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讨论搅拌在疏水絮凝中的重要作用。作者通过试验发现,石英或菱锰矿微细矿粒的最大絮凝度仅在搅拌转速为800—1000rpm处出现,且与矿粒的原始粒度无关。文中提出的絮凝动力学总模型考虑了絮团形成及絮团破裂两个分过程。模型揭示了疏水絮凝及凝聚的重要的动力学差异。同时考察了非极性油对疏水絮凝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讨论细微矿物颗粒的疏水絮凝行为及机理。对石英、菱锰矿、赤铁矿及金红石的实验研究表明,矿物润湿性的变化对矿粒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有巨大影响。矿粒表面疏水化常与显著的絮凝现象伴生,这种絮凝现象无法用经典的DLVO理论解释。通过对石英-胺及菱锰矿-油酸体系疏水絮凝的理论探讨及势能计算,可以看出表面活性剂吸附而诱发的粒间疏水作用势能远远大干双电层作用或范德华作用势能,因此,疏水作用对此种絮凝行为具有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3.
实验研究表明,矿粒表面润湿性的变化严重地影响其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矿粒的疏水化往往伴随着明显的絮凝,此种絮凝无法用 DLVO 理论解释。对疏水絮凝机理的初步探讨及对粒子疏水作用势能的分析计算表明,在一定距离内此种作用能远远超过静电排斥能及分子吸引能,从而对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矿物粒度减小,矿粒的质量减小而比表面积增大,在常规的分选方法中存在矿粒碰撞几率减小与药剂的选择性变化引起的机械夹杂,最终导致选矿指标下降。同时由于粒度减小,细粒的表面电性和氧化程度增大,矿物间相互作用更为显著。介绍了微细粒矿物聚团分选理论,分析了电解质凝聚、高聚物絮凝、疏水团聚、磁团聚和复合聚团分选工艺的研究现状,展望了聚团分选在微细矿物加工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新型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甲基苯胺树脂对细粒石英的絮凝性能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药剂由于具有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两者的结构与功能,可以使矿粒产生高聚物和疏水性的复合絮凝。提出了“假象大分子”絮凝模式,认为低聚合度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产生疏水性缔合,形成了枝状和网状“假象大分子”,从而使矿粒实现桥联絮凝。絮团结构的电镜结构分析证实了“假象大分子”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作者测定了乳状液中的油珠及矿粒的动电位以及油酸钠(NaOl)的吸附量,并按疏水作用理论计算了油珠与疏水矿粒间的作用势能。结果表明,当考虑疏水作用势能时,疏水矿粒与油珠在相距约60~80nm时,两者之间开始出现强烈的吸引力,并最终发生粘附现象。这是非极性油对疏水作用起强化作用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疏水絮凝实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微细粒黑钨矿的疏水聚团形成机制.结果表明:pH为8.0~8.5时,油酸钠诱导黑钨矿表面疏水并产生疏水絮凝行为,微细粒黑钨矿疏水聚团D50与油酸钠的质量浓度和搅拌强度正相关;油酸钠体系中黑钨矿颗粒间具有较强的黏附力,疏水作用力是疏水聚团形成的主要贡献成分;搅拌装置中形成的强湍流流场环境有助于矿物颗粒的相互接触与能量传递,增加颗粒碰撞黏附概率;在流场高剪切力和油酸钠诱导疏水力共同作用下促进了微细粒黑钨矿形成大而稳固的聚团,与常规浮选相比,疏水絮凝浮选WO3回收率提高了12.04%.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讨论了界面极性相互作用理论及其在细粒浮选研究中的应用。亲水矿粒间水化排斥作用及疏水矿粒间疏水吸引作用主要归因于颗粒间界面极性相互作用。通过测定矿物在已知表面能参数的液体中的接触角,就可确定矿物的表面能参数值。由界面极性相互作用能确定水化或疏水相互作用能量常数,从而计算颗粒间水化或疏水相互作用能曲线,利用EDLVO理论能很好解释矿粒间的凝聚、分散行为。  相似文献   

9.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高岭石的相互作用机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十二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捕收剂,考察了高岭石的可浮性随pH值的变化情况.通过对高岭石不同解理面的化学组成分析及其与十二胺作用的量子化学计算分析,建立了高岭石在不同pH值条件下与十二胺的作用模型,解释了阳离子作用下高岭石的浮选行为.碱性矿浆中,高岭石颗粒的端面和层面均带负电,各解理面间产生静电斥力而使矿粒充分分散;阳离子十二胺在高岭石的(001)面优先吸附,使高岭石的各表面亲水性不同,从而在亲水力的作用下使颗粒发生疏水絮凝,减少了矿物的疏水表面,使矿物难以被浮选.在酸性条件下,矿浆中存在大量游离的离子,高岭石的(001)面吸附H 而使其表面性质与{001}面性质相似,十二胺能够较均匀地吸附在高岭石的各个解理面上.此外,高岭石颗粒的端面带正电,层面带负电,二者之间静电引力作用使矿粒发生絮凝,减少了高岭石矿粒的总表面积,增加了捕收剂的吸附密度.2种因素共同作用,使高岭石在pH值较低的矿浆中表现出较好的可浮性.  相似文献   

