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了构建自己的“知行合一”学说,王阳明用了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方法,但王阳明在使用下定义的方法时,总是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且并不严密.运用举例子和打比方的方法时则常常利用一字多义的特点,偷换了概念.王阳明对于“知行合一”的构建存在着种种问题,他的以上构建方法都不能成立.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就是对治知行分离的错误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徐泉海 《科技信息》2010,(19):287-287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本文把知行合一论问题放在整个宋明理学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并结合王阳明致良知学说来探讨知行问题,同时揭示出知行合一论对于朱熹理学的修正。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经典的诠释,朱熹与王阳明建构了具有不同理论视野的哲学体系。若单就知行关系而言,王阳明知行本体、知行合一说对朱熹知先行后、行重于知、知行并进的继承要大于批评;若关联本体论、工夫论而言,王阳明对朱熹知行观的批评则要大于继承。朱熹和王阳明知行观的比较研究,能进一步透显理学与心学的理论宗旨和理论特色,深化对理学与心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结合历史文献的考订与思维逻辑的发展来看,王阳明哲学的历史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从正德四年到正德十五年,王阳明以《大学》格物说为中心,教揭知行本体,强调知行合一的工夫;二、从正德十五年到嘉靖四年,王阳明以协调《大学》格物说与《孟子》良知说为中心,教揭良知本体,强调致知的工夫;三、嘉靖五年以后,王阳明总结一生,合本体工夫言致良知,专以致良知训导学者。  相似文献   

5.
任卫芳 《科技咨询导报》2009,(28):223-223,225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作为中国哲学史上主观唯心主叉流派的杰出代表,曾经对明代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从当代中国特殊的社会现实来看,王氏对“知”“行”的狭隘规定性无疑阻碍了其理论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对“知行合一”的教条式地理解则有可能导致中国教育陷入种种误区。因此,对王氏知行理论进行合理的.开放性的改遗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王阳明是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心学集大成者。他创“知行合一”说,对抗程朱的“知先行后”说;创“良知说”,对抗程朱的“即物穷理”说。在程朱理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里,他独树一帜,与之对抗。尽管这是唯心主义内部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斗争,但表现了王阳明大胆探索,蔑视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积极进取精神。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一、“良知说”产生的背景 王阳明的“良知说”,是他晚年的主要教学内容。根根年谱记载,他在贬谪到贵州龙场驿  相似文献   

7.
校训“厚德博学,知行合一”具有深厚的孔学渊源。“厚德”是孔学从《易传》继承和发展的思想,是孔学的教育目标;“博学”是孔学的教学原则;“知行合一”的最初理论来源是孔学在伦理道德层面上的知行统一学说,是孔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在社会实践与伦理道德领域,具有适应各个时代的精神内涵。阳明本人就是把“知行合一”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的典范。阳明的乡约模式及其在明代中后期的推行,恰好充分体现了“知行合一”说的社会实践价值,这一化底蕴对于形成中华民族伦理精神和民族性格,曾经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今天的精神明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实践的知行考核模式,把大学生日常的道德和法律修养纳入到课程考核中,能比较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的实际情况,有效促进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的结合,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做到知行统一,从而真正增强“基础”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0.
“知行关系”问题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哲学认识论问题。《古文尚书·说命中》首先提出“知之非浪,行之维艰”的命题,以后从孔子到孙中山的许多人都对“知行关系”问题作过各式各样的论述,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有“知先行后”说,“行先知后”说,“知行合一”说等等。有的观点虽有某些可贵之处,但它们都毫无例外没有全面科学的解决“知行关系”问题。作为哲学范畴的“知”,是指知识、认识;“行”是指行动,实践。毛泽东的《实践论》在1951年发表时的副标题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可见知和行与认识和实践二者的哲…  相似文献   

11.
“龙场悟道”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是王阳明对儒学的长期的百死千难的探索中豁然贯通的结果。他在龙场体认了“圣人之道”,主“知行合一”说指示“成圣之道”,范围朱陆而超越之,消解了宋儒“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对人生意义的体悟综理儒佛,把超越人生痛苦之方付诸君臣父子之伦。  相似文献   

