.结论:手术器械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处理是预防外科术后感染的关键,应实行手术器械集中供应,加强手术室规范化管理;医院感染的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应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高度敏感性;医疗队伍手卫生意识较弱,应采取多种培训和管理方法,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三维血管介入手术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血管内介入手术模拟建模与碰撞消除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多体-双层的导管/导丝组合体模型及基于几何分析和旋转角传播的快速碰撞消除方法,并开发了一个实时的三维介入手术模拟系统,模拟导管/导丝在实际血管中的运动行为.该多体-双层模型由若干分段组成,每一分段代表了一段导丝、导管或两者兼有的组合体,导丝和导管的半径定义不同,材料属性不同,但每一分段长度相同.模型的运动通过碰撞检测和消除加以引导,抵达目标位置后对该模型施加松弛过程使其状态与实际状态更加吻合.实验结果表明,导管/导丝模型的运动状态与给定的材料参数密切相关,模拟可以达到实时的要求,方法可靠有效,有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归纳总结肺炎误诊的CT征象,提高该疾病的不典型影像的认识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纤支镜病理证实的9例肺部炎症的CT表现.结果 普通炎症2例,炎性假瘤3例,肺结核2例,炎性瘢痕组织1里,其它1例.结论 近年来,肺部感染的临床症状发生了变化.分析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抗生素的广泛滥用.此外抗癌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导管检查、内窥镜、肾移植等医疗技术的开展、人类寿命的延长、非特异性免疫机能低下也是其原因.  相似文献   

15.
棉花枯萎病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的一种重要病害。本文从植物解剖学研究其病菌入侵途径,病菌与各器官结构的关系。菌丝的入侵主要在苗期感染下胚轴及其根系,亦可见于子叶,在根、茎中菌丝主要定殖于最初形成的次生木质部。文中对被感染的各类细胞做了统计分析,认为不是因导管被菌丝或侵填体堵塞致病。  相似文献   

16.
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我们要控制感染性疾病在医院爆发流行,除了做好有效的隔离外,还要搞好医院消毒灭菌工作,切断传播途径.目前,医院消毒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医院检验报告单的带菌情况进行调查及消毒方法研究。方法:先直接涂抹检验报告单取样培养。检验报告单采用紫外线消毒法、甲醛熏蒸消毒法、戊二醛熏蒸消毒法、微波消毒法消毒后,再涂抹检验报告单取样后接种培养。结果:紫外线消毒法,消毒前共生长菌292株,消毒后共长菌146株,消毒灭菌率为50%;甲醛熏蒸消毒法,消毒前共生长菌121株,消毒后共长菌76株,消毒灭菌率为37.19%;戊二醛熏蒸消毒法,未消毒共生长菌125株,消毒后共长菌60株,消毒灭菌率为52%;微波消毒法,消毒前共生长菌550株,消毒后共长菌189株,消毒灭菌率为65.64%。结论:微波消毒法是消毒检验报告单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梅  柏强凤  许晶晶 《科技资讯》2014,(26):234-234
目的:通过对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手术患者在手术全程中实施防控措施以及护理干预,有效防止MDRO感染,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方法对医护人员进行MDRO相关知识及隔离措施培训,并对MDRO感染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全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结论提高了医护人员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手术室MDRO感染管理制度的依从性和自觉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MDRO的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19.
医院是患者聚集的场所,容易受到各类微生物的污染,出现医院感染,医院清洁、灭菌、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为了控制医院感染,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消毒设备。目前医院使用的消毒灭菌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智能化程度高,如何开展消毒霉菌设备的消毒工作对于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主要针对医院消毒灭菌设备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消毒工作是医院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消毒工作质量,对提高护理质量、预防院内感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际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违反消毒隔离制度的错误行为,可分为以下几种:1医疗器械的消毒保存方法不当;2消毒药机使用错误和监测不利,3违反消毒隔离制度的错误行为;4处置中违反无菌操作原则。1就以上问题进行讨论:1.1医疗器械消毒与保存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存在于科室负责消毒使用的器械,如呼吸插管、吸痰器、备皮用具等,有的使用对乙肝病毒无杀灭作用的消毒剂消毒,有的消毒剂做不到定期更换,有的做不到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