10.
疏水体系中微细粒锡石的团聚与絮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粒径小于10μm的微细粒锡石在油酸钠疏水体系中的团聚行为,通过沉降试验考察了大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对锡石絮凝的影响.此外,通过动电位测定和DLVO理论计算研究了油酸钠对锡石疏水絮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酸钠可以强化锡石的絮凝,絮凝物产率提高;添加了一定油酸钠的锡石矿浆疏水体系,油酸钠使锡石的表面zeta电位变负,当pH=7.0时,zeta电位降低10mV;当颗粒间的作用距离为(10~100)×10-10m时,利用扩展的DLVD理论计算得到的微细粒锡石颗粒之间的作用势能恒为负;对于表面疏水化的锡石颗粒,疏水絮凝可自发进行;由于在锡石—油酸钠—水体系中,锡石微小絮团已生成,加入适量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后,絮团扩大,有利于锡石的疏水絮凝.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5微米锡石的两液浮选,并与相应条件下的常规浮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液浮选工艺优于泡沫浮选,锡石回收率可达99.3%,精矿含90.0%SnO_2。研究发现,捕收剂在两液浮选中起着三重作用:(1)使矿粒疏水;(2)使油相乳化;(3)影响油滴表面电性。油液表面的ζ-电位负值比矿粒-溶液间的ζ-电位还大,是两液浮选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两液浮选比泡沫浮选优越的原因:(1)两液浮选中产生的油/水界面较大,提高了细粒矿物的碰撞几率和附着面积;(2)油相体系的Hamaker常数比气相体系的Hamaker常数大,因而油滴比气泡更有利于疏水矿粒的粘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讨论浮选过程矿粒-气泡的相互作用,并对作用势能作了计算。认为疏水作用在矿粒-气泡粘着过程中具有支配性地位;所谓无接触粘着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于亲水矿粒-气泡体系;无接触粘着对浮选过程的正常进行有害。  相似文献   

13.
污水处理生物絮体絮凝沉淀机理分析的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介绍胞外聚合物(EPS)架桥、DLVO理论和疏水作用力3种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体系,阐述了生物絮体絮凝沉淀过程、影响因素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絮体分泌的EPS所含蛋白质含量越少,其絮体沉淀效果越好;而疏水作用力却随EPS中蛋白质增加而加强,疏水作用力较大生物絮体絮凝能力较好,疏水作用力同时受到表面电荷的影响.此外,DLVO理论解决了EPS架桥无法解释的抗絮凝反应问题,离子强度在一定范围内越大,则絮体絮凝能力越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硫化矿浮选混合精矿振动高梯度磁分离的研究,其要点是:a.为消除非磁性矿粒的机械夹杂,采用磁介质振动的振动高梯度磁选法;b.为了消除微细异质矿粒凝聚,矿浆入选前进行脱药和充分分散。  相似文献   

15.
深海水力集矿球形颗粒受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海采矿一般采用水力集矿方式将海床表层的矿石颗粒采集到集矿机内,圆球矿石颗粒在集矿流场中的受力特性研究是集矿系统的设计基础.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并搭建水力集矿试验系统,研究不同集矿头离底高度与矿粒直径比(h/d)、集矿头与矿粒底部端点之间的偏转角度(θ)、不同集矿头拖曳速度(v_t)对球形矿粒在集矿流场中的垂向受力系数(C_(vs))及径向受力系数(C_(r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_(vs)随h/d的增加呈显著的指数关系减小;垂向力预测公式预报的矿粒垂向受力误差小于10%;当θ=20°时,C_(vs)达到快速衰减转折点;C_(vs)和C_(rs)的最大值随着v_t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且当θ=35°或θ=40°时,C_(rs)达到最大值.研究结果可为深海采矿水力集矿系统的设计及矿粒精准开采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中性油乳浊液同矿粒间的相互作用。从热力学角度讨论了油滴同矿粒作用的条件。通过对粒子间的范氏作用力、静电力和疏水作用力的定量计算和化学作用力的分析,解释了油滴同矿粒间作用的选择性。最后,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说明了“空间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细粒浮选体系中,颗粒间相互作用的水化力、疏水力、磁引力及空间斥力的基本概念及计算关系式。证明了经典的DLVO理论不能解释浮选体系中,细粒的凝聚与分散行为。应用扩展的DLVO理论,很好地说明了亲水体系及疏水体系中,颗粒间的凝聚与分散行为。亲水矿物表面间水化排斥能是亲水矿粒稳定分散的主要原因,疏水矿物表面间疏水吸引对疏水矿粒间的凝聚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第5期求解复系数线性微分系统的一种方法……一阶与二阶微分方程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n(x一ai)除多项式f(x)所得的余式…i,1有限可加集函数连续性定理的一个注记…口....................……基础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通过紫外引发聚合技术制备了具有疏水特性的三元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并用于典型环境雌激素雌酮(E1)的分离和去除。由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丙烯酰氧基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AODBAC)单体合成三元共聚物(PADA),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热失重/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分别对聚合物的结构和热分解性能进行表征。FT-IR和~~1H NMR结果表明聚合物成功合成。通过引入疏水性基团(苯基),TG/DSC分析观察到PADA热稳定性能提高。在最佳条件下(p H=7,絮凝剂用量为4.0 mg/L),用高效絮凝剂PADA-3(阳离子度为40%,特性黏度为6.30 d L·g~(-1))得到最佳E1絮凝性能(E1去除率90.1%,絮凝体积18.3μm,絮凝动力学22.69×10~(-4)s~(-1))。Zeta电位和絮体尺寸分析用于探究E1去除的絮凝机理。结果表明,E1去除过程中,电中和、吸附和架桥效应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生 物(i)清瘦型水体高产养鱼技术研究……………、………………··鞠长增 游爱珠 朱卜兹(6)菜豆若干性状的遗传分析………………………………………………………… 杨文川(12)白冠长尾雉繁殖习性的观察……………·,…··。……………··。………………。… 张bJ$(15)生态位理论在农业中的应用……………·。……。………………··,…·、……··。…·文赖中(124)豫南麦田粘虫的防冶指标研究………… 卢兆成 沈仲志 沈彩云 黄伯良 沈北芳(131)主成份分忻在杉木种源区划中的作用…··二··,·。……,………。………··五其吉 黄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