12.
如何促使大学生知行合一,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大学生“知而不愿行”、“知而不完全行”、“知而己不行却要求他人行”等知行分裂现象,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四个维度分析其形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儒家知行观的总体特征是强调知与行的协调一致,以道德践履作为知行观的主要内容,而疏于思辨认知.自春秋孔儒传统传至唐代,知行观强调的是知易行难,行重于知.宋代理学知行观对传统知行观有所突破,程朱知行观强调知难行易、知先行后,与传统知行观形成鲜明对比.王守仁将中国古代学者对于知与行的关系认识又带进一个新阶段.首先,王守仁在理论上反对传统知行观中对知行分先后轻重,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王氏认为朱学的错误在其把形而上本体论世界与现象形而下形器世界分为二,割裂了先验本体理与感性现实世界的联系,反映到知行观上是二分的,使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之间发生冲突.从学习学的视角看,王学矫正朱学轻视"自心自性"的粗略,改变了朱门后学支离繁琐、帖括拘泥的学风,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法,把宋元的学习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在中国学习思想史上开辟一个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14.
知行观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对重要范畴,在隋唐时被突出,到了宋代以至明清,更成了哲学讨论的重点,王夫之对以前的知行观,尤其是朱熹和王阳明的知行观进行了批判和总结,达到了古代哲学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结合,重新恢复了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权威,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并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本文试着对此历程加以述评。  相似文献   

15.
正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在贵州提出"知行合一"的伟大哲学思想。如今,在黔中大地,贵州人坚持"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人文精神,用实际行动热爱自然、保护生态、加快发展,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共进。在这里,处处都能感受到绿色发展的脉动和气息,体会到推动绿色发展的探索和实践。贵州颜色贵州是什么颜色的?绿色!每  相似文献   

16.
以理、物、事三个核心概念的新阐释为基点论述了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提出王学的体系是基于价值意义关系的建立,进而分析了王学的内在思维特质以及与朱熹理学的关系,认为王阳明心学体系的建立,有赖于其对“理”、“心”、“物”、“事”、“知”、“行”等语词不同于理学而赋予的新阐释。在“心即是理”这一心、理无二的前提下,确立了心所具有的统治地位。在确立我之为我的根基之后,通过“致良知”这一道德践履的方式,将现实生活的“物”与“事”联系起来,主张“知行合一”,从而完成了从个体内心向外在世界的过渡,也为具体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事业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7.
校训"厚德博学,知行合一"具有深厚的孔学渊源。"厚德"是孔学从《易传》继承和发展的思想,是孔学的教育目标;"博学"是孔学的教学原则;"知行合一"的最初理论来源是孔学在伦理道德层面上的知行统一学说,是孔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人们通常认为;“在中国哲学史上王夫之第一个明确提出和论证了行先知后说”。多年来我们的许多教科书和专著都用“行先知后”来表述王夫之的知行观,把它当作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的一个代表性论点。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王夫之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说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都做了批评,这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事实,但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这个批评推论出王夫之主张“行先知后”说,而应从这个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都有个名字,虽然每个人的姓名只不过是个代号或符号,但每个人的名字都不是随意起的,它有着深蕴的寓意,印有时代的烙印,含有个人的志向、情趣。笔者就安徽近代几位名人姓名撷取几例,以飨读者。近代著名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陶行知,我省歙县人。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父亲为他取名“文浚”,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学识渊深的人。后来,他出于对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说的信仰,遂改名“陶知行”。赴美留学,从师资产阶级教育家杜威学教育。回国后,倡行杜威的教育学说,但在实践中,他认识到一切真知都来…  相似文献   

20.
从前期《大学古本原序》与《大学古本旁释》的“诚意”之教,到后期《大学古本序》与《大学问》倡导的“致良知”说,王阳明的大学思想是由初创逐步发展到成熟的。其间,既括了王阳明恢复《古本大学》并推崇其为达到“万物一体”的道德境界的“大人之学”的努力,也包括了王阳明对《大学》思想内容的重解,以服从其心学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